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心得五篇

觀後感9.09K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心得五篇

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心得材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參閱。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心得五篇

 

觀後感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4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40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40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鉅變、令世界為之驚歎的40年;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是有目標和方向的。符合中國實際的,能夠解決中國發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標準就是鄧小平同志講的“三個有利於”,一切都要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有利於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話,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就能保障中國長期發展、長期穩定。

4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市場供求關係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歷史性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積極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打破單一公有制經濟格局,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發生了深刻變化;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利用外資成效顯著;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中國社會先進生產力不斷髮展;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成效顯著;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鎖定了中國的發展道路。

40年來,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對外開放的大門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循序開啟,全方位推進。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真正活躍和興旺起來,使社會主義制度在除弊創新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40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

觀後感二

根據我的經驗,當人們開始紀念某件事情之日,其實是開始思考和部署下一步行動之時。比如說,目前中國最大的紀念活動,就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紀念活動當然是發自內心的、無比真切的、有偉大意義的,所以,紀念活動是應該徹頭徹尾的、認認真真的、轟轟烈烈的。但是,紀念的意義如果僅僅是紀念成就的輝煌,而輝煌的成就又主要是前人的創造和智慧的歷史,那麼,為前人的歷史做紀念的目的,就不可能僅僅是懷舊。

應該是什麼?應該是為了今天,和明天。特別是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偉大民族,特別是這個民族正在進行的是偉大的民族復興,特別是這個民族考慮的從來就不僅僅是當代而是千秋萬代。風雷激盪的四十年,當然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但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類似今天的成就的歷史時段卻不僅如此,如此類似的歷史時段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夠得上大發展的盛世的,至少應該還有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和康乾盛世等。四十年,應該是兩代人的努力,其實中外都有“富不過三代”的警世之言,中國領導人最近幾年多次告誡國人要“居安思危”,鄧小平在中國還沒有完全看到現在的成功時就告訴大家要“三步走”,100年不動搖,這都是非常中肯的。

為什麼?我們繼續看歷史。從國際上看,日本明治維新40年的積累,最終因走上了“軍國主義”而毀於一旦(彈),美軍踏上了日本四島;斯大林用特別的統治獲得了蘇聯的迅速強大,但埋下了最終導致蘇聯解體的種子。回到中國歷史,文景之治,從漢文帝劉恆的公元前203年到漢景帝劉啟的前141年,兩位共在位38年,兩代努力建成盛世,但接著漢武帝窮兵黷武導致西漢結束;開皇之治,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奮力開創,但很快“二世而斬”於隋煬帝的驕奢淫逸;最輝煌的“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貞觀之治,很快就是人治特徵明顯的李唐王朝的被武則天取代並有不久之後的“安史之亂”;至於康乾盛世,縱使有115年的三代治世明主,也先後出現明珠、和坤這樣的鉅貪而以腐敗聞名,同時也正是在這個階段,中國被西方超越而到現在我們仍然在苦苦追趕。

所以,改革開放四十年值得自豪,但絕對不是自滿的理由,這只是中華民族實現歷史復興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要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國家,特別是美國,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行百里者半九十”,何況我們尋找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並不是十分清晰。

中國的幾次盛世,都是王朝的強盛和豪強的富貴,都沒有帶來全體百姓的“共同富裕”,同時,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並沒有帶來政治文明的進步,結果經濟的成功皆敗於政治的滑鐵盧,而後人沉醉於享受而不思進取最終社會創造力的退化和禁錮,所以,儘管具體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保持持久的繁榮和發展,確實需要我們今天在紀念四十年的成就的同時,為第二步的繼續,啟動中華民族的全部智慧。

觀後感三

彈指一揮40年——從1978年到20xx年,回頭卻不是從前。20xx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慶典,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是什麼在40年前給我們如此大的動力?是改革開放;是什麼在這短短40年使我們發生滄海桑田般變化?是改革開放;又是什麼讓我們在40年後的今天能夠安居樂業、實現小康?還是改革開放!

