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高中重陽節晚會觀後感範文五篇

觀後感2.16W
九月初九重陽節已經到了,送你一瓶菊花酒,希望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那關於央視重陽節晚會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央視重陽節晚會觀後感範文五篇,供大家參考。
  
高中重陽節晚會觀後感範文五篇
央視重陽晚會觀後感1
  
  九九登高處,佳節又重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21年重陽晚會《久久樂重陽》將於10月14日19時30分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今年的節目編排獨具看點,歌舞節目“老少”雲集,“青蔥少年”與“資深少年”的代際碰撞擦出無限創意火花;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融入創意節目看點十足,混搭現代科技舞美效果呈現“文化+科技”的獨特魅力;反詐主題歌曲《怎麼可能呢》是又一亮點,火爆全網的反詐紅人“警察老陳”跨界聯動,現場連線教你如何反詐防騙。
  
  “資深少年”碰上“青蔥少年”
  
  開場歌舞《資深少年》、歌曲《遠走高飛》集結了生活中多才多藝的“寶藏老人”,他們載歌載舞活力十足,彰顯“夕陽無限好”。年過八旬的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戴上墨鏡一身潮服,與表演嘉賓裴梓行帶來國風電音代際秀《雲宮迅音》,電音嘻哈配合絕美舞蹈驚豔眾人;同為“80後”的臺灣歌手陳彼得懷抱吉他深情彈唱《當你老了》,伴隨著感人的歌聲,一對愛人的一生在舞臺上演,從孩童到青春到家庭,讓人感慨歲月匆匆;“不老男神”蔡國慶再次帶來經典的《365個祝福》,霓虹燈光舞臺背景配以蔡國慶的“凍齡神顏”,讓人彷彿重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資深少年”不落潮流,“青蔥少年”則是溫情十足、積極陽光。一把高凳,一支話筒,歌手毛不易 一曲《平凡的一天》隨著背景的時間齒輪緩緩流動,唱出生活的態度;南征北戰樂隊與兒童架子鼓樂團現場打唱《驕傲的少年》引人奮進、感情至深,背景大屏中錢學森、屠呦呦、張桂梅、張伯禮等時代楷模形象不斷閃現,激勵少年勇往直前追隨前輩腳步。
  
  科技亮點混搭傳統元素
  
  央視重陽晚會舞美再升級,歌手阿蘭重陽“登高”,空中威亞獻唱《心花》,配合背景大屏盛開的白色菊花,整體效果宛如仙境;黃齡身系白紗聯結舞臺四面八方,身處“花蕊”的她深情演繹《浣溪沙》,帶給觀眾聽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歌唱家吳碧霞與琵琶演奏家於源春、中國大鼓表演者李治成、星空之夏樂隊合作經典歌曲《滄海一聲笑》,現場四面舞臺分別配合“中國大鼓+琵琶+樂隊”,場景恢弘壯闊,再現金庸筆下的快意江湖。
  
  在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飲宴祈壽、吃重陽糕、感恩敬老等習俗,因與“九九”同音,又被賦予長壽的美好願望。晚會結合重陽傳統節俗,用“友·愛”“秋·意”“思·情”“拼·搏”四段舞蹈作為節目串聯。此外,節目還邀請酈波、潘耀建等文化學者與現場觀眾一起分享節日裡的民俗知識,趣玩童年遊戲。
  
央視重陽晚會觀後感2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夕陽增添了無限樂趣。
  
  我的爺爺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爺爺的臉上深深地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上,長滿了白花花的頭髮。而他那雙手也結出厚厚的老繭!
  
  小時候,爸媽工作很忙,就把我託付在了爺爺家。從小,我覺得爺爺的話好多,好嘮叨,我上了幼兒園,他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想不到上了國小,還是喋喋不休,要注意安全、和同學和好、要聽老師的話……
  
  不管風吹雨打,放學時,您總是出現在我的視線裡,這麼多年來,為我遮風擋雨。
  
  而在家裡,爺爺總是不讓我幹這不讓我幹那,總是說:“小孩子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
  
  爺爺每天在忙碌著,每當我一放學,他都給我準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半夜怕我著涼,經常起來給我蓋被子。
  
  隨著年輪的增長,我心更上一層樓,爺爺的愛,讓我學會了做人,明白了學習的目的。當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也要付諸行動。爺爺喜歡喝茶,我每天將為她沏一壺香飄四溢的茶,為他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樑,揉揉背!學習上,用優異的成績來感恩。在生活中,爺爺教會了我許多,這麼多年來,是您教會了我生活的常識!
  
  爺爺,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
  
  在重陽節之際,祝:爺爺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也祝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健康長壽!
  
央視重陽晚會觀後感3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_,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央視重陽晚會觀後感4
  
  每當秋高氣爽時,我就知道有一個節日要來了,那就是——農曆的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有一首是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這首詩是寫思鄉的,可今天要寫的是尊老愛幼。
  
  讀國小時,到了重陽節,我麼學校會組織我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我去時會帶一些水果給他們吃,還會和我的好朋友表演該節目給他們看。可現在讀國中了,老師也不會帶我們去敬老院,雖然不能去,但是我還是可以砸重陽節這天行動起來。我會幫爺爺奶奶做事,幫他們打洗腳水。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給小朋友或者是爺爺和奶奶。
  
  今天我在街上走,突然下去了雨,型號我帶了傘,我把傘帶來準備回家時,我無意中看到一位老奶奶沒有帶傘,我毫不猶豫的酒吧傘給了老奶奶,老奶奶說:“小朋友,你真善良,如果我把你的傘帶走了,你怎麼辦呢?”我說沒事兒,我家就在這附近。後來老奶奶走了,我淋著雨跑回了家。到家時我變成了一隻落湯雞。“你這是怎麼搞的,一身溼溼的,快去洗個澡”,母親說。洗完後,母親問我為什麼會是一身溼溼的。我回答“今天是重陽節,我們應該尊老愛幼,我看一位老奶奶沒有帶傘,於是我就把傘給了她。”母親聽了後很高興地說“我們家的孩子是越來越懂事了,但是要注意身體啊,謝天謝地,型號你沒有感冒。”
  
  晚上吃完飯後,我又出去玩了,我看見隔壁家的還在在哭,我就去問他:“你怎麼了?”他說母親不見了,我就對她說不要哭,姐姐帶你回去好不好。他說好。於是,我把他送回了家,他為了感謝我就送了我一個大娃娃,我又準備出去玩的,可是天慢慢的變黑了,我只好回家了。
  
  今天這個重陽節我完成了我的任務,我好高興啊!砸床上回顧這今天發生的事情,不知不覺中我已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央視重陽晚會觀後感5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在這一天中,人們要登高山,插茱萸,來思念遠在天邊的親人。
  
  關於重陽節還有一個傳說呢:唐朝有個大詩人,有一次,他獨自去遠方,到了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他想:現在我的兄弟一定在插茱萸,當他們看到少了我一人,心裡應該很難過。於是,詩人便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詩詞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位作家就是唐代大詩人王維。
  
  重陽節並不像春節那樣熱鬧,也不想國慶節那麼隆重,它和中秋節一樣,是節日中最情深意重的,因為它們有一樣的習俗:盼團圓,保平安,思念親人。俗話說的好: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因為這種情深意重的節日,便形成了愛的結晶,愛的源泉。正是這種情深意重的節日才會把我們的社會變得那麼美好。我愛重陽節,更愛我們這個社會給了我親情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