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三篇學習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範文

因為老師,盛開那麼多五彩的絢爛之花啊,所有的老師都會從心裡渴望知識。那麼關於相關的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三篇學習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範文

學習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

習總書記曾說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個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能反應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能決定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更能決定這個國家的未來。由此可見,我們每一位教師積極進取,提高自身素質是多麼的重要。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精心組織教學,積極參加教育改革,不斷提高教育質量。”通過學習“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我對自己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四有好老師有以下感想。

首先一名合格的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愛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的目光和讚美的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學習的喜悅。我曾因作業向學生髮過火,學生受到了驚嚇,還與我產生了距離感,甚至還有學生說:“老師,我原來很喜歡你,喜歡政治課,可是自從看到你發火,我不喜歡你了,更討厭上政治課了!”這句話讓我開始思考,是哪裡出了問題。我發現最一開始對學生過於溫柔的關愛讓學生以為這是一種放任。在問題出現苗頭時,我並沒有及時糾正,結果導致情況更加嚴重。後來,我在班裡嚴肅認真地與學生討論關於作業的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也讓學生們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心聲,這樣一來,作業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覺得,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有理智的愛,而不是盲目的溺愛。並且師生之間應該坦誠交流,只有學生切實感受到的來自老師的關懷,才能心甘情願地改變和提高。沒有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我們在實現對學生愛的教育的同時,更要把握好分寸。

其次一名合格的四有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合格的老師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所以我們應該見賢思齊,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讓他們能夠識別善惡,傳遞社會的正能量。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教師這一行業,那就要熱愛本職工作,不能把教育崗位僅僅作為一個謀生的職業,愛崗敬業是我們的一種境界和神聖使命,也是作為一個合格老師的基本道德底線。當我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幹得有滋有味,幹出好成績時,我們的認真與執著也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我們的學生。

好老師還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方向和動力。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學生。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學生的成長環境也變得複雜多樣,一些消極思想和觀念,如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個時候如果學生自身沒有堅定的意志,沒有目標和方向,就很容易迷失自我。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沒有堅定崇高的信念,可想而知,面對自己的學生們,又怎麼去引導他們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我們在面對紛繁社會中種種誘惑和消極思想時,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要不受外界利益干擾,把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作為自己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途徑。要用好課堂,用自己的行動和對理想信念的執著來培養學生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一名合格的四有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紮實學識是教師的基本素養。俗話說:“你要給別人半桶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才行”。對我們來說,不僅要熟悉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業務進修和廣泛的學習,瞭解新觀點,掌握新資訊,做到“與時俱進”。記得學校給老師們進行微課製作培訓時,我沒有認真去對待,因為覺得自己平常上課很少用,看起來又很麻煩,可是後來想想,還是自己錯了。活到老學到老,作為年輕教師,不去接受和學習新鮮事物,還怎麼“心安理得”地讓自己的學生求上進,求創新。因此,我認為,四有好老師在有紮實學識的同時,還要給自己“充電”,要讓自己的那“桶水”不僅能滿足學生,而且充滿生機、富有活力,這樣,才能使自己在講臺上站得更穩、站得更久。

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一直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索的問題,每個人的心中也會有一個“好老師”的形象,我們也都在向著那個形象靠近,正因為如此,教師隊伍一直在教育的夜空中發散著獨特的光亮。學習“四有”好老師,讓我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做為一名年輕的老師,我深知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學習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

九月,對於老師來說,是一個溫暖的季節。我的手機裡至今還儲存著教師節當天學生髮來的祝福簡訊,這是專屬於教師的幸福!回想自己從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覺得取得教師資格證不難,上好一堂課也不難,但要“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著實不易!“四有”,是一個標杆,而好老師各有各的好,在我的認知裡,能讓學生成長成才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如果,“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教師奮鬥的最高綱領,“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是為人師表的“四項基本原則”,那麼,作為我們——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四有”的指引下實現最高綱領的路徑,也就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在實踐中做一名好老師。

