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範文精選

       新農村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任重而道遠。新農村建設不應是一般意義的農村建設,而是要根本改變傳統的城鄉分離、工農分離、城市單向抽取農村資源的城鄉關係與工農關係。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提供了關於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供參考。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範文精選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農村,村民們每年靠著幾畝地過活,很是貧窮,而且一旦那年糧食欠收,則貧窮更甚。但是經過多年的新農村建設,如今早已是另一翻景象了。這次,我利用暑假對我家所在的村莊裡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個調查,瞭解到了新農村建設前後村莊的變化,看到新農村建設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有關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鑑作用。
 
●新農村建設給村民帶來的益處
 
(一)經濟發展:說到經濟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以前的“水泥路”如今變成了寬敞的四車道柏油馬路,村村通公路更是到達千家萬戶的家門口。前些年我們村農業生產是家庭收入的全部來源;但是從新農村建設開始之後,農民的思想觀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餘勞動生產力向外輸出,到大城市去打工或打拼。這樣,農村家庭收入就從單一務農轉到了打工務農雙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還有一部分的家庭選擇繼續在家務農,但是如今的農田作物有了較大的轉變,由先前的大豆玉米小麥到現在獼猴桃種植,無論從種植前的材料準備到中期的技術難題,政府都給了妥善的解決。農民可以不花一分錢種植,而且結果的時候還會有專門的回收部分,徹徹底底地解決了農民富不起來的難題。
 
(二)物質生活: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裡,我們家鄉的村民們住的是土屋,磚房。照明用的是煤油燈或蠟燭。村民外出(如:上街趕集)十之有九的人只能靠步行,約有8%的人藉助於自行車,而只有很2%的人用的是花銷大,噪音大,汙染大的摩托車。出門走的是泥濘路,家中電器裝置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看過黑白電視。但是進入21世紀後,房屋大都成了二層小樓房,較差點的也是小平房。交通方面:村裡通了水泥路,路上自行車的行、摩托車、摩等成了主要交通工具,一些富足的村民也能開上了小轎車。幾乎所有人家都有電視機,DVD播放機、電冰箱等電氣裝置在農家也是常見的,還有電話手機等通訊裝置,家家都有,人人必備。約有五分之一的村民家裡有電腦,而且這個數字仍在增長。
 
(三)能源問題:我們家鄉以前做飯用大鍋燒木材、糠、麥秸等,條件好的戶燒煤。這樣不僅不方便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費。而在新農村建設中電熱、燃氣、太陽能以及沼氣池等新型能源的出現逐漸代替了那些,這樣不僅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減少了村民患病的風險。
 
(四)思想、文化、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思想、文化、教育也是重點。較之以前的封建保守思想,現在的農民思想都更加開放,更加現代化。村民們也更加有文化:村民的法律意識水平和道德素質水平也都有提高。至於教育,幾乎所有的義務受教育者都能夠上學,而且如今初國小有了新的五層教學樓正在施工中,孩子們都能在學校裡學習知識、文化,前景光明。新農村集體住房的附近一個大型的娛樂廣場,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一起唱歌跳著舞,愉悅了每個村民的身心。
 
(五)生活保障:從新世紀以來,村民們積極參與農村醫療合作保險,從此看病難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醫藥費報銷70%,這樣減輕了村民很大的負擔;農村中也有貧困低保政策,使得一些貧困農民的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擔心付不起醫療費;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溫飽問題。
 
●新農村建設中的不足之處:
 
問題一:產業化建設深度不夠,農業產業效益不明顯。一是產業發展不平衡。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村裡沒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也很單一。二是產業鏈條不完整。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穩定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生產資料供應、食品儲藏、保鮮、運輸、分割、精深加工、批發零售等諸環節鏈條不夠完整,造成初級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比例重。傳統產品多,優質產品少,品牌不多,不響,走出省外的品牌更少,這些直接影響農民增收,嚴重製約了產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
 
