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8篇

調研報告可以通過文字描述、圖表和資料來呈現研究結果,調研報告通常包括各種資料、圖表、影象和文字,以支援研究的結論,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鎮域經濟調研報告8篇,供大家參考。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8篇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1

按照xxx縣委及縣政府的工作安排及要求,xxx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自4月起對近年來我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期間分別採取召開我局全體會議、監管服務物件會議,發放徵求意見問卷,以及深入基層,對監管相對人調研等形式。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在本區域依法行政或履行工作職責情況;圍繞中心,服務經濟、促進發展方面的舉措及實施情況;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解決落實情況;隊伍建設包括思想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的情況。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xxx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基本情況

xxx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是20xx年在原xxx縣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的。承擔對xxx縣藥品的研製、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實行質量監督管理以及對食品、保健品、化妝品質量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開展對重大事故查處的職能。我縣轄區內有藥品批發企業一家,藥品零售企業129家,醫院(包括衛生院)16家,個體診所及村衛生室800個。對此,保證區域食品藥品質量,保障城鄉居民飲食用藥安全任務十分繁重。自建局以來,我局克服人員少、任務重、裝備不足等困難,牢固樹立和實踐科學監管理念,運用行政與技術監督二種手段,嚴格執法,規範經營,為加快我縣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規範執行

幾年來,我局認真做好藥品日常監督、藥品抽檢、市場稽查三者相結合的文章,藥品、器械市場進一步規範,人民群眾的用藥用械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1、藥品安全監管機制不斷完善。

一是通過聘請鄉、村藥品協管員和資訊員,逐步建立起農村藥品市場的兩級監督網。積極引導民營、個體醫療機構加入藥品主導供應商供應網路。積極鼓勵外市、外省的藥品批發、連鎖企業到本地農村發展藥品集中配送和藥品連鎖經營。這就既推動了農村藥品供應網路的發展,又促進了藥品經營企業間的公平競爭二是各項制度不斷創新完善。對班子成員,各股室及每個成員的分工,本著各盡所能,發揮長處的原則,進行了重新調整。實行了以鄉鎮為單位的“責任區制”,以股室為單位的“分工負責”制,以及稽查工作的“組團協作制”。推行藥品生產企業內部質量層級責任制,明確各關鍵崗位的職責權利。三是督促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認真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認證,藥品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範,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自律意識不斷增強。

2、市場監控能力不斷加強。

一是加大藥品藥械的監督抽檢力度。今年第一季度完成抽檢批次120次,其中中藥飲片3批。開展多次專項整治活動,如:瘦肉精的專項治理,眼科用藥專項治理,規範市場票據,醫療器械專項整治等。開展對區域生產高風險醫療器械的監督檢測工作,提高了監督抽樣的靶向性,及時發現並處理市場問題藥品。二是嚴格執法程式,強化內部制約,經常進行自查自糾,做到執法許可權法定化、內容標準化、程式合法化、制度規範化。三是大力整治藥品市場。深入開展“小藥店”專項整治,建立了藥品零售市場退出機制,對藥品連鎖公司門店、批發公司門店、藥品零售公司分支機構實施集中檢查統一向總部反饋的機制,督促其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得到及時整改。四是運用資訊化技術創新監管方式。進行流通領域藥品的網上監管,提高藥械監管效率和快速應對能力。

3、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結合藥品、藥械監管實際,出臺一系列符合區域特點的規範性檔案,特別是及時調整區域藥品零售企業設定申請,實行藥品零售企業零距離設定。通過政策傾斜、發展指導等措施,促進藥品零售企業連鎖率發展。二是深入調研,強化培訓指導。通過開展調研,送政策、送輔導到企業,舉辦培訓班,瞭解社會各方面意見,解決企業實際困難,提高藥品從業人員素質,完善自身決策機制。三是落實政務公開,提高工作效能。我局及時完成了全縣《藥品經營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年檢工作;完成了涉藥人員的健康體檢工作;加強毒、麻、精、放等特殊藥品的監管工作。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受到監管相對人的好評。四是加強安全用藥宣傳,如開展老年人安全用藥和理性保健消費的宣傳,增強了老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2

根據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要求和我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我於5月22日到聯絡點鄉村,走訪部分群眾,對聯絡幫扶人劉佔國進行了深入座談,就群眾關心的就業創業等民生問題進行了專項調研。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隸屬縣鄉,位於縣域東南部,南與南和縣相鄰,現有人口4500人,共1200戶。村民們多以傳統種植業為主,部分家庭開設有家庭式小企業,多數村民沒有固定職業,靠外出打工為生。是村有名的致富能手,兩口子經營化肥、農藥生意,芒種時節還利用大型拖拉機幫村民們耕地,日子過著紅紅火火,在當地小有名氣。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實地檢視村容村貌,參觀家庭企業,同村民進行座談、拉家常等形式詳細調研,瞭解村民生活狀況,對創業需求,以及對人社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我發現村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新時期農村,農民們有著渴求學習的願望和渴望求職的心情,創業前景非常廣闊。村裡像劉佔國這樣的許多同志,雖然創造了部分財富,被村裡譽為致富能手,但其家庭式企業規模的擴張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侷限性,企業發展的後續工作,即專業技能、資金、社會保險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支援,嚴重阻礙著創業道路。如何促使劉佔國以及其他群眾家庭式企業規模得到有效地擴張,求職者實現就業,結合人社工作實際,為其提供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課題。

三、我們的思考

(一)進行普法教育,營造和諧社會。通過介紹實實在在的案例,讓劉佔國感受到樹立維權意識的重要性,學習人社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印製宣傳頁和懸掛條幅以及上門贈送、沿街散發、當街懸掛等宣傳形式,向農村勞動力灌輸依法勞動、依法維權的法制觀念,並樹立起劉佔國帶領大家學習法律法規的濃厚氛圍,讓大家都學法、懂法、守法,共同構建和諧的法制社會。

(二)完善基層服務平臺,發揮積極作用。要進一步完善服務平臺網路體系,最大限度的梳理局各股室業務事項,儘量簡化審批手續,實施屬地化管理,將辦理事項下放到各基層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其在就業培訓、人力資源交流、調解仲裁、社會保障等多方面作用,積極做好群眾服務工作,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各種人社事項。

(三)實施政策傾斜,做好就業創業工作。通過基層服務平臺對轄區內各類勞動者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其求職意向和學習要求,分別開設相應的技能培訓班,開展就業指導。在政策上要靈活運用,大膽施用,實施政策性傾斜,有針對性地開展免費技能培訓,免費職業介紹,免費技能鑑定,以及對其子女上技校、畢業後創業予以資金支援等優惠政策。

(四)規範從業行為,提供社會保障。積極引導他們規範從業,派出相關科室人員到這裡送上政策法規,按照個體從業人員管理辦法,讓他們簽訂勞動合同,保障用工雙方的合法權益。社會保險方面,先讓他們及員工參加工傷保險,以減輕他們用工風險壓力,有效地保障勞動者因工受傷的賠償待遇,從而避免勞動糾紛。積極引導他們參加養老保險,保障他們將來的老年生活待遇,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養老壓力。

