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賽德克·巴萊》觀後心得三篇

觀後感1.05W
時代在飛速的發展,相信大家對寫觀後感也很熟悉了吧,但想要寫出好的觀後感,還是需要認真推敲作品的含義的。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賽德克·巴萊》觀後心得三篇的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賽德克·巴萊》觀後心得三篇

《賽德克·巴萊》觀後心得1

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講述了臺灣經馬關條約被割捨後,臺灣霧社與日本人對抗的事蹟,這一事件在歷史上也有講述。

這部電影從兩個視角入手,土著人和日本人,主要是以霧社土著的視角演繹了全片,土著人各個部落之間的對弈,是為了追求榮譽與食物;土著與日本人之間的對抗,為了自尊與救贖,為了在死後可以抵達“彩虹橋”(一個可以讓土著人死後心靈得以淨化的聖地)。

在土著人自己的博弈中,每個部落的人都會高喊“血祭祖靈”這深深的體現了土著人自己的文化,他們部落之間的對抗並非是仇恨,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競爭,輸了的就是死亡,靈魂的超脫。當然,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就像電影中道澤部落的鐵木瓦利斯頭目,在年幼時被莫納頭目一次的威脅,成為其心理陰影,直到與日本人作戰時,為一己之私協部落戰士與日本人聯手擊殺土著聯軍。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現在工作的事來,好多電影裡都有演繹出這種為一己之私不顧團體利益的人,他們結局都是很悽慘的。果然,鐵木最終在對抗中死在了莫納兒子的刀下,也是在死的瞬間,或許吧,在我的理解中,我覺得他明悟了。

土著人自己的對抗只是被電影導演化作了一個精細的片面,而主要演繹的還是與日本人之間的對抗。電影中,日本人後用的是同化的辦法,力求用最小的代價徹底征服臺灣,讓臺灣人成為日本人,著相對是成功的,在電影中也表現出了土著人與日本人的和諧,少數人與日本人通婚、學習日語等。但是,就像土著有鐵木這樣的頭領一樣,日本人也不乏類似的人。一個日本小軍官,從其本性中瞧不起土著,欺負土著。在莫納兒子結婚的時候,跑出來挑釁被土著毆打,最終成了兩方對抗的導火索,接著戰鬥就開始了。

戰爭很慘烈,土著女人為了男人可以無後顧之憂,除孕婦外(電影中日本人不殺孕婦)全部自縊。莫納首領說“謝謝你們女人和孩子,是你們成就了男人的靈魂”。土著三百戰士全部死亡,戰死或者自縊,沒有俘虜。一位日本軍部的軍官說了這樣的話“為什麼我會在臺灣看到消失了幾百年的武士道精神?是這裡的櫻花更加燦爛嗎?”

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在那彩虹橋上出現了莫納和他的300戰士,靈魂的超脫用一種意會的感覺在這一刻完美的演繹出來。心存信念,死並不可怕。

《賽德克·巴萊》觀後心得2

爸爸向我推薦了一部超好看的電影,片名叫《賽德克·巴萊》(意即“真正的人”)。電影講述了臺灣賽德克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故事。我被激昂而震撼的情節深深吸引,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四個半小時——這是我看過最長的電影。

在日本人來之前,賽德克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高林密的原始大山中。那裡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男人們負責打獵,女人們負責農耕和織布。賽德克人成年後,以臉上刻有圖騰為榮。男人必須善於打獵和取敵人首級,女人必須會織彩布,才有資格獲得圖騰。

但是隨著日本人的佔領,賽德克人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男人只能做苦役,不準打獵。女人只能做女傭,不能織彩布。在祖先留下的獵場,賽德克人被迫砍伐大樹。他們備受煎熬,心裡愧對祖先。年輕一代的臉上再也無法印上那令人驕傲的圖騰。

終於有一天,賽德克人心中的怒火爆發了。他們在頭領莫那的帶領下,奮起反抗,與日本軍隊展開了殊死拼搏,最後慘遭滅族。賽德克人帶著尊嚴和驕傲跨過了“彩虹橋”,與祖先相會。

在這部片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翁莫那——他剛強堅毅,雖然平時他話很少,但他雙目炯炯有神,身材矯健,讓人感到一種無形的威嚴,神聖不容侵犯。在莫那的指揮下,賽德克族的戰士們數次把強大的日本軍隊殺得人仰馬翻,真了不起!

賽德克人在起義之前心裡就很清楚自己註定失敗,因為他們的實力遠遠不能跟日本人比。但為了尊嚴,為了臉上自豪的圖騰,他們視死如歸。當我看到婦女們為了節省糧食,不拖男人們的後腿而集體上吊自殺時,我哭了。那是多麼悲壯的場面啊!

