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關於.....的調查報告最新7篇

在調查報告的寫作中,要學會依據調查的實際內容展開,每個人在調查結束後,都要認真寫一寫調查報告,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關於.....的調查報告最新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的調查報告最新7篇

關於.....的調查報告篇1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汙染也開始向農村蔓延,並已經成為環保工作的一項現實而嚴峻的課題。我國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村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些都為我們構建生態新農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們只有切實解決好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才能使農村真正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道路。

環境汙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汙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境的脣寒齒亡的關係(人類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絡,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汙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境汙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汙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於地球的水迴圈。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汙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迴圈、自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後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佔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另外,淡水資源的分佈與人口的分佈並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僅佔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的1.2%;而埃及 1976年人均取水量為1180立方米,已接近該國人均可利用總量1470立方米的極限。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汙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汙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為水汙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汙染。水的汙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汙染;另一類是人為汙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汙染。水汙染可根據汙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和生物性汙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於長期過量開採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發展工業,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汙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農業的發展。要解決水汙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於要發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製迴圈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汙水淨化技術等,並對排放汙水或汙染物質嚴重的企業、生活區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汙染

1、概述

在幹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範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汙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汙染。造成大氣汙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所謂幹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佔78.09%;氧氣,佔20.94%;氬,佔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 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汙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汙染排放的汙染物對區域性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複雜的成分,在燃燒後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佔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許多環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汙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境有害,並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採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彙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境公害的一個開創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經過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按照規定,工業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制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19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發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後就應當逐步減少,到2019年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除了時間上的優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採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籤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並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的管理規範,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19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 2019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汙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於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節,可以轉變為有關部門行業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見,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迴圈,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展。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由於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汙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臺一系列關於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範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境裡。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澱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後,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於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佔國土總面積的 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於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 22.5億畝,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徑流在坡地上運動造成的。各項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減少坡面徑流量,減緩徑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衝能力,並儘可能抬高侵蝕基準面。在採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形成地段開始,沿徑流運動路線,因地制宜,步步設防治理,實行預防和治理相結合,以預防為主;治坡與治溝相結合,以治坡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只有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續治理,才能奏效。總之,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對此,人們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好象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然而,這種掠奪式生產已經造成了生態和生活的破壞,大自然向人類亮起了紅燈。我們必須承認面臨的嚴重危機,但是也應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要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一個大的方向就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保證現在的經濟發展,又保證後代享受資源的權利,讓我們世代都生活在沒有汙染的天空下吧。

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節約資源,愛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關於.....的調查報告篇2

調查時間:11月17日

調查地點:菜市場街頭的店鋪

調查目的:尋找街頭錯別字,關部門提出建議,並改正

調查材料分析: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招牌,店牌,標語牌看見各種各樣的錯別字,我共調查啦30家店牌和20張廣告牌,有7家店鋪亂用諧音亂改成語,亂改詩句和詞語。有5張廣告牌字普遍存在,有的亂用繁體字,有的亂用簡化字……除了廣告牌上有錯別字,各種服裝店,各種餐廳的店鋪牌上也有錯別字,如:服裝店把‘一見情鍾’寫成了‘衣見情鍾’,把‘三國演義’寫成了‘衫國演衣’,把‘挑三揀四’寫成了‘挑衫撿飾’。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啄磨、推搞甚至考究一番的話,還真有一點難以辨認呢!

通過討論,同學們認為街頭錯別字出現,主要有以下的幾點成因:

1、在生活當中,有很多近似的字如:‘在’和‘再’、‘拆’和‘折’

2、現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也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說,只有一兩家店。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1萬,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啦如下建議:

1、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2、看見了店鋪看有錯別字,修改不規範的字。

3、大家應該積極學習漢字,正確使用漢字和成語。

漢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

調查人:韓欣悅

時間:11月19日

關於.....的調查報告篇3

一、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gdp的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然而,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城鄉收入差距也在急劇加大。20xx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兩者的收入比為3、22:1。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加速和不一樣地區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資料,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教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既能夠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效率目標,又能夠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公平目標。社會的教育在社會流動、社會分化中具有“篩選器”的功能,又具有穩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當以和諧理念來引領教育發展,經過推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來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經過構建和諧教育,來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僅有農村得以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地方事業,擔負著為地方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提高。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物件

此次我調查的`物件就是針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展開的。基礎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國小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報告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有關我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的現狀

三、調研目的

1、經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資訊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3、經過分析具體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現狀的案例,切實掌握農村基礎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4、對本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四、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分析

自1986年國家義務教育法出臺以來,異常是《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由於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狀況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必須的財政支援。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異常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佔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佔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佔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於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佔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並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財政撥款所佔比例也不高。儘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到達64、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xx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鎮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佔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長期以來,農村義務教育主要以農民投入為主。尤其是農村稅費改革以前,農村義務教育事實上主要由農民承擔。稅費改革後,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來源基本是以鄉鎮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農村教育費附加以及收取學雜費、教育集資等。鄉級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承擔了全部職責。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稅費改革之後,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中國小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後,一些中國小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xx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國小和國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國小和國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xx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裝置、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國小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資訊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

