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狼圖騰》讀後感集錦7篇 《狼圖騰》:蘊含智慧的自然力量

《狼圖騰》是一部扣人心絃的暢銷小說,作者姜戎以狗熊為主角,講述了狗熊在草原上的成長故事,並融入了豐富的蒙古族文化元素。這部小說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畫和精彩的情節,深深吸引著讀者們的眼球,成為備受讚譽的經典之作。

《狼圖騰》讀後感集錦7篇 《狼圖騰》:蘊含智慧的自然力量

第1篇

姜戎的《狼圖騰》自20xx年出版後即在中國文化界產生了轟動效應,我那時逛書店時看見這部小說被放在書架的顯要位置,感覺這應該是一部不俗的作品,但從大學畢業後已經不怎麼讀小說的我並沒有重視它,20xx年電影《狼圖騰》上映時,我倒是走進了影院,可觀影的感受並沒有那麼強烈,因為電影並沒有展現太多人與人之間的戲劇衝突,直到20xx年初讀完了這部小說,才真正領略到這部作品的精彩絕妙,明白了它在新中國小說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對這部作品的總體評價是,與其說它是小說,不如說它是一部嚴肅的有關蒙古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融合的學術著作。這部小說借用主人公陳陣的口闡述了蒙古草原狼文化對中華文化形成與演化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小說的後十章,更是一段段邏輯嚴謹的理論闡釋。我突然明白,作者用小說體裁闡釋其文化理念的寫作手法靈動有趣,一掃學術論文的沉重呆滯。

狼確實是地球上非常獨特的動物,除了狡詐、勇猛、團結等特點外,其最具獨特之處是不可馴服。所以,我們看到馬戲團裡有馴獅、馴虎等凶猛動物的表演,但唯獨沒有見過馴狼表演。這種桀驁不馴的性格使得狼成為一種獨特的精神象徵。

在中國北方遼闊的草原上,生活著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蒙古、契丹、女真等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以遊牧和狩獵為生,這種以狼為伴的生產、生活方式塑造了北方遊牧民族粗獷豪放、勇猛頑強的民族性格,與中原農耕民族的溫柔敦厚、謙恭仁義的儒家禮樂文化形成了鮮明對照。前者外向,後者內向。前者擅長開疆擴土,後者擅長治國安邦。應該說,兩種文化具有互補性。正是因為兩種文化的交融互鑑,才使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蒸蒸日上,成為五千年來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傳統。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遊牧民族文化的注入,就沒有生機勃勃的中華文化。這就是我讀這部小說最大的思想收穫。

21世紀,中華文化註定要迎來偉大的復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秉持文化交融互鑑的理念,既要弘揚偉大的中華傳統文化,又要虛心學習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一切優秀文化。在各種文化的交融互鑑中進一步發展中華文脈。只有這樣,中華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貢獻。

《狼圖騰》讀後感集錦7篇 《狼圖騰》:蘊含智慧的自然力量 第2張

第2篇

千百年來,對於狼,人們一直是譏諷又嘲笑的理直氣壯。同眾人一樣,我也曾把狼歸為萬惡的存在,虛偽、奸詐似乎成了它們與生俱來的本性。

草原以其遼闊孕育了野性,在這片無垠的土地上你可以張揚,也只有草原能讓狼性與人性融合的如此天衣無縫。印象中北國似乎從來不喜歡平靜,從攻破西周的犬戎到吞併北宋的大金;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一個個生龍活虎的漢子在馬上喧囂。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就是這麼在碰撞中交融,而如今,草原人也沒有了那麼多野性與彪悍。

畢利格,一個散了野性卻保留了智慧的草原人,在人、狼、羊的關係中他似乎總能找到最為平衡的一個點。恨狼又愛狼,敬狼又畏狼。同他所說他是騰格里的兒子,他由騰格里來自然也要回騰格里去。這個充滿智慧的老人最後是懷著遺憾捱的.葬禮。是的他魂歸騰格里了,也只有那裡能讓他想起他是狼的信徒。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狼遭遇算不得一種巧合,他們只是歷史長河中悲催者的一員。十年動盪,既是內地的劫難,亦是草原的橫禍。一個個開著吉普車,拿著長管槍的人追著一匹匹狼。在他們眼中狼不僅是一隻生靈,更多的是狼皮、狼骨、狼心、浪肺等一切狼身上可以利用的東西。於是,一聲聲槍響了;於是,一匹匹狼倒下了。還記得,作者耗費不簡的筆墨描繪了最後一隻狼王被追殺的情景。讀著讀著就讀出了心酸,那隻巨型狼王跑著跑著,跑過了自己曾住過的狼洞,跑過了曾迷失過的草甸,跑向了終點,跑向了死亡。最後它停下了,望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碧色閉上了眼睛。

也許,以後再也看不到黑壓壓的狼群。這一群草原的守護神漸漸地淡出了視線,銷匿了身影。但沒有銷匿的是草原上越來越多的黃羊,越來越多的鼠洞以及沙漠化越來越嚴重的草原。是啊,狼是騰格里派下來守護草原的,沒有了他們,以後靠人來維持平衡?

