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8篇

演講稿1.43W

演講稿是演講者在演講中表現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出色的演講稿具備塑造思想和觀點的能力,這些思想將一生受益無窮,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8篇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好書伴我成長》。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古至今,書籍一直是人類最好的精神食糧。從我讀第一本書開始,我就發現:書籍的世界,要比現實的精彩得多。從那以後,我愛上了讀書。

臧克家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從兒時的《格林童話》到現在的《紅樓夢》,每一本書都是我的益友,是我的良師。

小時候,《格林童話》曾帶給我無數美好的回憶。那時候,每天睡覺之前,我總會纏著爸爸講一個故事。每當這時,爸爸總會拿出一本《格林童話》,把書上的故事念給我聽。每次我都會沉浸在故事之中,彷彿我就是主人公,書中的故事就是我的經歷一般。而漸漸的,我長大了,不再滿足於聽故事,而是要自己看,自己探索書中的奧祕。

再大一些,我對讀童話故事感到有些無聊了,比童話更高階的小說開始出現在我的視野裡。那時候,我第一次接觸《紅樓夢》這部文學瑰寶,但它對那時的我來說過於深奧,看著如霧裡看花一般似懂非懂。然而清代的張潮說過:“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逐漸長大了,從書中讀到的東西也就多了。在《紅樓夢》中,我讀出了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的世間之百態,也讀出了超凡脫俗、不求名利的仙境之安逸;讀出了王熙鳳等人心狠手辣、冷漠無情的鐵血手段,也讀出了寶黛二人痴情不悔、不離不棄的纏綿愛情。在《紅樓夢》中,我第一次領略到“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神奇讖言——或許短短的幾個字就是之後情節的提示;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一個人居然可以寫出風格不同卻同樣高超的詩句——“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之淒涼悲苦與“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之得意豪邁,都出自作者曹雪芹之手。而且,越是多讀、越是理解更深,越是明白《紅樓夢》的深奧,越是佩服曹雪芹的才華橫溢。直到現在,我也不敢說我懂《紅樓》,我瞭解《紅樓》。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勤奮讀書、刻苦讀書,才有可能在書山之上,越爬越高,在學海之中越漂越遠。願同學們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謝謝大家!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2

讓身為21世紀主人公的我們,把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美德一代代傳下去,也許在抬頭的一瞬間你就會發現,時間的老人已在父母身上留下了痕跡,是永不磨滅的痕跡,但你還會發現父母笑了,開心的笑了,不是因為他們有了山珍海味…….而是因為又兒女陪在身邊,讓父母感到了欣慰。讓孝道更好的發揚下去!

老,這樣你會永遠沐浴在愛的光輝之下,收穫一份溫暖與幸福《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啟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迴圈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小時侯,常聽祖父講過這麼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耄耋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說: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幡然悔悟,急忙留住了老父親。這兩則故事說明,你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孩子就怎麼對待你。可見,孝敬父母不但是自己的良心使然,也是為兒女做典範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別人的老人,對待公公、婆婆,也應和自己的父母親一樣,公公、婆婆老了,不能自理了,理應我們贍養。人都有老的一天,將心比心,當自己老了,無人關照,自己是什麼滋味?有一種人,生前不孝敬老人,一旦老人一口氣嚥了,就大辦喪事,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來。這也是不應該的,生前對老人孝順一點,讓老人活得健康愉快,死後,喪事簡單一點,也沒人說你不孝順。即如古人所說:“生前能孝方為孝,死後盡孝枉徒然;孝順傳家孝是寶,孝性溫和孝味甘;羊羔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類實可憐.