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由於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願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寧願在家待崗,也不願當鄉村教師。同時,家裡有門路的、教學水平稍高的教師也想辦法擠入城市。再加上這幾年城市學校擴招,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隨著進城教師的擇優錄取,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流向了城市。由於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國小校裡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機、、、美術等方面的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後的需求。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如果村裡的教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裡的學校,鎮裡的教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裡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來源。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化程度偏低

農村中國小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學歷達標與本事達標存在較大落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以湖南省為例,農村國小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佔的比例不到城鎮的20%,國中也只相當於城鎮的一半,如衡陽市農村學校教師第一學歷合格率為22、7%。儘管經過大規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得到極大提高,但教師素質仍然不能滿足義務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村一些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是本鎮(縣)未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一些國中畢業生也當起了教師,很多貧困縣還有一部分教師國小畢業。另外,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後,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資訊化迅速發展的今日,他們無法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使得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構成不了梯隊,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於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村國小到中心國小,中心國小到縣城國小,優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迴圈並將隨著這種惡性迴圈而趨於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於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我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國小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研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的一個普通的鄉村—營勝村,調研結果如下

(一)教育現狀

據20xx年資料顯示該村約有人口1500多,學齡兒童接近200多,全村僅有一所國小,六個年級共有教師9名,9名教師中無本科以上學歷者,7名專科學歷,2名國中學歷,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調查發現,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方面,師資力量缺乏教師不配套和跨年級上課現象嚴重,很多教師都是上了這門課再上那門,由於照顧可是來,只能讓一些班級學生自習或做作業。我們還了解到由於農村教師的待遇低,辦公條件差,農村基礎教育崗位難留人,教師調動頻繁。另一方面,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歷低、職稱低、素質低的“三低”現象。大部分教師為“民轉公”教師,由於他們的年齡偏大,業務素質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由於受政策因素的制約,該村近3年未補充過教師,導致教師嚴重不足和失衡。而鎮上的中心學校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學校教師普遍超編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同時由於一批學歷低、素質不全面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再加上“民轉公”教師,

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農村課程改革對目前的農村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它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主角行為必須實行全

方位的轉變。由於農村教師隊伍年齡資歷、學識水平、身心狀況差異較大,所以轉變過程困難很多。

2、學校管理方面有待改善。一是校長結構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輕的又過於年輕,沒有什麼工作經歷,更談不上有較好的工作經驗。二是部分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較為片面,只注重學

校教學管理,對教學管理以外的,如學校安全管理,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夠。

3、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補”後,人民群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必須影響,由於政府財力有限,上頭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受到必須的影響,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如校舍建設、綠化學校的創立等。

六、關於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理解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所供給的援助。限於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所以,進取發揮政府的調節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緩解基礎教育投入問題的關鍵是解決財政乏力的問題。教育是一種公共產品,應當由政府承擔職責。提議國家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並嚴格規定農村教育投入的恰當比例。我國許多省在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被取消,縣鄉財政收入減少,為了保證縣鄉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應確定必須比例的稅收進行轉移支付,專門用於農村基礎教育。切實發揮國家公共財政資金在配置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中的絕對主體作用,構建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承擔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最終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農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機會的長效機制。

2、拓寬籌資渠道,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沒有到達完全支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水平,所以從長遠發展來看,農村教育經費完全靠國家長久支付的可能性並不大。要想使農村義務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除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證外,還應當經過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籌措經費。比如能夠建立“義務教育基金會”理解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發行教育彩票,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援義務教育。所得的資金由政府根據有關政策統一進行調配,切實定向用於農村教育。同時提議國家出臺農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證農村教育的優先發展。

(二)師資方面

1、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

農村教師資訊閉塞,理解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學方式都與城市的教師有很大差距。所以,各級政府要大力開發並充分利用國內外教育援助專案,加強對農村校長和教師的培訓。同時在教師繼續教育政策方應對農村教師要有所傾斜,比如為農村教師供給免費的培訓,適當增強教師培訓名額等。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資料,同時還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景,注重教師實際教育教學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

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實施“教師交流機制”,把城裡的教師交流到農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帶動農村的教育;農村教師則到城市學校去實習,充實提高,以解決農村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輟學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規定,剛畢業的大學生必須到農村支教一年,並把支教作為將來評職稱的一項條件。同時給予支教大學生提前半年轉正的優惠條件。20xx年,鄭州市又出臺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從20xx年起,鄭州市將在5年內實現所有城市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1年。鄭州市教育局檔案規定:從20xx年起,市直學校每年下鄉交流人數應不低於全體教職工的10%。另外,政府也能夠在政策方應對農村有所傾斜,比如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巡迴授課,鼓勵緊缺學科教師的流動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由於農村學校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願到農村去。他們一是害怕無機會再進城市的學校,二是擔心自我到農村會被同化。因為農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後,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農村學校硬體設施嚴重不足,新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為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政府就要給予到農村任教的師範畢業生必須的優惠政策。

4、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與條件開發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硬體上相差甚遠,在短期內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景下,農村學校的教師也不能總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農村一切可用的現有教育資源,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不足,開發適合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貧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途徑。貧困家庭在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的享有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沒有輔助性的機制保證他們得到教育的公平,那麼貧困本身則有可能成為“世襲”的不幸命運。這種個人命運的惡性迴圈。最終使整個社會受到危害。所以政府要採取措施,把對貧困學生的教育救助作為農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穩定的教育救助機制

