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紅色經典《長征》觀後感範文

觀後感3.09W
通過《長征》這部電影,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長征精神不僅是我們黨和軍隊的精神,也是我們的民族之魂。那麼你看完電影長征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紅色經典《長征》觀後感範文,供您參考查閱,謝謝!
紅色經典《長征》觀後感範文

《長征》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征〉〉,那一幕感人的瞬間,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看著那紅軍走過的泥濘的草地,好象化成了戰士不倒的身軀。在這血雨腥風的歲月裡,曾經從這裡走過的足跡,沉澱成了一件永久的愛,使他們越過生死,堅定前進,為了祖國的人民,為了家中老母,我深知,這和平,來之不易。

看著銀幕上戰士們不屈不饒身影,望著他們用生命保衛起的美麗國土,看著一個一個前仆後繼的戰士,我看到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心,這是敵人無論用什麼高精尖的武器都打不倒的,一瞬間,我感動了,我為中國而驕傲。

都說戰場上無生死,但是,如果你看到為死去戰友默哀的戰士,就會知道,當你看到望著死去的兄弟的屍體怒吼的戰士,就會明白,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感人的一瞬間吧!

一定要珍惜和平,熱愛祖國,一起共創明天,不要再給侵略者一個可乘之機。

《長征》觀後感

這學期的一次班隊活動裡,學校統一放映了一部紅軍長征影片,影片主要描繪的是紅軍度過天險大渡河前後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體現了我們革命先烈的一種精神,每個故事都有發人肺腑的感動。其中,那個老漁夫對紅軍戰士們說了一語話:“雖然在大渡河上行駛的船十有九船翻,但還有不翻的一條船呀!”正是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思。

是呀!那不翻的一條船便是革命,便是共產黨,便是新中國呀!想想我們學過的課文:《金色的魚鉤》――老班長為了讓三位小紅軍活著走出草地,寧願自己只吃魚刺骨。《豐碑》――為了讓其他戰士不被凍著,軍需處長自己不穿棉衣,直至凍死。《飛奪瀘定橋》――不怕大渡河的天險,不懼敵人的威脅,在只有13根鐵鏈的瀘定橋是與敵人展開拼死搏鬥。終於一舉殲滅敵人,獲得又一次勝利……這些不都體現了紅軍戰士們的一種捨己為人、勇往直前的精神麼?

這些精神在影片中也反映了許多。戰前,我們大家團結一心,樂觀向上,認真思索著渡過大渡河的最佳方案。而呢?憑藉著大渡河的天險,妄想將我們共軍消滅在橋頭。他們不僅驕傲,而且軍官之間還勾心鬥角,這樣的軍隊不失敗,那才叫“天理不容”!

就說兩軍共同向老漁夫借船一是吧!那人簡直是土匪,有時打人,有時威脅,還比槍!這像是在借船嗎?倒是更想再搶船。而我們共產黨的'那位女同志,和顏悅色的講道理,告訴漁夫共產黨的好處,真切希望讓他與共產黨合作。最終,漁父被感動了,答應了借船。而躲在角落了的士兵,卻向我們的女同志射出了罪惡的子彈……

故事中阿姨為一條船而犧牲,有時一件催人淚下的事。當國賊向我們的阿姨放槍時,阿姨奮不顧身的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了漁夫面前,並打死了那國賊,自己卻中了槍彈,最後犧牲了。想想看,我們的女同志為什麼要用身子擋住漁夫,保住那條船呢?那是因為她心中想著集體,想著她的戰友還等待著那條船……因此,他要護住漁夫,讓漁夫駕駛著船幫助紅軍戰士們過河,最終獲得勝利,解放全中國!

這是多麼崇高的獻身精神呀!而在二萬五千裡的漫漫長征路上,這種忘我的獻身事例太多太多。可見,我們的革命先輩們是多麼英雄呀!他們都舍小家,為大家,使革命成為不凡的那條船!

而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接班人,要努力做好自己應做的一切,要學習並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和精神,為發展中的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是祖國永遠成為不翻的那條船!

