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朋友——團結的源泉--演講稿

演講稿2.86W

朋友——團結的源泉--演講稿

朋友——團結的源泉--演講稿

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一個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
所以今天我所演講的話題就是“朋友——團結的源泉!”
有的時候交一個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個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也是一種悲憫,更是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一花一葉、一草一木關懷中所折射出來的光芒,這就是所謂的朋友!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應該有這樣的朋友。
而在先秦那個時代,不像我們有電腦,有這麼發達的資訊,有鋪天蓋地的媒體,那個時候人要想廣視聽怎麼辦呢,最簡單的一個辦法,交個好朋友,讓你朋友所讀的書,那些間接經驗轉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經驗系統。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裡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所以結交一個多聞的朋友就像翻開了一本辭典一樣,我們總能從他人的經驗裡面得到自己的一個借鑑系統。所以朋友是團結的基礎,團結就是融洽和睦、協調發展的源泉!
從孔子提倡的“禮之用,和為貴”“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斷;從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為描繪的“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社會狀態,從孫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澤東“環球同此涼熱”的追求,悠悠中華幾千年,歷代思想家、政治家,無不推崇團結互助的理念,和諧社會始終是人們最崇高的理想。
在我們這個諧社會應該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社會。校園要和諧。 歷史經驗一再告訴我們:有沒有團結互助的道德風尚,是判斷一個群體是否健康、一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誌之一。繼承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弘揚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美德。
是啊!我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仁愛”、行“友善”、重“人和”的傳統美德。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應該傳承這些中國的傳統美德!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所以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應該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今天要為構建一個和諧的校園努力,明天我們要為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而付出,這是歷史付與給我們的重任!
當前很多大學生心靈環境荒蕪,自身生命能量浪費,雖然外界的物質繁榮了,但心靈的生態未必隨之改變。所以面對一件事要迅速做出判斷,選擇最有價值的方式。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困惑,父母對孩子關愛得無微不至,為什麼孩子會反感?親密無間的朋友,為什麼會彼此傷害?這就是因為“過猶不及”。 四年後你去工作,面對領導,要忠誠,要熱愛領導,這沒有錯;面對朋友要將心比心,甚至是兩肋叉刀的,也沒有錯;但不管是對領導 ,還是對待朋友,要有分寸!所以團結有時需要時間的定義!
子由曾經說過:“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就是說,你跟你的朋友關係過於密集,離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
有一個哲學寓言叫"豪豬的哲學".說有一群身上帶刺的豪豬,大家擠住在一起過冬,它們一直有一個困惑,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保持怎樣的距離最好,離得稍遠一些,冬天冷,不能互相取暖,離的太近,彼此的刺又扎的慌,多少次磨合後找到最合適、最恰如其分的距離,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群體的溫暖。
所以無論是朋友還是今後我們所要面對的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稀疏的分寸!明白距離是獨立是一種人格一種的尊重,這種尊重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該保有。為人處世更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言談舉止要適度。所以首要任務就是把握好一個度,否則“過猶不及”。
但團結的仁愛之心到底是什麼呢?就是從一開始就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的分寸,保留一點的餘地,就像禪宗裡所說一種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開,月未圓”。也就是說花一旦全開,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就要虧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園,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團結之道就應該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當用自己的標準去推斷其他的外物,我們看到了海闊天空的時候,但有很多的規則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比如人要是在潮溼陰冷的地方睡覺,那你醒了以後輕則腰疼,重則是落下半身不遂了,然後你覺得泥鰍也是這樣的嗎?泥鰍住在那兒它就正好,你要讓它住人的火炕,那沒準就
烤成魚乾了。(呵呵……)
所以團結這個東西靠的不是環境,而是在於我們自身的修養,自身的技能發揮的場合,說道技能,我想大家都聽過庖丁解牛的故事吧。我們把這個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們人人做成這樣一個庖丁,讓我們的靈魂上有這樣的一把可以永遠鋒利的刀子,讓我們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軌跡變成一頭整牛,讓我們總能看到那些縫隙,能夠準確地解清它,而不必說去砍骨頭,去揹負擔,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聲嘆氣中做出一副悲壯的姿態,讓人生隕落很多價值,那麼我們獲得的便會是人生的效率。這樣的效率下,所思考的東西,所交的朋友,就會有另一
種姿態呈現在你面前!
在座的有蒙古朋友,我想不用我說都對成吉思汗比較崇拜,我也不例外 ,但不是因為他英武,而是在於他的管理教誨!
當我們探討成吉思汗征戰史的時候會發現,他所以能戰勝他的所有對手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同他的所有對手相比較,他比較善於團結內部,依靠本身團結的力量,戰勝失去的“人和”的對手。這個“人和”問題,或者說團結問題,是成吉思汗軍事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他勝利的組織保證。成吉思汗同他的對手們相比較,採取了比較明智的政治步驟,較成功地處理了內部各方面錯綜複雜的矛盾,維繫了全蒙古和武裝力量的團結統一,保證了戰爭的勝利。成吉思汗拿一、二支箭能夠折斷,多支箭不能折斷的典故,告誡兒子們“只要你們兄弟相互幫助,彼此堅決支援,你們的敵人再強大,也戰不勝你們。”所以長生天下,他馳騁了一代疆場!
而現實中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能去提升自己的內心,提升交友的範圍。有時嘮嗑,我會問他們:如果你劃一個一寸長的口子,這對你生命中是多大的傷痛?其實不同的人答案會不同。如果是一個十幾歲嬌嬌滴滴的小姑娘,她可能會說,哎呀一寸的口子,我每天上藥、要去照鏡子,痛得要哭,可能一星期都好不了,當然是大傷。如果一個粗粗剌剌的小夥子,每天不是踢足球就是打籃球,別說一寸長的口子,兩三寸的口子,可能劃了以後,一直到好,我根本都不知道,反正經常碰經常好。 看來人不同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樣,交的朋友的好壞
只有自己知道,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團結永遠不來自技巧,而來自於一種心靈鎮定的力量。

說了很多總結為一點!
我們要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團結互助,讓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