各級政府要成立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貧困學生救助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中國小救助受援捐贈中心”,同時還要增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設立中國小貧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並將助學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整合各方面力量,統籌協調和指導本地區的經常性助學活動,推進救助貧困學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對貧困學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資金為主,繼續執行“兩免一補”政策並要落到實處。同時要以經常性捐贈活動為載體,組織和發動各界人士捐款助學,對口幫扶。目前,無論是政府的救助、社會的捐助,還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所以,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擴大教育救助範圍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逐步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已成為可能。20xx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教育部首次釋出《全民教育國家報告》。該報告列出了我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到20xx年,使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費),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到20xx年,全國農村地區將全部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到20xx年,全國將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然而,政府、社會對高中教育的貧困救助問題,相對來說關注不夠,雖然有一些相關政策,但執行中存在若干問題。從全國範圍看,多數地區至今缺少剛性的制度和措施。所以,在進行教育救助時,要把救助的範圍擴大到高中。

總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管齊下的教育救助體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農村教育救助及時性、長效性的重要保證。

七、啟示與結語

經過幾天時間的調研,我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以上就是這次實踐活動所獲得的一些具體情景,但光了解情景並不夠,既然是調研報告,就要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頭我將結合我校在09級學生中開設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的具體資料,來簡單闡述和總結下關於這次對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調研活動,以便更好的到達“關注民生,和諧發展”的主題實踐活動的目的。

從調研的物件——營勝村以及參考整個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來看,我認為,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之所以令人堪憂的原因有:一是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農村本身的經濟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教育對經濟的促進就體現不出,長此以往,便構成了惡性迴圈。這是中國農村基礎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和不精。廣大農村地區師資稀少並且專業度相比之下嚴重不足,這對農村教育是嚴重不利的。三是農村家庭本身的貧困問題致使農村基礎教育始終得不到提高,“沒錢上學”是廣大農村孩子受教育的一個嚴重的障礙。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問題是中國的重要問題,而農村的教育問題更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調研的是營勝村而言,他們就亟待靠經濟去幫忙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經濟、推動經濟增長,以此來實現民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才能讓營勝村變得富有,和諧,完美,才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富強,和諧,穩定!

關於.....的調查報告篇4

運城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南邊沿,全境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面積為13968平方千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市生態環境問題已十分嚴峻。為此我調查了關於我市城鎮綠化的情況。80—90年代,我市各縣均加強城市綠化系統和城市建設的統一規劃管理。實以“點”、“線”、“面”結合,喬、灌、草規範化佈置的綠化措施。

鹽湖區1985年市區綠化面積為77萬平方米,覆蓋率為8.6%。1990年建成渠堤公園長2.8公里,面積22400平方米,1991年建東郊公園,面積55361平方米,1997年城市大道綠化,栽植綠化樹木21萬株,植草坪32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23%以上。xx年建市中心南風廣場,佔地面積13.3萬平方米,綠地面積佔40%。 永濟市栽植綠化樹木15萬株,草坪綠化帶2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率達到26%。 河津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20%,新建河津龍門廣場佔地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0%。 萬榮縣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15%,飛雲公園綠化面積40%。 稷山縣、新絳縣均進行街道、街心調查報告園綠化。 聞喜縣1958年建成6萬平方米西湖公園,後對城市街道學校實施綠化。 絳縣、平陸、芮城縣城街道、機關、學校進行了綠化,芮城城區綠化面積近30萬平方米。

垣曲縣城街道、街心公園綠化良好,新建舜王廣場面積1.7萬多平方米,城市綠地22.5萬餘平方米。另外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機關綠化面積達8萬餘平方米。城市綠化面積達到23%,人均綠地面積2.6餘平方米。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我市的城鎮綠化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我們應該我們保護身邊的每一朵小調查報告,每一棵小樹,每一片綠地;提高調查報告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落實調查報告行動,自己不做破壞環境的事,還與汙染環境的行為做鬥爭。

關於.....的調查報告篇5

現在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科技會迅速的發展起來。電腦更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麼,電腦中的因特網也與我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此,我特地做了一個國小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我的調查時間是:二零一六年一月九日。調查地點:某班教室。調查物件:全體同學。調查方式:採訪詢問。

調查結果:本班共有六十六人。平時在家經常上網的佔到總人數的百分之九十二點四。我把這些人分為四大類。一在網上聊天的人數佔了百分之四十九點二。二在網上玩遊戲的人數佔了百分之三十九點三。三在網上學習開闊自己視野的人數佔到百分之三點三。四在網上購物的人數佔百分之八點二。從上面的資料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喜歡上網娛樂的同學居多,而上網學習的同學比較少。

調查後記:現在有許多同學都愛玩遊戲,尤其是玩像“夢幻西遊”、“反恐精英”、“地下城勇士”這些大型遊戲。而這些遊戲就像一片沼澤地,一旦陷入,就很難再自拔了。同時,你的學習成績也會一落千丈,這樣,同學們就會瞧不起你。而當他們瞧不起你的時候,你就會通過遊戲來發洩。這樣一來你就會深陷泥潭。這些就是網路遊戲帶來的惡性迴圈和不良後果。其次,網上聊天也不是太好。同學們之間見面的時候太多了,有許多時間可以聊天。但是,有些同學非要在網上聊天,即費時又費力,還要花錢。所以,網上聊天沒什麼好處。值得提倡的上網方式是學習,因為網上彙集了許多新鮮好玩的事物,即可以開拓我們的知識面又能增長我們的見識,這才是真正的合理應用網路。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這就看我們怎樣利用它了。不過,我還是希望網路能從玩具變成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的工具!

