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國慶觀看《長津湖》感悟心得體會

觀後感2.43W
習近平強調: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抗美援朝精神”被列入黨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國慶觀看《長津湖》感悟心得體會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1
  
  這個國慶,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所述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戰士們浴血奮戰,英勇無畏,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
  
  看完了這部影片後,不禁感嘆:生活在這樣強大的祖國裡,滿是自豪。但我也不曾想過,這是多少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
  
  影片裡,始終有一處讓我難忘。
  
  在零下40o的雪地裡,戰士們艱難地吃著土豆,硬的土豆都能把牙磕掉,那是多疼啊!可戰士們只是笑了笑,不管什麼生的熟的,黑土豆都能當成寶貝。那時他們也只有這個可以吃了。畫面一轉,美軍正在過著聖誕節,穿著風衣,吃著盛餐,談笑歡喜。面對全副武裝的美軍,戰士們不知道怎麼贏,只知道,必須贏!
  
  有個士兵問道:“我們為啥要打仗啊?”指導員梅生說:“我們把該打的仗打了,後代們就不用打了。”他說出這話時,手中不停地撫摸女兒的照片。我看到了他的無限眷戀。是一個父親保護女兒的勇敢,也是一個戰士保家衛國的堅決。我想梅生指導員再重新入伍時,應該很糾結吧!一邊是家人女兒的擔心,不捨;另一邊是國家大局的安危。但他選擇了以大局為重,因為他是一個愛國的軍人。他也是一個好父親,當看到自己女兒的照片快要被燒掉時,毫不猶豫地把手伸進火堆,翻出照片,使勁撲火。看到照片還剩一半時,他帶著顫抖的聲音說了一句讓人潸然淚下的話:“是爸爸不好!”我想,當他的女兒看到這幕場景時,一定滿是驕傲,滿是開心。
  
  當麥克阿瑟看到雪地裡有三個中國戰士為了等待開戰而被凍成冰雕時,敬了個禮。這正好驗證了那句話:戰場上,對對手最大的尊重就是拼勁全力,殊死奮鬥。即便是天寒地凍,卻有著熊熊烈火般的鬥志在燃燒著。誰不會看到這束光,誰不會為之震撼?為之敬佩?戰士們那一刻沒有死去,而是將自己載入了一個新的史冊,向他們致敬!
  
  這就是戰士們換來的盛世,這應該他們所願了吧!
  
  感謝他們的付出,感謝祖國有他們!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2
  
  國慶假期,我去電影院觀看了紅色影片《長津湖》。
  
  電影《長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影片中主要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軍團在接到上級指令後,迅速準備裝備和物資,乘坐火車前往長津湖,途中卻被美方戰鬥機發現,團長馬上命令一部份志願軍迅速地將電臺和譯電員全部安全地送出,另一部份志願軍則帶上能帶的武器和物資迅速分散在四周山地裡隱藏起來。此時,火車和鐵路都被炸燬。
  
  志願車只好在冰天雪地裡徒步到長津湖路。途中又差點被美軍的直升機發現,他們只能裝作屍體趴躺在地上,可又被當成敵人玩耍的射擊目標,傷亡慘重。
  
  終於,他們步行到了長津湖,並將還能用的電臺和譯電員交給了長津湖的部隊。
  
  1950年11月27日左右幾個團的志願車全部到達了目的地。27日傍晚,氣溫降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一種非常刺耳的軍號聲忽然響了起來,山谷裡面突然槍聲大作,伴隨著四面八方傳來的“沙沙”聲——是中國志願軍隊單薄的膠鞋踩在雪地裡的聲音。志願軍喊著衝呀!他們以瘦小的血肉之軀衝過槍林彈雨,從四面八方包圍了美國的指揮部,他們靠著頑強的意志力和不怕死的精神打退了美軍。為抗美援朝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長津湖戰役中,有很多志願軍在埋伏處一動不動的端著機槍,卻永遠都起不來了,他們已經被活活凍死,成為了一個個冰雕。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受感動,其中一句話讓我永遠銘記:“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3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飛機在天空中轟鳴、盤旋,但是那時的飛機不同於如今的飛機可以寄託孩子們的童年。
  
  藍天白雲間,一架架飛機掠過長空,發動機的轟鳴聲成了危險降臨的訊號,朝鮮半島上數以千計的中國軍人奔跑、呼喊,尋找掩體、拯救戰友。炮彈一一落下,鮮血、殘肢在朝鮮半島的土地上零落成泥。
  
  在這片土地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所經歷的已然不能用悽風苦雨來形容了。電影中張涵予飾演的宋時輪說了這樣一句話,大意是我們不僅與人鬥,還要與天鬥。
  
  冰天雪地裡,戰士們缺衣少食。他們身穿單薄的棉衣,吃著硌掉牙的土豆,他們甚至沒有一日三餐,他們餓著肚子,凍著身體,只為突破封鎖,護送電臺與譯電員。他們為的是能夠及時傳遞訊息,所以不惜以命搏命,在敵人偵察機眼皮子底下“裝死”隱蔽,也是在這一刻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失去了他的朋友:一個比他小兩個月的19歲少年。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永遠不會成熟的”,當時不覺這句話的深意,而今天在這部電影裡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前赴後繼,那不單單是軍人對於命令的服從,也是中華民族不屈的靈魂與信仰!
  
