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活動策劃

(鎮)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

)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和省、市、縣各級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和檔案精神,結合路口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鎮)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鎮工作重中之重。緊緊圍繞縣委“強南富北、民生立縣、挺進五強”發展主線,加快建設“兩個中心”,奮力爭當富北排頭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切實強化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二、組織領導

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吳昊任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楊志仁任第一副組長,其他黨政領導任副組長,各村(社群)和相關站辦所為成員單位,由分管農業工作的副鎮長楊進昌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發展辦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按照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明確各村(社群)、各單位每年要向黨委政府報告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各村(社群)黨組織書記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核心任務和主要職責來抓,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三、目標任務

2018年初步搭建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出臺總體規劃,部署實施一批重大行動和重大專案,全面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產業佈局趨於優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農村貧困人口實現整體脫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紮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村對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強;農村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農業生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

四、工作重點

(一)以產業興旺為重點,實施農業產業升級轉型工程。(責任領導:劉子仁、楊進昌)

1.優化農業產業佈局。強化“兩廊三帶”建設,加快構建“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發展格局,精心打造以鑫廣安、哲農科技、藍莓基地為龍頭的規模化、標準化種養企業,以上杉御棗、兩木養殖、千福堂茶葉、大宇農牧為代表的精品種養基地,以景然園林、地錦農莊、山舞農莊為代表等特色農旅基地。全面落實重金屬汙染耕地嚴格管控區種植結構調整,建設一批特色種養業基地,實現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

2.提高農產品質量。著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加強農資質量管理,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打擊製售假冒偽劣農資和違規違法銷售農資行為。加強產地安全管理,對農業產地實施分割槽管理,開展產地環境淨化行動。加強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加大農產品監督抽查力度,加快追溯體系建立和應用,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

3.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大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到2020年,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3%,完成引進、示範、推廣種植業新品種20個,養殖業新品種10個。大力推廣科學施肥技術、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技術,推廣輕質大棚、噴滴灌、頻振燈等設施化栽培。優化農資商品結構,打造優質農資供應主渠道。(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

4.打造農業知名品牌。支援鼓勵農業企業爭創各級質量獎,支援農業企業積極建立各級標準化專案試點及標準化示範區。推進農業品牌認證與管理。支援農業企業申報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鼓勵農業企業建立國家級、省級農業品牌標識,著力打造綠茶、花木、食用菌、小水果等區域性特色品牌,不斷提升農業品牌化水平。加強農產品品牌保護,加強商標管理,防止農產品商標惡意搶注和侵權行為。支援農業品牌“走出去”,拓寬農產品外銷渠道,著力打造一批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形成引領示範效應,擴大路口鎮農產品品牌知名度。(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旅遊招商辦)

5.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產業鏈思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鄉村產業發展新業態。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現代農莊、農業科普基地、美麗鄉村、創客服務站、鄉村民宿等。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叢集發展,重點支援華聚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供銷社改制,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產業示範、裝備整合、多元融合、科技領先的展示示範視窗。做強做精休閒農業,以產業為基礎,不斷完善行吃住玩等配套設施,把景然園林建設成大景區,把哲農基地建設成水稻研學基地,把地錦農莊建設成生態園,把藍莓基地建設成旅遊體驗綜合體,對鎮域內符合條件的鄉村旅遊區(點)開展星級評定,並對其進行規範化管理。到2020年建設3條以上休閒農旅精品線路。培育本土電商和引進國內知名電商企業相結合,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支援冷鏈、倉儲、物流設施網路建設,力爭3年內,全鎮農產品進入高階市場銷售量佔比達到20%以上。(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旅遊招商辦)

(二)以生態宜居為關鍵,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責任領導:周春林、劉子仁、柳碧波、楊進昌、龍平)

6.加強農村生態系統修復。對農村生態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健全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制度,合理實施休耕、禁養、限養、禁伐、禁採,將所有天然林、生態公益林納入山林保護範圍。因地制宜實施退耕還溼,對部分確不適宜耕種的一般耕地實施退耕還溼,加強小微溼地保護和農村溼地生態系統修復。落實鎮村兩級農村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全面推進農村綠色生產。重點做好“五減量”,即推動農藥化肥減量、新增劑減量、生活汙水減量、廢棄物排放減量、農業用水減量。

