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紅色經典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

觀後感6.35K
銘記歷史,不忘和平,中國共產黨是值得信賴的,也是值得託付的……,關於建國大業的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紅色經典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以供參考。
關於紅色經典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

關於紅色經典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

建國雖然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無法身臨其境。《建國大業》但這部影片帶我們走進其中,走近那個時代,讓我們體會到建國道路是困難重重。國內外的勢力全都壓在共產黨的肩上,然而,這不僅沒有使他們退卻,反而使得他們更加團結一致,突破重重阻撓,終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建國大業》簡述了中共與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對如何建國,如何安撫深受戰爭創傷的百姓採取了不一樣的政策,雙方利益分歧巨大,導致了內戰的全面爆發。共產黨人重視各民主黨派的力量,選擇了民主建國,成立聯合政府,並以分田地的方式關注了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已蔣公為首的國民黨人卻選擇了一黨治國,漠視共產黨人與其他民主黨派的存在,漠視勞苦大眾的利益,結果失敗了。那麼共產黨為什麼會成功,而國民黨為什麼會失利呢?

第一,共產黨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為得民心,二是因為得人才。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牆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國民黨高階將領李宗仁率部圍剿延安的時候,毛澤東講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會以一個延安換回整個中國"。這正是當年共產黨高階領導人以人為本的真實寫照。死守延安,無疑會傷亡慘重,代價太大,不能做到對人的關愛勝過對地的關愛。毛澤東優先選擇了對人的關愛,他的決策無疑是高明的。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對各民主黨派都採取了拉攏的政策。召開舊政協時,國民黨承諾和平、民主建國,但其自恃實力強大,很快撕毀《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全面內戰,欲圖消滅共產黨,把各民主黨派當成花瓶一樣作為民主的擺設。試想,在國家民族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國民黨人是出了大力的,但共產黨人和各民主黨派也是出了一定的力的,同樣也有流血犧牲,國民黨卻妄想一黨獨大,遭致共產黨人和各民主黨派的聯合抵抗。最後,共產黨人由於贏得了民心,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同樣,在政治上也把各民主黨派給爭取過來,與各民主黨派一起在1949年9月30日以新政協的名義通電世界各主要國家,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正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國民黨在與共產黨在對國家權力的爭奪上,國民黨以一黨私利為重,漠視共產黨人、各民主黨派的以及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共產黨則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於首位,深得民心。

第二,國民黨自身嚴重腐敗。黨政軍皆然。而共產黨自身清廉,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全黨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擊退了國內外的反動勢力。

第三,國民黨社會貧富懸殊極大。四大家族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而普通百姓一貧如洗,社會矛盾激化。而共產黨與人民同甘共苦,大家有粥喝粥,有飯吃飯,走進群眾,深入民心。第四,國民黨的經濟金融政策嚴重失敗,當時全國經濟片混亂。蔣經國到上海戡亂整治,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的想法也未能實現。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國民黨走向失敗,而共產黨則邁向成功。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看著電影,想著歷史,心中無限感慨。遐想當年歷史的種種,心中激起了年輕人澎湃的漣漪,心在起伏。我感到悲哀,自責,同時也感到了沉重的歷史使命感。悲哀自己是個熱血年輕人卻只能靜靜的坐在這裡,觀看著這一幕幕讓人心酸,無奈的歷史;自責自己身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卻沒有實力,沒有業績,沒有本事去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一點點貢獻和犧牲。寒窗苦讀十幾年,終於也考上了大學。但是對於自己未來的道路卻是一片迷茫,找不到目標。我們新一代年輕人作為祖國未來的繼承人,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我們向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新聞中經常出現某某學生因為受不了什麼打擊而自殺,最近我們學校附近的學校竟出現了“裸奔”事件。由此可見,共產黨在歷史長河中積累流傳下來的精神已經被時間沖刷殆盡了。

最近,甲流更加肆虐,我們學校中被隔離的人一個接著一個,我們也失去了強勁的體魄。面對這些我們感到了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作為獨立個體的每個人在生活舞臺上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構成一個推動社會向前的原動力。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其發展方向及其速度,相當程度取決於這個社會人的素質。小平同志曾反覆強調、胡錦濤總書記多次重申: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的後勁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所謂“素質”,指的是人的基本條件和基本能力中包含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質,其歸根結蒂是人的認識水平,即世界觀的認識觀點。青年在跨世紀的改革中能否擔當一個歷史賦予的使命,關鍵在於是否建立正確的、科學的、激人奮進的世界觀。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變化著的時代,必然要求主觀認識不斷著眼現實,開拓新思維。創造新方式,提出新觀點,佔領新領域,以創新求發展。這是時代給我們提供的一種契機,為我們世界觀的改造從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尋找生長點提供了廣闊“舞臺”。如果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處在這個劇變頻增、競爭激烈的時代,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多元化的挑戰,青年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上所擔負的“天下興亡”最直接、最沉重。責任,就在於我們要把祖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需要青年人把強烈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和為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每一個學子都無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正如種子無法脫離土壤而憑空成長為參天大樹,青年也無法脫離社會而自行成才,這是從古至今相同的道理。志願者精神,深層的核心就是社會責任感。青年志願者行動無疑是青年社會責任與自身成長關係的一個示範:沒有心懷天下、情繫蒼生的社會責任感就不會有獻身志願服務的行動,就談不上愛國和報國;同樣,沒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就不能有效地為社會公眾服務。犧牲奉獻的精神,源於我們對社會進步和歷史走向抱有的持久關注;專業知識和技能,來自我們日常不懈的學習和工作實踐。有的青年學生和工作人員,缺乏一種“興亡在抱”的社會關注興趣,把自己封閉起來做學問、幹工作,結果成了社會中冷漠平庸的一員,不會給他人帶來熱量或任何利益;也有的青年,僅憑一腔熱情就衝上社會實踐的第一線,急於參加志願服務,卻往往發現缺乏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而徒勞無功。在汶川抗震救災的現場上,許多志願救援者因缺乏必要的救護知識而留下了遺憾。還有一些青年,把自身情況與志願服務較好地結合起來,如南京的公務員汪學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為社群居民提供志願服務,一方面服務了群眾,密切了幹群關係;另一方面,從中瞭解了民情民意,積累了工作經驗,提高了綜合素質,實現了一舉多得。弘揚志願者精神,正是需要這種不失熱情而又腳踏實地的務實態度,將自身實際與志願服務的要求結合起來,在提高素質的基礎上,為社會公眾提供所需而自己又能夠勝任的服務,從而實現服務熱情與服務效果的相得益彰。

