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精選北京青年觀後感優秀範文三篇

觀後感1.28W

我們在寫北京青年觀後感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觀”、“感”相結合起來寫,你知道怎麼寫出優秀的觀後感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精選北京青年觀後感優秀範文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精選北京青年觀後感優秀範文三篇

精選北京青年觀後感優秀範文1

《北京青年》最近在東方衛黃金時段熱播,我有一搭沒有一搭地嘗試著看了幾集,總算在昨天晚上迎來了大結局。北京青年收視效果究竟怎麼樣,我不敢妄下結論;不過對於我來說的確不敢恭維。

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就像人一樣浮躁,喜歡跟風。前一段時間,《北京愛情 故事》確實火得不行,讓“瘋子”一詞里巷相聞。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北京青年》應該是在努力地模仿《北京愛情故事》。取了這樣一個名稱,使我在看它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與《北愛》下意識地作著比較。而這一比,就使口味大掉,打不起精神。

首先我得承認演員的表演技能確實不錯,對白自然真實生動。但讓人遺憾的是劇情對主題的表現力度不夠,面太大,導致劇情空泛。我們雖然可以看出《北京青年》想通過何東、何南、何西、何北堂兄弟四人的愛情故事,來展現當代北京青年的對愛情和事業的追求。但由於面太大,劇情不能吸引人。通篇讓人感覺到是在胡鬧。

而《北京愛情故事》則不然,故事情節曲折生動,猶如一條紅線貫穿著電視劇的始終,充滿了懸念。電視劇設定了各種考驗故事主人翁的事件,使人物在金錢的考驗面前如何變化。例如石小猛面對金錢和事業的誘惑,最終痛苦放棄沈冰;石小猛與程峰之間的愛情糾葛。還有吳荻、秦皇與伍媚之間的複雜而微妙的愛情糾葛,都十分生動感人!

電視劇藝術是一門特殊的藝術,現在的觀眾欣賞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對電視劇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劇劇情非常重要,它是吸引觀眾的源動力,平淡無奇是註定要被觀眾冷落的!

然而,文藝界就是有這種傳統,尤其是如今的電視劇尤為嚴重,一旦看到什麼題材的作品火了,要麼是接著無休止地拍什麼續集;要麼就是刻意地去模仿人家;最讓人生煩的是不同的導演不同的演員去拍攝同一劇情的電視劇。已經被拍兩遍的電視劇數不勝數,而且都是上百集的大型電視劇,例如《紅樓夢》、《西遊記》。而《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被拍了多少遍,恐怕已經沒有人能記得清楚了!孰不知,什麼續集,什麼重拍,什麼相同題材,卻怎麼也難以超越原作。事情不明擺著嗎?人家原作之所以能火,就是因為從題材到劇情,再到演技,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不然怎麼讓能觀眾喜歡吶,你認為觀眾是白痴啊!我認為重複地拍這些大部頭的電視劇,動輒斥資幾個億,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精選北京青年觀後感優秀範文2

《北京青年》終於零零散散的看完了,之所以看這部電視劇,是被他們重走青春的理想和抱負而吸引,也許自己心裡也有那樣一種渴望與情懷吧,可是自己的青春早已走過,再也不能重來了。看著他們四對年輕人重走一下青春也算是還給自己一個夢了。

很欣賞他們四個年輕人在劇中因為自己的夢想 與期待,決定重走青春的果敢,因為要重走青春,因為要掙脫父母的束縛與約束,因為要讓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四個年輕人做出了膽大妄為的決定,做出了瞞天過海的逃離家庭遠離父母的抉擇。

可是重走青春的路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也並不是如期待中的那麼美好,他們所面對的有失敗,有欺騙,有找不到工作的無奈,有被別人誤解的尷尬,有情感上的悸動與落寞,也有心靈上的大度與寬容,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他們變得成熟,也正因為這些閱歷,才能讓他們在平凡中變得更堅強 。

