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5篇作文

論文在撰寫的時候,上班族明白有哪些值得留意的點嗎,我們在書寫論文的時候,肯定要注意思路清晰,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5篇作文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1

1轉變、提升教師的管理意識

每當一提及教學的質量,通常有很多人認為這只是校長、教導主任、年級主任、教研組長等的任務,與其他的教學人員是沒有關係的。這種錯誤的思想導致國小教育教學在管理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根據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管理來講,國小教師不僅僅傳授知識的重要橋樑,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管理直接者。主要體現在:第一,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承擔著對學生的管理、教學裝置的管理等,同時還直接參與了對相關教學的管理;第二,教師在講課、批改作業、測試的過程中,要意識到自己不僅僅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教學過程中的管理者。這是提升國小教育教學有效管理質量的重要保障。

2教學管理中要積極的動員各方面的力量

教學質量的提升,是要通過全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實現質量的提升。根據國外現代的教學管理相關的成功經驗,要想使教學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要有效的聯合校內的所有成員、家長、社會積極的參與到國小教育教學管理中。我們國家在對學校的管理上還做得不夠好,通常的參與管理的人只是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等,教師、學生是很少、幾乎沒有參與到教學管理的組織中,還有家長和社會也沒有真正的參與到教學管理中去。這不僅對教學管理造成一定的偏差,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響。因而,要想真正的發揮教學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須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有機的聯合起來積極的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一下兩點:首先,加強學校領導的重視,積極的調動校內的各個力量,力爭與家長、社會取得及時的聯絡、溝通、交流,讓他們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中。其次,在校內要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學監督組織、制度等,從而為教學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適用的改進意見。

3構建和諧、優美、民主的教學環境

和諧、優美、民主的教學環境是提升國小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所謂教學環境主要是包括了教師的工作環境、條件、教學的相關裝置、各班級的班容風貌等。想要促使以上環境都能一直處於一種良好、平穩的發展狀態,需要根據該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構建。作為一個國小的教學管理人員,首先就要集中精神,不斷的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積極的爭取多一點資金,為我們的教學人員建造舒適的、安逸的教學環境,促使教育工作人員不至於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從而影響其教學的水平;其次,要增強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是教學裝置,因而學校應根據每個學科適時的增添教學器材,逐漸的改善教學器材的裝置,促使器材充分的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最後,班級內的環境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而,學校領導和教師在教室的佈置、課堂紀律的維持、班級優良作風的形成等,應該充分的考慮學生的需求、學生的性格特點等,為學生創設優美、安靜、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學習,還能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4加強對教學整個過程質量的有效管理

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並非檢查和考出來的,而是要靠教師的教、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創造出來的。這個過程是由多個環節構成的,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和聯絡,它們對教學質量都產生並形成了直接或者是間接的影響。因而,在管理教學質量的時候,必須要抓好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也就是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從傳統的經驗上講,對質量的管理只是注意對質量的檢查,也就是通過考試來完成管理,嚴重的忽略了對教學全過程的創造的管理。上面已講,教學的質量並非是檢查出來的,而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出來的,因此,在管理上,我們要將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對教學質量的檢查轉變為對教學全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加強管理。也就是說,要加強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作業的佈置、批改等進行管理。在目前看來,我們國家對國小的教學管理中,學生課內外的作業,尤其是家庭作業的管理還遠遠不夠。主要是因為學生家庭作業的時間沒有得到嚴格的統一規定;各科教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只顧忌自身,沒有實現各科作業的和諧統一;學生家庭作業的負擔相對來講較重;部分學校因為客觀條件受到限制而不能很好的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或者活動僅僅是流於形式等。因而,要實現教學全過程的有效管理,不僅要加強對學生家庭作業的巨集觀調控,還要加強各科之間的有效協調,同時還要提升教師佈置作業的質量,以及加強學校對於課外活動的有效組織、安排、檢查等,促使其課外活動真正的落到實處,從而實現管理的實效性。

5學校加強對教師的管理

通常學校內的一切工作主要是以教學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處於主導的地位,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與低。因而,在教學管理中對教師的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對教師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進修、評價等。通常情況下,要加強對教師長期脫產校外與校內進修的有機結合。通過國家和有關的教育部門制定、建立多樣化培訓機構等,促使其從制度上給予一定的保證。在目前來講:部分學校、教師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想要進行脫產校外進修存在一定的困難性,所以,針對教師的進修一定要加強校內的進修。學校可以是定期、定時請有關的專業人士到校內為教師培訓,負責他們的進修任務,儘可能的提升並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時,還要在校內充分的利用在職進修,常見的有:講座、教研會、老帶新、個別性的指導等。對於教師的評價方面:學校要建立規範的校內校外的教師評價機構;還要制定合理、科學的評價標準。促使形成完整的評價機制,以提升教師的工作水平。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加強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要全面落實、貫徹黨制定的教育方針,各學校根據自身的事情情況提升素質教育的高質量。因而,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重抓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學行政管理更加的要注重這點。