農村勞動力是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打造美麗生活的重要力量,人社部門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利用自身特點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服務,對於他們脫貧致富,維護家庭和睦,構建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3

敦煌市肅州鎮是城郊農業大鎮,多年來為城鄉一體化建設做了積極貢獻,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取得了較為輝煌的成績。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後,如何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促進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發展城郊農村經濟,成為我鎮亟需思考的問題。根據要求,通過對我鎮城郊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現彙報如下:

一、肅州鎮基本情況

肅州鎮位於敦煌市西郊,東連市區沙州鎮,西連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靠敦七公路開發區,北與黃渠鄉接壤,敦煌城區主幹道陽關路橫穿東西,新城區古城路南北貫通,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鎮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2萬畝,現轄祁家橋、高臺堡、魏家橋、肅州廟、板橋、武威廟、河州堡、孟家橋、楊家堡、姚家溝10個行政村, 5783戶,2.1萬人,__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預計達到4.2億元,農業總產值3.0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8126元。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探索城郊型農業發展模式,核心就是以負責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務實的舉措,積極化解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綜合我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實際,在發展城郊經濟工作中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加強和改進。一是在跳出農業抓農業方面,雖然確立了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但在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統籌發展方面研究的還不全面,還存在協調性不強、統籌性不夠的問題。由於受發展空間、思想觀念、投入能力等諸多條件限制,規模化、優質化發展還停留在追求單位產出、單位效益這一層面上,綜合運用生產、經營、銷售、流通手段提高產出效益的實際招法還不多。由於受基地、規模、市場等因素的制約,產業化發展還不夠平衡,農產品多屬於初級加工,在跳出肅州、整合力量、集全市資源為我所用方面步子邁得還不大。二是在提高組織化程度方面,雖然在實踐中進行了積極探索,但對如何組織農民、如何發揮合作組織作用等問題研究的還不到位,還存在專業化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大的問題。在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方面始終處於主體地位的廣大農民,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如何有效克服小家小戶、單打獨鬥生產模式,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強化合作意識,不斷提高面向市場、進入市場、駕馭市場和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走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是當前推進"三農"工作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實際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三是在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方面,雖然通過深化改革、加強建設對此進行了有力推進,但實際工作中對基層組織如何強化管理、如何調動積極性研究的還不深入,還存在基礎工作薄弱、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就是面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基層幹部大多還停留在已有的思維定勢和工作模式之中,在組織農民進行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繁榮農村文化、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方面,一些農村幹部還存在等靠思想、處於茫然狀態,思想觀念亟待轉變,促進發展促進和諧的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在建立健全農村新型管理體制方面,雖然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進行了積極的改革,但實際工作中對新型管理體制的配套性、長效性、激勵性研究的還不全面,還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問題。

三、加速發展城郊經濟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發展目標,走城郊城市化道路

1、充分利用城郊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積極圍繞休閒、生態、觀光、旅遊農業以及名優農產品進行專案包裝,積極開展各類相關招商活動,做精有限資源農業。

2、充分利用地處城郊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建設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生產為城市配套的蔬菜、畜禽等副食品類農副產品,搞活三產服務業,形成新型的城鄉產業結構和城郊農村經濟體系。

3、以城帶鄉,以鄉促城。面對耕地逐年減少的現實,引導農民向城市集聚,以"城鄉一體,共同發展"為目標,借鑑城市管理的成功經驗,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整治鄉容村貌,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實現城郊農村城市化、城郊農民市民化,使城郊農村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的一部分。

(二)發揮特色優勢,打造農村品牌效應

1、跳出農業看農業,跳出農村看農村,在種植結構上創特色。隨著城市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發展,城郊農業的功能和作用不斷延伸,發展生態農業、精品農業、旅遊農業、觀光農業、花卉農業、農業度假村成為發展城郊經濟的捷徑,每個地方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特色農業。

2、堅持在發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別,在差別上創優勢。大力發展蔬菜、林果、特色餐飲等產業,形成特色優勢和規模效應,推動城郊型特色農業的發展。用工業化手段推進城郊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用工業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農業當工業抓、把農業當專案搞,實現企業化運作、產業化經營、工業化發展。

(三)我鎮加快城郊經濟發展的一些做法

近年來,我鎮在快速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提煉,在發展城郊經濟上形成了一些適合自身發展的思路。按照"科學佈局、擴張規模、完善功能、彰顯魅力"的總體思路,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程序,在城郊的祁家橋、魏家橋、板橋等村發展以住宅、商貿、娛樂、餐飲為主的商貿服務業,助推城郊經濟快速發展。一是在祁家橋村一組開發建設高標準出租公寓和配套設施,為外來經商務工人員提供優良的生活環境,規劃建設外來人口生活服務區和勞務市場。二是依託沿黨河風情線和溼地公園優勢,在祁家橋村、高臺堡村發展以農家客棧、農家餐飲、田園採摘為主的農家旅遊觀光區。三是依託北外環線和敦格鐵路過境及鐵路貨站建設,大力發展以專業市場、礦產流通、物流中心為主的倉儲物流集散區。四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打通鎮域內"四縱四橫"的交通網路,打造"四縱四橫"的產業框架。

四、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全市農業資源科學整合利用力度。通過優化全市農業生產力佈局,建立完善的農業市場體系和完備的農業資訊網路交流平臺,全面整合全市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力量,建立行業與產業聯動機制,構建農產品價格預警機制,在全市形成統籌發展、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二是加大全市農業農村實用型人才培養力度。以培養新型農民為重點,制定全市新農村人才建設規劃,通過實施新型農民素質提升戰略和城市人才服務農村戰略,加快全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涉農專業人才隊伍、農村基層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援和人才保障。

三是加大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品牌打造力度。把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出去,是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城市化程序的現實選擇。要通過動員社會各方面資源和力量,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的培訓力度,提高勞動力轉移組織化程度。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4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當前我市提出的“大學生興村計劃”的統一安排,為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推進農業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我利用社會調查期間,問計於群眾,瞭解群眾的願望,傾聽群眾的呼聲,重點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完善配套水系,增加農民收入,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廣泛地聽取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安莊村地處臺陳鎮西南部,東臨107國道,近鄰京廣鐵路,距集鎮中心1公里,轄有蒜劉、於莊、大王莊、小楊莊和安莊等五個自然村,現有村民512戶,總人口2179人,共分成7個村民小組,其中黨員有44名,耕地1820畝。xx年村經濟收入達到了51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安莊村農業和各項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地下水含水層主要位於120-150米之間。整個村莊地形相對平緩,是我縣一箇中等規模的典型農業村。安莊村的村容村貌較為整潔,但村內綠化程度較低。住房基本上都是磚瓦結構,部分田間道路、村莊巷道尚未硬化,絕大部分農戶以煤和秸稈為燃料,建有幼兒園、國小、衛生室、農民科技書屋等,但基礎條件有待改善,安莊村已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但由於近年來宗族勢力復興,矛盾突出,嚴重影響村民自治與鄉村民主。特別是自8.26洪災以後,許多房屋以成危房,需要及時維修或推倒重建,植被大部分損毀,嚴重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

