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6篇

寫心得體會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大腦不斷思考,心得體會通常包括情感體驗,如喜悅、挫折、滿足或失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6篇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篇1

20xx年11月15日到20xx年11月30日,我參加了20xx年陽江市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網路培訓,這次培訓,我係統學習了《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通過學習,使我對《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把這次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一、明確課程性質,突出學科特點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是本次修訂新增的。同時標準中增加美術課程四個特性的表述:“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美術課程的“視覺性”特徵作為首要特徵,是首次在課標中明確提出。愉悅性的提法也是本次修訂新增的內容。這些不僅凸顯美術學科的價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術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兩方面的特性。

二、美術課程將以學科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

(一)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傳統美術教學以教師講解示範為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教師怎麼畫學生就怎麼畫,教師叫畫什麼學生就畫什麼,這是以教定學。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以學論教,要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藝術文化漫無邊際。學生要想在學校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面是不大可能的。

(二)由重“學習結果”向重“學習過程”轉變

所謂重學習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畫畫得怎麼樣,忽略學生的情感態度的表現以及學畫的過程和方法。而讓學生去模仿教材中的範畫,或按照教師主觀意志去作畫。所謂重過程,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放在獲取知識的方法上,讓學生通過感知探究實踐的學習過程去發現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和創作規律從而獲得一定的美感經驗,還要學生在學習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同時也得到發展新課程倡導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學習活動中的合作者和促進者。根本的任務,是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輕鬆、愉快而寬容的教學氛圍。

總之,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三、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強調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

課程改革是要改變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想和方法,將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美術學習方式依其特點,大致可分為創作與欣賞兩類由於學習美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以創作活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便於學習,課標中的創作活動又具體劃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拙,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自由表現,要求學生大膽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強調創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為為主,是創作活動中劃分的兩個學習領域的相同點。主要區別則是造型表現注重自由性,設計,應用注重功能性。

“欣賞評述”這一學習領域則注重通過欣賞作品的感受、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課程改革突破的一個難點。為此,美術新課程標準設定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其目的是通過綜合性的美術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教學中,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學生生活、現實社會之間的連線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各學科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方案,進行製作、表現和展示,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慾望。但是,綜合探究學習領域要與綜合“藝術”課程的學習相區別,注意保持美術自身的主要特色。

四、轉變學習方式,探索美術教學改革

美術課是基礎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程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採用新的學習方式,去探索美術教學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樹立新的理念”並非一句空頭口號,它必須付諸行動,具體一點說,就是要從傳統的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

傳統學習方式就是接受式,這種學習方式所學的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呈現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這種學習方式延用了多年,肯定有其存在和使用的價值,但這種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容易造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現代學習方式稱為發現式,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理論,它強調自主、探索、發現,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自主性不斷生長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學習方式並不是學習方法或教學法,學習方式是更為上位的東西,前後兩者類似戰略和戰術的關係,學習方式相對穩定,學習方法相對靈活,有較大的可選擇性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係,而且還涉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所以,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習的發展更具有戰略意義。

學習方式本身也包含有“教與學”的關係,雖然這裡談到的多偏重在學生方面,但也涉及到教師的得法引導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戰略性、方向性的東西是最重要的,而戰術,即教法則比較靈活,教師運用的空間是很廣的。

美術新課程實施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對於對新課程的理解,我相信每一位老師的心裡都有一把尺,對新課程都有自已不同的觀點和獨到的見解。而新課程本身就是有質疑、有爭論、也就不可避免的有分歧。我認為,美術課和其他課程一樣,不是孤立的。各門學科之間有橫向的、縱深的聯絡!在實施教學活動中,應該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才能培養全面的、完整而又獨特的個體!新的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勝任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學工作!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篇2

美術新課程標準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實踐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絡。中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而欣賞、評述則是傾向於文化品味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製作。從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方式。