關於.....的調查報告篇6

非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活力的經濟增長力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區域的經濟發育程度和發展水平。作為陝西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之首的府谷縣,至上世紀末,非公經濟已在縣域經濟中三分天下有其二,由原來的配角變為主角,近年來更是呈現出速度、規模、效益、後勁同步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在非公經濟的強勢帶動下,府谷縣先後跨入西部十強和全國百強,成為陝西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

一、艱辛的歷程

府谷縣是陝北發展非公經濟最早的一個縣,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歷屆縣委、縣政府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做好服務為主旨,持續推進非公經濟發展不動搖,不懈怠,一任接著一任抓,一個臺階一個臺階上,走出了一條具有府谷特色的發展之路。其發展歷程大致可總結為以快、多、大、好為明顯特徵的四個階段:

(一)創業起步階段(1984年1991年)。這一時期的發展特點可用快字來概括。府谷非公企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稱鄉鎮企業。為了鼓勵非公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該縣於1984年制定了鼓勵發展鄉鎮企業的十六條規定,鼓勵鄉、村、個*力發展加工業、運輸業和個體工商業,鼓勵農村黨員、幹部帶頭興辦企業,並給個人企業戴上集體企業的紅帽子,明確規定凡三戶以上農*辦的企業,均按集體企業對待,享受免稅三年待遇的優惠政策,有力調動了全民創業的熱情,初步形成了鄉辦、村辦、聯辦、戶辦四輪驅動的發展局面。短短几年時間,全縣企業由101戶發展到1809戶;產值從572萬元增加到2.1億元;從業人員由1717人增加到11615人。這一時期,許多小廠小礦如雨後春筍般突兀崛起,主要發展了小煤窯、小水泥、小電石、小焦化、小泡花鹼等五小企業,發展方式多為小打小鬧,起點低,規模小,屬家庭式、作坊式經營。

(二)快速擴張階段(1992年1999年)。這一時期的發展特點可用多字來概括。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發表以及神府煤田的開發,為府谷非公經濟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形勢。縣委、縣政府抓住這一難得機遇,以放手加快發展為主題,在規劃審批、土地徵用、物資供應等方面向非公企業傾斜,規定外商獨資或利用外資技改的企業,免徵所得稅一年,兩年後只徵收10%;對參與合資、合作的企業,減徵或免徵三年產品稅和增值稅。同時幫助非公企業爭取貸款扶持,使非公企業由區域性向面上發展,非公經濟一躍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府谷縣也因此成為榆林乃至陝西發展鄉鎮企業的典型。到1999年,企業發展到2658戶;產值17.9億元,佔全縣生產總值的77.9%;上交稅金3286萬元,對財政的貢獻率達59.6%;從業人員達到19977人。這一時期,以電石、矽鐵、碳化矽為主的高耗能產業專案,成為民企投資的主體,呈現出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發展局面。由於當時國家產業政策沒有明確限制,企業盲目跟進,一哄而起,表現為數量多但規模小,增長快但效益低;擇業趨同,結構不盡合理,區域發展不夠平衡。

(三)調整整合階段(20xx年20xx年)。這一時期的發展特點可用大字來概括。進入新世紀,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和治汙力度的加大,解決非公企業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問題成為府谷面臨的主要矛盾。縣委、縣政府以關小上大、環境治理為重點,及時出臺一系列政策規定,痛下決心,關閉小煤礦180個,小煉焦廠127戶,泡花鹼廠56戶,小鍊鐵廠28戶,小水泥、碳化矽廠等41戶,引導非公企業聯手發展大煤礦、大電廠、大水泥、大載能工業,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產業為支柱的新型工業體系,湧現出興茂、恆源、天龍、萬源、方正等一批大型非公企業。這一時期,隨著關小上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非公經濟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五年間,非公企業從業人數增加2.6倍,上交稅金增加8倍。但當時受技術水平低和自主創新能力弱的制約,跟不上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要求,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嚴重,軟、散、低、弱的特徵尤為明顯,同時受內蒙古、寧夏等毗鄰地區政策環境的吸引,大量民間資本外流。

(四)轉型升級階段(20xx年至今)。這一時期的發展特點可用好字來概括。從20xx年開始,府谷縣以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層次,引導非公企業走迴圈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為目標,推進非公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實現產業優化升級。並結合縣內資源配置和產業佈局,著力發展迴圈經濟,湧現出恆源、天龍、萬源、金利源等示範企業。五大民企集團正式啟動,規劃新上一批大型煤轉電、煤化工、煤電載能產業專案。為推動非公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關於鼓勵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暫行規定》和《關於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非公企業做強、做大、做活。20xx年,府谷縣委、縣政府做出了打造全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實驗區的戰略部署,全力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轉型升級。目前,《府谷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試驗區規劃(20xx20xx)》已編制完成。這一時期,非公企業發展在佈局上由分散向集中、產業上由單一向多元、經營上由個體向組團、方式上由做大向做強、層次上由求快向求好逐步轉變,實現了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逐步走上規模化、集團化、集約化發展之路。