6小結

總而言之,對國小的教育教學管理,不僅僅要制定合理、科學、規範化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從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的方式。通過有效的管理,為師生提供和諧、民主、輕鬆的教學環境,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增強師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2

1、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幾個問題的思考

1.1、社會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認可度與支援度的問題

社會無法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認可,那麼相應的社會也就難以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持支援態度了,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援,很大程度上就阻礙了國家教育部門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很多改革方案也就相對無法實現,因而就變成了紙上談兵的口頭的國小教育教學改革。

1.2、國小教師師資力量是否能促進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問題

國小師資力量的匱乏一直都是我國國家教育改革的一個難點。第一,邊遠地區和貧困農村教學條件較差,教師待遇相對城鎮來講普遍較低,這就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國小教師從教的積極性,能堅守下來繼續從教的基本只剩下一些代課老師了,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教學條件較差的區域,很難吸引和留住有思想有教學激情的年輕教師,故而國小教師資源更加稀薄化,在這種現狀下,要想提升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就顯得力不從心了。第二,即便在城鎮國小中,也基本實現的是終身合同制,因為工作的穩定和安逸,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師們的思想停滯,他們每天只需要按照課程表和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對國家所提倡的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問題也只是順應性地執行,很少有教師能夠挖掘自身的創新思維意識主動配合國家的教育教學去進行改革教學。

1.3、國小生執行力是否能適應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問題

國小生正處於童年向少年轉變的一個過程,在很多時候大人向他們所下達的指令,他們可能理解歪曲或是乾脆不予執行,這與他們的年齡是分不開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所通過的都是說服教育和責罰教育相融合對其進行教育。那麼在國家提倡的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問題中,對於國小生來講他們很難去真正的理解,只是會遵循老師或是家長的意願去執行,但是這種被動的執行效果也相對緩慢和較難,因為根據他們的理解和接受以及消化新事物和知識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過長時間的這種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推動,才能讓國小生們慢慢去接受和適應這種新型的改革模式。

2、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幾個問題思考的解決措施

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思考中,我們只有不斷髮現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只有解決了這類問題才能更好地將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真正地落到實處,只有將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真正落到實處了才能使我國國小教育事業更上一個臺階,那麼相對國家靠新一代興旺和發展也就更進一步了。所以在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中我們必須要考慮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2.1、提高社會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認可度與支援度

國家教育部及相關宣傳部門,首先必須對國家國小教師們講解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和方向,通過國小教師們的教學經驗來推動國小教育教學改革任務,讓從事國小教育工作者們真正地瞭解和掌握住所謂教育教學改革路線後,才能真正地去完成這項教育教學改革任務。然後再對社會和家長們大力宣傳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目的、作用以及益處等,讓社會和家長們瞭解國家提倡的這種國小教育教學改革模式,並且讓其從內心深處真正去接受、響應、支援和配合國家對國小教育教學的這種改革,只有家長們和社會認可了,才能讓國小教育教學改革順利地開展下去。

2.2、提高國小教師師資力量教學環境與待遇

解決我國邊緣地區和農村的國小教學條件,大量引進新興的年輕教學力量去完成國小教育教學的改革任務,知識能改變命運,那麼只有讓國小生們真正地有吸取知識的源泉,才能談如何實行這種特殊地區的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問題。另外,對於城鎮國小來講,由於國小教師基本啟動的是考試合格通過後採取終身在崗制度,這樣容易養成國小教師養尊處優的心理,那麼,如果實行國小教師合同制,能者上崗,庸者下崗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就能抵制住國小教師們安逸、不思奮進的教學心態。

2.3、加強國小生的認知能力

加強國小生的認知能力,很大程度上只能將國小教育教學改革方案變為國小生能接受和消化的教學範圍之內,這樣在對國小生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中,不至於讓國小生們過於茫然和不知所措。只要讓他們把對國小教育教學當成是自己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來對待,那麼很大程度上就能讓這種教育教學改革模式變得簡單而容易被他們所接受。

