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通用7篇

觀後感2.46W

大家在看完一部電影后,一定都會將觀後感寫好吧,值得我們寫觀後感的電影一定是充滿教育意義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覺醒年代的觀後感通用7篇,感謝您的參閱。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通用7篇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篇1

何為覺醒?就是突然明白了,明白了人為何物,為何而活?要怎樣活?活成個啥樣兒?社會亦然,國家亦然。

那是20世紀初期,是在封建帝制的尾聲裡,是在列強侵擾軍閥混戰的年代裡,那個年代生活著我們的祖輩們,社會有明顯的階層之分,人有高低貴賤,尤其工人和農民,時時勞作卻活得如豬狗一般,他們的身體和勞動成果被剝削著,思想被禁錮奴役著,想想都讓人心酸!是陳獨秀李大釗這一批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使他們明白,他們是人,是創造了巨大價值的人!有著高貴的精神而非空有皮囊!人人都有吃飽飯睡好覺的權利!人人都有學知識長志氣的資格!國家是人民的國家,人民應該是國家的主人而非統治階級和帝國主義的奴隸!

人為什麼會覺醒?在那個年代覺醒?時機到了,因緣成熟了!那時的舊中國,人民頭上有壓迫身上有剝削,承受著鴉片戰爭以來近百年的屈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碼頭工人整日搬運卻只能以麻袋蔽體,農民整日勞作卻只夠納稅,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天災人禍有人賣兒賣女求生存,那時候,人民,太苦了!有良知的人,能夠深切體會到這種痛苦,有著悲憫情懷和純淨心靈的人,他們不想看見國家滿目瘡痍,不想讓百姓人民再承受諸多的苦難。所以恰同學少年,所以恰偉人集結,中國人一個個開始覺醒!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在歷史的天空相繼閃耀起來!

一旦覺醒,那是一種力量!一種衝破苦難牢籠的奮鬥力量,一種為國獻身的愛國力量!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奧等同盟國的失敗告終,1919年1月,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和平會議,準備收回對山東的自治權。當時作為合約國的美英法與日本同流合汙,使得中國作為戰勝國卻得不到戰勝國應有的待遇,要將本該歸還中國的山東的統治權轉讓給日本,而中國政府在日本的威壓下竟然同意在合約上簽字,此訊息一經傳出,眾多的愛國人士義憤填鷹。

當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創辦的《新青年》雜誌在北大豎起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科學與民主的理念已經在全國學聯迅速蔓延,許多有志青年如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等人,紛紛成立和參加社團建立報刊雜誌,弘揚新文化。

國難當頭,陳獨秀李大釗等迅速發文抨擊時政,5月4日,北京大學3000多名學生聯合其他各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示威遊行和街頭演講,主張科學與民主,呼喊著驅除反動軍閥,抗議政府喪權辱國的行為,要求拒籤巴黎和約。雖然京師警察廳和軍隊聯合鎮壓,學生們屢遭被捕入獄,但他們志氣高昂,愛國熱情使他們無所畏懼越挫越勇。北京長辛店的工人們也在這時候覺醒,參與到愛國運動中來。一時間,全國各地學生運動工人運動掀起了空前的高潮,國外愛國華僑也示威遊行包圍代表團所住大使館給他們施壓,國內國外的輿論和愛國運動結合,最終迫使中國代表團放棄在合約上簽字,拒絕將山東的自治權轉給日本,愛國運動取得勝利!

也正是這場運動使人們看清了中國的現狀,看清了政府的真實面貌,不能維護正義還殘暴鎮壓學生,這樣無能的政府,給不了國家希望,也給不了人民幸福!

覺醒了的人要自己決定自己怎樣活!科學與民主的大旗豎起來!人民要自己當家做主人!依據中國的國情,農民和工人一貧如洗,奮起反抗,去除奴役,丟掉鎖鏈,正是工人的意願!掙脫剝削,安定生活,不再流離失所,正是農民所期盼的!