經過以上四個階段的化蛹蟬蛻,非公經濟已經成為府谷縣域經濟的主導力量。到目前為止,府谷非公經濟已經形成以能源化工為主體,涉足電力、煤炭、化工、冶金、交通、房地產、商貿服務、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等諸多領域的產業格局,呈現出門類全、數量多、增長快的特色優勢。

二、顯著的成效

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富民強縣程序,盤活了府谷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一盤棋。其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增強了經濟實力。截至20xx年底,全縣非公經濟總數已發展到17133戶,共有企業1129戶,其中工業企業301戶,工業企業中有煤炭企業85戶,蘭炭企業16戶,電廠15戶,金屬鎂企業28戶,電石企業15戶,矽鐵企業15戶,矽鈣企業4戶,矽錳企業2戶,水泥企業7戶;非公經濟實現總產值516億元,實現增加值271.31億元,佔到縣域經濟總量的66.51%;非公企業納稅59.1億元,對財政的貢獻率達69.3%。在非公經濟的帶動下,近年來,府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20xx年躋身全省十強縣,位列第5位,20xx年位列第3位,20xx年到20xx年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1位,特別是20xx年、20xx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分別位居第91位,第69位。同時,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促使財富在民間快速積累,增強了縣域經濟競爭力。

二是吸納了社會就業。府谷非公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容量大,成了解決當地社會就業問題的主渠道。目前,全縣非公企業共吸納勞動力11.85萬多人,佔全縣勞動力總數的97.29%,極大地緩解了縣內就業壓力。特別是20xx年、20xx年金融危機衝擊的嚴峻形勢下,府谷縣大部分企業能夠採取靈活用工、彈性工時、技能培訓等辦法,保證員工就業穩定,做到停產不裁員、減產不減薪。非公企業家積極幫助政府分擔就業壓力,不將包袱甩給社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穩定。

三是實現了以工哺農。府谷非公企業在依託工業發展完成資本集聚之後,有不少企業家將目光投向農業產業,走多元化發展的路子,這既拓寬了發展領域,又有效實現了工業反哺農業。領辦煤炭企業的高乃則投資3000萬元,建成百畝大棚蔬菜基地和萬頭養豬場;領辦水泥企業的淡新城投資3500萬元,興辦海紅果深加工專案;曾辦小鐵廠的趙振華投資400萬元,發展以花生為主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專案;在縣外經營餐飲服務業的丁鳳彥投資1500萬元,建成萬頭養豬場;經營矽鈣企業的嶽永平投資300多萬元,發展小雜糧深加工專案。非公企業家投資興辦農業產業,發展規模經營,使一大批勞動力成為產業農民和技術工人,改變了傳統的耕作方式,增加了農民收入,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四是促進了城鎮化程序。非公經濟發展推動農業勞動力向工業轉移,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帶來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加快了府谷城鎮化程序,全縣城鎮化率達到48%。20年前,縣城人口不足1萬,現在加上流動人口超過10萬人。如今的府谷縣城面貌一新,成為晉陝蒙交界黃河岸邊最亮麗的城市。新民、孤山、廟溝門、麻鎮、哈鎮、黃甫6個建制鎮,也按照功能齊全的小城鎮標準,正在改造建設。

五是助推了社會事業發展。府谷非公企業家先富之後,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用一顆感恩之心回報社會,助推了社會事業發展。近年來,全縣非公企業家捐資11.13億元,幫扶989個新農村建設產業專案;捐資12.8億元,幫建四大民生工程,支援公益事業發展;捐資2.76億元,設立了大病醫療救助、教育兩大基金會,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非公企業家的善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被國務院扶貧辦譽為獨具特色的府谷現象。

三、成功的經驗

非公經濟的培育、發展和壯大除了受市場的影響外,政府的引導、扶持和服務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但在實踐中,政府一些扶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效果並不盡人意,有的甚至還幫了倒忙。政府如何做到引導不命令、扶持不包辦、服務不代替,府谷歷屆縣委、縣政府,特別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注重立足實際、注重營造環境、注重搞好服務、注重加強領導、注重和諧發展五個注重,引導、扶持和服務非公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和主要做法為榆林市乃至陝西省在這一領域提供了生動的樣本。