其實,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並不難,老人們大都要求都很低,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你可每月寄些生活費;在鄉下住的老人,你可以接到城裡享幾天清福;分隔兩地者,你可以常回家看看,每週打一次電話問候;回家去,親手為老人做一頓飯,洗一次鍋,燉一杯茶,敬一杯酒,同時,教育自己的子女經常問候老人;經常為老人買些衣服食品,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家裡遇到什麼事情,也讓父母親參與民主討論;吃飯時,讓老人先吃;老人有病,要及時治療,要捨得為老人花錢;作為妻子,要多關心老人的飲食起居,作為丈夫,也要關心岳父、岳母的生活和健康。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3

有這麼一個群體,她們不會神奇的魔法,不能駕馭七彩的雲霞,但她們卻被稱作天使。當一個新的生命降生時,她們會細心呵護;當老人臨近暮年時,她們悉心照顧、做好臨終關懷;在您健康的時候,她們為您提供保健知識,為的是讓您更健康;當您病了,她們會陪伴在您身邊,直到您恢復健康。這個群體把為您的健康服務作為職業,恪守著職業道德,是您健康的守護天使。而我就是這神聖群體中的一員——一名普通的護士。

說句實話,我在做護士之前,總是認為護士這個職業無非就是穿著潔白的護士服,每天打打針、換換藥,工作輕鬆無比卻又令人羨慕。直到我開始實習走進醫院,真正成為一名護士,我才忽然發現,原來護士還要為病人鋪床疊被,洗頭抹身,清潔衛生,送檢陪護……,幾乎涉獵所有的服務型行業!由此我才知道,在這個“神聖”的光環下,做一名合格的護士需要多大的努力和付出。

是呀,護士這個職業是平凡的,但做到優秀卻很難。有人做過調查:一家三甲醫院的護士,一年走路走破的鞋子大約是兩到三雙。大家知道,護士的鞋子是質量上乘的牛筋底,特別結實。同樣是給病人扎針,你以為一次沒紮好,是自己緊張,再來一次也無可厚非,而別人卻只需一次。有時候人和人比看起來只差那麼一點,但做為服務行業,就這一點可行就是致命的。當一個護士很容易,但當一個好的護士,真的很難,但我們必須用心,必須努力。要知道我們的服務質量高一點,病人的痛苦就能減輕一點。

有一首詩這樣寫到道:

總是看到你那純潔的笑容,卻從來沒有發現你的汗滴;

總是看到你那聖潔的白衣,卻沒有想到你在生死線上創造的奇蹟;

我開始懂得你的美麗,在無硝煙的戰場綻放你的花季;

不要問我天堂的距離,只願我的人生路途上相伴有你!

護士是平凡的,也是崇高的。我們因病人而存在,一切為了病人。要求我們每個醫護人員都要把身邊的小事做好,醫院裡面無小事。小事情關係大責任,小事情關係大榮辱。我們每名醫護人員也深知: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

來到婦產醫院是我學業後的的第一份工作,在工作中我學會了很多,也看到了同事們的團隊精神、奉獻精神和敬業精神,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不斷進取,為演繹我院美好的明天去奉獻人生絢麗的青春!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4

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本週星期四是個不平凡的日子,是個神聖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感恩節。

或許是有意為之,或許是巧合,在這樣一個不平凡的日子裡,學校先是召開了各班的主題班會課,接著又是家長會。期中考試剛剛結束,原本就忐忑不安的我們,竟然這樣一個接一個的被折騰,真的是惶恐灘頭說惶恐。可轉念一想,我們還真有好多心裡話要對父母說呢。

在這偉大的節日裡,我們真應該向我們的母親表示點什麼。在這裡,我們雖然不能送上一束康乃馨;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把我們的愛表達出來,奉獻給我們敬愛的母親。

母親,我們的生命來自您,含辛茹苦,風霜雪雨的交織中有您不倦的身影;母親,我們的快樂來自您,始終如一,鍋碗瓢盆的交響裡有您親切的叮嚀;母親,我們的無私來自您,不求回報的給予,歲月織就的白髮裡有您不變的期待;母親,我們的幸福來自您,笑對艱難,滄海桑田的變遷裡有您溫暖的笑臉。

母親的笑容,是世間溫暖和煦的春風,母親的皺紋,是艱難歲月裡留下的刻痕,而母親的愛在這世間充滿天地。

在人生前進的路上,我們或許會經歷風雪,或許會徘徊不前,或許會摔跤跌倒,甚至誤入歧途,可是,我們永不言棄,因為——一路有你,母愛呵護,伴我一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份沉甸甸的.母愛,有誰能夠掂出它的分量,又有誰能夠真正償還呢?