       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化行動和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全面推廣生物農藥,從源頭上減少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汙染;實行最嚴格的新增劑飼料使用和監管制度,嚴禁使用新增劑超標飼料;推廣農村生活汙水生態處理模式,實現無害化利用;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合理佈局建設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心,推進畜禽糞汙、農作物秸稈、殘破農膜、農業投入品包裝等農業廢棄物多樣化高效利用,2018年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7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0%,到2020年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9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提高農業生產用水效率,調整優化品種結構,推進品種節水,完善農田灌排設施,大力發展以管道灌溉為主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全面加強養殖排放、重金屬汙染、農業面源汙染執法監管工作,全面打擊非法佔用毀壞耕地和基本農田的違法行為。(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生態環保辦、水務管理站、林業站、動物防疫站)

7.堅決落實環境保護行動。堅決落實環境保護行動。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和淨土持久戰“三大戰役”,建設天藍地綠水淨村美的新家園。強化“十個嚴禁”要求,突出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畜禽水產養殖汙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穩步推進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治理。建立完善覆蓋到村的三級河長、湖長組織體系,統籌陸地水域、岸線水域、水量水質等保護管理,突出麻林河、金井河治理和小微水體管護,推行工業、農業和生活節水,減少汙水廢水排放,中小河流及農村河道治理、農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鞏固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將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淨土持久戰納入執法日常工作。(責任單位:環委辦、藍天辦、河長辦)

8.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五治(治廁、治圾、治房、治水、治風)為重點,強化問題導向,統籌謀劃,科學推進農村環境問題集中整治,著力改善農村地區環境面貌。全面規範農村房屋建設。完善農村建房規劃管理和審批制度,加大監督力度,嚴格規範新建房屋規劃管控,全面清理農村違法建築。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

       (1)治廁(責任單位:生態環保辦)。2018年,完成旱廁改造150座。2019年,全面完成農村旱廁改造任務,消除農村旱廁。2020年,建立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長效管護機制,全鎮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80%以上。

      (2)治垃圾(責任單位:生態環保辦)。全面開展農村垃圾簡易填埋場、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暫存點)集中治理,重點整治垃圾不分類、垃圾焚燒、建築垃圾亂倒等現象。健全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及時清運。2018年:建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村5個,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減量行政村達到100%;9月底前廢除所有敞口垃圾池和簡易焚燒設施;在鎮機關、學校(含幼兒園)和醫院(含衛生院)各創1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示範單位;按照上級農村垃圾分類標準規範,通過市場激勵機制,探索“兩網”協同發展的新機制。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鎮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含幼兒園)和醫院(含衛生院)達到100%;形成比較完善的垃圾分類標準規範管理體系和制度,推廣“網際網路+回收”的新模式,探索農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線上資訊流與線下站點回收流和企業物流的統一。到2019年:全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完善,分類體系執行良好;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3)治房(責任單位:村鎮建設服務中心、國土所)。創新農民建房用地政策,因地制宜規劃建設農民集中居住示範點。依法規範農村宅基地管理,建立健全規範農村宅基地管理機制,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相關要求和政策創新農民建房用地政策。在新一輪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工作中,注重多規合一,將農村新建農房納入規劃管控、建房管理範圍。到2020年,全面完成“一戶多宅”、“空心房”和建新未拆舊房屋的清理整治。按照“農村雙改”目標要求,推進特色居民建設。

      (4)治水(責任單位 :水務管理站)。加強全鎮農村地區水體的治理,構建更加嚴格明晰的水域分級管護責任體系。到2020年,全縣農村地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江河湖庫水質達到預期目標,小微水體實現“五無”目標即“無垃極、無違建、無淤積、無損毀、無汙染”,為順利完成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5)治風(責任單位:紀檢監察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把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為載體,突出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為推進精準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嚴禁黨員和公職人員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倡導城鄉居民樹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項不辦的農村文明新風尚,有效遏制大操大辦、亂埋亂葬、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

9.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分類有序退出超載的邊際產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線,加強生態保護,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對城鄉生態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造林綠化任務,廣泛開展身邊增綠、五邊(城邊、路邊、水邊、村邊、房邊)造林,建立一批綠色示範村莊、鄉村公園(綠色屋場)、綠色示範庭院,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0%。(責任單位:林業站)