二、經濟狀況

1、經濟結構。安莊村主導產業為旱作農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還是以傳統的第一產業為主。在第一產業中又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由於自然條件和傳統習慣所限,經濟作物種植很少。隨著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和農民科技意識的增強,糧食單產較過去有所提高。全村今年種植大蒜近300畝,平均畝產1000公斤,由於今年大蒜價格較去年低,每公斤大蒜在1.2元上下,畝淨效益1000元左右,經濟收入較往年有所下降。農閒時期,勞動力以外出務工和手工業為主,佔到全村人口的1/5。目前全村有冷拔絲、油料、零售等商業經營9戶,電氣焊和機械維修3戶,農產品加工2戶,大型養殖場2家,廠房25間。

2、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一是種植業。糧食在作為口糧的同時,全村每年可出售小麥85萬公斤,玉米43萬公斤。高效農業種植戶不多,規模不大。其中無公害蔬菜種植戶20戶,共100畝。年收入30萬元。二是養殖業。全村現生豬存欄500頭,肉、蛋雞3萬隻。年收入在80萬以上。三是運輸業。全村現有大型運輸車輛3部,中型運輸車輛7部,大小三、四輪農用運輸車50臺,從事運輸行業15戶。四是外出務工人員。目前該村在外務工人員283人,主要分佈在南方沿海經濟發達城市,以技術工和勞力工為主。

3、影響農民增收的幾個因素。一是農業種植成本高。儘管農民負擔有所下降,糧食價格有所上漲,但基本被化肥、農藥、柴油等農資價格上漲因素所抵消,農民種地的實際收益沒有明顯提高。二是缺乏技術和市場資訊。農業科技水平較低,農民獲取科技資訊的渠道有限,種植新技術推廣面小,新品種覆蓋率低。三是剩餘勞動力。沒有經過相應技能培訓,層次較低,收入不穩定,勞動報酬無保障。四是農民自身素質的問題。農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質低,使得農業新技術的應用,新品種的推廣受到限制。農民因文化水平低,缺乏競爭力,在非農領域就業面臨著諸多困難,減少了增收的機會。

三、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安莊村全部採用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低,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農業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缺少產後加工處理,產業鏈條短,產品以自產自銷為主,組織化程度有待提高。農田灌溉溝渠嚴重老化破損,水資源浪費嚴重,部分田間道路、村莊巷道尚未硬化,文體活動設施不健全,綠化率較低,普遍採用傳統旱廁,養殖戶庭院環境衛生較差,清潔能源使使用者少,部分房屋年久失修。該村的土地較為分散,致使輸水渠道過長,勢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難以開展較大規模的農業開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尚未全面展開。

(二)、村民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較大,村民各自為陣,缺乏龍頭企業、經濟帶頭人和專業合作組織,村裡缺乏第三產業,村財收入低,不能滿足村民公共設施建設需求。一些村民對中央的支農惠農政策不瞭解,缺少就業機會,缺乏種植技術,資訊閉塞,增收的渠道相對狹窄,家庭生活負擔較重,導致收入偏低。

(三)、農村基礎建設滯後。目前村內電線老化且私拉亂接現象嚴重,缺乏必要的垃圾收集體系,人畜混居,影響村民居住環境衛生,嚴重威脅著群眾的安全。醫療條件差,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弱勢群體保障體系薄弱,科技文化投入不足,缺乏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

(四)、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識、法制觀念不強。當前,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同時缺乏誠信意識,在產業化經營中常有違約等不守誠信行為出現。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xx年農村勞動力中,國小以下文化程度佔35%,國中文化程度佔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佔15%。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質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逐步淡化,賭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抬頭的趨勢。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目前,一些農村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群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三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群眾的感情,做“撞鐘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級組織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部分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正常的辦公費用都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無法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同時由於包產到戶後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村經濟發展,也致使了無人關心集體事業的現象的產生,村委會雖實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規劃在本村因無力參與支援而無法實施。五是農村村民自治工作發展不平衡。村務公開不及時,財務公開內容不全面,無明細帳,當地群眾有意見。六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後,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村社會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四、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黨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就安莊村實際情況而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當前思路可理解為:努力推進和實現農村的農業產業化、農民知識化、村風文明化、保障社會化和管理民主化。

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重點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實現家庭經營和聯合組織經營的優勢互補。努力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接機制,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努力在二、三產業上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增加農民收入。

農民知識化: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加大對農民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掌握至少一項致富技術,加大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村風文明化:積極推進農村的“四改”(改環境、改容貌、改衛生、改觀念),加大對農村公路、農電網、電視網、電話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改善農村環境;編修農村規劃,推進現代化農村建設,改變農村面貌。採取推行農村飲水改造、發展戶用沼氣、實行人畜分離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措施,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農民發展迴圈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村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保障社會化:全面推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積極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幹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我村的實際,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培育主導產業,實現產業富村。

優化產業結構,突出“一村一品” 在穩定經濟作物、適度發展畜牧業的基礎上,重點發展蔬菜、果品,突出“一村一品”,在我縣提出“學青洲、比貢獻、促發展”的基礎上學習高新技術,先進經驗,將安莊村建設成為設施農業示範村。

1、果蔬種植。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以“戶戶有大棚”為目標,新建10棟塑料大棚,運用現代化種植技術,種植反季節蔬菜,並輻射和帶動其他村設施蔬菜的發展,新建棗、梨、杏等果園150畝。

2.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建設大田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區800畝、機耕道路500平方米,將安莊村建成為我縣旱作節水農業示範村。

3、建立節水管理機制,積極探索運用經濟手段提高村民節約用水意識。採用管道輸水、小畦漫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4、建設機耕道路,完善道路綠化林網。在設施大棚區,配備水錶和比例施肥器等節水設施,採用微灌(滴灌或微噴灌)技術,實現灌溉的肥水一體化作業。

5、建設資訊服務與產品展示廳。配備電子顯示屏和產品展示臺等裝置,通過網路平臺,方便農戶及時瞭解市場行情和價格資訊,並對外提供產品資訊。

6、通過雙向互動,促進產品流通。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引導農民成立安莊村蔬菜果品專業合作社,統一組織生產、統一產品質量、統一組織銷售、統一策劃宣傳,打造安莊村品牌,擴大銷售渠道。引導扶持經營能手帶頭組建聯合銷售實體,實行企業化運作,通過企業帶動實現產業富村。

7、建設養殖小區。依託雙匯產業化工程,發展現代畜牧業,在安莊村的西北約1公里處建設一個規模養殖小區,分為三個功能養殖區,一個物流服務區和一個辦公區,共佔地面積200畝,其中雞養殖區65畝(包括蛋、肉雞養殖區),生豬養殖區93畝,生豬育種區26畝,物流服務區12畝,綜合辦公區4畝。形成年飼養肉、蛋雞10萬隻,豬存欄1000頭的能力。配套打井1眼,確保養殖小區的用水需要。

8、拓展農業功能。開發“農家樂”、“鄉村遊”等旅遊專案,實現觀光農業與品味文化、度假休閒的有機結合,拓展安莊村的農業功能,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二)、加強技術推廣,實現科技興村。

1、構建技術平臺,整合推廣資源。以“三電合一”為載體,加強農業資訊化建設,農戶上網率達到15%以上。廣泛開展農業科技資訊服務,組織專家進村入戶,為群眾解答各種疑難問題,使安莊村農民及時有效地獲取農業科技服務。