我,是一個80後的青年,可以說,伴隨改革開放的時間並沒有40年,或許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時間甚至更短,但是,我想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個階段來表白我同改革開放一起走過的日子。童年時,很少有品種多樣的蔬菜和肉食,包餃子是家裡最開心的時刻;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著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顏色單一,樣式簡單;少年時,可口可樂、健力寶和各種新奇的圖書逐漸出現於我們的視野,連環畫已經被鐳射錄影和裝幀精美的漫畫小說所取代,五分錢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種味道的雪糕佔據了少年青澀的眼球,15寸的黃河黑白電視已經換成了21寸的熊貓彩電,裡面播放的已經不僅僅是新聞聯播和動物世界了;青年時代的我,儘管對街邊數不清的零食不再感興趣,卻發現汽車、火車、飛機、地鐵、輕軌等各種交通工具已經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世界各國品牌的衣服已經掛進了我的衣櫥,超市的蔬菜比肉類更受歡迎,大背投和等離子早已不再稀奇,電腦筆記本和網路悄然地構架起了我生活的點、線、面。

飲水不忘掘井人,居安當思歸來源。歷史告訴我們,是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引來了改革春風,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使中國駛進了一個高速前行的快車道。從那時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讓華夏兒女迎來了思想的解放,“部分人先富起來”讓經濟大膽地插上翅膀騰飛,緊密地團結在黨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領導核心周圍,中華民族昂首闊步挺向世界民族之林。

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自豪,因為我見證了40年風雨滄桑,鳳凰涅磐,巨龍騰飛的過程。在今後的日子,我將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和無比感激之情為本,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紮實履行史使命。

觀後感四

四十年前偉大的設計師鄧小平提出了震驚世界的改革開放,從此打開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大門!從那一刻開始,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樣變化。

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發展新時期的最鮮明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程序勢不可擋的展開了;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到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因此,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

但是,改革開發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需要的是中華民族思想上的真正解放和各方面的創新。

我國改革開放 40年來,歷經了艱難困阻,但是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止。堅持改革開放的道路, 不斷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廣度, 加強對外開放的深度;與此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增強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更快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在改革開放的新浪潮中,我們要緊隨時代步伐,結合自身實際,不斷迎接挑戰,不斷與時俱進勇敢地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改革開放 40年,我們紀念過去的成就,改進當下的不足,展望以後的發展。改革之路 還需中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觀後感五

20xx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彈指一揮間,令人無限感慨。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跨越,未來更富挑戰性,但未來也必將更美好。這就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真實期待。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進行到底”是唯一要走的路。習近平主席指出,“20xx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兩個必由之路”揭示了我們黨對近40年改革開放偉大意義的充分認識和高度認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則昭示了我們黨站在新時代繼續深化全面改革的意志和決心。40年彈指一揮間。40年間,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發展最顯著的特徵,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更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40年來的艱苦努力,我們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從農村改革起步,不斷拓展到城市改革、企業改革、市場改革、政府改革和社會改革、文化改革、生態文明改革、黨的改革等各個方面,堅決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道道思想和體制障礙,奮力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當代中國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封閉經濟走向了開放經濟,由一個農業國轉向了工業化後工業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全面進步,創造了令當今世人矚目、可以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尤其可貴的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趨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體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今天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經濟也實現了由後進趕超轉為全面走向國際現代化的新時代。我們黨已經深刻認識到這樣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站在中國新的歷史發展方位,我們要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平衡、更加開放、更為包容、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活力,改革的艱辛、困難、風險和挑戰一點也沒有減少。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深刻把握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牢牢把握我國發展仍處於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是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群眾性,拓展改革的廣度深度,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顯提高。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也進入了新時代。要緊扣新時代已經發生歷史性變化的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還需要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勇於突破各種利益固化的藩籬;我們還需要敢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堅決抵禦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迴避矛盾,乃至於損害人民利益、破壞國家安全、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切思想和言行。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回首往昔,中國以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中國、深刻影響世界,書寫了一個古老民族的現代化傳奇。面向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億萬人民的偉大夢想,為亞洲和世界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推動譜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彩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