10.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繼續穩步推進整合涉農建設資金支援新農村建設改革試點,形成“歸口管理、決策民主、重點突出、投向科學,使用高效、群眾滿意”的基層建設專案管理機制。繼續推進新一輪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完成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特色村建立工作,到2020年達到美麗鄉村全覆蓋。積極支援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立,全力支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融合農事體驗等特色農業生產活動,發展鄉村旅遊。重點打造鄉村民宿、鄉村康養旅遊基地、鄉村研學旅行基地、星級鄉村旅遊區(點)和精品旅遊線路,到2020年,打造3家旅遊民宿(掛牌)點。(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旅遊招商辦)

(三)以鄉風文明為引領,實施農村文化生活繁榮工程。(責任領導:劉子仁、楊鍾浩)

11.加強鄉村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充分發揮黨員幹部、新鄉賢、農村能人的示範引領作用,選樹一批道德模範,引導農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實現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幹群融洽。引導村民移風易俗,運用典型案例、身邊故事,發揮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的積極作用,整頓大操大辦、人情攀比、買碼賭博、辦酒氾濫、庸俗表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嚴厲打擊農村地區聚眾賭博、買碼賭博、網路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抵制農村封建迷信活動。深入推進星級文明戶、文明村鎮建立,到2020年縣級以上文明村佔比達50%。(責任單位: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派出所)

12.弘揚優秀鄉村傳統文化。充分挖掘農村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優秀本土文化遺產保護,劃定鄉村建設的歷史文化保護線,注重保護保留鄉村風貌,避免大拆大建,保護好文物古蹟、傳統村落、傳統建築、農業遺蹟等歷史文化遺產,推動優秀本土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強化本土文化自信,發掘和發揚長期形成的勤勞質樸、尊老敬賢等寶貴精神“遺產”,深入挖掘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民間音樂、生活習俗舞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資源,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培育“幸福路口”鄉村文化品牌,建設和打造好溫泉小鎮、景然園林植物園、陳康白生平事蹟陳列館、大山衝森林公園景點,通過講好“路口故事”,進一步提升吸引力與影響力。(責任單位: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旅遊招商辦)

13.繁榮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按照有標準、有網路、有內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好村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鄉村少年宮建設等文化惠民專案,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文化建設,到2020年,建成綜合性村(社群)文化服務中心7個、全民健身工程7處。培育農村文藝隊伍,提升各村社群文化特色和人才培養,組建龍獅隊,腰鼓隊,秧歌隊,文藝演唱隊,廣場舞表演隊,鄉村樂隊等,通過重大節日同臺共計不斷提升文藝素養和精神生活,搭建農村文化傳播載體。鞏固提升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的建設水平,實施送文化進村行動,深化“文化惠民”主題實踐活動,持續開展經典劇目惠民演出、送戲下鄉、“三下鄉”等活動,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精神文明需求。以村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分層次、分類別、有針對性的定期開展農村文藝骨幹培訓和輔導,支援“三農”題材文藝創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推進中心國小、麻林中心戲曲進校園試點校建設,常態化開展小戲骨培訓、戲曲表演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戲曲文化氛圍。強化文化推動發展功能。將文化要素融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產業發展和農民生活,打造一批有本土特色的鄉村文化品牌,提高優秀鄉村文化的吸引力與影響力。(責任單位: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四)以治理有效為基礎,實施基層黨建提升工程。(責任領導:周春林、柳碧波、祖舟馨子、楊鍾浩、楊進昌)

14.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注重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團結群眾、推動發展、基層治理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1)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築牢鄉村振興組織基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站位,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團結帶領廣大群眾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各項決策部署,彙集起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磅礴力量。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五化五星”黨支部建立工作,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把支部建設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以政治建設為統攬,以“黨建+”為引領,大力實施“組織力提升工程”,全力圍繞鎮黨委、政府提出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環境保護、專案建設、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等工作中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實效性,激發基層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鄉村振興築牢基礎。