3、結語

祖國的未來靠下一輩去繼承和發展,我國一直把對學生的教育問題放在國家發展的首要位置,社會和時代在不斷變化和更新中,那麼國家對學生們的教育也隨之需要進行相應的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的改革需要從國小生開始緊抓,在對國小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會出現與教育教學改革背道而馳的問題,只有在這些問題發生後儘可能地去解決,才能讓我國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3

一、將對話教學理念應用到國小教育教學中的必然性分析

1.在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中,對話教學是其中的必然要求。

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是國小教學的主要培養目標。以前的教學過於在乎教師的教,教師成為了知識的載體,教學內容呈現出定型化和知識化的特徵,這樣對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必然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對對話教學理念進行應用,使學生成為其中的重要參與人,這樣的參與並非是旁觀和被動的參與,需要學生們能夠有效的在其中進行互動。在互動當中,將新的共識引匯出來,對新的共識和理解萌生的過程正是對思想進行創新的過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訓練上無疑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2.在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中,對話教學理念是其中最理想的手段

成績或者分數不是對話教學的根本目的所在,而是學生的自我實現和發展。有“我和你”的關係存在於教學當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但是又不是你同化我,我同化你,而在彰顯的過程中,用我以你的形式存在。二者是作為有著完整人格主體和獨立個性的主體,向我和你之間共同進入。沒有主體和客體的關係存在於其中,人和物的關係也不存在於其中。雙方都沒有將物件視為對方,而是同對方共同參與、密切合作和相互承認,對溝通、和諧、理解的對話人生去享受。這樣的教學將教師的權威性和神話打破了,進而有效的解放了學生們的個性,在提升學生們學習興趣和信心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將對話教學理念應用到國小教育教學中

1.要將信任學生和適度指導向結合作為主要的對話形式。

教師一旦對學生信心不足,對他們不夠信任,這樣不管是何種教學方法都不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對於學生的信任,是對話教學理念的前提條件,將信任放在首位,學生同教師進行對話交流和溝通過程中,就會以獨立人格的身份展現出來,能夠做到和教師和諧共處,而不是教師單純的去控制他們。對對話的過程,教師應該不斷的去監控,並對方向進行掌控。但是,也應該努力讓學生們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因為權力的主體是學生的主要特徵,對自身發展的方式和途徑有權力去決定。然而,對學生們教師也不要過度的放任,就如同放風箏,不但要確保風箏可以自由的飛行,也需要對風箏用繩子進行控制,確保它能夠向著正確的方向飛行。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每個學生進行關注,課堂對話教學中存在的死角,要注意去清掃,防止有同學在其中出現遊離的情況。在參與對話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效的控制自身的發言,防止對學生們帶來不利的影響,要正確的對學生們進行引導,成為學生們對話學習中引導者和合作者,防止以專制者的身份出現在對話教學情境中。並且,對話教學帶來的成果不是硬塞給學生們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們共同創造出來。

2.要有想象和創造存在於對話的環境中。

“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是葉瀾先生的重要教學觀點,在我們國家的教育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課堂為心靈相約、生命相遇的場所,是對問題質疑的場所,是利用對話對真理進行探尋的地方。在人們的觀念中,這一重要的課堂概念已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和提升。這樣,對學生們的個性進行舒展,令創造和想象作為課堂的主要旋律,在設計對話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自然就會成為其中的優秀理念。對這一理念的貫徹和實現應該對這樣兩個方面進行注意:首先,將學生們的懷疑精神和批判意識激發起來。換句話而言,教師不但要鼓舞學生們對問題自行的去發現、探尋和解決,對學生們不迷信權威、不盲從的精神和意識還要進行培養。在教學追求中,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其次,對學生們的奇思妙想要給予鼓勵,使學生在對話教學情境中能夠大膽的去想象,這樣對於開發學生智慧潛能、培養學生探究興趣中會發揮巨大的作用,使學生將一些奇特的想法發表出來。

3.有待於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對話教學能力。

對話教學的組織者和教學者即為教師,對話教學的質量同教師的教學技能上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絡。但是,分析教學的具體情況,一些國小中,因為教師條件和教學硬體的制約,教師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對於現階段的教學要求,在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上很難給予滿足。為了將對話教學理念有效的應用到教學當中,需要教師將自身的教學技能不斷的提升上來,將教學研究開展起來。首先,將教師的表達能力提升上來。教師要將自身語言表達的能力提升上來,做到層次分明、條例清晰,能夠簡化一些較為困難的內容;其次,將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提升上來,能夠有效的鼓舞和引領學生們發現並解決問題。