“學為政本”,老師的理想、觀念和情懷,通過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向外傳播,影響深遠。所以,為師的我們應該經常自省“你準備好了嗎?你有料嗎?”都說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但我認為教書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不管是語文老師、數學老師,還是專業課老師,我們在傳授知識本身的同時,更多的應該是教給學生一種學者的志向、學術的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好老師的課堂不是表現自己,而是讓學生從中獲益併成長。

如果,“四有”是國家立場的好老師,“育人”是教育立場的好老師,那麼,對於我們“傳、授、解”的物件學生來說,他們立場的好老師又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懂得鼓勵和引導學生!

前幾天,有個學生在日記裡寫到“前幾天,我犯了一個錯誤,語文課上,我沒有認真聽講,卻在下面看課外書,老師提問,我一問三不知,我想這下糟了,我以為老師會痛斥我一頓,要是報告我爸爸媽媽,我就慘了,整個下午,我忐忑不安,可是沒有,到了晚自習,她安慰我說只要認識到了錯誤,以後不要再犯就好了。我第一次覺得我怕了一個老師,而她沒打我也沒罵我……”是呀,好老師應該學會包容和尊重學生!老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引導學生,即懂得鼓勵、啟發、尊重與關懷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校的溫暖,都能活出自信、活出精彩,能為自己的生活、前程設計最合適的道路。

在學生的眼裡,好老師是朋友、是親人;在學生眼裡,好老師有學識、有品位;在學生眼裡,好老師有愛心,有熱情;在學生眼裡,好老師勤奮、公正;在學生的眼裡,好老師更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

曾經讀到過一句話,耐人尋味,“我不知道夢想是什麼,但我相信,當我專注於每一件事的時候,夢想定會向我走來”。我想說“我不知道怎樣才是好老師,但我相信,當我專注於教書育人的每一件事的時候,好老師定會向我走來”!

同行的戰友們,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獻身教育,甘為人梯。在教育的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業業為學生授課,不計地位、不計名譽、不計報酬,為培養教育人才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教師的工作是繁瑣的,不只是限於工作上的八小時。許多非教學的“隱形工作”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當教師很累,這幾乎是我們共同的感受。教師的工作又是精細的,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來不得半點馬虎,它需要教師事無鉅細和無私奉獻的愛心。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走進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用細心發現每一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關心拉近與學生心靈上的距離;用肯定和鼓勵溫暖學生脆弱的心靈;用愛心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幽默風趣的談吐,樸素大方的著裝,和藹熱情的態度,紮實淵博的知識,猶如春日的陽光照射到學生的心靈上,讓學生感到溫暖、舒暢、輕鬆。讓我們尊重每一個鮮活而稚嫩的生命,為他們的快樂成長而努力工作,用愛心去澆灌學生智慧的花朵,用真情去感化學生幼小的心靈,用智慧去啟迪學生智慧的人生,用人格去薰陶影響學生美好的未來,用理想去塑造這一個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生命。在農村教育這一肥沃土地上繼續辛勤耕耘,做陪伴一個個鮮活生命成長的守護者,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長、全面發展。

學習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

自中國教育改革以來,一直在糾纏於一個問題——素質。許多的教育專家都把眼睛盯在如何的去搞素質教育,努力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的方式、教學的內容、教學的工具等等方面做出了種種努力與設想。有的在國內各地考察學習,有的甚至到國外去學習取經,全盤照抄,走了以往改革開放初期經濟建設的老路,結果是可想而知,效果甚微。筆者最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的《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講話並從事教育的多年經驗出發,覺得學生的學,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應該是我們教者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質。正如古人云:欲給一杯水,必有一桶水。只有我們教師的“水”多了,質量高了,才能真正的做到去實施或者叫做實踐了“素質教育”。本文就如何來提高教師的素養髮表自己的拙見。