        (2)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創造力,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加快完善“一核兩委一會”(“一核”即以黨支部領導為核心;“兩委”即村委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一會”即村民議事會)鄉村治理體系,實行“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機制。發揮各類人才、新鄉賢等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推行家風、村風、黨風教育,以好家風帶村風促黨風。制定村規民約,大力移風易俗,引導農村黨員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破除陳規陋俗,帶動廣大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精心選育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增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全面抓發展抓黨建主責主業意識。加強對鎮、村年輕幹部選拔培養使用,建立優秀年輕幹部儲備庫,探索將年輕幹部放到重點工作、中心工作崗位輪崗交流培養機制,建立年輕幹部“崗位歷練+培訓提升+競崗選拔+擇優使用+動態考察+綜合評價”的全鏈條培養機制。選拔培養一批村級後備幹部,每個村保持2-3名後備幹部常數,每年分批次選派優秀村幹部(或村級後備幹部)到先進村(或鎮機關辦所)跟班學習。充分發揮駐村扶貧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抓黨建、幫增收、促發展的作用。注重從大學生村官、村民組長、農村致富青年中發展黨員。研究制定“回引”農村基層人才實施辦法,以溫泉小鎮建設、鄉村旅遊發展為支撐平臺,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援,“回引”一批眼界寬、思路活、資源廣、有一定資本的外出務工緻富能人回村任職。鼓勵和支援黨員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每個村都有1名以上黨員致富帶頭人,每個有幫帶能力的黨員至少結對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3)著力提升基層組織戰鬥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深入推進基層黨建“五大工程”(思想淨化、骨幹培養、黨群連心、示範引領、正風肅紀工程),落實基層黨組織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建設美麗幸福家園。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每月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抓好黨員日常教育管理。規範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用足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思想淨化武器,提高黨組織生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經常瞭解群眾對黨員、黨的工作的意見,改進工作作風,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好事,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重點打造開放式、服務型、多功能的村(社群)黨建服務中心。深入開展“黨員亮身份踐承諾”、“機關黨員到社群報到服務”、“共產黨員先鋒崗”等黨員服務群眾活動,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進一步密切群眾關係。培養選樹先進基層黨組織,加強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轉化。(責任單位:基層黨建辦)

15.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堅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治理農村基層“微腐敗”,構建反腐倡廉“微機制”,依法嚴懲群眾身邊的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健全完善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紮實推進廉潔文化特色品牌建設,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黨風廉政教育和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工作,提高基層幹部群眾廉政意識。不斷夯實村級紀檢監督組織建設,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全面規範村級權力執行。完善村務財務公開制度,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及民主管理工作,健全農民群眾參與監督機制。強化村級財務監督管理,按照“兩年一審、一審兩年”的工作要求,定期組織村級財務審計。大力整治蠅貪、蟻腐,建立“小官大貪”“雁過拔毛”整治常態化工作機制,堅決查處惠農補貼、扶貧資金、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徵收等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責任單位:紀檢監察室)

16.創新鄉村社會治理機制。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強化支委會、村委會、村級自治組織建設。依託村民會議、村民代表大會、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探索村務監督委員會開展獨立監督的途徑,完善群眾參與監督機制。加強農村社群服務陣地建設,推行資訊化服務,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健全“四議兩公開”,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打造基層民主協商會示範點。深化黨建020服務模式,依託線上線下平臺,暢通聯絡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全面推廣“樂和大院”等基層治理經驗,發揮新鄉賢和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的積極作用。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工作。深入推進農村“放管服”改革,進一步下放民生類政務服務事項至鎮、村,整合優化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職責,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幫代辦”。(責任單位: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政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17.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全面推進“平安路口”建設,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完善鎮、村綜治中心功能和執行機制,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以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非法勢力滲透活動打擊力度,突出整治私設亂建現象,規範民間信仰場所管理。健全農村公共安全體系,加強警務、消防、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實施摩托車“戴帽工程”,持續壓減亡人交通事故。推進消防站建設,強化專職消防隊培訓演習,提升快速反應和滅火救援能力,進一步加強鄉村食品安全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試行農村聚餐集中管理模式,提高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以村、社群公共服務中心、舊校舍等現有場所為依託,通過提質改造、完善加工設施裝置,推進農村集體聚餐服務場所建設。(責任單位: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安全綜合監管中心、派出所、交警中隊)

18.提升鄉村法治建設水平。加強農村法治教育,增強幹部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向基層延伸,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完善農村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做好農村矛盾糾紛常態化排查預警、多元化解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深入開展法治鄉村建立活動,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幹部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引導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表達訴求、解決糾紛、維護權益。(責任單位: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司法所)

(五)以生活富裕為根本,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責任領導:周春林、鄧磊、劉子仁、楊鍾浩、楊進昌)

19.全面鞏固脫貧成果。繼續實施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專項幫扶、社會幫扶,不斷完善扶貧政策體系設計。按照“應享盡享”的原則,對照貧困戶脫貧標準,及時全面落實教育、健康、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扶貧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切實解決因病、因教致貧等問題。建立與返貧型別相銜接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專項社會救助制度,把防止返貧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統籌謀劃,因地制宜,建立自然、經濟、社會之間的良性迴圈機制。(責任單位:扶貧工作站)