2、引進品種技術,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引進大棚蔬菜新品種,發展多樣化種植,不斷提高設施農業的效益,依託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果樹所、臨穎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等教育科研推廣單位,按照“便捷、易行、實用”的原則,加快引進推廣轉化速度快,農民易接受,使用效果好的設施栽培、果園管理、果蔬產後加工、畜牧養殖、獸醫防疫、農田灌溉等技術,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開展安莊村耕地質量檢測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發展綠色農產品生產,打造安莊村綠色品牌。

3、聘請設施園藝、果樹、畜牧養殖等方面的專家,每位專家負責聯絡和培訓10個農民示範戶,每個示範戶帶動10戶農民,通過層層帶動,不斷提高科技入戶率和技術普及率。

4、完善“農民科技書屋”,改善農民學習條件,在現有各類農業技術書籍、期刊、光碟的基礎上,充實數量,尤其是增加設施栽培管理、綠色產品生產技術與規程等方面圖文並茂、好懂易學的技術資料。

(三)綜合利用資源,實現生態建村。

1、推廣清潔能源,提高生活質量。普及推廣太陽能熱水器,解決村民生活熱水,利用養殖小區的糞便汙水和其他生活廢棄物建設大中型沼氣設施,實現全村集中供氣,解決炊事用能。通過沼氣和太陽能的利用,減少煤炭消耗,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將安莊村建設成我縣清潔能源示範村。2、完善配套建設,美化村莊環境。改善生活設施條件,將全村現有的傳統蹲坑廁所改造為糞尿分集式生態旱廁,組織農民綠化庭院。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完善道路硬化、沿外迴圈線兩旁建設環村莊綠化帶,綠化美化村莊,建立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 3、開展物業服務,完善村莊管理建立物業服務站,定時清運垃圾、糞便,清掃道路,管護花草樹木,維護水、電、路、氣、通過專業化服務,保障公共基礎設施正常執行,實現家居環境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家務勞動簡捷化。

(四)、加強教育培訓,實現人才強村。

1、開展校村合作,培育骨幹人才與河南農業大學合作,選送高中畢業的優秀青年農民參加設施園藝、果樹、畜牧、獸醫等專業的大專班學習,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村民致富帶頭人。依託農業部“百萬中專生計劃”,重點對村組幹部、專業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骨幹、農村經紀人等進行職業教育,培養10-15名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 2、加強技能培訓,培養新型農民。依託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利用遠端教育和現場教育相結合,開展科技培訓入戶、技術服務入戶、農業資訊入戶、物化補貼入戶、農業機械入戶等活動。提高科技示範戶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每年開展培訓100人次,使每個青壯年勞動力平均掌握2~3項農業實用新技術。

(五)完善組織機制,強化支部帶村。

1、健全村民自治機制,推進基層民主化程序。健全安莊村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落實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建立村民理事會、監事會等自治組織,健全以財務公開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完善“一事一議”等民主議事制度,引導農民自主開展農村公益性設施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完善和落實《村民公約》,形成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機制。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引導農民樹立法制觀念,增強依法維護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責任。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農村安定祥和、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2、加強黨組織建設,發揮核心作用。加強黨支部班子建設,開展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標準黨支部活動。建立完善“一制三化”(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執行機制、黨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式化)的工作機制。落實黨員幹部“兩帶三為”(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為民造福、為民解困、為民排憂)責任,全面開展“三項培養”(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的農村基層幹部)活動,提高黨員幹部隊伍素質,增強安莊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鬥力。

(六)發展公共事業,建設和諧新村。

1、加強基礎教育,提高村民素質。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按照臨穎縣“xx”教育發展規劃,將目前的村國小擴建成為標準化中心村國小。實現校園佔地面積、校舍建築面積、專用教室設定、校園規模、班容量等五項指標達到規定標準。

2、發展文體衛生事業,提高健康水平。建設村文體活動中心,為農民提供文體活動場所。普及有線電視、寬頻網入戶,使農民享受現代文化娛樂。改造村衛生醫療室,完善醫療設施,保障村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

3、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構建和諧新村。以為民解困為核心,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以農村特困群眾生活救助、大病醫療救助、農村五保物件救助、教育救助、養老救助、自然災害救助等為輔助,以捐贈扶貧為補充,建立健全覆蓋全村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保障機制和養老保險制度。

回顧上半年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好政策,有縣鄉兩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難,完成黨委政府所交給的各項工作,絕不辜負領導的希望,群眾的要求,快速發展經濟,帶動群眾致富,為建立文明董畦、平安和諧董畦和新農村建設而努力,爭取年底交給黨委政府一個滿意的答卷。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5

為深入貫徹xxxxx在xx、xx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數字中國、製造強國等重大戰略部署和省、市委對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作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省、市、縣人大常委會將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專項監督作為今年履職的重頭戲。x月,常委會主任會議通過下發專項監督實施方案,對專項監督作出部署。x月,開展線上問卷調查,參與者xxxx多人次,徵集xxx條意見和建議。x月,分別聽取x個政府部門情況彙報,組織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委員、部分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共計xxx餘人視訊聽取數字經濟專題講座。x月,市人大常委會各位領導帶領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委員和市人大代表等xx餘人組成專項調研監督組,分六組赴區縣(市)開展調研,實地考察xx餘家企業和研發機構,認真聽取當地人大和政府情況彙報,廣泛徵求xxx多位人大代表、企業家、專家、行業協會負責人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市人大財經委進行了情況彙總和分析研究,現將形成的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主要舉措及成效

20xx年省委作出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以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著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取得了積極成效,有力推動xx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要素供給,構建發展新體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長為組長的xx市數字經濟發展、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各區縣(市)和市級相關部門建立相應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統籌謀劃數字經濟發展。二是完善政策體系。先後出臺《數字xx建設規劃(2018-2024年)》、《關於搶抓機遇加快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5g、軟體、工業網際網路、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等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構建比較完善的數字經濟政策體系。市縣兩級財政三年統籌上百億資金支援智慧製造,加大以數字經濟為重點的產業專案扶持。三是著力平臺建設。大力實施栽樹工程,成功引進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智慧製造產業研究院、浙大機器人研究院等xx家共建研發機構和高能級創新平臺。高層次人才集聚創新高,引進全職院士xx名,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創業人才xx名,省領導型創新創業團隊xx個。

(二)突出關鍵領域,積蓄髮展新動能。一是突重點。數字賦能培育製造業單項冠軍xx家,居全國城市首位。積體電路和光學電子建成一批數字化產業叢集,2019年,全市積體電路和光學電子產業實現產值分別同比增長xx%和xx%。二是補短板。積極建立特色型中國軟體名城,大力發展服務於智慧製造的管理控制類軟體、嵌入式軟體、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軟體,提高軟體與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三是抓龍頭。全面深化與華為的戰略合作,xxxx產業園正式開園,著力打造基於xx計算的千億級5g產業叢集,xx為總部的xx伺服器實現首發首用。與阿里巴巴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聚焦提升製造產業、港航物流、內外貿易、商業零售、城市治理的數字化水平,滾動實施一批具體專案。