三、結語

國小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國小教學也深受國家和社會的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當前的國小教育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轉變教學的理念,將學生當做學習中的主人來對待。對話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技能,利用對話能夠有效的瞭解對方的一些基本情況,因此,對話逐漸的發展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在國小教育教學中進行了應用,對於提升國小教育教學水平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4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和深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和發展,但學校教育受社會的影響,受經濟的衝擊,讓學校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學校的管理得不到應有的發揮,知識與能力的發展受到應試教育的桎梏,為了應試教育中成績的提高而重視知識,把能力培養放在其次。

關鍵詞:國小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結合今年開展的高效課堂教學和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我認為,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以下一些細節上入手。

一、充分預設,提高教學準備工作有效性

進入新課改以來,“無法預設的精彩”――“課堂生成”被很多教師盲目拔高,導致很多教師不致力於課前的精心預設,而將課堂實際效益更多的寄希望於課堂上的隨機生成,從而導致課堂上教學時間的浪費。其實對於更多的一線教師,尤其是更多的年輕教師來說,課前充分的預設對提高課堂實際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提高程式預設的有效性。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準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在今年的教學中,課前預習,發給學生一份學案,讓學生有目的地預習,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進入獨學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進一步重視獨學的課堂檢查。還要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字,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多元整合,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準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住以下幾個關鍵,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地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

2、師生角色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成長的主體。在常規聽評課中,積極汲取其他老師的優點以彌補自己的缺點,同時,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有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既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心得,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逐步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放下“架子”走向學生,做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自覺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要學、想學、樂學,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有趣地活動,通過聽故事、看資源視訊、做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輕鬆地進入學習狀態。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訴說自己心中所想。在輕鬆、和諧、樂學、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3、教學方式

傳統的課堂,往往只注重教師教法的研究與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科學地教與學生科學地學的兩重標準。語文教學現行常用的方式有問題教學法與讀書感悟法。我們要根據不同文章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式。問題教學法重視教師的引領,較適於比較理性的文章,以導讀之:讀書感悟法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較適於比較感性的文章,較適於對文章的`精彩細部進行教學,以研讀之。

4、教學資源

有效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教學資源包括文字資源(教材資源與擴充套件閱讀資源)、媒體資源以及人的資源(主要指師生的資源)。課堂中教師應重視師生共有資源的開發,更應重視開發教師自身的資源。

三、自覺反思,提高教學監控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的價值判斷行為。課堂教學監控行為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整學習方向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進教師自覺形成教學內省力的一種方式。教學監控行為應該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是在教學活動之後的一個教學反思。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涉及對學生課堂學習實效的監控與對教師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

對學生課堂學習成效的監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評價。這種評價首先是一種完整的評價,包括激勵和批評;同時也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評價,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機械頻繁地評價;還應該是一種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

對教師課堂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應從自我評價、問題反思、教學重建三個方面來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師反思機制,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評價,一方面個人勤思考、勤動筆,養成教學反思習慣;同時,根據教學情況適時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預案;另一方面加強反思的交流與研討,從反思中得到啟迪和昇華,取得進步。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大全百度文庫5

上世紀末,為了全面提高基礎教育師資水平,國家將師範教育全部納入了全國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級師範向二級師範的轉型。國小教師培養開始了由中專層次向專科、本科層次轉變。在轉型過程中,一方面,國小教育專業教師培養開始向著更高的層次發展,提高國小教育專業的學術性,使其具備高等教育的基本內涵,成為各個高等院校建設國小教育專業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強化“師範性”為基本特徵的中等師範培養模式逐漸邊緣化,國小教育專業在高等師範教育培養模式的泛化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專業特點和專業品格。這種變化反映在教學上就是理論教學備受關注,而實踐教學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樣的局面帶來的後果是:國小教育專業發展與國小的實際需要漸行漸遠。因此,當下我們必須認真反思國小教育專業建設中實踐教學的現狀,探討相應的對策。

一、概念界定

高等師範教育途徑有兩個:一個是理論教學,一個是實踐教學。所謂理論教學,即通過理性的灌輸與啟蒙,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所謂實踐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實際操作為主,獲得感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作為高等師範教育的實踐教學則包含了各種技能課的教學、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教育科研、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等。

由於教育是實踐應用性專業,需要經過“臨床”實習,在師範教育從三級培養體系轉變為二級培養體系,其內涵擴充套件為教師教育並走向專業化以後,實踐教學在教師教育專業中已經成為與理論教學並駕齊驅的教師培養途徑。實踐教學的改革成為當今教師教育專業改革的關鍵。