(一)注重立足實際,理清非公經濟發展思路。一是確定發展思路。為全面理清非公經濟發展思路,明確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近年來,府谷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落實國家有關非公經濟發展政策,保護私人財產合法權益的同時,充分借鑑外地先進經驗,通過認真討論分析,在全縣廣大幹部群眾中形成了共識:即對於府谷這樣一個境內土地貧瘠,但地下資源豐富的縣份,只有放開才能發展,放膽才能突破,不發展非公經濟就沒有出路,沒有非公經濟的大發展就難以實現縣域經濟的快發展。正是在這一主導思想的引領下,經過縣委、縣政府充分醞釀,反覆討論,確定了以特色主導產業為依託,以工業園區和城鎮建設為載體,以扶持非公企業大戶為突破口,全面優化發展環境,放心、放膽、放手地推動非公經濟更快更好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在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上,突出堅持五個依託,即:堅持依託特色主導產業發展非公經濟;堅持依託礦產資源發展非公經濟;堅持依託工業園區發展非公經濟;堅持依託城鎮建設發展非公經濟;堅持依託能人和大戶發展非公經濟。二是加強戰略指導。從非公企業的組織、市場、產業等方面,認真做好發展目標定位和藍圖規劃,切實強化對其發展的戰略規劃和指導。府谷縣堅持規劃先行的發展戰略,按照專案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規模化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了清水川、皇甫川、廟溝門、郭家灣四大工業園區和黃河、恆源、東山等三個工業小區,並完成了八個蘭炭產業園,形成了七區八園的工業發展格局,為非公企業的叢集發展創造了條件。三是強化資本整合。府谷縣按照一手抓引進專案、一手抓本土企業的發展思路,科學有序整合民營資本,集聚民企力量,走產業化、規模化、集團化的發展道路。在政府積極引導下,全縣400多戶非公企業共同出資,組建了煤業、鎂業、煤化工、煤電冶化、特種合金五大民企集團,進一步提升了非公企業競爭實力,非公企業實現了佈局由分散向集中、產業由單一向多元、規模由個體向集團、經營由粗放向集約、發展由求快向求好五個轉變,整體規模和競爭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五大民企集團與府谷縣引進的國有大型企業合作,共同出資建設重大載能產業專案,合作推進資源開發和礦井建設。目前,府谷縣有規模以上混合所有制企業11戶。四是引導迴圈發展。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積極引導非公企業引進先進工藝,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延長產業鏈條,走迴圈生產、清潔生產之路。恆源公司、鎂業集團等一批示範企業,堅持自主創新,破解技術難題,將上游廢料變為下游原料,提高產品附加值,將原料吃幹榨盡。在非公企業強力治汙的推動下,全縣萬元gdp能耗下降到2.39噸標煤,被國家和省上評為環保工作先進縣,走出了一條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路子,府谷縣非公企業也成為榆林市發展迴圈經濟的排頭兵和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二)注重營造環境,拓寬非公經濟發展空間。一是在政策環境方面,府谷縣委、縣政府先後制定了《關於推動橫向經濟聯合的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定》、《關於鼓勵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暫行規定》、《關於選派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到村到企掛職的意見》和《關於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檔案,進一步放寬准入領域,鼓勵非公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資源開發、基礎設施、社會公益事業等專案建設;並從用地、融資、收費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以寬鬆優惠的政策推動非公經濟放膽發展。鼓勵民營資本通過購買產權、資產重組、投資入股等形式,參與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盤活了國有資產,優化了產權結構。二是在服務環境方面,創新體制機制,推行一個專案、一名領導牽頭、一個班子服務、一個部門負責、一套方案管理的五個一工作機制,注重技術資訊、人才培訓、行業協會等服務體系建設,並推行每一個重大專案由兩名以上縣級領導總負責,確定牽頭部門,及時有效地協調解決專案建設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以高效快捷的服務推動非公經濟放手發展。三是在法制環境方面,繼續加大了三亂的整治力度,成立了專門的環境治理工作組,重點解決企業徵佔地過程中的漫天要價問題,著力查處對投資者出難題、找麻煩,甚至敲詐*等不法行為,依法保護非公經濟法人代表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四是在*環境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釋出會、聯誼會等多種渠道宣傳府谷縣在投資環境、歷史文化、資源和區位等方面的優勢,讓投資商瞭解府谷。同時,大力宣傳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及時報道在發展非公經濟工作中湧現出來的非公企業大戶,積極營造優化發展環境的強大聲勢,在全縣上下營造親商、安商、扶商、護商、富商的濃厚發展氛圍。

(三)注重搞好服務,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非公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府谷縣委、縣政府在廣大幹部中廣泛灌輸支援是工作、幫助是責任、管理是服務、發展是目的的為非公經濟服務的工作理念,把主動為企業辦實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轉變職能的重要手段,促使廣大幹部以優質的服務築巢引鳳。一是完善基礎設施。由政府統一規劃和投資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實現供水管線、供電線路、通行道路到園區、到專案、到圍牆,提高配套承載能力。所有重點專案用地由政府牽頭實行統徵。積極推行產品專案、公共設施、環境保護、物流傳輸、管理服務五個一體化模式,為園區建設、專案推進和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二是解決資金瓶頸。充分發揮國有資產運營公司、銀豐擔保公司、小額信貸公司的作用,引進縣外商業銀行在府谷設點,有效解決非公企業擔保難、貸款難問題;縣財政出資3000萬元設立信用擔保基金,把20xx萬元中小企業專項發展資金提高到5000萬元,採取財政貼息、有償使用、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辦法,加大政府對非公企業的扶持。出臺管理辦法,動態考核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提高銀行向民企放貸的積極性;採取財政注資和企業籌資的方式,設立1億元的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支援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新產品研發,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三是實施人才戰略。引導非公企業改變傳統的用人模式,不斷引進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實施企業家培養工程,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促進高校、科研院所與非公企業碰撞、交流、結合,為企業家提供較高層次的專業培訓,培養造就富有創新意識和能力、適應現代企業發展要求的企業家,推進非公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注重向非公企業輸送人才。政府每年拿出1000萬元鼓勵和支援初高中畢業生到職業技術學校上學,畢業後到非公企業工作,為其解決人才短缺問題。目前,該縣非公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增強,多數企業已具備自主研發能力,部分企業技術達到了同行業國內水平。