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還有與他們一起奮鬥的仁人志士,這些先驅者帶著推動歷史程序的光芒,勇敢地擔當起了改造舊中國的使命!一邊認識自己一邊認識社會,他們在求知探索中成長,終於在1921年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決定帶領工農階級反抗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推翻萬惡的舊社會,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

我特別感慨先輩們無私忘我的付出,他們一邊教學生一邊做學問一邊辦報刊雜誌還一邊探索救國出路,自己的生活卻極為樸素。李大釗剛從日本回國的時候,身無分文,看見街上一個孩子發燒無錢醫治不惜把自己的衣服懷錶拿去當鋪當掉,想辦法讓他們夫妻給孩子治病。有一次一個學生交不起學雜費,他馬上把要帶孩子去吃飯的錢給了學生讓趕緊教學費。每每看見劇中李大釗先生的付出,我就忍不住落淚……他生活的節儉,他和善的面容慈悲的情懷,對學生對工人對朋友的點滴支援,他的一生總是在給予在付出,竭盡所能地,去幫助所有遇到的有緣人,我深深為之感動。不是他富有,是他心中只想別人過得好,是無我的精神!

陳獨秀先生不懈探索救國之路,號召一批思想先進的有志之士,以筆為戟,勇敢豪爽又詼諧地挑戰腐朽的政權,先後五次被捕入獄,其子陳喬年陳延年二人也為革命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

前輩們信念堅定,一心為救國而活,為救人民於水火而活!整整一個世紀過去了,當下,又何嘗不是一個覺醒的年代?!

如今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卻有許多人不知道該怎樣活了?投機取巧的人被認為很有本事,無私奉獻的人被許多人說成是傻瓜,生活中迷茫的人到處都有,人性中很多的純樸都沾染了太多的無知。有多少人沉醉於金錢和奢華里而不自知?有多少人每天追名逐利不擇手段?為自己的一點私慾而誣陷他人?有多少人因貪慾無止而身陷債務的泥潭?有多少年輕人因遇到一些學業上或情感上的挫折就尋死覓短?有多少人為爭奪房產而鬧上法庭置親情於不顧?有多少兄弟相殘多少夫妻反目?

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要懂得珍惜呀同胞們!愛國精神永續!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富強、民主,更要和諧、幸福。愛國就要意識到如何平衡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同時更注重些精神財富。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有意識地去付出和奉獻,而不是一味地索取甚至貪婪。給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心安快樂,給社會風氣添一抹美麗清明。會有許多人在金錢債務中醒來,會有許多人在情感糾葛中醒來,從各種各樣的痛苦中醒來,醒過來就會決定要怎麼活就不再迷茫!醒過來就沒有了懼怕就有了勇氣就有了擔當!醒過來就會彼此去喚醒,一起健康一起快樂一起享受新時代的無限美好!

?覺醒年代》,重現的是歷史,覺醒的是靈魂,英雄先烈雖身已千古,但音容笑貌精神信仰穿越時空猶在。我輩當感其心承其志,在新時代的陽光下,自強不息!竭盡所能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作出應有的貢獻!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篇2

覺醒年代從辛亥革命徹底失敗開始講述。1911年陳獨秀因為不支援臨時大總統逃亡日本。在日本的一個大學裡,一群中國留學生正在熱烈爭論著解救中國人民於水火的良藥到底是西方多國嘗試的君主立憲制還是隻有美國一國嘗試的共和體制。他們討論熱血沸騰,把餐食忘在了一邊。

一個流浪者經過這裡,看到了碗裡的白饅頭停了下來。從容不迫地把饅頭放到嘴邊,一口兩口,再扒兩口鹹菜,冷漠的看著鬧事的學生。他臉色蠟黃,頭髮像落寞的雄獅,棕色粗布的長褂上爬滿了蝨子。一位長相端莊的學生髮現了他,邀請他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便是陳獨秀開場的樣子。

他經歷了革命的失敗,早已不同於這些滿腔報國熱血的青年,可想而知當他說出中國目前沒有良藥時學生情緒高漲。質問、責罵、甚至有些人動起手來了。隨後不久陳獨秀便和朋友回到了上海,在那裡,他開始辦《新青年》並且立下了他二十年不談政治的誓言。