電影看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眼前浮現的依舊是那些血腥殘酷的場面,耳邊迴響著莫那的話:“真正的人,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

《賽德克·巴萊》觀後心得3

舊年底的那當口,許多網站、期刊或其他媒體都在做著關於2012年電影的回顧與總結。無非是分析藝術與商業上的得失(當然聚焦於後者的無疑居多),有些個乾脆排出一個榜單來。此間,也有一些朋友因本人平時看電影多,寫評論亦多,就催著看我的2012年電影的梳理品評文字。結果延誤於其他太多的瑣碎事情,加之自己的旅行計劃,也就只能一再作罷了。

過春節的那陣子,見到了一些老同學老朋友,聚會間聊起電影的話題,免不了又讓我推薦些電影給他們看看。這才靜下心來,細細閃回了去年看過的部部電影。就中國(華語)電影這一塊兒,還真是數量多多,質量參差的。我在影院裡,看了我所有想看的中國電影(即使很多“普通”國產電影的檔期實在是短的可憐),算是對國產電影的一種支援態度。若論起2012年最不應被錯過、也不應被遺忘的,TOP1的華語電影,我會毫不猶豫的投給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英雄史詩(民族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

實話說,在影片還沒有公映之前,看到相關的介紹就已經十分充滿期盼了。只是期盼了許久許久,影片才得以修改壓縮在國內“低調”上映(內地對本片的宣傳由於找不到適宜的賣點加以廣而告之,致使很多普通觀眾根本不明白本片為何物!)。在影院裡,我還看到了一些年齡較長的觀眾,證明了該片題材(並非內地觀眾認為的一般好處上的“抗日”或“主旋律”題材)對各年齡層的影響力拓展。

相較於網路上能夠看到的四個多小時的版本,影院裡公映的兩個多小時的版本,去除了一些過於刺激觀眾視覺感受的血腥鏡頭。當然,這些鏡頭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對原住民是如此),其實這也是真實的,不可避免的。影片中很多場景拍攝起來是極其艱難的(山區與雨林),那惡劣自然環境中衣不蔽體的演員還要自由的狂奔與激烈的戰鬥。而單單是影片所營造出來的真實的影像質感就實屬不易中的不易了。既然導演是如此執著苦心的知難而上,那麼我們也就很能夠去想象和理解導演從四個多小時版本剪輯壓縮時的不忍。所幸的是,剪輯過的內地公映版本在敘事上面會更加流暢與緊湊一些,並不影響觀眾對影片資料的理解。

當你認真安靜的觀賞完整部影片,你簡直無法相信,如此充滿陽剛氣質與生命血性的英雄史詩力作,竟然出自一個看上去那麼文質彬彬談吐淡定的儒生——他的名字叫做“魏德聖”。

不管是禮貌與矇昧,作為人本身,其愛恨的自由、活著的尊嚴問題是一樣的。本人極不認同某些觀眾,用當代人的眼光直白批判片中主人公的愚昧與野蠻,並由此徹底推翻全片的價值取向。沒有相對客觀的認知,這種擺脫語境(歷史的或政治的)的批評甚至否定,既是對自己的不夠尊重,也是對他們(影片中的人物)的不公。他們確實也一樣,如果不能尊嚴的活著,寧可選取死去。在森林深處,當那些婦人與孩子們為了保全男人們的補給,讓他們無後顧的戰鬥,坦然懸於樹杈求死時,每個觀眾心裡都會瀰漫開令人震撼的對生命的拷問……

這部電影,很容易讓人想起另一部好萊塢史詩大片,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BraveHeart,片中結尾時分,主人公在被施刑的最後瞬間,仍然高喊著“Freedom”成為經典中的經典瞬間)。同樣的為生命尊嚴與民族自由而戰,同樣的讓人唏噓的悲情苦難,同樣的雄渾濃烈、張揚粗厲,雄性荷爾蒙噴薄的電影。

當電影最初以雜耍的性質被髮明,並逐步走出早期的放映場所——馬戲大篷,開始探索自身敘事與表現潛力的潛能與空間,電影成為獨立藝術門類的應有尊嚴被電影人們努力樹立。

發展到這天,電影到底是什麼呢?是“電影是夢,電視是窗”的虛擬“夢境”,是大眾消費的快餐商品,還是撫慰心靈的精神家園……。務必正視的事實是,這天很多影像是否還具有電影應有的品格,這都是一個問題!

《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聖,一個堅持理想主義的電影“瘋子”,用試拍的小樣片去找投資,籌備多年才得以輾轉開拍,並多次因沒有預算而停機,竟抵押自己家產,向前輩導演求救,就是要完成一段英雄史詩(民族史詩)的還原與記錄。跟那些高懸追求藝術大旗,頭頂國際大導名牌,動輒投資幾個億,錢是砸也砸不完燒也燒不盡,把個國恥(國難)放大異化,還起個香豔的名字拿來“廉價”(“高價”)販賣的電影導演們相比,導演魏德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作品品格還了電影應有的尊嚴,即使影片還有一些缺陷,但都絕不影響作品能夠帶給我們的力量,民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