(四)注重加強領導,為非公經濟提供發展保障。非公經濟要發展,加強領導是關鍵。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全縣非公經濟的領導,把非公經濟儘快打造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府谷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組長的非公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明確了各級各部門黨政一把手為本地、本部門發展非公經濟的第一責任人,為促進非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完善協調製度。建立由政府主管領導負責、有關部門領導參與的非公經濟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解決非公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事項和重大問題。實行重大專案縣級領導包抓制度和掛牌保護制度,包扶人員每月到企業進行一次現場辦公,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企業不斷髮展壯大,以大戶的典型示範作用,推動全縣非公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三是強化安全生產。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完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管理體系和考核機制,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強化非公企業在安全生產中的主體責任和行業管理部門的監管責任,定期通報和分析安全生產形勢,並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條塊結合、不留死角的要求,深入非公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抓好煤礦、非煤礦山、建築工地等重點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促使非公企業打造追求零死亡的安全文化。目前,該縣非公企業實現了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好轉,20xx年全縣gdp億元死亡率為0.31,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111,均低於市上下達的控制指標。

(五)注重和諧發展,激勵引導非公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經過近30年的發展,府谷的非公經濟已進入一個較高的發展層次,很多非公企業已經改變家族式管理的模式,正在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府谷非公企業土生土長,與當地有著天然的經濟社會文化聯絡,對資源依賴性大,本土根植性強,回報社會的積極性高。府谷縣因勢利導,教育企業家認識自己能夠富起來,是政策提供了機會,政府提供了服務,鄉親提供了環境,大地提供了資源,理應與鄉親共享發展成果。同時輔以政策激勵,對在扶貧開發和社會公益事業中做出貢獻的企業家,政治上給以鼓勵,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以優先。府谷非公企業家在先富起來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用他們的義舉和善舉主動承擔著社會責任。近年來,以百機關單位幫百村、百工礦企業扶百村為主題,組織實施新農村建設雙百工程,以縣域為平臺,整體推進扶貧幫建。廣大非公企業家積極響應,湧現出以高乃則、劉彪、王愛田、王愛林為代表的一大批踴躍出資參與扶貧開發的典型,形成蔚為壯觀的府谷現象。這充分展示了府谷新型非公企業家和衷共濟、和諧共榮的時代品質,塑造了敢為人先、團結拼搏、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府谷企業家精神。非公企業家回報社會,不僅促進了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而且提升了企業家的群體形象,改善了村企關係,緩解了村礦矛盾,為非公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也創造了有利環境。

四、有益的啟示

論資源,府谷擁有的並不是最多;論地理,府谷偏居一隅,溝壑縱橫;論基礎,府谷底子薄、環境欠賬多,甚至有好長時間戴著黑三角的帽子,這樣一個縣份,究竟憑什麼能後來居上、近三年來連續位居全省十強縣之首。探尋府谷的發展軌跡,解讀府谷的發展經驗,我們發現,祕訣就是堅持不懈地發展非公經濟,加快推進非公經濟的轉型升級。特別是解放思想、發揮資源優勢、創新轉型、壯優扶強和優化環境五力並舉推進非公經濟,堪稱是府谷發展新篇章的點睛之筆,必將對榆林市乃至全省非公經濟的健康發展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

(一)解放思想是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非公經濟發展的快與慢最根本的是思想和觀念問題。思想不解放,發展的手腳就難以放開;觀念不更新,發展的局面就難以有大的突破。府谷縣非公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思想每解放一步,非公經濟發展就會出現一次大的跨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非公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帶動力量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在滿足人們多樣化需求,解決社會就業,保持社會穩定及提供稅收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對於像榆林這樣剛剛起步的資源型城市,不發展非公經濟就沒有出路,不支援非公經濟發展就沒有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必須不斷拓寬解放思想的廣度和深度,對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要堅決衝破,對一切*發展的做法都要堅決改變,對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放手、放膽支援非公經濟發展,把非公經濟儘快打造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依託力量。

(二)發揮資源優勢是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強大內力。府谷縣境內有豐富的第四系鬆散層孔隙水和奧陶紀岩溶水,區域年水資源總量5.91億立方米,已形成每天86萬立方米的供水能力,堪稱陝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水龍頭有優質的侏羅紀煤和石炭二疊紀煤,已探明儲量200億噸;有富集的高嶺土、鋁釩土、石灰岩、耐火粘土、膨潤土等礦產資源,其中高嶺土儲量屬全國之首,鋁釩土佔全省總儲量的85%。資源開發初期,府谷縣委、縣政府堅持群眾辦礦方針,使得多數非公企業擁有了資源。這些資源優勢成為催生府谷非公企業、發展府谷非公經濟的堅實基礎。實踐表明,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要緊緊依託地方資源,充分發揮其優勢,千方百計做大做強資源轉化和綜合利用文章,使其限度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三)創新轉型是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力。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恆動力。非公經濟要具有競爭優勢,就必須強化非公企業科技創新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能源化工產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只有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企業才會有大的發展、好的效益,否則就會被淘汰出局。為此,府谷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戰略導向、綜合協調和服務功能,注重從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支援非公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引導非公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建設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資金變技術、技術變資金、資金變更高層次技術的良性迴圈,推動了非公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幾年來,非公企業累計科技投入1.6億元,建立研發、技術中心9個,引進各類專業性人才1200多人。恆源煤焦電化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寶鋼等進行技術合作,攻克了用侏羅紀煤生產優質鑄造型焦的技術難關,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府谷鎂業集團投資23億元發展的90萬噸/年搗固焦、5萬噸/年金屬鎂節能聯產綜合利用專案,被列入陝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重大科技產業化專案。天龍鎂業先後採用8種同行業最先進的技術裝置,使每噸金屬鎂的綜合成本下降20xx餘元,年增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實踐證明,要發展非公經濟,就要致力實施非公企業人才戰略和科技創新戰略,為推動非公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動力來源。

