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90後紀錄片觀後感6篇

觀後感5.61K

小夥伴們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例項,每次我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一定有不少感受,可以編寫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90後紀錄片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90後紀錄片觀後感6篇

90後紀錄片觀後感篇1

幫助·勿忘中國,那個熱愛和平的國度

熒屏上的畫面,網路上的資料,還有那銘刻的石碑——無不讓我驚訝!這樣一場戰役,這樣一場國與國之間幫助的戰役,傷亡竟有36萬餘人!來自東方之都的中國血液,鋪撒在如今飛速發展、朝鮮的國土上!

驚訝之餘,我也為中國自豪著。有多久,看到關於中國的字眼,都會不自覺的微笑;有多久,體味祖國千瘡百孔,會淚眼朦朧;有多久,看到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在國際伸出救援之手,會心生感觸;有多久,每每見到那飄揚在世界還有那宇宙中的紅旗而驕傲、自豪?這個數字沒有界限,因為我是中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履行著作為國人的義務、領略著作為國人的祖國山川美好!

這一刻,有多想讚美祖國——讚美您的博愛:在中國復甦還沒有多久時,便站在了正義的角度,去幫助;這一刻,有多想緬懷先烈——正是因為那灑在異鄉的紅色血液,輝映著故國美好的前程!這一刻,有多想高聲說上一句——朝鮮,勿忘·勿忘中國,那個60年前為你們領土而付出的國度!幫助·勿忘中國,那個為朝鮮崛起而努力的中國

灑在朝鮮土地上的鮮血,留在祖國心中的名字。烈士們用握緊槍的雙手,守護著另一方國土。儘管,那土地上沒有我們端莊的方塊字、沒有我們熟悉的中國話,但我們仍然為它的興旺而驕傲,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為,60年風霜雪雨,中國與朝鮮從未忘記!中國,從未忘記。從未忘記冒著槍林彈雨為戰士送打糕的阿媽尼;中國,從未忘記。從未忘記那水火兩重天裡,飄動的、聲勢的浩蕩!那是朝鮮人民對中國的赤誠,那是對英雄的讚歌!

朝鮮,從未忘記。不論是今天的中朝友誼,還是昨日的鮮血遍地。朝鮮,用它的旗幟輝映著東方——中國,生死兄弟!一份用幾十萬生命構築的友誼,一篇用朝鮮新紀元換來的歷史足跡。

幫助·勿忘東方的國度今日的中國,大地飛歌;今日的朝鮮,越發強盛。兩國的友誼比天長!來自東方的一腔正義,朝鮮將它銘記;來自朝鮮的一種鼓勵,那是正義中迸發的奇蹟!中國的幫助,是朝鮮站起來的勇氣;中國的幫助,是社會正義的縮影,為新朝鮮奠基——一片荊棘,中國與朝鮮共同採擷;一片藍天,朝鮮,拋去昨日的背影,像火箭——衝上青天!

這是一段關於幫助的歷史,這是一段讓中朝兩國銘記的歷史。

幫助·勿忘東方的國度!

90後紀錄片觀後感篇2

扶貧開發成效如何,關鍵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扶貧攻堅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這是我國扶貧開發工作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期後,黨中央更有針對性的要求。

隨著扶貧開發工作的推進,貧困人口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既有集中連片的特殊困難地區,也有零散分佈的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體人口,實現精準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這就需要改變以往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義傾向,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真正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於精準。

實現精準扶貧,深入調研、準確識貧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體相似,而貧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變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彈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調查,把扶貧物件摸清,把家底盤清。一些地方在識貧工作中總結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能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就是實踐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過建檔立卡,對扶貧物件實行精確化、規範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數、一目瞭然。

精準扶貧意味著精準施策。各地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對那些有勞動能力的,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對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通過移民搬遷實現脫貧;對那些喪失了勞動能力的,通過低保政策實施兜底扶貧;對那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通過醫療救助幫扶,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需要看到,現在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由此產生大批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精準扶貧,需要切實解決這一群體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提供更加精準、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各地要通過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大病保險和新農合等政策,確保留守兒童和老人不成為被遺忘的群體。各級黨委政府和基層組織要發揮積極作用,通過更加精準的管理和服務,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和對老年人的關懷照顧,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但願蒼生俱溫飽,不辭辛苦入山林。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做出的鄭重承諾。實現這一承諾,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貧困不是一兩天產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和發展相結合。各地要圍繞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相關要求,下定打攻堅戰的決心,以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讓真正需要幫扶的群眾享受到扶貧開發的陽光雨露。

90後紀錄片觀後感篇3

“十二軍三十一師一團八連四班副班長蔡興海授予二級英雄稱號”——在這張顏色泛黃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記功命令》上,蔡興海的名字與黃繼光、邱少雲並列在一起。

陝西省咸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走訪慰問中的偶然發現,使得89歲抗美援朝老戰士蔡興海在上甘嶺戰役中的英雄事蹟進入人們的視野。

1952年11月1日,蔡興海所在連隊奉命進入上甘嶺597.9高地最前沿的9號陣地。“當時陣地已被炮火炸成一片焦土,我隨手抓了一把沙土,裡面竟有3個彈片,有一個還散發著餘熱。”