毋庸置疑,姜戎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像海明威那樣用文字抨擊了人們的心靈。但願,人們早日覺醒,但願,狼性重歸草原。

第3篇

記得那天回家,媽媽遞給我一本書。我一看,哇!是姜戎的《狼圖騰》。我立刻打開了它。很快,這本書就吸引住了我。從狼群獵黃羊,圍殲黃羊,到狼群將黃羊趕入冰湖,我一直大張著嘴巴。狼怎麼會這麼聰明?我始終認為,狼這種動物,只有貪婪和不自量力罷了。可是,在這本書中,狼群狩獵的條理性、對時機的精準把握程度和它們的耐力都讓我吃驚。狼怎麼會這麼聰明?狼怎麼可以這麼聰明?帶著滿腹的疑問,我看了下去。

下一部分又是一次狼群的`狩獵。這一次更加驚險,因為人們的過度掠取和掏狼崽行動,使得本來就勇猛異常的狼群更加凶惡,在狼群的瘋狂進攻下,許多馬倌抵擋不住,而這一群軍馬更是無一生還。

而與此同時,北京知青陳陣、楊克他們去掏了一窩狼崽,並且抱來兩隻養著。到最後,一隻給了道爾基,另一隻還是他們自己養著。

從此以後,故事就轉入了陳陣養狼的主情節。從狼群圍殲村莊、開墾新牧場,再到人們屠殺天鵝,運走芍藥花,再到最後的因草原環境過於惡劣而搬回城內的知青,圍繞著小狼,細節描寫了小狼成長的全過程,形象刻畫出了狼骨子裡的這種凶狠頑強的鬥爭精神。

看到最後,我心裡十分難受。一片美麗的額侖草原,因為一些卑鄙無恥的荒唐理由,被開墾成了農田,最後變成沙漠。這麼一個悲劇,卻在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重複上演。在沒有漢民族入主這塊草原的時候,人順應自然,不亂砍亂伐,所以這塊草原得以儲存了200年,20xx年乃至20000年。可是自打漢民族入主中原,不但漢人,一些蒙古人也開始學漢人過度放牧,亂砍亂殺。於是,短短7年,美麗的額侖草原,就變成了一塊荒漠。狼群被迫北遷,獺子洞隔兩三步就有一個,而黃鼠猖獗尤甚。

現在,中國已經劃定了保護稀有動物的保護區,動物們的生存條件有所改善,但這是不夠的。我們要退耕還林,還給動物們真正的生存環境。因為這個環境,才是我們真正的家。只有在這個家中生活,才是地球命運共同體。

第4篇

趁工作之餘,我拜讀了姜戎先生的《狼圖騰》這本書,它是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在讀這本書之前,狼在我心中一直是凶殘、狡詐的動物,但讀過環環相扣的“狼故事”後,我對狼在認知上發生了改變,並在狼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狼是聰明的。在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身上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面對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挖洞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狼是智慧的。狼是一種群居性動物,在捕殺獵物前都會進行踩點,選著獵物,埋伏,設定陷阱,圍追堵截,攻擊,直至獵物倒下。暴風雪中,狼群在頭狼的指揮下衝散馬群,在馬倌重整馬群的時候分頭追殺東南方向的馬匹,最終將馬群趕入事先設好的陷阱中。

狼是團結的。它們只聽從頭狼的命令,只要頭狼一聲令下,它們都會奮勇向前衝,而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章法嚴謹,協同作戰,從而使戰果最大化。

狼是不屈的。在與人的鬥爭中,它們被人類包圍,被群狗包圍,仍舊不屈不撓戰鬥到最後,一點也毫不畏懼。面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又一次寧死不屈的.與牛馬車抗爭,毫不妥協。

狼是有毅力的。在捕捉黃羊時,當它盯上一隻黃羊就會耐心的潛伏下來等待最佳時機,它沒有因為黃羊睡著而發動攻擊,直到天亮時黃羊被尿憋醒,狼抓住時機發動攻擊,成功捕殺獵物。

狼是有犧牲精神的。當狼群被人類發現時,狼群會分出兩隻向著與狼群相反的方向跑去,寧願犧牲自己引開人類,從而使狼群擺脫人類的獵殺。狼是忠義的。當有獨狼被人類發現時,為避免狼群被人類發現,它們不會向著狼群的方向跑,確保狼群的安全。

狼是勇敢的。它們從來都不畏懼死亡,暴風雪中為衝散馬群,他們不惜與馬同歸於盡去撕扯壯馬的肚皮。在與群狗的爭鬥中前仆後繼,不畏死亡,戰鬥到底。

當狼的各種品質匯聚在一起時,我看到了狼圖騰精神,也懂得了狼的生存之道。在當今充滿“羊性”的社會中,狼圖騰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只有同時具備了“狼性”與“羊性”,才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作者:程振江