庭院裡的蒹葭黃了又綠綠了又黃,窗框上的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北大的新校長蔡元培找到了陳獨秀邀請他去北大做新聞學的學長。在蔡校長三顧茅廬後陳獨秀終於同意去做北大的“陳學長”。和他一起去北大的還有他的《新青年》雜誌,就這樣它與《京報》一同坐擁了北大的神潭。

北京大學不僅僅是當時中國最厲害的高階學府匯聚了中西各流派、各信仰、各國家的.人才還同時孕育了中國未來的希望——年輕的新文化運動的支持者。玫瑰與荊棘不可分割,有支援新文化的積極青年就一定會有保守派的守舊師生,他們不謀而合,對陳獨秀這位新文化運動的主導人下了道道無聲的戰書。

一開始,陳獨秀對外界的聲音不予以理會,但時間長了以後他便不再甘願忍氣吞聲,一戰結束後為了整頓北大師生的品德,維護新文化運動的實施,陳獨秀破了他僅僅幾年前立的規矩,新青年開始發行與政治有關的文章,在眾多救國方案中有守舊的君主立憲制、共和制,有許多人認可但沒有實踐機會和前人經驗的無政府主義,有剛剛失敗的俄國蘇維埃革命。這些都成為青年關注的話題。

陳獨秀有的兩個很有主見的兒子——長子延年、次子喬年。

他們的祖父母去世時父親沒有回家因此兩個兒子與陳獨秀關係十分不好。他們二人一開始在碼頭打工,勤工儉學打算去法國留學。為了表示他們對父親的不滿,他們決定不收父親一分錢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幫助。陳獨秀也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惱火,相反他認為自己的兒子的這種行為是有骨氣的表現。他認為應該讓孩子們多吃苦“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當高君曼告訴陳獨秀,延年、喬年在碼頭出苦力扛大包時,陳獨秀不是心疼,而是驕傲地說:“人世間從來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帝,只能靠自己。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強大起來。

這是一個偉大的父親給兩個兒子最好的教育磨礪。幾年後,兩個兒子都在這個血雨腥風的昏暗時代,為了中國的覺醒奉獻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他們青春的生命定格在奔赴刑場時那回眸一笑,那麼燦爛!那麼驚豔!那回眸告訴了我們,他們看見了曙光,看見了不久將來新中國的樣子。

作為泱泱華夏的傳承人,我們感謝前輩為黨、為新中國的建設受的刑、流的血。當他們知道如今的中華無不沐浴在璀璨的五星星光下,他們該有多麼欣慰……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篇3

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

——題記

看完老師佈置的12集《覺醒年代》後,再次拾起筆來,想在此寫寫自己對這部影視劇的評價。覺醒年代是由於和偉,張桐,張晚意等一批沒有流量的老戲骨主演的,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電視劇展播,沒有營銷,沒有熱搜,沒有詞條,就是這麼低調的,過了十多天,沒有說教,沒有無聊,沒有為了獻禮而拍攝的臭毛病,有的只是慢慢陳述那段歷史,那段崢嶸歲月,講述她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

查詢《覺醒年代》相關背景資料時,網頁上各種聲音眾說紛紜,有說其演的不好,有說不符合歷史的,這些都僅是表層的。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僅看一眼就這般評議它未免也太過跟風了吧,經典就是經典,毋庸置疑,在我看來這反而是一部值得我們全國上上下下的人都細細揣摩的影片。

?覺醒年代》劇如其名,講述的是從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到中國紅船革命之間近十年的歷史,短短十年,喚起了中國這沉睡了數百年的巨龍。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胡適,蔡公,魯迅等人成為這期間中國人思想之啟蒙,他們共同經營著新青年雜誌社,掀起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他們是光,照耀著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