“跟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打仗,可不像吃個冰激凌那麼爽快!但我們不怕!”戰鬥中,副班長蔡興海在班長負傷的情況下指揮全班作戰,在9號陣地上用手榴彈“打空爆”殺傷敵人。“‘打空爆’,就是要讓手榴彈在敵人頭頂上爆炸。這需要掌握好時機,引信拉開後握在手裡兩秒鐘再扔出去,殺傷力最大,但也很危險。”蔡興海說,“這個戰法,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敢用。”“毛主席說美國人鋼多氣少,我們志願軍鋼少氣多,確實是這樣。”蔡興海說,那個時候對於死亡沒有恐懼,越是難打的仗越是往前衝,人人都想當英雄,人人都夢想著能夠到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見。

蔡興海帶領全班戰士僅以輕傷3人的代價,一天內抵擋住了美軍7次連排級衝鋒,頑強守住了陣地,創造了志願軍小兵群作戰的範例。他的事蹟在戰後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廣泛報道。“戰場上是苦是累,但與犧牲的戰友比起來,那算得了什麼?”採訪中,蔡興海回憶起自己的戰友,多次泣不成聲。“韓道存是戰前補充來的,分到我們班不到10天,就一同上了597.9高地,我只知道他是黨員,河北人,但不知道他是哪個部隊加強過來的。”

他在擔任觀察哨時腹部被彈片擊中,恍惚中一直重複同一句話:‘副班長啊,能不能給我找一口水喝啊……’”蔡興海紅著眼睛說,“本來一天沒喝水,加上失血過多,他那是真渴啊——可我連一滴水都沒法給他!”

蔡興海說,當天晚上下了陣地他們就分開了,再也沒見過面。“不知道他後來怎麼樣了,現在怎麼樣了,還活著麼?”從朝鮮戰場回國後,蔡興海主動申請到西藏工作。“我想,我是戰鬥英雄,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在西藏,蔡興海一干就是17年。蔡興海有5個子女,分別叫蔡軍、蔡光、蔡立、蔡文和蔡武。“為什麼這麼取名呢,很簡單,那就是參軍、光榮、立功、有文化、會武藝。”

蔡興海的書桌上,壓著這樣一段他親手摘錄的話——上甘嶺戰役打出了“上甘嶺精神”,這就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勝利的奉獻精神;不屈不撓,團結戰鬥,戰勝困難的拼搏精神;英勇頑強,堅決戰鬥,血戰到底的勝利精神。“我要用一輩子堅守上甘嶺精神高地。

90後紀錄片觀後感篇4

鼠年鐘聲敲響,新型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卻牽動著國人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全國各地全力進行防控,遏制疫情蔓延。

作為疫情戰場中心的武漢更是核心的主戰場,在醫護人員、醫療物資、生活物資瞬間缺乏的情況下,每個中國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

除夕的夜晚,本是家家戶戶團圓吃年夜飯的日子,可在得知疫情後,150人的軍隊醫療隊連夜出發飛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醫療隊伍陸續出發,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徹夜通明,施工工人爭分奪秒,建設機械馬力全開,爭取著早日完工,為病人們提供更多的治療床位。從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親赴武漢,到15名醫護人員被確診感染,再到樑武東醫生的犧牲,所有醫護人員拼盡全力,無論生死,在我們與病毒間建起屏障,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衝鋒陷陣……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同時,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疫情資訊呈現鏈式傳播,我們需要資訊分享,但不要聽風就是雨,更不要造謠傳謠;我們需要嚴陣以待,但不必過度恐慌,每個人應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所有人都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才能打贏這場沒有銷煙的戰爭。只要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只要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萬眾一心,何懼疫情!

90後紀錄片觀後感篇5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瘋狂傳播,國內多地都受此影響,成為全國內最嚴重的問題。我通過觀看《新課堂—同心戰“疫”特別節目》進一步瞭解了新型冠狀病毒到一些知識。

這次爆發在武漢的病毒,是從未在人類當中傳播的一種新型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對於高溫和酒精、乙醇等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消毒來減少它的存在,在消毒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掌握好消毒劑的濃度和劑量;

(2)掌握好消毒的間隔時間;

(3)掌握好消毒的關鍵位置,比如電梯、電梯裡的按鈕、門把手等。

這種病毒傳染性強,這段特殊的時期內大家就不要出門了,如果要出去的話一定要戴好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避免感染。在家的這段時間,大家要注意:

(1)要有正常規律的起居生活。

(2)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保持身體健康,避免暴飲暴食。

(3)多讀書,聽音樂,緩解緊張心情。

(4)在家開展健身活動。

(5)儘量少接觸負面訊息,不受負面訊息影響。

(6)多看正能量資訊,堅決不信謠,不傳謠。

節目中還說到了那些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其中有一個人物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張家棟叔叔。他在除夕下午接到了通知,這時的他什麼也沒有想就報了名,因為他覺得自己是黨員還是一名護士,就要為國家做貢獻。他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我現在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發展情況,從原來武漢開始疫情到一點點的擴散,以及現在的治癒病例越來越多……我感到很激動,能有這麼好的轉變,是因為醫護人員捨生忘死的付出,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相信我們很快就會戰勝疫情。

90後紀錄片觀後感篇6

他們,戰無不勝;他們,毫不畏懼。把生命的滴滴鮮血點綴在偉大的祖國母親身上;他們,永遠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他們,戰勝了叫做“紙老虎”的困難。

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一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於他們來說,吃到一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著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為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的戰友們吃的是什麼?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鬥。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一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裡。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衝鋒在前。最後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為人民立了功。

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著任務,想著祖國。最後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中考試,對於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國小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你戰勝了困難就等於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你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標籤:觀後感 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