(四)壯優扶強是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強大拉力。企業沒有適當規模,就沒有競爭力。以往有很多非公企業滿足於小打小鬧,怕擔風險,不願搞大投入,求大發展,這樣的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只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府谷縣委、縣政府以戰略的眼光考慮當前,謀劃長遠,採取放手發展與積極引導相結合,擴大增量與提高質量相結合,千方百計增投入、上專案、擴規模,發展壯大了一批在同行業處於地位的非公企業。對這些企業,他們在貸款、用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重點扶持,幫助他們把企業搞強,依靠他們把產業帶大。同時,以骨幹企業和產品為龍頭,組織同類企業聯合攜手,對優勢行業進行資源整合,組建了五大民企集團。與神華、陝煤共同出資組建了合資公司,合作開發青龍寺、郭家灣、袁家樑三大井田,建設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大型煤炭生產基地,不僅增強了非公經濟的市場競爭力,而且帶動了產業的整體提升,為非公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拉力。

(五)優化環境是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非公經濟發展的關鍵在環境,政策的連續性更是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環境中的關鍵。府谷是個資源大縣,改革開放和陝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開發建設,給府谷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歷屆府谷縣委、縣政府抓住了這一機遇,堅持不懈把發展非公經濟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一屆接著一屆幹,走出了發展縣域經濟的成功之路。發展非公經濟過程中對重點專案嚴格按照五個一工作機制的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做到專案推進到鄉鎮、到部門,工作責任到單位、到個人,把專案推進和環境保障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加強督導檢查,考核獎懲,促使各級各部門的主要領導用主要精力抓非公經濟發展。同時,努力用足用活各種政策措施,積極營造有利於促進發展的寬鬆環境,切實為加快發展破解各種難題,推動非公經濟快速發展。為加大對非公經濟的領導力度,府谷縣專門成立了非公經濟環境建設等工作小組,並注重發揮領導班子科學決策、駕馭全域性的能力,使各級領導更有力、更有序、更有效地引領和帶動各項事業發展。

府谷縣非公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由弱到強逐步壯大,並且加快進行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資源富集區非公經濟發展的新路子。但府谷縣非公經濟發展中也存在著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現代化企業制度建設滯後等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都需要在進一步轉型升級中予以解決。府谷縣正在積極建設全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即將擔負起引導全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任。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省市的大力支援下,府谷非公經濟在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優化升級過程中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府谷這顆塞北高原的煤海明珠,必將會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關於.....的調查報告篇7

銀行是典型的服務行業,客戶的滿意和信任,是我們實現企業生存和永續發展目標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在客戶成為市場競爭至關重要資源的同時,客戶滿意度則成為至關重要的服務資料。行隨著中國農業銀零售網點的轉型的不斷深入改革,“以客戶為中心”這一服務理念和服務宗旨也不斷深化。

一、調研方式

筆者對xxxx銀行進行了暗訪調查。經過以顧客身份辦理業務的方式對銀行在禮貌優質服務、服務效率、便民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具有必須現實依據,能夠真實反映該網點的服務質量。

二、調研結果

(一)調查表以及調查結果

(二)銀行整體滿意度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得知,當前我行顧客滿意度處於中等水平,雖然客戶已經收到相比較較規範的服務,但服務過程的愉悅感仍有待加強。例如:

1、填單臺與休息等候區、高櫃區之間距離較遠,一些客戶填單速度較慢,所以很容易出現過號現象。這讓一些顧客辦理業務時感到不是十分方便、快捷。

2、排隊現象時有發生。午餐和交接班時間由於員工辦事效率較低,常引起排隊等候現象;而另一原因則是由於特殊業務辦理程式複雜消耗時間太長。例如大額現金存取、掛失、開戶、購買基金、電子銀行簽約等特殊業務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很容易引起排隊。

3、自助裝置供小於求。一些顧客抱怨缺少自動補登折、流水列印等自助銀行服務裝置;自助裝置不能辦理電費、電話費、交通罰款等中間業務;atm機常出現缺錢、缺紙的現象,有時還會出現卡鈔、吞錢等系統故障。

4、我行供給的業務不是很豐富。比如水費、行動電話費、煤氣費等中間業務我行都還沒實現代收代扣。

5、投訴提議通道不是很通暢;補救措施不是很得當。

所以禮貌規範的服務是銀行業最基本的職責,是打造銀行優質品牌,提高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作為現代服務業,銀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服務的競爭。要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中站穩腳跟,取得並堅持優勢,必須把優質服務作為永恆的主題,以客戶為中心,實施服務制勝戰略,將禮貌規範服務的要求和標準嵌入到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融入到銀行各個業務領域,不斷改善服務環境,完善服務設施,改善服務手段,創新服務品種,規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效率。

標籤: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