或許,我們唯有帶著一顆感恩的心, 理解父母的不易和師長的苦心,不辜負他們熱烈的期盼,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修養,成為一個讓我們的母親驕傲的女兒、兒子。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5

近日在《中國教育報》上讀到這樣一段文字:“道德不是一套咒語,而是一首歌;不是一堵牆,而是一道臺階。如果是一塊布,不是用來遮醜,而是用來顯美;如果是一條繩索,不是用來束縛,而是用於攀登。如果它是目的,就讓我們輕裝上陣去奔向它;如果它是工具,就讓我們輕鬆自如地去使用它。這樣才是道德的。”說得真好,這是我至今為止看到的關於“道德”最富有詩意的詮釋。 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道德的修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德育不能安排人的生活,卻能成就人的道德生活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卻能提高生命的質量。

最近一直在教學生學習《論語》、《孟子》,也一直在思考所教授的內容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聖人之言無外乎給人們定下一套倫理道德的綱常,同時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們信仰的要義,使得兩千多年以來的人們有了君子和小人之分,有了仁義禮智之識,有了溫良恭儉讓之德。作為一種信仰,孔孟之道延續到了現在卻變得不再是人們心中的太陽。然而人一旦失去信仰很可怕,所以我們搬來馬克思列寧主義,但是人們很快發現“平等、民主、博愛”好像離我們很遙遠。於是我們變成了缺乏信仰的一代或幾代人。於是人開始追逐利益,好像道德形象是樹立在利益的最大化之上的一種。在黨的政策鼓舞下,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未必都是道德多麼高尚的。在金錢的驅動下,人與人的關係、心理、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地人們發現“有道德、有禮貌、有紀律、有尊嚴”又好像成了一句口號!

於是一部分人開始詛咒、一部分人開始奮鬥、還有一部分人在崗位上堅持。究其原因,在於一點,道德信仰的丟失!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人們信仰馬列主義併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四十年代信仰民族正義堅持抗戰,五六十年代信仰毛澤東思想又成了又紅又專的人。可是到了後來發現我們仍然處在初級階段,很無奈! 進入二十一世紀,青年人紛紛外出打工,去追求自己的價值體現。但問題相繼出現,孩子不能有良好的教育環境,缺乏父母的關懷和呵護,老人在暮年還要壯志不已地去撫養孫子,女人裡裡外外的操持家務卻得不到夫妻之間的溫暖。這是我們追求的生活嗎?記得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溫家寶總理提出要人們“有尊嚴”地生活。我覺得很好。至於怎麼“有尊嚴”地活,那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我

認為首先還是要建立信仰,建立良好的道德信仰關係。這是前提條件,不然一切都是虛的,或者說是“不道德”的。

人們為了提高生活的質量不怕流血流汗,但是生活的質量提高以後怎麼辦?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還有一個生命的質量的要求。只有生命的質量得以提高,才是真正的道德意義上的提高。這一點是需要整個社會做出進步,人們道德責任感做出整體提高做基礎的。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電視裡有則公益廣告,一個小孩對著滿桌的食物還不停“我要,我還要”地嚷嚷,他爹模樣的男子趕緊喊來服務員大方地滿足了孩子要求,然後扔下一桌剩菜走了……畫外音說,中國人由於缺乏節儉意識,外出進餐都會點很多菜,吃不完又很少願意打包,使得餐桌浪費率高達20%,粗略統計,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養活兩億人,其價值在1000億元以上。