(三)加快融合應用,推動產業新變革。一是工業數字化成效凸顯。深入實施智慧製造行動計劃,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智慧化改造佔全部技改專案的xx%以上,全市骨幹企業裝備數控率超過xx%,數字化裝置聯網率超過xx%,2019年,全市智慧製造指數居全國城市第五位。數字化製造業新產品產值率高於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率xx.x個百分點。二是服務業數字化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形成多點支撐、多極集聚的產業發展格局,建成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x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眾創空間x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位居全國前列,網路零售額和居民網路消費額快速增長,分別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xx%和xx%,年均增幅都在xx%以上。三是農業數字化穩步推進。以建設省級數字鄉村試點示範市為契機,積極探索數字平臺、技術應用、發展模式,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全面融合。全市建成xxxx個農村電商服務站,吸納農村就業人員x萬人。

(四)打造資料平臺,拓展政務新優勢。一是政府數字化加快推進。在中國社科院釋出《2019年中國數字政府建設指數報告》中,我市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在xx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一證通辦省和市定事項視窗端、電腦端、移動端實現xxx%。二是資料共享逐步提升。建成公共資料交換平臺和資料開放平臺,提高資料交換覆蓋面,實現全省範圍內批量資料傳輸交換,落實部門資料共享責任清單,資料共享取得新的進展,共享體系初步形成。三是數字化治理不斷拓展。持續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網際網路+監管,深化無證明辦事城市建設,拓展數字化治理場景應用,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務和政府決策能力。

二、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各級政府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中主動作為,效果逐步顯現。但從調研情況看,我市數字經濟發展存在著不少短板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數字經濟體實力不強。從總量看,2019年,我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為xxx億元,與xx的xxxx億元差距明顯。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xx%,低於全省x.x個百分點,低於xxxx個百分點。從佔比看,我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全省比重為xx.x%,遠低於xxxx%的佔比。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x.x%,低於全省x.x個百分點,落後xxxx.x個百分點,列全省第五位。從戶均看,特別是數字經濟服務業,我市企業戶均資產規模、戶均收入、戶均利潤分別僅為xx的xx.x%、xx.x%、xx.x%,企業實力明顯偏弱。從效益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增速落後全省x.x個百分點,居全省第x位;利潤總額增速落後全省x.x個百分點,居全省第x位;畝均稅收落後全省xx.x個百分點,處於全省第七位。從區域看,工業數字化改造主要集中於餘姚、北侖,兩地營業收入佔全市比重為xx.x%,數字服務業主要集中在高新和鄞州,兩地營業收入佔全市比重為xx.x%,區域間數字化改造不平衡,區域內產業集聚度不夠高。

(二)數字產業化培育滯後。一是優勢企業嚴重缺少。xx數字服務業已經形成以軟體開發、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為主導的產業格局,xx依然以傳統的基礎電信、廣告服務和數字應用為主,缺少新興領軍行業。xx前三強的軟體開發、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和資訊系統整合,單個行業都超過xx數字服務業全部營業收入,數字服務業總營業收入不足xx的x%。二是軟體開發短板突出。2019年,我市實現軟體產業業務收入為xx的x/x、xx的x/x、xx的x/x,xx的x/x,xx和xx的x/x,居副省級城市第xx位。服務智慧製造的工業軟體、嵌入式軟體、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等軟體開發運營服務企業處於起步培育和產品推廣應用階段,尚未形成較強的叢集效應。三是電子商務創新不足。網路零售總額雖位列全省第三,但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居全省第x。作為製造業強市,產品電商佔營業收入比例僅為x.x%,居全省第x位。市場主體傳統營銷模式有待提升,特別對推進電商直播、網紅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的工作力度需要加強。

(三)產業數字化力度不足。一是帶動作用弱。xx製造業體量大於xx,但數字製造業卻弱於xx。2019年,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相當於xx的xx.x%,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製造業增加值僅為xx的xx.x%。數字化對製造業整體拉動作用不夠顯著,與xx作為全國先進製造業示範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轉型意願弱。面廣量大的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內生動力不足,對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認知不夠,智慧化改造意願不強。調研中不少企業反映,數字技術投入大、風險高、不確定性因素多,企業投不起、不敢投、不願投現象較為普遍。三是技術支撐弱。數字化轉型重要載體的工業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不充分,支援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服務供給能力不足,難以發揮標準化、低成本、廣覆蓋的支撐優勢。據問卷和實地調查,多數企業反映,能夠緊扣製造業流程開發應用,深耕於製造業數字化改造,滿足企業一體化升級、個性化服務的平臺和服務商偏少。

(四)數字化技術創新乏力。一是人才制約極為突出。數字經濟歸根到底是人才經濟。在當前人才競爭呈現白熱化狀態下,領軍型複合型人才引進難,應用型操作型技工缺口大。高層次人才招引留用環境不如其他同類城市。以軟體業為例,從業人員佔全省xx.x%,遠低於xxxx.x%的佔比。據問卷和實地調查,多數企業認為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缺乏數字化改造整體規劃型人才和系統運營維護的應用型人才。二是研發投入力度不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科研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x.x%,低於全省x.x%的平均水平;新產品產值率xx%,低於全省xx%的平均水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數僅為xx的xx.x%。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原創性、基礎性技術成果少。三是核心技術攻克艱難。近年來引進多家數字經濟研究院,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有一定突破,但在甬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重大研發平臺等科技創新重器少,後續支撐力和原動力不夠。領軍研發機構和製造企業高階裝備、核心原材料和關鍵元器件主要依賴進口,無法實現自主可控,存在較大的卡脖子風險。

(五)治理數字化亟待提升。一是政策數字化未能有效發揮。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各級政府出臺了各類扶持政策,逐步形成政策治理數字化,但針對性、適應性、有效性、穩定性還不夠強,特別是迭代式開發和數字工地等有些服務平臺缺少相應支援政策,個別地方還沒有形成系統有效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工作體系、政策體系和評價體系。二是資料價值化未能充分體現。尚未建立全市統一的大資料平臺,企業上雲積極性不高,網路安全、資料安全和智慧財產權安全存在較大風險,資料彙集、比對、分析、利用難以真正實現,資料資源價值化任重道遠。三是政務數字化未能全面整合。由於缺乏系統性頂層設計,智慧城市、城市大腦、政府數字化等工作職能分散在若干部門,導致管理職能交叉和重疊。政務服務和治理系統數字化存在碎片性重複性建設,條塊分割、煙囪林立、資訊孤島等現象仍然存在,線上化、智慧化、實時化社會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意見和建議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事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要從全域性和戰略高度,切實加強和改進工作,有效解決當前遇到的瓶頸制約和突出問題,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資料價值化,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聚焦頂層設計,增強發展合力。一要明確發展方向。認真分析研究我市數字經濟的優勢和短板,充分利用我市制造業基礎好、民營經濟發達、經濟外向度高等特點,謀定發展戰略,因地制宜確定數字經濟發展的奮鬥目標、重點領域和實現路徑,提出和打響消費網際網路看xx、工業網際網路看xx的特質品牌。二要強化統籌推進。圍繞政府有為、市場有效、企業有利,發揮政府創造市場、服務市場的作用,開展前瞻性研究和系統性政策設計,從產業佈局、融合重點、招商引資、設施建設、技術突破等方面統籌考慮、綜合謀劃,通過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有重點、有步驟引進和培育數字經濟總部型、領軍型和成長型企業,構建xx特色的數字經濟企業梯隊。三要提升數字素養。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拓寬發展數字經濟視野和思維,激發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數字經濟發展服務能力。要著力提升企業家數字素養,積極組織企業家開展集中培訓、典型示範、現場觀摩、交流學習,增強數字化轉型內生動力,更好發揮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

