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長津湖》的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四篇

觀後感9.07K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長津湖》的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四篇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1
  
  今年的國慶檔,《長津湖》堪稱是毫無懸念的“王炸”,是檔期內最受觀眾期待的電影。
  
  正值北京電影節期間,作為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長津湖》在9月20日舉辦了一場特別放映,這場放映不是宣傳方內部邀請嘉賓,而是通過公開渠道售票,前往影院的也都是普通觀眾。結果售票活動預約人數達到16000人,開票僅4秒就全部售罄,重新整理了這屆北京電影節搶票新紀錄。
  
  連主演朱亞文也晒圖吐槽“又要站過道了!”
  
  觀眾的搶票熱情說明了這部電影太受期待,而首批觀眾走出影院後,也接受了媒體隨機採訪,這些觀眾一致表示電影很好看,有觀眾久久不能從電影中抽離,哭著接受採訪。
  
  面對“你看哭了嗎?”這個問題,很多觀眾都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有年長的男觀眾連續肯定回答了三個有,然後說“中間好多文戲部分我都挺感動的,一直止不住。”
  
  另外一個男觀眾說:“因為我爺爺我爸爸都是當兵的,所以說看了這個真的特別感動。”
  
  有女觀眾則說:“就是某某(防劇透)最後犧牲的時候,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裡,就比較容易動容。”其他觀眾也都表示看到這個角色犧牲的時候很感動,周圍的人都哭了。
  
  還有觀眾走出影院依然在痛哭,她說“就是哭的我很心痛,”
  
  當然也有相對理性的觀眾,認為哭的地方其實還挺多的,她說“主要是有一些比較細節的部分吧,我覺得這部片子有一部分是做戲劇化處理,但也有一部分是極大程度地還原現實歷史的事件,戰士都像冰雕一樣保持著前進的姿勢,一直趴在雪地上的那個場景感動到了很多人。”
  
  還有年輕觀眾說:“哪怕對戰術完全沒有了解的人,也能一下子看懂它的鏡頭意圖還有戰術意圖,我覺得這點非常厲害。”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長津湖》片長達到176分鐘,接近3個小時,很顯然這樣的片長並沒有成為觀眾的觀影門檻,反而無論是戰爭大場面還是文戲都得到了首批觀眾的認可,兄弟情和家國情懷的傳遞也很合理,讓人感動的同時又不會被吐槽煽情,受採訪的觀眾甚至一直哭的停不下來。總結來說,《長津湖》口碑爆了並不意外,因為電影至少在這三個方面太強悍。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2
  
  長津湖講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講述了在長津湖戰役的時候一個志願軍連在冰天雪地之下依舊鎮守陣地,為長津湖戰役做出了偉大貢獻的故事。整個電影非常的震撼,他們凍成冰雕的片段完美的展現了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
  
  不只是在冰雪長津湖裡講的這些人。在歷史上中國從一個任人宰割的國家變化成了世界數一數二的國家,我認為轉變的重要節點是二戰時期一系列以弱勝強的戰役。沒錯的,在此之前歷史上也有很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比如說赤壁之戰這種大家都耳熟能祥的戰役,這些戰役和二戰差了那些?眾所周知在世界大戰的那個年代最好的殺人利器就是火器,原本可以用火燒、刀砍、劍劈、射箭、草船借箭等一系列的高超戰略指揮來扭轉戰局可是在二戰時期可沒有聯營讓你燒、子彈不能重複利用、冷武器也漸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換成了一槍一個的火器,也就是槍。槍作為一種遠端武器同樣擁有超強的威力,有與沒有往往就代表了戰爭的走向。但是中國的大刀隊一樣能擊敗帶有槍的日本軍隊。
  
  正如我們語文課本上的一篇文章裡說的一句話:“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我在這裡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未成年人。我無法想象他們的心情,也應該永遠也體驗不到。這也真是他們,也是歷史上許多一樣的人給我們帶來的安穩日子。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3
  
  黑雲壓,城欲摧。
  
  一張老照片令人扼腕嘆息: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京城不少百姓麻木圍觀,有的竟幫著侵略者扶梯攻城。
  
  花如潮,歌如海。
  
  另一張老照片則使人歡欣振奮:凱旋的志願軍英雄被群眾簇擁在中間,臉上掛著自信和驕傲的軍民在為勝利歡呼……
  
  民族覺醒,全民抗爭,是戰勝一切侵略的首要條件。抗美援朝戰爭所激發的中華民族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巨大動力。
  
  這是一場真正全民參與的正義之戰。
  
  半個世紀歲月流轉。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曾經一盤散沙的古老民族,面貌竟然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舊社會“抓丁拉伕”的惡習無影無蹤,全國城鄉到處出現父母送兒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面,“徵兵就像挑女婿”,“最可愛的人”成了人人嚮往、人人仰慕的英雄。
  