這個數字有些“親切”。可不是嘛,前些天才聽了另一組數字:我國目前仍有一億多貧困人口,他們每天的生活費平均只有6塊3毛錢。許多偏遠地區的孩子,連午餐都吃不上,以至於志願者要發起募捐3塊錢的“午餐革命”。當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心滿意足地吞吃著“愛心午餐”的時候,我們心裡真有些不是滋味。而另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是,許多人卻在因為吃得太多而拼命消化,為營養過剩發著愁。後者自然不在乎桌上堆著的食物,更不會在乎潲水缸中的剩菜剩飯。

咱中國人在吃飯方面已經吃成了聞名天下的飲食文化,這本不是什麼壞事,化庸常為神奇能把吃飯吃成文化,也是值得自豪一下的。我們嘗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吃飯的事情如何重視都不過分。可惜的是,咱中國人從古至今,吃飽和吃不飽的時候幾乎總是交織在一起,而且吃不飽的記憶更加刻骨銘心。大約是吃飽不一定記得,飢餓的感覺才驅之不散吧。飢餓的記憶如此深刻,原因是在幾千年的歷史的長河中,常常見到“餓殍遍地”、“人相食”之類的極端字眼,飽食終日的時候並不多而且只是少數人的特權。到了我們這代人,飢餓記憶當然有,但比起我們前一代人已經少多了。聽到過父兄那些人關於“自然災害”年代的回憶,那些事現在人聽起來彷彿天方夜譚了,可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我們這代人的溫飽不成其為問題的時間似乎並不很長,三十年來時間吧,所以很多人不應該徹底忘記飢餓。現在許多人吃飽已經不是問題,所以很容易就忘了飢餓時難受的感覺。據說現在正由溫飽向小康社會轉型,可正如前述資料所說的那樣,一億多貧困人口的存在,絕對數字相當龐大,他們的溫飽問題依然突出。

這些道理許多人都明白,然而到了特定場合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說公款吃喝浪費不心疼的話,就算是自己掏腰包的人一上餐桌好像也不太注重節儉了,似乎盤子中剩些菜飯才顯得有面子。很多人下館子都像是最後晚餐,一副明天就不過了的樣子,請人吃飯吃不吃得完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必須要有面子。有面子的主要表現就是桌子上食物的多少,吃不完又很少有人主動打包,因為那是十分沒面子的事情。只是這“面子”的成本著實高了點,能夠養活兩億人口的糧食就白白扔掉了。不錯,我國糧食每年都在增產,而且幅度還比較大,但產量再大也有限度,相對於需求而言,糧食永遠是個稀缺品,再多也經不住無度浪費。

糧食最大的功用當然是“口糧”,它是人類得以生存的必要保證,如果有一天缺少了糧食,哪怕錢再多,經濟再發達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人既不可以拿錢來填飽肚子,也不可以將所謂經濟當大餅啃。小時候受過很多“粒粒皆辛苦”教育,這種教育有時候還比較嚇人,我奶奶就鄭重其事地告訴我,人一生糧食是由定量的,吃完了或者糟蹋完了,人的壽命也就終止了。浪費糧食是罪過,就算偷著糟蹋,“雷公老子”也要發怒……這種說法具有迷信色彩,大概只是嚇唬小孩子的,可不能說沒有作用,它至少讓我對糧食有了敬畏,不敢輕易浪費之。因為浪費的不僅僅是糧食,而是糟蹋自己的壽命,何況雷公還要干預。迷信嗎?還真不見得。

如若一個社會浪費糧食成為習慣,人貌似有了面子,但全社會的面子會越來越難看,越來越猙獰。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7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與感恩同行》。

水榭花都國小,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每當早晨來到學校時,看到陽光浸潤著這所美麗的校園時,我的心就隨之澎湃起來,寬敞明亮的教室裡琅琅書聲,碧綠的草坪操場上矯健的身影,溫馨和諧的辦公室裡備課的教師,感動人心的走廊文化,到處洋溢著用心靈塑造心靈,用智慧開啟智慧,用生命呼喚生命,……置身其中,是心靈的享受,我是多麼幸福!我們是多麼幸福!!我為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而自豪。