  五百里戰死了,五千裡還在,伍萬里也應徵入伍了,一個普通百姓家的三個兒子都在戰爭的硝煙中笑過、哭過、成長了。那是一種深刻的恨與痛,它會撕扯靈魂,催人長大。就像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戰士所說的那樣,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鮮半島的青山綠水無疑是承載了許多不幸的,但是它也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的正義之血,終將開出最豔麗的花朵。
  
  和平,在今天看來是一件平常事,我們生活在沒有硝煙的時代,我們無法切實地感受堅船利炮,我們也無法想象當轟炸機盤旋在頭頂上時是勇氣先來還是恐懼先行。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我們為什麼要去抗美援朝?我們已經成立了新中國,為什麼還要在異國他鄉拋頭顱灑熱血?二戰已經結束,我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
  
  在回答這些疑問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相信大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195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也是中華民族建國後的第二年,我們期盼的和平到來了,人民得到了解放,我們祈盼的人人平等的時代到來了,大家歡欣雀躍!然而此時的國際形勢卻是不容樂觀。
  
  杜魯門,斯大林美蘇爭霸的局面已然形成。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世界格局也隨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對立統一的存在於這個世界。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員,自然有著應有的使命。
  
  此時的朝鮮半島也是一分為二,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分為了親美的南韓,和親共的北朝鮮。所以從國際形勢來看我們國家和朝鮮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這也要求我們互幫互助。
  
  在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半島,他們帶著信仰,英勇的奔向朝鮮戰場!
  
  朝鮮半島與我國接壤,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說是脣亡齒寒,對於美軍公然插手朝鮮戰場的行為,不戰便是屈辱!拿破崙曾經說過“一個人陷入瘋狂的最好證據就是好高騖遠”。這句話用在美國身上再恰當不過了,他們公然躍過“三八線”,他們認為戰爭將在聖誕節來臨之前結束,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會出兵攻打他們。他們有全世界最好的武器裝備,他們已經控制了天空,他們從1951年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也就是“絞殺戰”!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志願軍戰士缺衣少糧的原因所在。而此時的朝鮮戰場,凜冬已至!
  
  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韜光養晦,一躍成為霸主,他們彷彿是不可戰勝的,彷彿是神話般的存在。然而事實證明,沒有不敗的神話,只有不屈的信仰!
  
  戰爭,在1950年10月25日拉開了序幕。這一天也成為了我國抗美援朝紀念日。
  
  戰爭,總是無情的,熱武器時代,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
  
  戰爭,總是殘酷的,炮火連天中,以肉體凡胎創造勝利神話。
  
  戰爭,也是有情的,艱難困苦中,以不屈靈魂凝練民族之魂。
  
  戰爭,也是動人的,悽風苦雨裡,以頑強意志雕刻不朽豐碑。
  
  抗美援朝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在這一階段共發生了五次戰役。而第二次戰役也就是長津湖戰役。當戰爭進行到1951年6月的時候,敵我雙方已經是形成了拉鋸戰的形式,在6月10日這一天我方誌願軍戰士在傷亡8.5萬餘人的情況下殲滅敵人8.2萬多人。可以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然而值得慶幸的事我們志願軍戰士的抗爭到底讓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南北地區。
  
  這一階段的戰爭主要以規模化的夜間作戰和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為主,對於聯合國軍和志願軍戰士來講,這一階段的戰爭攻防轉換頻繁,戰爭局勢也是瞬息萬變。
  
  在戰爭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從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的這段時間裡,戰爭的形式也有所改變,戰略方針也轉變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從原來的運動戰轉變為以陣地戰為主,並且由於戰爭時間的長度擴大,這一時期的戰爭也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結合。總體上來講這一時期的作戰戰線相對穩定,區域性性作戰頻繁。
  
  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也是在這一階段發生的,自1951年8月份開始“聯合國軍”也就是美國同其他十五個參戰國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絞殺戰”。
  
  時間在槍炮聲與喊殺聲中悄然來到了1953年7月27日,這一天“聯合國軍”與中朝方面簽訂了停戰協議。也昭示了這場長達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終於結束了。
  
  戰爭從來沒有勝利的一方,雖然結束了炮火,可山河已然破碎,社稷崩塌,百姓悽苦,戰士們在異國他鄉拋卻頭顱,嗚呼哀哉!
  
  據統計在這場戰爭中,我國消耗的作戰物資有560餘萬噸,所花費的作戰費約合25億美元。傷亡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有1476674人。
  
  美國所消耗的作戰物資7300萬噸,作戰費約400億美元。傷亡人數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是147萬餘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佈資料)。
  
  單從這些資料上來看,也不難看出這場戰役對於我們來說是多麼的艱難,但是我們依然勝利了,我們維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生的政體,也維護了亞洲的和平與穩定,用我們的血肉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也為我國的發展贏得了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歷史,需要緬懷!
  
  英烈,需要銘記!
  
  和平,需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