美術課中的技能教育比較好理解和把握,而如何參入人文意識,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呢?其實,人文性質就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美術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不能脫離文化情景,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課程改革是讓我們從單純的技術傳授轉向關注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等。通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的促進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這首先我們就要努力通過各個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我們老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其實,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視美術作品的鑑賞,理解發掘人文內涵。這一活動一般在教學欣賞、匯入上運用,在課堂中儘可能讓學生接觸感受最大限度的資訊量,課堂中所學的任何東西,都應視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幾個小島,通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領域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及“設計應用”領域中不能放棄對學習技能的探究性學習及技能訓練。

新課程的另一重大舉措就是該以往的授之於魚為授之於漁。轉換課堂角色,改變往昔以師為主生為輔的教學模式為以生為主,師為輔的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而美術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本學科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尊重和愛護學生,要承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差異無好壞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樣性,在課堂上,差異是一種資源,不同是一種財富,這在課堂交流討論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當然,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並不是對學生的學習採取放任自由的態度,我們應該作為主導,起嚮導,顧問作用,指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每次學習課標,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突然,有三個元素湧上心頭,在這一空間,我,學生我將如何來引領他們?如何讓他們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我並不希望他們各個都成為畫家,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是他們因為愛上我的美術課因為我的某一節美術課而讓他們愛上了歷史,愛上文字,愛上了科學,愛上了發明和創造!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篇3

?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擺脫了單純傳授技能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強調寫實性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絡,鼓勵學生自由表現,大膽創作,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然而在目前美術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觀察力不強,想象力被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束縛,缺乏創作素材。

(2)學生缺乏大膽創新的意識,畫的東西“千人一面”,沒有個性。

(3)師生缺少交流,老師難以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從而也影響對作品的評價,甚至有些老師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對沒按要求畫畫的學生大加斥責,長此以往,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4)教師在課堂上採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如繪畫課、欣賞課、手工製作課單獨上,而且是教師指定),學生感覺自主選擇的空間小,是一種被動的知識接受,從而產生枯燥感,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

要在課堂教學上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教師本身除了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引導觀察、鼓勵創造、傾聽交流、自主學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他們在積極愉快的美術課堂上去欣賞、體驗、創造美,感受繪畫創作的成功和快樂,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能力和美術素質。

以上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認識和理解,我將在教學工作中依據新課程標準努力工作,爭取把美術教學搞得更好。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篇4

國小美術新課標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它改變了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在此,說說我對美術新課標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權威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悅感和滿足感。

三、讓學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篇5

學校組織我們系統學習了《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把這次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1、新的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並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

2、課程標準不具備強制性,使教材編寫或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如果條件不允許,學生不需要,可以不採納。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物件來滿足,同樣的內容標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這樣,充分考慮了教師、學生的需要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給予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程標準與生活緊密相連,滿足了學生聯絡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課程標準沒有為所有學生制定一個必須達到的硬性發展標準,並用一種統一的尺度來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而是儘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並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既重視結果激勵,更重視過程激勵。滿足學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5、課程標準為學生創設寬鬆、多樣、活潑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多樣化,豐富化,從而產生新穎感、增強趣味感。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學生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讓學習具有挑戰性,使學生學習後能獲得一種從事創造性勞動產生的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能獨立自主地處理問題,增強了學生的自尊滿足。

6、課程標準擺脫了長期受專業美術教育的影響,使美術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降低了知識、技能難度,使學習具挑戰性的同時,能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和進步,都有成功的體驗。

美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篇6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老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的融入課堂中?在思考的同時,我重新學習課表,又把一次次的實踐進行總結。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在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讓學生樂於嘗試,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儘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造性。

二、“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是重點,“合作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資訊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第一、根據課型“合作互動”,通過互助互動有利於解決問題。第二、根據重難點,“合作互動”,抓住課中的難點展開並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應用集體的`智慧,較輕鬆地解決了難點。第三、結合作業,“合作互動”,美術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的表現也不同,因此,作業的完成應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合作互動”的評價,同伴之間進行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鑑賞力。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