記得剛搬進這所新學校時,大家動手設計教室專欄,我選擇的主題是“放飛希望”,因為這是我的夢,開始的地方,我要努力,我要創造奇蹟,它不僅是我的信仰,更是一種追求和力量!我,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才無愧於此。

我熱愛這所學校,我把她當做一方生命的守望:風雨途中,領導的微笑,同事的關懷,是令我恆定的力量;求索的路上,探索和發現,啟發與引領是我篤定的情懷。忘不了20xx年的春季,學校派我和於老師去通遼聽課,回來後雖然我模仿不了名師的精彩,也沒能將外界的文化全部帶回來,但我領悟到:作為語文老師,要帶領孩子學會享受語文,讓他們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顆充滿童趣的心靈,更讓他們擁有一股不斷創造的激情。作為教師,要精心設計每節課,讓每一堂課都精彩紛呈。語文老師的人生應該是藝術的人生。今天借這個機會,我還是向關心我,培養我的領導、支援我,鼓勵我的同事,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雖然我沒有立竿見影的進步,但是對我個人來說,我體會到在這片熱土上的這份聖潔、這份無私、這份博愛,它給了我無盡的信心,讓我用滿腔熱忱,努力工作來回報。

優美的校園環境和人文環境,置身其中,我常常想,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所以,除了給學生傳授知識外,我教育班裡的學生,要常懷感恩之心,對學校、對師長、對同學,也是如此,珍惜這個良好的環境。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也要做好自己,向著好的一面,向著陽光的一面發展。所以我班的學生喜歡每一位所任他們科目的老師,喜歡上本學段所有開的科目,課堂上,他們是上進的、積極的,陽光的。課下,他們是快樂的,健康的,文明的。我用我的幸福感染著我的學生,他們也為在水榭花都國小學習而感到自豪。這樣的育人環境已經深入人心,它不僅表現出外在的絢麗,更是對於每個心靈內在的喚醒。

感謝這所學校,因為有你,我有了理論上的昇華;因為有你,我有了知識上的沉澱;因為有你,我有了實踐上的提高;因為有你,我感到了充實和快樂。

為了我們精神的家園,為了我們的夢想和約定,讓我們攜起手來,共鑄國小的輝煌!

關於孝為主題的演講稿篇8

責任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課。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人也都在承擔著相應的責任。責任像是一朵花,世界上每處都有花,世界上每處都有責任。

有位哲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肩負責任,那麼他必定是精神上的成功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強烈責任感流傳至今。像范仲淹這樣有強烈責任心的人哪一個又沒有名留千古呢?責任是社會上必需的。

責任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需要我們每個人的行動去澆灌它,讓它開滿全世界。

一位美國青年年少時期,在自己的不懈拼搏下,在一座城市裡開了一家小銀行,但是,過了不久,銀行遭遇搶劫,銀行損失慘重,各儲戶都紛紛上門要求賠償,不久後,法院批判,他不用賠償全部金額,然而事後,他挨個挨個地到儲戶那裡賠禮道歉,並承諾他將賠償所有損失,於是他便開始了他的還債生涯,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在他50多歲時,還清了所有債務,這時,他鬆了一口氣,說道:“現在心裡的石塊終於落下了。”

他的這種責任心無疑是讓人敬佩的。他既對他人負責,也可以說是對自己負責。然而,如今社會中,那些偽劣商品製造商昧著良心製造一些對人類有害的食品,肇事者的不理不睬……無疑都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這種人是要被人們唾棄的,他們就像阻礙花兒的小蟲一樣,儘早是要被消滅的。

作為社會上的每一個公民,負責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就像是昏暗中的火把,能將人們從昏暗無知中解救出來,責任就像是一把堅固的傘,為我們阻擋流言蜚語。

肩負責任,是我們對待自己人生的一種態度,有了責任心,我們便能在人生旅途的歧路中尋找到正確的方向。

世界每處都有含苞欲放的花蕾,讓我們用我們強大的實際行動去讓每一朵責任之花都燦爛綻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