(二)聚焦數字賦能,加快轉型升級。一要全面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圍繞發展xxx萬千億級產業叢集,梳理疫情期間製造業發展堵點,推動製造業物資生產排程、產業鏈協同、自動化操作等系列數字化解決方案。發揮龍頭企業融合示範作用,搭建行業性數字化平臺,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杆專案,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企業間的協同倍增效應。發展壯大特色軟體產業,圍繞產品研發設計、暢通生產迴圈等關鍵環節,充分發揮xx軟體園作用,積極培育一批軟體服務企業,為促進產業升級提供新動能。二要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梳理數字經濟產業鏈供應鏈,做好強鏈補鏈工作,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把優勢產業提升為產業鏈優勢。支援重大產業專案集聚,鼓勵企業按照產業鏈環節與資源價值區段相匹配原則合理遷移、佈局。引導各行業挖掘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做大做強單項冠軍,推動數字經濟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培育形成若干標誌性數字經濟產業叢集。三要培育提升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電子商務發展,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傳統產業垂直電商,積極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鼓勵傳統服務業向線上教育、遠端醫療、智慧康養、智慧家政、數字文旅等新興領域拓展轉型。推進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在服務業領域整合應用,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線上新經濟業態。

(三)聚焦創新引領,攻堅核心技術。一要加快創新平臺建設。要多措並舉著力引進國家級研發平臺重器和有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創新平臺,大力支援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創新服務綜合體,加快產學研共建力度,為數字經濟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檢驗檢測、質量認證、人才培養等提供平臺支撐。二要加緊各類人才集聚。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健全完善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搭建完善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人才政策體系,堅持引進高層次、領軍型人才與培育本土高素質、實幹型人才並重,及時解決各層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遇到的具體問題,營造一流人才創業生態環境。三要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針對美國等一些國家技術打壓和控制,組織開展全市卡脖子專案梳理和評估,建立對企業重要裝備、基礎原材料、關鍵零部件影響的預警和應急機制,積極發揮政府各類投資引導基金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瓶頸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硬核實力,搶佔數字經濟競爭制高點。

(四)聚焦綜合整合,提升治理水平。一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以xg為代表的資訊基礎設施、工業網際網路、資料中心、人工智慧等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規劃引領,建立跨行業多規合一體制機制,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科學佈局、共建共享。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或產業基金投入,引領和發揮民間資本進入數字基建領域的撬動作用。二要啟用各類資料資源。推動構建資料要素有效流通、高效利用的新機制,進一步破解消除數字鴻溝、資訊孤島,加快資料歸集、推動資料共享、拓寬場景應用、強化資料安全,有效啟用資料資源要素,實現資料價值化。三要提升治理數字化水平。打破慣性思維,創新監管模式,健全治理機制,堅持包容審慎,為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要構建政企數字供應鏈,以資料流引領帶動物資流、技術流、人才流、資金流,有力支撐城市應急、治理和服務,促進形成政企多方參與、高效聯動、資訊共享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6

按照年初市委部署包村領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所包村在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了解掌握河南村現狀和今後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為了研究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途徑、方式和工作思路,計生局抽調兩名包村幹部與鄉農業助理及計生助理,深入到河南村同村委會共同深入280戶農戶進行調查問卷,對所涉及的人口、勞動力、經濟發展、村屯建設等10類25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河南村地處牡丹江市和海林市之間,西距海林6公里,北距海南鄉政府以南2.5公里,海浪河從村北緩緩流過,河水清澈,環鄉公路從村邊經過,交通便利,為河南村富民產業和公益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發展環境。

1、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情況

海南鄉河南村被海林市政府列為新農村建設“一區”示範村,結合河南村的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規劃為基礎,以“四通五改三新三提高”為重點,“四通”即:通路、通水、通話、通廣播電視;“五改”即:改廁、改圈、改灶、改房、改變傳統落後的生活習慣;“三新”即:培養新型農民、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建立農村新的精神面貌;“三提高即: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著力建設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一項有特色的支柱產業,一個暢通的公路網路,一套完整齊全的配套設施,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領導班子和一個文明進步的村規民約。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河南村達到“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寬裕,村內環境整潔優美,村民思想道德良好,村級民主管理健全,公共設施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力爭到,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00元以上,人民群眾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標準。

2、今年的目標任務和推進情況

河南村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是:大力實施村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發展壯大綠稻、西香瓜、食用菌產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想方設法增加群眾收入。

2.1產業發展。

根據河南村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挖掘潛力,明確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發展綠色水稻、食用菌、西香瓜三個主導產業。

一是發展綠稻產業。由於河南村種植水稻具有多年的歷史,種植水稻栽培技術經驗豐富,對發展綠稻產業有一定優勢,創意包裝綠稻品牌,廣開銷售渠道,提高知名度,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採取大中棚育秧技術,提高綠稻品質,實現綠稻種植1500畝。同時還將積極引導廣大農戶大力發展有機稻產業。

二是壯大食用菌產業。利用河南村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交通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食用菌規模計劃發展到15萬袋,到__年發展到100萬袋。

三是推進西香瓜產業。根據河南村素有西香瓜一品村美譽,種植經驗嫻熟,村兩委班子規劃三處西香瓜種植園區,集中推進發展西香瓜產業。到__年西香瓜種植面積穩步發展到1000畝。

2.2、環境衛生。

①村屯“四旁”(村旁、河旁、路旁、宅旁)全部達到“六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柴草、清邊溝、清路障、清糞便)的標準,實現村內環境整潔美觀。

②對於村內產生的垃圾,實行各家各戶園內堆放,由每戶自行將垃圾運送到村外平方米的垃圾處理場,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日處理。

③畜禽實行戶戶圈養,牲畜群路過散落的糞便及時清理。

④人畜飲用水達到衛生標準,自來水入戶率達到70%,到達到100%。

⑤村民庭院內外環境衛生清潔,無三堆存放,花草樹木成簇,生機盎然。

⑥環境保潔,落實專人,負責村內垃圾清運,保證道路及公共場所環境清潔,空氣清新,提高群眾生活環境。

2.3道路建設。

①硬質路建設。河南村共有道路6條,3000延長米。已修水泥道路2條,1000延長米,還剩4條延長米沒修。河南村採取村民自籌,集體出資、向上爭取的方式,總投資30萬元,在基礎上,新修水泥硬質路4條,延長米,計生局包扶河南村,並積極出面與交通局協調,修建水泥路1000延長米,計生局協調相關領導無償給付河南村水泥100噸,用於硬質路改造建設,基本實現村屯道路硬質化,硬質化率96%。