黑漆漆的“吃人”社會終於覺醒了。

看劇的過程中,我被一些影片細節所打動,李大釗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講話,“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一群日本留學生中斬釘截鐵的他似乎象徵著中國的意志。還有一幕尤為感人,陳獨秀的長子陳延年立志要靠自己謀取一片新天地,烈日炎炎下,衣衫襤褸的他和弟弟卻要看人眼色,飽受折磨,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背上揹著兩三大袋糧食沒站穩,倒了下來,就要被主子用皮鞭狠狠的抽打,一道道鮮紅的血印折射出當時社會之腐敗,處處充滿酸臭味的吃人社會,平民老百姓過得連牲畜也不如,延年和喬年啃著發了黴的幹窩窩頭,身為哥哥的延年儘管生在黑暗中,卻一心向陽,碗中的一隻小螞蟻也要將它放歸自然,這要是放現在,螞蟻早被人們碾死了。

劇中無聲勝有聲的細節片段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但從這些英雄的革命先驅身上,我們都不難發現,它們愛才愛國,不畏懼犧牲,心繫革命,他們是革命的先驅,是中國14億人共同的偶像。

這部劇中涉及眾多,革命社會底層的婚姻,友情等眾多領域來自那個封建時期的韻味,只有細細揣摩才能悟出來,那時似乎每個人不論底層人士還是學術人士,都會有一場無奈的婚姻。

伴隨著共產黨的成立,影片即將落幕,我想說的是,影片會落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歷史永遠都不會落幕。

中國之覺醒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犧牲,是信念的堅守。

謹以此片獻給那些革命先驅者們,歷史永存,國家騰飛,都源於你們的堅守。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篇4

於奮鬥中演繹“90後”“00後”跨時空對話

2019年是“五四運動”的一百週年,全國各地的共青團、學校和各類青年團體都組織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紀念活動,還有一些自媒體公眾號也創造性地引入了一些講故事、“對話”名人的俏皮形式,既不同於刻板、泛泛而談的說教,又體現了寓教於樂性,以時下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為切入口,演繹了一場場精彩的“90後”“00後”之間的跨時空“對話”。

不管是“漁陽裡來信”的小清新動畫短片,還是《100年前90後圖鑑》的漫畫版“舊語新說”,都讓人眼前一亮,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時,還讓人印象深刻,使人們在不經意中就對一些愛國志士、熱血青年的親身經歷、感人軼事銘記在心。跨越百年滄桑,身處不同世紀的“90後”“00後”何以還能有“共同語言”,達成心靈上的共鳴,是在於家國情懷永遠都是華夏兒女的信仰“主旋律”,不困於前、賡續奮鬥的精神永不過時。

學海本無涯、苦練“基本功”,於奮鬥中交流“學霸養成記”。對於當下的年輕人而言,學習“充電”似乎永遠是常談常新的話題。就職前需通過筆試面試的複習準備、上崗後仍需面對崗位培訓、每年迎接大大小小的各類考核,總是在忙不迭地和“考”打交道、於“學”中求精進。而在100年前的上海“漁陽裡”外國語學社,也有一位“學霸級”人物居於其間,他就是新中國第一代中央領導人之一的劉少奇,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90後”。他在赴俄羅留學前,每日深居簡出、熬夜苦學從未接觸過的俄語,正是因為他比其他人更能吃得了苦、對自己從嚴要求、耐得住寂寞,才得以順利獲得赴俄留學的機會,這也為他日後組織工人運動、邁上革命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於當下年輕人而言,也應有這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意識,不停止學習的腳步,才能在業務技能、理論知識層面不斷精進、有所進步。

立下千鈞志、信念“堅如磐”,於奮鬥中錨定“定海神針術”。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不管是身在烽火不絕、埃塵連天的戰爭年代,沐風櫛雨、篳路藍縷的改革時期,還是處於欣欣向榮、永珍更新的新時代,信念都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力量之源,是點亮前方漫漫長路的星星之火。在100年前,那些充滿愛國志向、在黑夜中奔走相告、為中華之崛起而吶喊呼籲的年輕人,他們中的有些人放棄了原本殷實的家境、無憂的生活,轉而投身於解放全中國的革命事業,甚至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但他們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就如同傳說中大禹治水留下的那枚“定海神針”般,一旦插入深海礁石土壤之中,就絕不動搖半分。對於時下的年輕人而言,也應立下愛崗敬業、踏實奉獻的千鈞志,在盡職履責中彰顯崗位責任心、錘鍊不懈進取力。