很欣賞何北的超凡脫俗,和他身上的大哥大精神,走了一圈,最後才發現自己的真愛是權箏,都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如果是好草,回頭又有何妨,也欣賞丁香的豁達與明智,終於能夠和心愛的人一起欣賞日落與明月。

《北京青年》教給我們的是要正視年輕的美好,還要正視在青春的道路上要經遇的磨難,有磨難不必怕,要有的事戰勝它們的決心與信心,與磨難作戰才是人生不可多得寶貴的財富。

精選北京青年觀後感優秀範文3

北京一夜之間從大熱到大熱,前一個大熱是指收視率,而後一個大熱是坊間對趙寶剛以及《北京青年》高調脫離現實的質疑,或者直接說是厭倦,根據張紀中式電視劇原理,趙寶剛這部青春三部曲的最後一曲將會將會持久大熱,全中國人都知道,張紀中的電視劇無一不是在質疑當中創造收視率的,越多的人多抨擊,收視率就越給力,越是看不下去,越多的人想看到最後會玩兒啥把戲,這是電視劇多年來的一個習慣,我習慣了,所以我仍然會在謾罵中磨完一部劇情,最後最多放個沒人能聞到響屁,然後變成浮雲。

彷彿是一夜之間,趙寶剛式風格劇遭遇80後炮擊炮,洪聲隆隆,也許就是從玩帶著銀行卡搞生存體驗開始,所有的反感的情緒一夜之間不脛而走,所有的抱怨聲都在這個點上總結出趙寶剛劇情通病,個人不才,作為一個一直追崇趙導的不算鐵桿的粉絲,在此也要吐吐槽,一吐為快,緣何趙寶剛三部曲到了第三部會發出動鳴的哀聲,其中理由有三;

其一:貧嘴風一成不變,哲學人文說教80後不買賬

說到貧嘴電視劇,還得從趙寶剛當年那部《編輯部的故事》,這算是內地貧嘴電視劇的教母,乃至後來無數電視的模板,包括現在火爆全城的《愛情公寓》,當播出愛情公寓第三部的時候,雖然眾人還在回味前兩部帶來的幽默搞笑誇張的表情,犀利的語言,但是到了第三部,不難發現,其鮮明的對比度和觀眾看完後的鮮明吐槽。

似乎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從沒有脫離過現實犀利的語言藝術,那股將語言玩弄的如火純情的年代劇情已經讓觀眾有些難過,而哲學式的說教,是這個年代青年最討厭的交流方式,這是一個討厭說教的年代,我們都崇拜個性的追求。

第二:劇情不靠譜不接地氣,脫離真現實難以觸動真性情。

電視劇的創造永遠是緣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在電視劇氾濫成災的今天,只有將現實拍到最近現實的劇情才會引起強烈的共鳴,對於枯燥無味的穿越、神劇,在如此現實的今天已成為昨天的笑話,而一個好故事的有一個好開頭,卻在中間將故事離奇高估化,想象化甚至穿越化,讓觀眾只能想象在劇情,卻摸不著地兒,這種劇只能慢慢的淪為電視垃圾。

北京青年更新到現在,明顯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觀眾無法想象或者難以和現實接洽的地步,原本一個好東西,突然變質,純如一個乾淨的饅頭卻讓乞丐的手摸了一下,你還覺的這個饅頭乾淨,或者敢吃嗎?

第三:觀眾在變,觀眾在求變,而風格已成過往

電視創造多多少少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痕跡,什麼時候吹什麼風,什麼年代演什麼戲,沒錯,趙寶剛的電視確實讓一代人追過,我就是其中之一,放映奮鬥的時候,正好高中畢業,所有的閒情都寄託在電視劇裡,然後到大學,可以說迷戀了很多年,這些年的變化,我有時候甚至可以分分秒秒的查覺,觀眾在變,而導演和演員卻在原地踏步,他們雖然代表著中國電視市場上的青春頂峰之作,但時代變的太快,我們變的太快,導演一生的風格已然定型。所以我相信這樣的電視劇會讓我們回味,但絕不會讓我們痴迷到N年以前那種狂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