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6篇

作文可以幫助我們積累更多的詞彙和短語,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方式,使我們的寫作更加多樣化,作文是一種全新的思維表達方式,可以讓每個人的表達更加精彩和深刻,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袁隆平的事例作文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6篇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篇1

這是全國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級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袁隆平爺爺去世的訊息在各個媒體平臺上出現,廣大人民紛紛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對他們的“食神”去世了的訊息。

袁爺爺真的是太偉大了!

他年雖近百,卻不在家樂享天倫之福,而是終日奔波在實驗田,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一株株如同一隻只精靈的秧苗,在和風中翩翩起舞,那鐫刻著歲月滄桑的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爺爺畢生追求的是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做到了。我們中國人,因為有袁隆平爺爺,端穩了飯碗,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世界都為之震驚。

像這麼一位對人民做出卓絕功勳的傑出科學家,廣大人民怎麼忘得了他?請看看各個媒體平臺下的評論: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稻花香處憶袁老,泣雨聲中送英雄。我們的“神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帶著種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再聽聽人們的請求: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為中國人的溫飽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的袁爺爺。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寫道:“有的人活著,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著。”司馬遷也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袁隆平爺爺的死,重於泰山,而且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袁隆平爺爺生前說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將一生奉獻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說我浪費糧食,其他人沒有資格。因為是他讓我們不再飢餓,不再擔憂溫飽問題。

請求國家將5月22日設為珍惜糧食日!以此紀念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學生們應該銘記5月22日,好好學習,帶著袁隆平爺爺那份對我們的希望,為國家爭光!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篇2

榜樣是我們人生的航標,指引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榜樣有很多,只要身上具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充滿正能量的東西,他就是榜樣。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比如忙個不停的交警叔叔,生活中見義勇為的普通人,扶老奶奶過馬路的好心人,這次疫情中在一線奮戰的英雄們……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令我最敬佩的是已經90歲高齡的袁隆平爺爺。

第一次瞭解袁隆平爺爺是在學校樓道的宣傳展板上。當時,還沒有太多印象,只是覺得他和其他的科學家一樣值得我們學習。

第二次見袁隆平爺爺,是在國慶70週年閱兵典禮前,袁隆平爺爺要去參加頒獎典禮的一個視訊,第一眼看見他時,只覺得他是一位瘦瘦弱弱的、臉上爬滿了皺紋的老人,根本看不出他就是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不知道的還會以為他就是平常百姓。他穿上平時不怎麼穿的西服出席。他因為經常在田裡跟泥土打交道,根本穿不著西服。他笑著說:“要去參加頒獎典禮,見習近平主席要穿西服打領帶莊重一點。”他身上那股樸實勁一下子就擊中了我的內心。身價過億的袁爺爺,心裡裝的,都是溫飽天下的大事,對於個人的穿戴,卻是如此不在意。

前幾天我又看了一段視訊,視訊裡記者問袁爺爺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爺爺笑著說,他現在最關心的當然還是雜交水稻。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解決了吃飯問題,才能有其他更好的追求。袁隆平爺爺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其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

袁爺爺一生躬耕於稻田,不辭辛苦地研究著雜交水稻,1960年一場自然災害餓死了好多人,袁爺爺親眼目睹了當年的饑荒,他下定決心研究水稻,讓老百姓不再捱餓。經過多年的研究,1974年雜交水稻培育成功,在全國大規模推廣,但他沒有停下研究水稻的腳步,一直在不斷地研究更新,直到今天他還在帶領他的團隊研究著雜交水稻。

媽媽說,我們肯定也吃過袁爺爺研究種植出來的稻米,沒有他,好多人還餓肚子呢!這更增加了我對袁爺爺的敬佩。

“雜交水稻”這幾個字追隨了袁爺爺一輩子,成了他畢生追求的事業,他辛勤耕耘、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執著專一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他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能得到國家的最高榮譽勳章,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我決心以袁隆平爺爺為榜樣,向他學習,學習他的為人樸實,學習他對認準的事不懈探索、執著專一。我要紮實學好文化知識,將來在自己從事的事業上為國家也做出更大貢獻。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篇3

在今年的2021年5月22號下午的13:07到時候,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一共享年91歲。當全國人民得知這個令人悲傷欲絕的訊息時啥時間一個個的眼眶都紅了起來,這是因為我國喪失了一位這麼偉大的科學家,失去了一位救治了上億人民的人。

袁隆平爺爺有一個願望說要把雜交水稻種向全世界。再一次和非洲人的交流會上,袁隆平爺爺用他那10分不流利的英文長出了中國雜交水稻和他正在研究的超級水稻。就是這一段不流利的英文引起了人們的熱議,有的說啊,袁隆平爺爺真的是老了,說一句話都要停頓2~3秒鐘,有的人說都這麼老了,還奮鬥在第1線,這是我國的功人!

在一次面對面的採訪中,主持人問他,袁老,您的耳朵還行嗎?一邊問著一邊向前移動著座位。袁隆平爺爺說不行了不行了,人老了,耳朵有點聽不見了,主持人又問,那帶上助聽器能聽見嗎?袁隆平爺爺說就是帶上助聽器才能有點方向,但是那不管用,對工作有很大的影響。91歲的她奮鬥在雜交水稻的田地裡奮鬥在辦公室裡無時無刻都在戰鬥。他曾說過我不是在家裡就是在水雜交水稻田裡,要不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這是多麼偉大又感人的一句話啊!