②邊溝。全長6.2公里,已修2.2公里,還剩4公里沒修邊溝。計劃投入8萬元,修建u型槽水泥邊溝2公里,計劃投入8萬元,修建u型槽水泥邊溝2公里,兩年內實現邊溝硬質化達到100%,保證邊溝排水暢通。

2.4、綠化美化。

①環境綠化美化。本著不留死角,不留裸露土地的原則,科學規劃,實現路旁、村旁、溝旁及房前屋後全部栽種綠化樹。投入2萬元,村內主次幹道栽植垂榆600株,實現街道綠化100%。邊溝外側進行徹底平整,栽植花草,達到美化綠化。計劃再投入2萬元,在每兩棵垂榆中間栽植雲杉樹種600棵,做到綠化樹種高低錯落有致。

②庭院淨化美化。庭院內栽種花草,設定盆景,有條件農戶沿房屋和杖牆壁栽種攀巖藤條式花果或花木。

③公共場所綠化美化。河南村現有村辦公室,村供銷商店公共場所兩處,對這兩處場所分別設定花壇,栽植花期長的花草,美化香化公共環境。

2.5杖牆和房屋外飾。

①杖牆。河南村主次幹道兩側的杖牆投資1萬元,用白灰粉刷一新,達到整齊劃一。

②房屋外飾。對主幹道路兩側房屋外牆採用帖面、粉刷或彩繪等形式進行裝飾,形成統一格式,效果鮮明,特點突出。

2.6公益事業。

①為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活躍鄉村文化娛樂生活,河南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計劃在投資20萬元,修建一處佔地面積1000—1500平方米的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廣場,並安裝體育健身器材,供人們享受新農村帶來的喜悅成果。

②以村辦公室為中心,修建完善佔地面積700平方米的農民服務中心,建成集辦公室、黨員教育、文化娛樂、資訊服務、圖書閱覽、村民培訓等多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活動場所,並在村委會廣場安裝上了計生局為河南村協調解決體育配套健身器材10件,供村民健身之用。

二、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入戶調查問卷和村班子及村民代表座談中發現,在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個別問題及認識上的誤區。

(一)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不夠。雖然中央、省級媒體對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較大,部分黨員群眾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位。同時,由於對不同的少數民族、不同型別的村民組、不同的經濟實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應的建設標準,目標不明確,具體操作中難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程序和積極性。

(二)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和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與誤區。一是存在著尚有較為嚴重的“等、靠、要”思想。調研發現,基層幹部雖然對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很清楚,但是說起如何結合實際推進工作,卻要等上面佈置;多數農民也沒有把自己擺進去,表示“上面要幹啥就幹啥”。村幹部認為提不提新農村建設,對抓建設促發展沒有區別。幹部對於新農村建設存在模糊認識,思想上希望立竿見影、早見實效,指望兩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農村。

(三)農業生產力水平有待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不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需要,分散、小規模的粗放經營格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效益低下,市場競爭力不強,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任務還十分艱鉅繁重。

(四)農民增收既面臨著農業內部受資源約束,增收發展潛力不大的壓力,又面臨著農業外部就業競爭加劇的巨大壓力,提高農民、轉移農民、致富農民的任務還十分艱鉅繁重。

(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免徵農業稅後,農村財政“缺口”大,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硬化、綠化、美化、淨化、亮化等硬體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很難開展,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制約著新農村建設的程序。

(六)農村穩定工作亟待加強。隨著城市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農村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凸現,件增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任務還十分艱鉅繁重。

(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著開發建設的逐步深入,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一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目前,農村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 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群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二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群眾的感情。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正常的辦公費用難以維持,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好,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四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後,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村社會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三、對策及建議

通過全方位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為河南村在新農村建設中還需進一步探究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為促進河南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快速跨越發展,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一)要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新形勢。要利用明白紙、標語橫幅、群眾會議等將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標準、進行全方位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圍繞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要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領導。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要加大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指導,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新農村是農民自己的家園,農民期盼什麼,需要什麼,他們最有發言權,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尊重農民意願,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部門積極配合、村組幹部群眾主動參與”的領導機制,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類指導,逐步推進,真正把新農村建設抓出成效。

(三)要凸現新農村建設新亮點。要以示範村建設為主體,全力提升示範村建設的規模化、規範化、科學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規劃。按照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設、環境美化、設施配套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依據這一主體分步實施,整體推進。二是要高起點建設。對於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要堅持20年不落後,30年能改造的要求,對於各項配套建設力求高起點、高標準,避免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切實達到以點帶面、示範引導的作用,進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程序的加快。

(四)要開闢農民增收新渠道。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根本是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難點是構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因此,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始終把發展作為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根本手段,跳出農業發展農業,跳出農村致富農民,通過工業拉動、城鎮帶動、招商推動、民營啟用等方式,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快速轉移。要採取“內外抓、綜合抓、重點抓”,既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加快村級經濟開發,發展第三產業,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著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扶貧救助工作;既要立足當前採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著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多途並進,多管齊下,不斷開拓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不斷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五)要打造農村新經濟。建設新農村,最根本的是發展農村經濟。要著眼於壯大村級經濟實力、增加農民收入,要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種養殖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

(六)要建立農民新保障。做好學校危房改造和減免義務教育階段雜費工作,推廣農村改廁、改水,繼續抓好規範化衛生所、農村文化大院、農村敬老院建設。特別按市政府關於建設“和諧新農村幸福新農家”專案文字,建立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機制,建立健全以新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為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

(七)要培養造就新農民。要以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和促進就業為目標,實施失地農民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資訊網路和勞務輸出服務機構,開闢轉移就業“綠色通道”,全面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轉移,增加務工收入。

(八)要弘揚農村新風尚。要突出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和人口科技文化陣地建設。一是以文明村建設為抓手,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大力開展以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人口素質教育、婚育文明教育,推進農村人口計生工作和諧穩定發展。二是要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建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大力發展農村生態文化,促進人與自然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7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並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和大力支援下發展壯大,它在解決農民增收、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

一、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

截至20__年9月底,我鄉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3個,其中專業協會9個(古坊鄉茶葉協會、上坊村茶葉協會、下坊村茶葉協會、古坊村茶葉協會、前進村茶葉協會、王程村茶葉協會、上坊村茭白專業協會、古坊村茭白協會、王程村高山蔬菜協會),專業合作社4個(__縣古坊高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古坊清源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上坊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互助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有會員(社員)近千人,帶動農戶2100戶。

二、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

(一)增加了農民收入。經調查凡是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農戶收入都高於非成員農戶的收入。截至20__年9月底以茶葉協會為主當年銷售幹茶39噸,銷售產值420多萬元,增收近80萬元;古坊蔬菜(蔬菜品種以茭白和芋頭為主)全部是通過協會和合作社銷售,20__年度共銷售蔬菜4300噸,實現產值1032萬元,增收近130萬元。

(二)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改革開放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農村經濟帶來了活力,但它很難適應新形勢下規模發展的需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將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按照市場需求開展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系列化服務,引導同業農民有序地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並積極發揮大戶示範引導帶動作用,逐步將土地經營轉化為集約化、生產模式轉化為企業化,克服了種植和經營規模過小的劣勢,從根本上改變了分散農戶在市場競爭中孤軍作戰的局面,增強了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有利於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益。