第5篇

這是一本紀實體的長篇小說。這本書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令人讀完之後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為狼只是喜歡群居的野獸,憑藉著數量的優勢撲捉一些小動物,苟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凶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為食肉類哺乳類動物,它也只能去欺負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襯托虎豹們的勇猛。就象一部電影,它永遠只能做配角。然而,讀<狼圖騰>,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我越來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無知。甚至有點愚昧。

狼是智慧的。

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鬥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排程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

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群狗的爭鬥中狼也是前赴後繼,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

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裡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

第6篇

從古至今,狼一直扮演著凶惡的角色。狼的形象在人們心中,也是“壞”的含義。而我看的這本《狼圖騰》並沒有用任何偏見手法來描寫。書中描繪了一個獨有魅力,一個雖聰明但並不狡猾的狼,它是一個讓人驚歎的草原精靈。

當我初次拿到這本書,完全被書封面上那雙幽幽冰冷的眼睛所吸引,眼睛綠瑩瑩的,射出來的目光像錐子一樣,把人盯得滿頭大汗。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漢族知情,跟隨在蒙古的額侖草原,與睿智,崇尚騰格里和狼圖騰的畢力格老人和一些見多識廣的蒙古人,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漸漸崇拜上了狼圖騰,窺視狼群狩獵,見識狼群襲擊羊群,挖狼洞,羊狼崽,面臨著狼災……這些讓陳陣記憶猶新的事慢慢改變了對狼的`看法。他彷彿看見了一個頑強、勇敢、好鬥、勇於拼搏的靈魂。這靈魂讓他對狼著迷,不停探索狼的奧祕。當他看到老練狼王帶領狼群身經百戰時,當他看見狼群面對危難誓死拼搏、無所畏懼時,當他看見狼面對狼崽那無微不至的照顧時,他為狼而讚歎,為狼而喝彩。

其實,狼也並非人類所想的那麼罪大惡極,在蒙古人眼裡,它是智慧的化身。

狼圖騰是一個強大、神祕、極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圖騰,它能在冥冥之中影響一個人的信仰,左右一個人的靈魂,鑄進人的心裡。

有一件事情,一直驚訝著千萬人。成吉思汗只有幾萬大軍,卻能在東南亞立足,建立強大王國。這並非偶然,成吉思汗有著狼一樣堅強毅力,野心,智謀等等許多特點。

我們人類只會批判狼的缺點,並沒有正視它的優點學習利用。

狼掠走了一隻羊,人們獵殺成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應受到保護,這樣才能維持生態平衡,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地球。

地球上的每一個都是平等的。而人類卻愚蠢的認為是地球的主宰者。

我們大家都應該攜手維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攜手共建美好的未來。

第7篇

緩緩合上最後一頁,一直凝視著文章的最後一個字。讀《狼圖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看完,都是這樣,呆了。 日記

以前就是喜歡狼,愛狼的冷酷、弱肉強食。以前喜歡看沈石溪的《狼世界》,現在喜歡看《狼圖騰》,這本書讓我深深的體會到華夏的小農意識是多麼的深刻,多麼的劣質!就算現在也是,你可以試試看在電腦上打打ailang(愛狼)他只會顯示愛郎等等,就算死搭硬搭,既然出來個愛浪!就是不肯顯示愛狼!可見對狼的恐懼之深!

雖說我就是個華夏人,(我相信閱讀這篇文章的大家也多半是華夏人),但我崇尚狼圖騰。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進入正題,諒解一下,這處於我對狼的`喜愛。

草原狼消失了,額侖草原烈酒銷量幾乎增長了一倍……

這是為什麼?不是應為草原人們愛喝酒了,而是應為他們心中的痛楚讓他們無法忍受!狼圖騰,草原魂,草原民族自由剛毅之魂!沒了狼圖騰,就沒了草原魂!草原人民也會被毀滅!

我閱讀過許多狼圖騰的讀後感,只有一點沒提到。那就是狼性和羊性!

為什麼以前的草原名族還是被華夏打的落花流水?因為那時的華夏還有狼性,但狼性難控制,便被人轉換成了羊性,羊性懦弱,所以後來草原區區三萬騎兵就把這個中國大陸橫掃。

羊性很可惡!沈石溪小說裡有這麼一段:一頭綿羊被吞噬,其他綿羊在一旁幸災樂禍的咩咩笑著。這麼幸災樂禍!就像當時日本侵略中國,一位中國人被斬頭,其他的人圍在一旁嘻嘻哈哈的觀看!

?狼圖騰》裡有一段,包富貴開著車追大狼,結果大狼因體力透支而倒下,其實,他倒下了嗎?沒有!他永遠站在那裡,誰也無法打倒他的英魂!看看現在的中國地圖,中國佔這麼一大塊地方,腐敗的活著,雖生猶死!看看蒙古,雖然這麼小一塊地方,卻活的有意義!永遠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