問題二:受很多因素限制,農民增收空間不大。一是農資價格增長過快,而且一些不法商販甚至經營假冒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等坑農行為。二是農業產品價格低廉今年農民購買玉米種、麥種平均價格每公斤為2.4元和2.3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僅4.3%和9.5%。一畝地一年的即便產1000斤小麥,也就賣1150元,然而去飯店吃個飯就要花去一二百元。三是自然災害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2
 
霍家店村,地處梨樹縣城北郊,歷史上曾是典型的農業大村。2018年來,霍家店人堅持“以工促農、以工興村、以工富民”的發展道路,將一個村集體負債累累、經濟發展舉步維艱、人居環境又髒又亂的落後村,建設發展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昭蘇河畔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
 
以能選人,抓住發展關鍵
 
霍家店村是一個較大的行政村,幅員面積10平方公里,有耕地762公頃,10個自然屯,16個村民小組,1123戶,3876口人。到1997年,村幹部已經連續5年沒有開工資,外欠債務近800萬元。怎麼辦?村裡的老黨員老幹部一致決定,推選一名全村信任、有能力、有魄力的當家人,帶領大家走出困境。這個人就是新黨員、致富能人王福山。
 
王福山是遠近有名的“小老闆”,不僅是一個實幹家,更是一個熱心人。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一些農民有了經營專案,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997年6月12日,經過全體黨員大會投票表決,27歲的年輕黨員王福山毫無爭議地當選了。
 
王福山接手的是個爛攤子,經過深思熟慮,他墊資120萬元清還內債;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請求,合理化解了鉅額債務;實行租賃承包,恢復磚廠生產,當年就為村裡增收44萬元;由村裡擔保,貸款50多萬元,發展多種經營,村民當年收入就增加2倍多,這項扶助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有數百村民從中受益;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廣泛宣傳引導、責令限期整改、依法嚴厲打擊等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整頓社會秩序。
 
在統一發展思路以後,1998年,霍家店村領導班子立即對全村集體資產進行全面清理和盤活,把村裡的蔬菜保鮮廠、農機隊的產權以100多萬元的價格轉讓給當地能人創辦企業,並以此為標誌,開始了工業興村、商業活村之路。
 
築巢引鳳,集聚發展人才
 
軟環境是發展的硬條件。霍家店村從一開始就十分注重軟環境建設,在提供發展空間、完善配套設施和提高服務功能上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集中土地進行開發利用。為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早在1998年,霍家店帶頭人就抓住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有利時機,審時度勢,超前謀劃,在不違背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對村集體土地進行調整,預留儲備建設用地40公頃,為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村裡用集體積累投資500多萬元,對村內12公里道路全部進行硬化,重新改造電力線路,安裝路燈,鋪設上下水管網,完善通訊設施等,村核心區域實現了路、水、電、氣、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寬頻網際網路和土地的“七通一平”,為企業落戶配備了完善的設施條件。
 
創造軟環境吸引客商。為了進一步創造安商、親商的環境氛圍,村裡規定,凡是到霍家店投資興業的客商均可落一人農村戶口,享受村民待遇,子女上學免收一切費用;准許個人在村裡購置資產,投資超千萬元的客商可優惠安排居住別墅。村裡還出資成立了社會治安聯防隊,24小時晝夜巡邏;建立了專門的保潔隊伍,確保村內環境衛生乾淨整潔等等。霍家店村通過一系列軟硬環境條件建設,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為招商引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栽得梧桐樹,還得引鳳來。吉林省正邦飼料有限公司老總李雨田,是霍家店村請來的'第一位能人。1998年,他就看好了霍家店幹事的氛圍,投資興建了村裡第一座飼料廠,如今已形成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生產能力5萬多噸的飼料生產基地,產品覆蓋整個東北地區。遼寧開原的傢俱業老闆趙國棟,帶著1000多萬元來到這裡建起了集設計、生產、銷售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北方家居城,紅紅火火地做起了傢俱生意,吸引了方圓百里的客商使用者。實力雄厚的建材商人孫大鵬,考察了霍家店吸引能人的優惠政策和發展前景後,立即帶著全部資金來發展建材專案。
 