(三)提高了農民素質。通過參與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和管理,廣大會員在掌握科技、分工協作、組織管理、市場營銷以及民主決策等方面得到了實踐的鍛鍊,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合作意識、科技意識、民主意識、市場意識,使他們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負盈虧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產業化程序。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依託當地資源和產業發展情況,把農民組織起來,圍繞主導產業從事生產、加工、銷售等經營活動,從而有效地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壯大,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向規模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上坊村茭白專業協會20__年成立時基地面積只有400畝,到20__年已帶動全鄉五個村1000多農戶發展茭白3000多畝;古坊高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20__年試種芋頭成功,20__年種植面積已擴大到1600畝,茭白和芋頭收入已成為古坊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為推廣標準化生產,打造品牌農業奠定了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科技示範、組織培訓等多種形式,推廣新型實用技術,極大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意識;根據市場需求和市場準入條件,對農戶實行產前、產中、產後統一服務,為培育特色產品、打造品牌產品奠定了基礎。上坊村、古坊村茭白協會和__縣古坊高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古坊清源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上坊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互助種植專業合作社嚴格按照“統一安排供種和栽插時間、統一施肥、統一植保、統一品牌和包裝、統一質量標準、統一銷售和結算”的模式運作,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力推動了蔬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確保了產品綠色、有機、無公害,確保了食品安全,確保了產品有序上市銷售,古坊產出的的蔬菜以優良的品質、純正的口感暢銷武漢、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下坊村茶葉協會的“長嶺蘭芽”成為我省農產品著名品牌,連續三年獲得“中茶杯”全國評比一等獎、特等獎後,被授予金獎。

(六)提高了農產品抗風險能力。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帶動下大都有固定的銷售渠道,一般還有合同約定,一旦市場出現變化,能夠使成員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七)推進了和諧社會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自我決策、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自負盈虧,不僅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得到了肯定和尊重,而且政府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抓配套服務,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會員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即使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也主要通過內部進行協調解決。同時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通過開展有效的對口幫扶,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會員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

三、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執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資金籌措難。政府雖大力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仍處於弱勢地位,承擔著較高的市場風險和運營成本。在財政扶持上,儘管政府安排了部分專項資金扶持發展,但還是杯水車薪。在信貸支援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向信用社貸款只能以農戶個人的名義得到小額信用貸款,且利率高、期限短,在產前、產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只能靠個人集資來維持運轉。

(二)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古坊地處偏僻的山區,交通不便、資訊不暢,導致與外界聯絡不密切,合作經濟組織資金經費又十分有限,產品包裝檔次低、宣傳推介不到位,外界不知道或不瞭解我們的產品,造成了產品品位高價位低。

(三)科技投入亟待加大。古坊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在家的農民大多為老弱婦幼,文化程度相對較低,而培育新品種,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而農技部門提供的服務難以滿足農民全方位需求,因此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培訓力度,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培養出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四)運作機制不規範,發展壯大難。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雖都建立了規範的章程,但難嚴格按照章程運作,處於鬆散半鬆散狀態,在蔬菜栽插時間安排、病蟲害防治、產品包裝、產品質量標準和銷售等方面雖有“六統一”的要求,但合作社和協會沒有硬性措施約束,很難達到理想的目的,由於利益連結不緊,產權關係不明,加上農民的合作意識較差,只看到眼前利益,有利就加入,無利就退出,合作組織的盈利都分光沒有積累,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合作經濟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四、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需加快。古坊是嶽西重點的茶葉大鄉,但目前生產茶廠是個數多、單個生產量小且標準低,產品難以上規模上檔次、競爭力不強,需要政府支援新建一個規模大的高標準茶廠。我鄉蔬菜是以茭白和芋頭為主要品種,尤其是茭白是水生蔬菜,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定時定量向田間供水,對水利設施灌溉要求嚴格,目前我鄉的水利設施很難滿足需要,需要政府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靠合作組織自身無法解決。

(二)蔬菜品種尤其是茭白亟待更新或改良。由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缺乏技術力量和資金,難以開發新品種,目前茭白單產不高,必須更新品種或因地制宜進行提純復壯,努力提高單產和品質。

(三)蔬菜無深加工企業,儲藏和運輸瓶頸亟待突破。古坊區位劣勢明顯,交通不便,無加工企業,有時蔬菜很難在當天運出或市場銷售不暢時,目前已建的冷凍庫存量小無法保證庫存量,因而導致產品品質下降,造成銷售收入降低。因此必須發展加工企業走農產品精深加工之路,或再建規模更大的冷凍保鮮庫以調節市場。

五、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建議

(一)完善優惠政策,推進加快發展。一是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支援新建一個規模大的高標準茶廠,改善水利基礎設施,繼續實施蔬菜包裝袋補貼,引進蔬菜新品種和進行品種改良;二是加大信貸資金支援力度,農村合作銀行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戶貸款新機制,評定信用等級,合理確定信用額度,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為群眾提供快捷服務。

(二)培育新型農民,保障全面發展。建議把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的培訓納入新型農民培訓計劃,安排專項經費由鄉組織分層次對基層幹部、組織成員和農民進行理論和現場實地培訓,努力提高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同時利用各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鼓勵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三)建立健全各種機制,實現規範發展。要健全服務機制,把服務滲透到產前、產中、產後的各個環節,形成功能齊全的服務體系;要健全內部保障機制,執行好章程和相關制度,實行規範管理;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情況、執行狀況進行公開,處理好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的利益分配關係,確保群眾和會員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使更多的群眾瞭解、支援、參加、創辦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四)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健康發展。必須正確處理好政府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關係,加強指導和服務,要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能影響農民自主經營權,不能改變財產關係;要堅持農民“入會自願、退會自由”和“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要堅持依託當地資源和主導產業,多種形式發展合作組織;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的原則,大力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引導和促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康快速發展。

鎮域經濟調研報告篇8

(一)完善競爭機制。**村作為縣“一村一品”專業村,可以結合新農村建設,規劃出企業生產區,建立企業准入制度,只有在企業規模、產值、質量達到衛生、質監、食品安全生產規定的前提下才準進入,通過優勝劣汰,力爭把現有的45家加工企業整合成10家左右的縣級規模龍頭企業。

(二)強化品牌意識。品牌就是形象,就是生產力,就是市場競爭力。在不斷提高質量的前提下,要下功夫培養,申報自主品牌,通過宣傳推介品牌,提高知名度,力爭使更多的產品進入大中城市超市。

(三)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專案建設、招商引資、開展農戶小額貸款、擔保、入股、訂單、抵押等多種形式,增加企業投入,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換代升級。

(四)發揮協會作用。充分發揮“三粉”專業協會和經紀人隊伍的橋樑紐帶和輔射作用,建立健全資訊服務網路,搭建資訊平臺,加強行業內部自律,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增強開拓市場能力。

(五)治理環境汙染。通過改進“三粉”加工企業生產工藝,減少汙水排放,在規劃區建設小型汙水處理廠,發展農村沼氣,開展高溫堆肥,對環境汙染進行綜合治理,確保廣大農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環境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