我們致敬袁隆平爺爺。是它讓中國人解決了很大的糧食問題有慷慨的為外國人分享技術讓全世界人民都吃飽。我們會帶著您未完成的志向繼續奮鬥下去!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篇4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開設了一片試驗田。他忘記自己是知識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驕陽下,哈著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認尋找他夢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裡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陽光炙烤著大地,到田地裡就像一個悶熱的火爐,汗水流了一層又一層,在背上結了一層鹽霜,面板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著沉重的身軀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說:“要不我們倆一起去,這樣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這樣艱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裡不怕苦的農民都自嘆不如。他的行動讓人不解,很多農民兄弟都問他:“你個知識分子,月月有工資拿,每天講講課,做做實驗多清閒啊。和農民一起吃這個苦;遭這個罪是為啥呢?”是啊,為什麼呢?他們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著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讓人類戰勝飢餓的夢想。每當這時,袁隆平都會手拿菸袋笑一笑,隨即又鑽進那一望無際的稻田裡。

袁隆平就是這樣安貧樂道,不懼困苦,不怕失落,他會從雜交水稻事業的每一個微小的進展中得到鼓勵,得到靈感,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篇5

就像是做了一場夢,夢醒來的時候,他已經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個世界。

對於他的最初記憶,是在一次看電視節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熱淚地跟我們講,作為中國人,天地君親師,你們可以忘記和背叛,但誰都不能忘記袁隆平爺爺,誰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爺爺。

聽老人說,中國上世紀60年代,在大饑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還聽到身邊很多人表達著對袁隆平爺爺的感謝,是他改變了中國的“糧食命運”,讓許多中國農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種植糧食發生了改變。當聽到袁爺爺去世的噩耗傳來,人們簡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為袁爺爺祈禱。

因為袁爺爺,中國人,不僅僅是不再餓肚子了,他們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袁爺爺,他是國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讓不少國家免除飢餓的人。

國士無雙,當是袁隆平爺爺,我輩幸福,當憶袁隆平爺爺。袁爺爺只是帶著夢種子去了遠方。我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我會永遠銘記袁爺爺,沿著他前進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爺爺的引領,我們會奮勇向前!

剛坐在飯桌上,吃香噴噴的米飯的時候,你也許會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讓我深有感觸的卻是“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但是,袁隆平爺爺卻在2021年5月22日13:07,他卻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爺爺的逝世就像突如其來的巨石,打破了人們心中一道美好的時光。袁隆平爺爺的逝世讓全國人都十分悲傷,大家都處於悲傷的階段中,而在悲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袁隆平爺爺的精神,袁隆平爺爺逝世了,我們更應該努力的"成為"他,像他一樣努力不放棄!

在今天下午,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關於袁隆平爺爺的視訊,從視訊中我看到袁隆平爺爺在世時滿臉的皺紋,看到了91歲的高齡人應有的倉促,但是卻發現袁隆平爺爺的心卻是永遠年輕的。我瞭解了他的一生,袁隆平小的時候成績優異,父母想讓他走重點大學。但是他自己卻覺得,學農是一門更好的專業,因此跨進了"農門"考上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當上了一名中級教師,他那個時候發現了一個野生水稻長得又挺立又健康,這時便開始了他的研究。

他帶領自己的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斤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公關目標。“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他在一次講座上還說過,“我的人生有兩個夢,第一個是禾下乘涼夢,第二個是水稻遍佈全球夢。”

袁隆平爺爺,我們以後會好好吃飯,不剩一粒米,我們會永遠記住您。雖然您已經逝世,但是真正的死亡是遺忘,我們不會忘了您,你永遠在我們心裡,你的精神會長存。

袁隆平的事例作文篇6

2021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歲……

依稀記得袁老曾經說過“在一束稻下乘涼。”當時有不少人他痴人說夢,現在看來只是未來的美好憧憬。

袁老爺爺生在亂蕩時代,他經歷過九一八事變,見證過敵人的鐵蹄踐踏在我國的河山,又目睹過人民連溫飽都無法保障,餓死在街頭。

年幼的袁老當時便立下“養活中國”的願望。在外國“權威”人士發表的文章中,明確指出“水稻雜交實驗多次不成功,不少科學家或學者都認為水稻不具有雜交的特性。”

袁老率領團隊迎難而上,多次進行實驗。這期間一直忍受著社會輿論,外國報紙也對袁老團隊的實驗沒有信心相信中國團隊能做到發達國家都無法做到的壯舉。

然而,事實證明,他是一個天才。他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水稻——雜交水稻,產量何止增了一倍。

自那以後,他永遠被人民銘記,同時獲得了共和國勳章,成為了具有影響力的院士之一。相信不久以後的將來,雜交水稻會越來越先進,長得像樹一樣高大,禾下乘涼夢不再是設想。

只可惜他已離我們而去,再也看不到有那一天了……

作為共和國的新一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血液,我們一定要銘記袁老的教誨,為人民,為國家而砥礪前行。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