  ——“扶梯助敵”這樣親痛仇快的現象被掃入歷史垃圾堆,“成千成萬的鐵路職工、汽車司機和民工紛紛到朝鮮前線去擔任戰地的各種運輸與勤務工作,保證了戰鬥任務的勝利進行”。
  
  ——“妥協退縮”的思潮早已成“過街老鼠”,知識分子為支援前線的愛國事業鼓與呼,醫務工作者組織大批醫療隊奔赴前線,“為最可愛的人購買飛機大炮”的捐款熱潮席捲了每一個社會層面、每一個社會角落……
  
  28歲的豫劇演員常香玉帶領劇社,踏遍半個中國,通過178場義演,捐獻了一架價值15億舊幣的米格-15戰鬥機。
  
  一年兩個月後,常香玉隨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到戰場慰問演出。此時,由祖國各行各業捐贈的戰機,正在他們的頭頂飛翔。
  
  這是令人震驚的捐款數字:截至1952年5月31日,全國捐款總額達55650.6億元舊幣,可購買戰鬥機3710架!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志願軍老兵朱憲臣回憶,在部隊分發炒麵時,分到他手裡的炒麵袋上,竟赫然寫著中央首長鄧子恢的名字。
  
  “湘水之岸,英木蒼蒼。身在異域,魂歸故鄉。鳳凰涅槃,人天共仰。為國捨命,日月同光。”
  
  彭德懷在戰爭總結報告中寫道:抗美援朝運動所引起的祖國面貌的重大而深刻的改變以及人民政治覺悟和組織性的空前高漲,又轉而成為鼓舞全軍勇氣百倍、愈戰愈強的最重要的力量。
  
  從“男女老少齊動手,家家戶戶做炒麵”,到工人兄弟喊響“工廠即戰場、機器即槍炮”的戰鬥口號,開展愛國主義勞動競賽;從一封封如雪片般飛往前線的慰問信,到一個個裝滿純真童心的儲錢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硬的力量,和平是最強的渴望。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用了不到3年時間,付出難以想象的巨大犧牲,盪滌了舊世界的汙泥濁水,使飽經磨難的東方古國煥發了氣衝霄漢的熱情,展現出萬眾一心的團結,“聯合為一支巨大的洪流,衝破了一切困難,把抗美援朝鬥爭引向偉大的勝利”,這就是響噹噹的正義。
  
  一個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僅僅用了70多年的時間,以超越想象的努力,團結億萬人民胼手胝足、共同奮鬥,不僅創造了人類發展奇蹟,更讓發展成果惠及全球,這就是響噹噹的正義。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弘揚和光大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71年過去,這些精神已經深深融入幾代中國人的血脈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直面挑戰、敢於鬥爭、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新中國不是被嚇大的,“偉大的擔子要由偉大的人民一起挑”。
  
  如欲奮一戰而勝萬戰,必須聯萬心而作一心。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後被迫進行的一場全域性性、大規模、反侵略自衛戰爭。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次戰役。這出其不意的當頭一棒,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從此,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一起進行了為期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從中朝邊境鴨綠江開戰,連打三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七線,攻佔漢城,將戰線向南最遠推進了五百公里,最終在朝鮮中部三八線實現了停戰,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目的。
  
  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了完全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及其領導人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們紛紛走上了爭取民族獨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從而動搖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改變了世界的戰略格局。
  
  從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之後,有許多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新中國真正邁開了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堅實步伐,這也為1971年美國總統特使基辛格訪華和第三世界廣大國家把新中國“抬進聯合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總之,抗美援朝戰爭對我黨來說是奪取全國政權之後的立足之戰,對我軍來說是走向世界戰場的立威之戰,對我國來說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功德無量,永彪史冊。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4
  
  《長津湖》,讓觀眾對此有了更深的感觸:這些回家的烈士,可能是個脾氣倔強、從不服輸的愣頭青,可能是個希望早日和家人團聚的老兵,可能是個重情重義、時刻想著別人的好兄長……他們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和今天身邊可愛的年輕人一模一樣,就好像是我們的朋友、兄弟。
  
  他們很“普通”,可在國家和民族面對挑戰的關鍵時刻,他們又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護佑著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偉大的英雄也是最可愛的“人”,這正是廣大觀眾看完後紅了眼眶的原因。
  
  從“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到對複雜人性的刻畫和塑造,這不光是電影敘事語言的轉換,也是國產電影審美風格的不斷更新。可感的電影藝術才能真正動人,巨集大的敘事、偉大的時代應該投射在具體的人物和生活之中。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伍千里及時阻止了弟弟殺害已經沒有抵抗能力的美軍指揮官。他說得很清楚:有些槍可以打,但也有些槍可以不打。中國人是熱愛和平的,中國以前不會,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主動挑起戰端。這個道理不需要過多的闡釋,就隱藏在電影的鏡頭語言之中。
  
  《長津湖》正和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主旋律電影一起,把“中國故事”“中國精神”講得越來越精彩、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