採擷新思路、創新“立標杆”,于思索中引領“弄潮兒之路”。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在100年前,對於羸弱不堪的中國、飢寒交迫的人民而言,“創新”則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稀罕品”“非必需品”,但對於一些以與眾不同的新思路“立flag”的年輕人而言,創新意識從未間斷過。譬如,在“五四運動”中推行的“白話文”運動,不管是強調以“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90後”胡適,陳獨秀提倡的“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還是“00”後冰心發表的白話文小說集等,都為當時的中國擺脫專治與愚昧的落後狀態打開了一扇扇創新思想之門、開啟新思路之窗。對於時下年輕人,在自身工作崗位上,也應敢於突破固有思維框架的束縛,以新媒體、新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為導向,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做新思路引領事業發展“航程”的“弄潮兒”。

回望過去、心潮澎湃;展望未來,豪氣滿懷。於流金歲月的歷史長河中與上世紀的“90後”“00後”進行跨時空對話,我們依舊能感受到那直抵心靈的震撼力和催人奮進的力量。他們青春朝氣,他們熱血無畏,他們懷有家國理想、憧憬重建美好家園,他們於黑暗中為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繁榮復興,點燃了一束束燭光、於摸索中不懈前行。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也應接過先輩的“接力棒”,於奮鬥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無熱血、不青春,奮力書寫屬於當代青年人的時代華章。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篇5

以青春奮鬥圓青春夢想

青春夢想和青春奮鬥是一個青年的“精氣神”所在。青春,因夢想而絢麗多彩;青春,因奮鬥而動人心絃。回首1919年那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是千萬青年救亡圖存、振興民族的青春夢想聚合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是千萬青年不畏禍難、不畏艱險的青年奮鬥掀起當代中國飛速發展進步的時代浪潮。站在新時代的青年,正處於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更應接過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奮鬥圓青春夢想。

青春夢想,是青春奮鬥的目標航向。知之深則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夢想。100年前,北京大學等三千餘名青年學生懷揣救亡圖存的青春夢想,在民族存續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運動迅速席捲全國,廣大青年用源源不斷的生力書寫了一幅“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時代畫卷。細數那些激情燃燒的青蔥歲月,傾聽那些砥礪奮進的負重足音,重拾那些奮發圖強的青春夢想,猛然發現,五四精神已成為中華兒女的精神基因,五四青年為民族復興的青春夢想已經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身上。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高舉五四運動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復興道路上的追夢人,同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青春奮鬥,是青春夢想的靚麗底色。青春是用來奮鬥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紛呈。神州孤寂,難再回顧,三千青年灑淚京都,棄哀歌,登高奔走,抗議遊行,時見睡獅風骨。100年前的五四運動詮釋了青春奮鬥,覺醒了偉大創造,孕育了偉大革命,推動了偉大飛躍,陳望道翻譯出版了全本的《共產黨宣言》,《新青年》雜誌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報刊讀物,李大釗、陳獨秀分別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開始在北京、上海、湖南和留日、留法、留俄學生中相繼建立,那個時代的青年用青春奮鬥翻來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五四精神,奮進復興征程,需要廣大青年樹立大歷史觀和增強時代使命感,擔負歷史重任,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以“勇立潮頭唱大歌,敢持彩練當空舞”的青春活力起航民族復興的豪邁征程。

青春夢想,因青春奮鬥而光芒萬丈。艱難困苦,玉汝於成。100年彈指一揮間,我們先輩所經歷和正在經歷的崢嶸歲月,是新時代青年註定要接棒的光輝歷程。習近平強調,青年要“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鬥中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青春夢想,需要青春奮鬥砥礪而成;青春奮鬥,需要青春夢想跟錨定向。新時代千帆競發,新徵程百舸爭流。當每一個青春夢想,每一份青春奮鬥,都向著民族復興的夢想匯流時,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才必將光芒萬丈。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廣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歷史當口,走在時代前列,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以青春奮鬥放飛青春夢想,用執著信念、優良品德、豐富知識、過硬本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跑出新時代青年的好成績。