二、實踐教學在國小教師教育中的作用

實踐教學在師範院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師範生教育能力,並能讓高師學生步人工作崗位後,更快向教師這一職業角色轉變。具體表現在:

1.強化專業意識,培養職業情感,樹立職業信念。

培養優秀的國小教師首先要學生能對國小教師這個職業有一個清醒、全面的認識,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體驗教師職業的平凡與崇高,在內心深處生髮出對國小教師職業的深厚情感,樹立為之奮鬥的信念。這種心理上的準備顯然不是系統的理論知識所能賦予的。從康德開始,情感和信念就被從知識論的範疇中排除出來,歸屬到實踐範疇中。所以要想完成師範生向教師角色的心理準備,實踐教學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途徑。

2.加深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

理論教學是從課堂到課堂、書本到書本,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專業知識。通過加強實踐教學,這方面得以大大改善: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在此基礎上,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能構成一個整體,即組成為知識群,成為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不是彼此分離、理論脫離實際的知識。

3.提高學生的教育技能技巧,豐富個體的實踐知識。

單純依靠傳授現成知識而不發展知識,是培養不出所需人才的。優秀的教師或者有經驗的教師,絕不只是現成知識的說明者,而是善於根據不同的物件,對所傳授的知識進行科學的選擇和解釋,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豐富個體的實踐性知識,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智慧。正是理論化的系統知識與個性化的教育智慧的綜合,成就了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特徵。

4.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師範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學會創造性思維和獨立性工作。實踐教學不僅是教育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種手段,而且還是未來教師獲得知識,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途徑之一。通過實踐教學,師範生的認識建立在內容豐富、實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礎上,在參與教學實踐、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的同時,其思維能力也在不斷髮展。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對高校師範生的培養確實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現在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於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為學生構築一個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並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

三、我國高等師範教育實踐教學現狀

教育實踐教學活動從目前來說是我國師範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從觀念到實踐上都存在著一定問題,主要表現為:

1.實踐教學活動內容、形式較少,時間安排較晚。

目前,大多數院校的教育實踐教學活動仍然僅限於一次突擊性的教育實習以及為數不多的教育見習和參觀,教育實習構成了教育實踐教學活動的主體,而這往往又都是集中安排在最後一年甚至最後一個學期中的一個月來進行的。師範教育課程計劃安排也遵循著傳統的做法,即傾向於一個個順序安排師範教育的不同部分:普通教育——學科專業——教育理論與方法——實習。這等於向學生示意理論學習與實習是兩項有區別的活動,從而維護了以“模仿”為主的培訓模式的教育實習的原始觀念。這種做法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難以和教育實際相結合。因為這種安排背離了教育實習對實習生來說的另一重要目標——為他們提供在工作中反省、檢查、修正自己所掌握的完成教書育人職責技能的機會,直接後果是即使實習生在教育實習中發現了問題,也只能帶著這些問題走上工作崗位。此外,由於學生從未進行過其他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不具備一定的實際經驗,也給教育實習帶來不少困難,影響了教育實習的效果,也不利於對師範生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實踐教學活動的安排不夠周密。

隨著大學擴招,絕大部分學校的教育實習安排是採取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自主聯絡實習學校,在教學活動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著很大漏洞。模擬教學也往往只是給學生一部分內容,讓他們去挑去講,而缺乏模擬前的詳細指導及講完後的深入探討,往往使教育實踐活動流於形式。

3.教育實習時間短、範圍窄。

作為教育實踐教學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育實習在我國師範院校中沒有受到充分重視,實習太短,內容形式單一,與一些歐美髮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目前我國實行的集中實習時間6—8周很難保證教育實習的良好效果。其間,只能讓實習生講幾節課,配合班主任做一點工作,較好的還可能主持一次主題班會或團隊活動,而深入細緻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活動、家訪等等,根本無法落到實處。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教育實習難以幫助實習生對教師職業活動獲得全面的瞭解,也難以實現教育實習對實習生的一個重要目的——精確與鞏固理論知識,獲得教師職業所需的技能技巧。因此,實習時間不充裕,與不斷擴大的教育內容及不斷提高的教育實習質量的要求不相適應,成為現階段教育實習的一個致命弱點。

