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八佰》觀後感600字學生心得最新

觀後感1.91W
歷史是殘忍又真實,孤軍奮戰的四個晝夜裡,在罕見的被圍觀戰爭中,那為壯聲勢對外號稱八佰人的四百人,生命在那一場戰役,永遠被定格。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學生心得最新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八佰》觀後感600字學生心得最新

1.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

幾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蹟,而淞滬會戰作為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後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為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於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剋制的,它甚至沒有采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2.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

因為疫情,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進電影 院了,由於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媽媽觀看了一場電影——《八佰》。通過觀影介紹,才知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歡的演員鄭凱和俞灝明,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

對歷史沒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媽媽的初步講解當中,大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瞭解。這部電影由管虎導演執導,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國 軍隊西撤,只留下420餘人,固守上海,但是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報出虛假人員800人,這才有了“800壯士”之說。在生與死的決擇中,“800壯士”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上海,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電影的開頭是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借,河這邊斷壁殘桓,滿目蒼夷;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影片一開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進入,這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自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團。

這些人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卻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軍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條,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電影片尾字幕模板2020年高清視訊模板視訊背景素材廣告電影片尾字幕模板,片頭,倒計時,相簿,特效,粒子,婚慶,快閃,字幕,檢視詳情>精校版精品文件2的中國人被迫經歷了這場戰鬥。“兄弟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東北淪陷,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段臺詞,簡直將現場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淚點激發到了極致,全場充滿了嚶嚶的抽泣聲,中國正是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強大。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悲痛的情緒中默默地離開,這樣的場景是我沒有見過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沒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沒有真正的英雄,畢竟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只是凡胎肉 體,是父母細心呵護養育長大的。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讓自己更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吾輩應當自強自立!

3.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

《八佰》,其實是四行倉庫保衛戰。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演習,當晚炮轟宛平城,29軍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後,八年抗戰開啟。

8月,日軍入侵上海。

國民政府先後調80萬人東進,和日軍展開“淞滬會戰。”2個月後,國軍傷亡30餘萬人,決定撤退。

至此,日軍“三個月”的宣言,徹底失效。

“淞滬會戰”結束後,蔣介石命令顧祝同,派出88師留守,一來拖延日軍進攻速度,二來展示中國形象,贏得國際社會支援。

大軍兵敗如山,留下多少都無濟於事。

最終,留下的只有一個加強營,再配備必要的特種部隊,總共400多人,對外宣稱有800人,駐紮在四行倉庫。

他們的領導人,是中校團副謝晉元。

他們用麻包堵住大門,將樓底的門窗全部封死,然後沿倉庫兩側構築沙袋工事,防止日軍偷襲。

一座小小的倉庫,成為30萬日軍中的血肉碉堡。

他們血戰6天,於11月1日才撤入公共租界,43天后,“南京大屠殺”爆發。

這是上海最後的抵抗,也是中國人不屈的勇氣。

在名將如雲的史冊中,他們只是沒有名字的小人物,但無數的小人物,才拼起波瀾壯闊的抗日戰圖。

在民國,四大家族貪腐是真的,國軍將領派系鬥爭是真的,小人物用血肉抵抗日軍的鋼鐵洪流,也是真的。

一切歷史紅線,可以用來審判大人物,但絕不應該否定小人物的奮鬥。他們只是被歷史洪流裹挾,然後給出自己的答案。

我不喜歡黑暗的民國,但尊敬每一個為國家、為民族犧牲的勇士。

4.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說實話,我並不怎麼適宜看這類太過慘烈、悲壯,甚至血腥的戰爭片。可是,終究經不住幾個女人語言的渲染,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好奇心,單槍匹馬跑電影院看了。

《八佰》,並非是一部煽情的“催淚”片,可是很多的細節與場面卻讓你不由地心潮翻湧,激情澎湃,眼中蓄滿了複雜的淚。相比太多誇張的抗戰片,《八佰》給人的感覺是真實。是的,人性的真實。主角有“以身殉國,兒之所願”,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也有膽小懦弱,殺只雞估計都不敢的小人物,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死,想回家。影片中當端午端著槍對著想要逃跑的老算盤時,老算盤那一番涕淚交流的“貪生”告白,很是真實。人都是怕死的,誰都不想死,只是在戰爭面前,有人選擇了捨生取義。影片對小人物的揣摩和刻畫,讓觀眾看到了戰爭殘酷而殘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實。

一江之隔,天堂與地獄。一邊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繁華大上海景象,一邊是戰火紛飛,是生與死的交鋒,是民族的存亡。歌舞昇平中的人們,隔岸觀火,仿如在看一場戰爭片。這二個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與情感衝擊。人生百態,人生眾相。

隨著劇情的發展,各種人物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麻木不仁的心靈被震動,民族熱情被喚醒,抗日激情被點燃......影片中的“闊少”,在敵機的掃蕩中飛奔跨橋送電話線;體單力薄的女學生橫江送紅旗;只想著看看新世界的端午,小湖北,貪生怕死的瓜慫,他們的變與最後的壯舉,無不震撼人心。

送旗升旗護旗,經歷了血與火的淬鍊。說實話,看“護旗”那段時,我心中很是不忍,那麼多鮮活的`生命,轉瞬間就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一個個倒下了。我甚至有點不理解導演為何要做這樣的安排?明知道力量懸殊,明知道這樣的行為基本等於“送死”,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生命去“前赴後繼”?難道就不能等戰況穩定些,等到最後的勝利?難道就是為了“作秀”一場“英勇戲”給外媒看?後來,謝團那句:“依靠我們四百人沒用,我們要叫醒四萬萬人”。才明白這場慘烈戰爭的最大意義,並不是能否打贏守住四行倉庫,而是為叫醒千千萬萬同胞而戰。

“喚醒”,也許就是此次戰役的目地,也是電影想要表達的吧。中華民族從來不乏血性!

一個個英雄人物,他們用血肉之軀,書寫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中極其英勇悲壯的一筆。

歲月之所以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戰爭的血腥與殘酷,讓人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與和平。

借用導演管虎的一句話:“生難做人傑,死亦非鬼雄,但是他們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