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散文:學會接受作文

散文:學會接受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知識的範疇中展開對世界和對人生的認識,因此我們被訓練用邏輯來了解和判斷身邊的事物。在接觸世界時,邏輯成為人們思考的主要規則,符合邏輯幾乎成了最重要的評判標準。那麼什麼是邏輯呢?傳統的邏輯主要討論三種內容:概念、判斷、推論。

散文:學會接受作文

“概念”是指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名詞,如月亮、花、樹木等,任何可以想象得出來的名詞,都稱為概念。人們為了相互交流的一致性,為每一個概念賦予了“意義”,由此可見,概念並不是這個事物本身的表達,而是人們為了交流所賦予的意義。由此可知,每個人對概念的理解,都是會有一些個人的經驗所形成的特殊的認識。

記得自己剛剛考上大學,從東北偏遠小鎮到廣州,看到“自來水”時的驚訝,雖然在中學的課本里知道“自來水”這個概念,但是因為完全沒有經驗,無法想象“自來水”是什麼樣子,所以當“自來水”真實地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竟然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激動地跑回宿舍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中學班主任,只為告訴她“自來水”是什麼樣子。不同的人,因為經驗的不同,對於概念的理解會有著千差萬別,依靠“概念”的確無法理解真實的存在。

兩個以上的概念結合在一起,會形成“判斷”。任何一個完整的想法或者句子,都是一個判斷。判斷又稱為命題,表示當人把主張表達出來之後,就變成客觀命題,可以讓他人看到、聽到,甚至可以研究真偽。我們先撇開概念是否能夠表達真實不談,但就判斷本身做出思考,也會發現,所謂客觀的命題也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命題,而是一個人自己的主張,並藉助於判斷強加給他人。

比如說,天氣很冷。這是一個判斷,這個判斷來自於提出這個命題的人自己的判斷,也許他會藉助於天氣測量的工具,用-10°C來證明,但是他無法瞭解到,對於一個生活在南極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熱的天氣。因此判斷本身也受制於人們自己的經驗和侷限,並不是我們所認可的那樣,這是一個客觀的評價。更何況加上概念本身的侷限性,判斷與真實之間的差異可想而知。

推論就是從既有的判斷推衍出新的判斷。在邏輯上稱為推論,在日常生活中稱為推理。包括直接推論、三段論法、兩難推理。在學習哲學的課程中,推論的課程是大家最喜歡的課程,因為在這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運用推論,把別人判斷打破,每一個人都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甚至可以說是狡猾來戰勝別人。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他是辯士學派的代表人物,專門教別人如何辯論。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年輕人,資質非常優秀,就要這個年輕人跟他學習辯論。這個年輕人家境清寒,畢達哥拉斯特准許他學成之後再交學費,他與這個年輕人約定說:“你畢業後去和別人打官司,如果打贏了就代表你學成了,那個時候就要付學費給我;如果打輸了就代表沒有學成,也就不需要付學費了。”

這個學生畢業後,打贏了很多官司,但就是不交學費。畢達哥拉斯對這個學生說:“我現在要去告你,如果法官判決你勝訴,那麼按照我們的合約,你應該付我學費;相反的,如果法官判我勝訴,那麼按照法官的判決,你也應該付我學費,因此,無論法官判你勝訴或者我勝訴,你都該付我學費。”這個學生聽了以後回答說:“如果法官判我輸,那麼按照我們的合約,我不需要付你學費;相反的,如果法官判我贏,那麼按照法官的判決,我也不需要付你學費。因此,無論法官判我輸或者贏,我都不需要付你學費。”事實上這是一種詭辯。

這個例子可以很好地讓我們理解,如果我們基於“自我”的立場來判斷事物,是無法真正找到事物本身,就如畢達哥拉斯與這個學生,“輸與贏”,按照他們這樣的推論,能夠真實存在嗎?

無論是概念、判斷、推論,都無法真正表達客觀事實,這也是人類自己認識世界的侷限性所在。我們依然可以接受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認識世界和人生,只是需要知道只有這一個方法是不足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學的方法是人類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而採用的一個方法,科學本身也正在不斷的迴歸到自然的根本中。

除了科學之外,人們學會藉助於另外一種途徑來認識世界和認識人生,這個方法就是對於“空性”的理解與把握,也就是離開概念來把握。

對“空性”的理解的確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難,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用語言和概念來認識世界,概念的設立幫助人們得以交流,並通過判斷與推論認知“自我”。所以我們還是習慣於用概念來認識世界和人生,用“自我”來判斷周邊的人與事物,離開了這些概念和經驗,我們會有不安,會惶恐,會感覺到自己被周圍的生活所拋棄,甚為擔心自己是否符合這個社會的潮流,是否能夠在與大家達成共識中獲得安全。這一切使得我們越發在意外部的變化和評價;越發增進自己的知識、概念、邏輯和判斷;越發依賴經驗和自己的能力。這些已經成為生活的習慣,也成為我們保護自己的經驗。

現實好像在和我們開玩笑,當知識和經驗足夠強大時,我們會發現更大的不安湧現,這更大的不安不再來自於能力和經驗,不再來自於知識和邏輯,而是來源於自己的內心,以及無法認清自己、認清世界的迷惑。曾經苦苦追求的目標終於達成,帶來的並不是快樂,而是空虛;曾經認為極其重要的東西終可擁有,帶來的並不是滿足,而是負擔。這樣的感覺越發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如一個普通的母親,一直盼望著孩子長大,而當孩子真的長大離開的那一天到來之時,母親沒有感受到喜悅,而是空虛與難過。

一次和姐姐聊天,祝賀她孩子開始工作了,但是姐姐並沒有我想象的快樂,她說因為孩子工作了,不會在週末的時候回家,姐姐覺得家裡很空,孩子不會再陪她逛街,假期也不能夠和她一起去旅遊,她覺得很不習慣,甚至會有些許失落,這就是母親期待孩子長大之後的感受:失落與孤單。

此時發現,我們之前所追求的東西,所積累的能力和知識,所取得成績或者成功,還是無法讓我們對未來有美好的把握,一切外在努力的確無法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迴歸本心該是選擇的出路,讓“自我”變成“性”,變成“空”。學會放下,學會包容,學會接受,不安就會減少,失落就會減少。

腦海中再一次想起仁波切的聲音:“一切真實是夢幻,沒有固定的。萬法如夢如幻,一切都是假象,這個觀念要有,而內心要有無所不在的觀念”。這個時候再看奧修的《沒有水,沒有月亮》,終於理解了千代所頓悟的“空在手中”,不需要執著於概念本身,也不需要太過在意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每一個概念並不代表事物本身,終止心對於思考和研究的無盡渴求,讓心不再依賴無盡的思維、分析和判斷,不再用自己的理解來做正誤的判斷,學會放開自己,喚醒對於空性的理解,就如愛馬仕的老闆那樣,面對仿冒品,沒有生氣,反而更加得意,還買來仿冒品學習和研究。“空”是什麼,空不僅僅是包容,空更是坦然“接受”。

標籤: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