4.缺乏“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

從我國高師教育實習現狀來看,大多數高等師範院校缺乏教育實習基地。目前,我國師範院校的教育實習,多數是在臨近實習前才落實實習點,而缺乏被美國教育界稱之為“入門學校”的那種教育實習基地。大多數院校是“掃一槍換一個地方”。這種教育實習主要以“學院為基地”,而不是以“學校現場為基地”,與國小關係疏遠,難以與其建立一種共生關係,並結為平等的合作伙伴,使教育理論缺乏生長成熟的土壤,學生更難以在真實的教育教學環境中體驗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缺乏科學的指導。

學生進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指導教師要在精講有關職業技能的基本知識、組成要素和操作程式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改善、不斷趨於整體協調和完善,以獲得穩定的教師職業技能。目前教師對學生技能訓練的指導總體比較薄弱,這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師自身的原因。相對而言,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範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比較“外露”,看得見摸得著,教師對學生訓練能夠提供良好的指導。按理說各科教學法在訓練技能方面是具有優勢的,因為它與學科專業、實習有直接聯絡,而且課程又是各系自己開設。但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這主要與“法”中無“法”的課程自身相關,也與教“法”者不懂“法”有關,有的學科教學法教師甚至從未教過國小,這哪裡還談得上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心理學、教育學教師不瞭解國小教育教學實際,其他各科教師頭腦中毫無技能訓練的示範意識和指導意識,是高師院校中比較普遍的問題。

6.缺乏嚴格的考核。

《高等師範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試行稿)》第四條指出:“高等師範學校要從培養合格中學教師的高度出發,結合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確保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到嚴格的訓練和考核。”它對四大部分訓練內容(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書寫規範漢字和書面表達、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核分別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但實際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其他訓練內容的考核有的學校恐怕連細化的考核標準都沒制訂,更談不上嚴格考核了。考核本身具有評價、激勵、反饋等功能。通過考核檢驗師範生職業技能掌握和運用情況,從而評價高師教學工作成效;通過檢驗和評價,讓學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勵他們加強技能訓練,同時也促進高師教學改革的深入。可是我們未能做到嚴格考核,幾乎使這些功能喪失殆盡,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四、開展有效實踐教學的策略

1.加強高等院校與國小的校際聯合,建立穩定的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實習基地。

實踐教學存在的種種積弊,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高校與國小之間存在隔閡,沒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使實踐教學的開展失去了賴以展開的平臺。在這一點上,美國的實踐教學模式可以給我們以啟示。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美國大學教育系(或教育學院)與當地中國小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培養新教師,鼓勵在職教師進修,開展合作研究,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參與合作的中國小稱之為專業發展學校。這種學校強調與當地中國小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我們也應該在高師教育和國小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在實踐教學方面展開較為全面深入的合作,在課程內容設定、實踐指導、學生管理、成績考核等方面實現無縫對接,從而保證實踐教學有序、高效地展開。

2.打破單一的實踐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實踐體系。

傳統的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在時間安排上分佈零散,沒有系統性、規定性,直到最後的集中教育實習階段才略顯規範性,但時間安排得並不合理,太短、安排太后。而連續性、漸進性全程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則是從師範生入校第一天起(包括寒暑假)就實施,涵蓋了師範生在校的全過程。同時,它在時間安排上體現出一定的連續性、漸進性特點。先以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一系列實踐環節(如:熟悉學校環境的實踐、教學技能訓練、見習、模擬實習、試實習等)來減輕教育實習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精神負擔及憂慮感,使他們逐步適應教師職業生活,然後才真正進行實戰演習的“教育實習”。

3.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全面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

學生的教育實踐絕不僅僅是聽一兩節課、主持一兩個主題班會這麼簡單。實踐教學的內容應該涵蓋學生今後走上工作崗位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變當前實踐教學的現狀,必須打破舊有的思維格局,站在未來教師的崗位上全面審視實踐教學的內容。概括地說,學生的實踐教學應該包括:課堂教學實踐、課外活動教育實踐、參與性教育實踐、模擬性教育實踐、觀摩性教育實踐、研究性教育實踐、社會實踐和整體性教育實踐等8個方面,這8個方面基本實現了對未來教師職業的全面覆蓋。

4.建立嚴格的質量考核機制,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

根據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建立嚴格的質量考核機制,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這種考核機制應該包括確立操作性較強的質量評估標準、建立規範化的實踐教學組織程式標準、建構統一協調的組織管理系統。通過這些標準的建立,將實踐教學納入嚴格的考核程式中,以期對教學實踐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促進教育實踐活動的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實踐教學在國小教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對實踐教學的思想認識,積極探索有關實踐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提高國小教師教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