這正是:青春當有夢想,以奮鬥砥礪成。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篇6

李大釗同志的“初心明燈”照耀民族前進之路

百年前,有句吶喊響徹天地,喚醒了沉睡的中國,“青年要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建立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發出吶喊的人就是中共黨員李大釗同志。

青年是黨的活力源泉、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更要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涵養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懷,繼承革命先烈的鬥爭意志。青年黨員要像李大釗同志一樣,做一名馬克思主義偉大思想理論的信仰者、踐行者。

李大釗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堅信馬克思主義偉大思想、踐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李大釗同志積極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終於找到了一條適合中華民族發展的道路,堅定不移走馬克思主義道路,李大釗同志一生追隨馬克思主義思想,用生命踐行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偉大思想。現在,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我們要以李大釗同志為榜樣,積極做一名合格的馬克思主義者。

強烈的民族情懷是一盞明燈。李大釗同志看到祖國正處於山河破碎、生靈塗炭、內憂外患。他說:“感於國事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民族憂患令他徹夜難眠,積貧積弱的中國出路在哪裡,民族的未來在哪裡,他無數次扣心自問。他苦苦尋找如何拯救病態的民族,真理之光何時才能照耀中華民族的未來。直到馬克思主義傳到了中國,他看到了希望,這不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的真理嗎,他在黨旗下宣誓,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盞明燈。李大釗同志永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學習態度。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員,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偉大思想,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時代價值,1918年,發表《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等多篇文章,堅定的政治立場,深厚的革命情懷,強烈的鬥爭精神,李大釗同志始終懷著執著的理想信念,為黨的革命事業殫精竭慮。李大釗同志是我們黨的精神豐碑,我們要以李大釗同志為標杆,認真學習黨的思想理論,積極做偉大思想理論傳播者。

永恆的奮鬥精神是一盞明燈。李大釗同志為黨的革命事業,奮鬥了終生。作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在複雜的困難面前從沒有退縮過,在艱苦的鬥爭中從沒有放棄過,在嚴酷的刑具面前從沒有畏懼過。奮鬥是最亮麗的民族情懷,更是最洪亮的革命吶喊,他永葆一顆奮鬥的心,為了民族的未來,為了下代人的幸福,他有著“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奮鬥激情,信仰在他心中是永不熄滅的燈。我們要以李大釗同志為榜樣,永葆奮鬥精神,為了偉大的民族復興,積極做偉大事業的踐行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李大釗是我們廣大青年黨員的精神豐碑,永遠屹立在我們心中,他用信仰的光芒,一直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新時代的我們要努力培養民族復興大任的責任感,做到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努力。

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篇7

最近,我觀看了電視劇《覺醒年代》,讓我感慨萬千。

新生的中華民國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不甘沉淪,一心想著救國,他們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並徹底盪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才能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動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徹底消滅舊中國,建設新中國。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是中國共產黨史上一段廣為傳頌的佳話。那麼“南陳”與“北李”是如何認識,並走到一起的呢?他們的第一次交手,談論的是什麼問題?劇中一開篇,就展現了陳獨秀與李大釗相識的過程。

開頭幾集,於和偉扮演的陳獨秀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卻不用力過猛,有氣場卻不虛張聲勢。既展現了先進知識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無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溫度有情感,看起來極具感染力。

看《覺醒年代》就像在看歷史,年代感、畫面感極強。劇情清晰勾勒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精神風貌。劇中的人物刻畫非常生動和形象,往往一出場,便令人肅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誰才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現實,有理想,有情懷,有教育。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文化人之風骨,為天下蒼生的擔當。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理想抱負,積極投身於革新運動中,著實令人敬佩不已。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奮發有為,積極探索,刻苦學習,爭做國家棟梁,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