《長征》觀後感

在黨支部的安排下我們觀看了電影《長征》。電影的開篇就向我展示了氣勢恢巨集的戰爭場面,紅軍戰士冒著槍零彈雨奮勇突擊。每次看到這樣的戰爭場面,我總會思考現在能在和平年時代裡學習和生活,是那些無名的英雄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很慚愧,在看《長征》這部電影時現場的氣氛有些嘈雜,我們應該以一種嚴肅的態度,懷著對革命烈士無比崇敬的心情去觀看。《長征》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的地方,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鬥。

電影《長征》介紹了由於當時臨時中央的領導者,在指揮中央紅軍實行戰略轉移和突圍的時候,犯了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紅軍雖然英勇作戰,連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但是自己也損失慘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時,紅軍和中央機關人員由出發時的8萬餘人已經銳減至3萬餘人。而且這時國民黨已判斷紅軍將沿湘桂邊境北上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戰略意圖,調集重兵,企圖把中央紅軍一網打盡。在這革命的危急關頭,在毛澤東等人的力爭下,中央紅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計劃,決定爭取主動,向敵人防禦薄弱的貴州前進。跟隨著歷史的腳步,我們又重溫了這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遵義會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了擴大會議。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義會議的召開證明,作為一個嚴肅的、對人民負責的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出來都是正視自己的錯誤,並注意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習並汲取教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全過程的某一個時期內,中國共產黨是具有自我淨化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的,黨正是通過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誤的教訓,不斷地把黨及黨所領導的革命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遵義會議後,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鬥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後,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結束。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省會寧地區會師,紅軍長征結束,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裡,終於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鬥”的革命樂章……“永久奮鬥”的精神和憂患意識是相輔相成的。缺乏憂患意識,就沒有遠見卓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就會驚慌失措、陷入被動,甚至導致事業的失敗。對於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來說,憂患意識是成熟的表現。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被歷史反覆證明的真理。

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儘管,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但它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萬歲!

長征精神精神中的艱苦奮鬥精神是我們這一代最要學習的,而且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家覺得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講艱苦奮鬥了,因此貪圖安逸、追求享樂,生活高標準、工作低要求。安逸和享樂的生活,會腐蝕我們的心靈,失去奮鬥目標。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講艱苦奮鬥,當然不是要人們去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而是要求黨員幹部時刻不忘艱苦奮鬥,不忘人民群眾,不忘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永葆黨的青春本色”。對於我們青年學生來說,艱苦奮鬥就是要刻苦學習、開拓創新、迎難而上、自強不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任勞任怨。今天,在歷史的機遇和挑戰面前,我們更加需要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機遇從來都是對挑戰的勝利。戰勝挑戰,就是機遇;被挑戰所壓倒,就是失敗。

《長征》觀後感

隨著紀念紅軍長征80週年活動的開展,我無不對紅軍先輩們以敢為天下先的創造精神,不畏艱險、不怕失敗的拼搏意識所征服。

當他們走到人跡罕至的皚皚雪山面前時,可曾被它所嚇倒呢?他們的行動擲地有聲地告訴我,他們再一次迎接了挑戰,選擇了前進。糧食用盡了,他們殺掉了心愛的戰馬,甚至啃咬堅硬的腰帶;淡水喝光了,捧起一手雪花便塞入口中;身上的衣服單薄了,他們摩拳擦掌,加速前進。然而,高速度的行軍,營養的缺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令英勇的紅軍戰士們一個又一個長眠於白雪之下。還記得那個脫棉衣借給他人的老紅軍,在漫天飛雪中化作了一尊永遠矗立的豐碑!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犧牲保證了長征的全面勝利,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奉獻,整個紅軍才能靠著頑強的毅力走出雪山,拼到最後!

當我們遇到一些困難一時之間無法克服時,當我們收到了挫敗甚至打擊時,我們要像紅軍那樣有毅力與恆心。一次失敗不要緊,怕的是一輩子失敗。而要想從失敗走向成功,就一定要沉住氣,堅持、堅持、再堅持,在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紅軍將士們正是由於具備了這樣的毅力和恆心,才能克服千難萬險,贏得長征的輝煌勝利。

兩萬五千里長徵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精神的薰陶,深刻的沉思,更有著無窮的值得學習的東西!長征留給了世人無窮的精神動力,長征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踏上這條漫漫求學路,我感覺身上彷彿肩負起了長征般的責任,也正在面臨著與長征路上相似的艱難險阻。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長征精神。踏著先烈們的足跡,尋著紅軍們的路途,我正整裝待發,迎接人生路上的一個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