20.實施農民增收行動。整合和包裝農副產品及民間創意類產品和工藝,開發出一批具有路口鎮特色旅遊商品,鼓勵社會資本充分利用農村閒置房屋開辦鄉村旅遊民宿等旅遊新產品。健全農村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服務技能業務培訓,建立縣、鎮、村三級聯動的農村就業服務平臺,大力實施“春風行動”,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的企業實施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鼓勵企業積極建立省、市級就業扶貧基地和精準就業扶貧愛心單位,並參照省、市、縣政策標準,給予獎勵。(責任單位:經濟發展辦、旅遊招商辦)

21.加快農村水、電、氣、網、物流建設。按照規劃同步、建設同質、投入同量、管護同標的要求,全面提升水利設施、飲水工程、電力、燃氣、網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確保農村居民用水方便、喝水放心。加快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實現所有自然村通動力電,確保農村生產生活供電足量、平穩、安全。加快農村燃氣供應網路建設,實現燃氣供應全覆蓋,隨城鎮化程序化配套供應天然氣。提高網際網路普及率,加快寬頻網際網路全覆蓋,繼續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推進自然村光纖寬頻網路和4G網路全覆蓋和鎮、村(社群)重要公共區域無線網路全覆蓋。(責任單位:水務管理站、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經濟發展辦)

22.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大力推進“醫療共同體”建設,支援第一人民醫院和鎮衛生院建立醫聯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推進居民健康“一卡通”的應用,實現資訊互聯互通。深入紮實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實現每個家庭擁有1名合格家庭醫生、每個居民擁有1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1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健康卡。(責任單位:衛計辦)

23.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城鄉各項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政策。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加快推進異地就醫網際網路結算,做好農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基礎養老金合理增長機制。構建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農村養老體系,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保護及困境兒童保障體系,推進農村幸福院、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等建設。加強和改善農村殘疾人服務。(責任單位:社會事務辦)

(六)以培育新動能為核心,實施農村綜合改革工程。(責任領導:周春林、鄧志強、祖舟馨子、楊鍾浩、楊進昌)

24.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2018年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制度,加快構建“縣級有所、鎮級有站、村級有社”三級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積極推廣土地流轉、土地託管、生產託管、股份合作等經營模式,促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土地規模流轉率達70%以上。發展與生產經營主體能力相適應的適度規模經營,啟用資產資源、發揮權屬效能,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快推進農村土地合作社規範化建設,2018年新建農村土地合作社3家,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實現“一村一社”全覆蓋。建立健全鄉村調解、縣級仲裁、司法保障的農村土地糾紛調處機制。(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司法所、國土所)

25.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進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工作。2018年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檔案,探索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按照“全面消除3個薄弱村、壯大2箇中等村、培育2個示範村”的思路,加大制度、政策、資金、專案等扶持力度,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和執行機制,確保在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中實現共同富裕。推進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創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報各類產業扶持專案,開展財政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股份量化支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鼓勵通過土地合作社參與農業經營及提供生產服務增加集體經營收益。允許將農村土地整治節餘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新增的土地、現有和新增農村集體自留地、自留山等確權至村集體,增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支援發展集體資源性資產股份合作,盤活村級集體土地、山林、水面等資源資產,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專案。鼓勵發展村村合作、村企聯建等多樣化的聯合經營,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享收益。加大整合涉農專案資金投入力度,指導和鼓勵現代農業企業與村集體簽訂相關協議並給予村集體分紅。(責任單位:財政所、農業發展辦、國土所、林業站、經濟發展辦)

26.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以農村供銷社改革為抓手,培育壯大適度規模生產經營主體。完善家庭農場扶持辦法,加強農民合作社規範化建設,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重點打造一批示範性家庭農場、服務型農民合作社、領軍型農業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以“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家庭農場”等形式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支援經營主體以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與龍頭企業進行合作經營。支援專業合作社和專業服務公司等開展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著重支援工廠化育供苗、深耕深鬆、施用有機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農作物秸稈還田、倉儲烘乾等農業生產關鍵且薄弱的環節。推進多層次普惠性農業保險體系建設,完善農業保險再保險體系,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保比例。(責任單位:農業發展辦、經濟發展辦)

路口鎮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