作為一名有理想、有知識的當代青年,報效國家是我們的最高追求,而獻身志願服務、做好本職工作,同樣是報國的有效途徑。要實現胡錦濤同志的期望,就要志存高遠並腳踏實地,把志願服務同加強學習、做好本職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兩者互為表裡、互為促進,更好地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為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關於紅色經典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

“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是影片《建國大業》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它標誌著中國將逐步走入富強。

昨天,我去電影院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影片講述了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愛國人士的風采,其中毛主席和周總理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為戰事而徹夜不眠,每當有主要戰役的戰報還沒有傳到時,他總會跑到屋頂上凝望遠處,希望搜尋得到一點象徵著勝利的標誌。其中有一個鏡頭很有意思:在得知國門的_的55萬大軍被紅軍全部吞噬掉後,中央領導們擺酒席慶賀,毛主席喝醉酒後倚靠在床上,酣然入夢。在平時因為牽掛戰事而難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軍隊大勝而不由得酣然入夢,這樣的人領導的軍隊不取得成功還有誰會成功呢?毛主席也時時刻刻以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革命的目標,心中始終是在為人民著想。正是由於毛主席這種為民的精神以及尤為強烈的名族責任感,才訓練出來不貪民眾一分利的紅軍,才會打敗_的蔣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國。

還有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就是周總理,周總理是個令整個紅軍隊伍都敬愛的一位領導,他的和藹可親在隊伍裡是出了名的,他經常到最基層的紅軍部隊去做動員工作。但是在建國大業中,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周總理。在得知韓玉祥將軍因為共產黨的邀請被國民黨的特務殺害後,他非常憤怒,把所有的關於這件事的負責人都叫到了他的辦公室裡,狠狠地把他們給罵了一通,直到毛主席來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是這絲毫沒有損壞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讓我們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這位偉人,一位和藹可親,有責任心,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的偉人!

此外,影片中還為我們塑造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壯志難酬的蔣經國,心繫人民的張瀾,甚至是陰險狡詐的李宗仁,都為我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當然,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的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領導人,小到最基層的群眾,戰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國的戰爭中為民族獨立流過血和汗的,都應成為我們尊敬與銘記的物件,他們的名字應該被世代傳唱!

如今,中國已經變得富強了。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過去那段屈辱的歷史,我們還是要努力學習,有朝一日該為民族奮鬥,該為人民奮鬥的就是我們這一輩的人了,因此,我們要時刻做好準備,為中華民族而奮鬥!

關於紅色經典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

今天是大骨班活動第二天,我們集體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雖然做為中華兒女這段歷史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在我的腦海裡上演了無數次,結結實實烙印在我的心裡,但是觀看這部電影時的那種震撼感、激動感使我的心依舊無法平靜。

《建國大業》講述的是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建國前夕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與以往歷史書上的故事相比電影更能展現故事的細節,通過這些細節更能體現出建國的不易和反動政府的可恨。

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個細節,在電影中有一個小片段使我深受感動。毛主席多次邀請宋慶齡夫人北上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但夫人一直思慮頗多又因為北平是中山先生的逝世之地,夫人一直沒有答應。直到一次夫人走出家門看見國共兩方士兵都在自己的陣營上因為太累而睡著了。宋慶齡夫人望著四周的國共士兵,眼裡浸滿了淚水那一刻我的眼中也感到了溼意。

就這樣在眾多人的努力之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終於正式召開。那一刻眼中的淚水再也無法忍住,悄然滑落。終於、終於、終於,在那麼多革命黨人的鮮血之上,在那麼多戰鬥烈士的身軀之上,新中國成立了!看看我們今日的繁榮富強,再看看往昔新中國建立之艱難,不禁讓我憶起“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我們不能在這繁華的世界中迷失自己,做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提高自己的基本文化素養。而同時又是管經兩委會的一名幹事,更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同學們奉獻,為管經奉獻,為學院奉獻。儘自己的力,向為我們負重前行的偉人致敬。

很感謝大骨班的活動,讓我思考了更多,也學習到了更多,之後的每一天希望我和我的新朋友們都能一起開開心心,有所收穫,不負自己,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