像他們這樣“後來加入”的霍家店人,還有很多很多,在霍家店擺放的大小專案就有近百個,帶來的資金總共有40多億元。
 
園區帶動,拓展發展道路
 
霍家店村對村民給予了土地徵用、供應紅磚等政策性優惠,並通過5戶聯保、10戶聯保或村裡直接擔保等方式,幫助村民解決資金難題。通過政策引導、典型輻射、市場促動、能人帶動等多種靈活有效方式,村民發展傳統優勢產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很快形成了“一屯一業、一社一品”的生產格局。4社發揮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採取南菜北移、夏菜冬移等措施,將一大批高科技、無汙染蔬菜引進到溫室大棚裡,生產綠色蔬菜銷往省城,深受城裡人青睞,很快成為蔬菜專業屯;10社村民做豆腐的經驗豐富,通過擴大規模,提升產品質量,10社的豆腐很快做出了名堂,成為遠近聞名的豆腐屯,梨樹縣城有近一半居民吃的是霍家店的豆腐;12社農民有醮糖葫蘆的傳統手藝,通過鼓勵引導和農民彼此帶動,該屯75%以上的農戶做起了糖葫蘆生意,這項傳統手藝被村民發揮得淋漓盡致,開發出十幾個新品種。與此同時,1社很快發展成建築專業屯、2社發展成養牛專業屯、5社發展成養雞專業屯、7社發展成經商專業屯、8社發展成養豬專業屯、9社發展成葡萄專業屯。目前,全村多種經營生產專案已發展到200多個,參與養殖、種植、加工、運輸等專業戶達100多戶,其中,存欄生豬1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就有120戶,蛋雞養殖發展到13萬隻。
 
為了滿足一些大客商高強度投資對連片建設用地的要求,實現科學佈局、集團發展,2018年霍家店村開始正式規劃建設經濟園區,將整個村“一分為五”,勾勒並集中建設了工業園區、商貿園區、多種經營園區、農業生產園區和居民生活園區。經過幾年的精心打造,各個園區初具規模。2018年1月,經梨樹縣委、縣政府批准,在霍家店村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霍家店經濟園區。藉助經濟園區的扶持政策,霍家店村很快形成了招商引資紅紅火火、專案建設紮紮實實的大好局面,僅2018年一年就有鑫宇鉬業、艾可斯科技材料、紅嘴生物技術、興旺休閒酒店4家大型企業落戶投產,總投資3.55億元。截至目前,到霍家店村落戶的工商企業已達到22個,總投資近10億元,其中,投資規模千萬元以上的專案15個,超億元的專案7個。這些專案全部竣工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利稅1億元以上。
 
目前,全村打造了以建材、化肥、飼料、酒業、特種材料為主的工業經濟支柱產業,形成了以蔬菜花卉種植、畜禽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商貿服務為主的多種經營發展格局。2018年實現農工商總收入12億元,是2018年前的100倍,利稅總額超億元,村集體淨資產達到1000多萬元,比2018年前增加了7倍,一躍成為梨樹縣第一工業大村、第一盈利大村、第一納稅大村,村級整體經濟實力名列全市第一,躋身全省前茅。
 
勞動力全部上崗就業,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居全縣之首,是2018年前的9倍多。在實現磚瓦房率100%基礎上,建設小康新村別墅91棟,近1.5萬平方米。人人享有合作醫療、養老保險、退休工資和節日補貼等多項福利。
 
文化禮堂、圖書室等文體設施一應俱全,各種文藝演出豐富多彩,尊重科學、崇尚知識蔚然成風,“十大文明青年”和“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深入人心,全村9星以上文明戶佔全村總戶數的75%。1997年以來,先後榮獲“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全國文明村”、省市縣精神文明先進村等多種榮譽。
 
  社會治安井然有序,2018年來一直保持著刑事案件和民事糾紛零發生的記錄,鄰里和睦,團結友愛,呈現出一派安定祥和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