一、“德”的提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眾所周知,這裡的“道”就是教師的“師德”。一個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義,這裡的“意義”並非是活得有多麼的精彩,多麼的風光,多麼的光彩耀眼,而是指人要對社會有何貢獻。這個“意義”就是要靠他的“德”來支撐。在當今的社會中,隨著科技的飛躍發展,社會的高度進步,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的思想漸漸的影響到了我們教師,一些教師看到了社會中的燈紅酒綠,掩抑不住內心的躁動,“德”就慢慢的偏離了正確的方向。給學校和社會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最近網路、報紙、電視等等新聞爆出的一些有違“師德”的報道,深深的傷害了家長和社會的心,這些固然是極個別的人的行為,也是這些個別的行為“教育”抹了黑,讓社會認為教育不再是那麼的神聖,那麼的純潔。筆者認為,作為教師,姑且不說職業如何神聖,如何的高尚,首先要正確的認清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當作人來看待,當作一個自然人,不斷的去提高自己的“德”。努力的讓自己的“德”高尚、偉大。用自己的“德”的魅力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大家試想想,一個整天思考著如何去與校長主任搞好關係、整天想著如何去向學生家長要“禮”、整天想著如何去補課賺錢的自私無“德”的老師他能教育出怎樣的優秀的學生?

“德”——師德,這是教師的靈魂。對學生來說最重要,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二、“識”的提升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教師的一個相當大的功用就是“解惑”。何為“解惑”?解惑就是解答疑惑,向學生傳授知識、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聽課之後,通過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答他所碰到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解惑”。現在有一些教師本身就有許多的“疑惑”,哪能談的上去幫他人“解惑”?作為一個對社會有責任心的人,你到一些大學去“微服”一下,你會被你看到的現象所震驚,這就是未來的教師?這個問題絕對會在你的腦海中第一個顯現出來,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教師”在我們的隊伍的中大有人在。

現在教學資料的泛濫,參考資料的粗製濫造,再加上我們某些教師的識別能力的欠缺,懶惰成性,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的只是“搬運工”的角色,在他的課堂上聽不到他對自己學科的理解、總結,聽到的只是別人的觀點。不讀書、不查資料、不思考成了一些老師的通病。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就得課外下功夫,不斷的促進自己“識”的提升,多讀、多思、多總結,只有這樣,你才能去解學生的“惑”。

三、“教”的創新

對於“教”的創新,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機械的去“搬”,而是靈活的去“學”。素質教育喊了這麼多年,真正的實現了素質教育了嗎?有些地區,有些學校機械的模仿別人的做法,最後只能是“東施效顰”,遺笑柄與他人。有的地區統一學某某地區的“圓桌教學法”(筆者自己這樣稱呼),讓學生圍成一圈,讓學生寫學案,美名其曰:“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這個地區的教育官員們還在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沉浸在自己編制的肥皂泡中。“圓桌教學法”確實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這種創新的前提是學生自身的素質是不是達到它的要求,學生能否發現問題、組織探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身擁有的知識量等等,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不是某個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學校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地區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機械的照搬照抄只能是貽誤眾“生”。

一位教師的“教”的創新首先要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之上,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而不是傳統的“灌”“填”,而是兼顧到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教”無定法,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就是“教”的創新。

四、“志”的支撐

這裡的“志”指的是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這個事業的奉獻精神,這是每位老師都應該有的,也是必須要有的。一位合格的老師在他踏上自己的崗位之前,應該瞭解到自己所從事的這個工作的意義,要從心底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要有奉獻自己一生的“志”。當一位大學畢業生,帶著玩世不恭的態度走上工作崗位,他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嗎?當一個老師帶著“做教師只是過度”的態度從事教學,他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嗎?他自己都沒有一個遠大的、堅強的“志”,他的學生以後一定也會“三天打漁,兩天晒網”,會隨著社會中的種種“誘因”不時地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

一位有遠大的、堅強的“志”支撐的老師,他在教學中會全身心的投入,會愛生如子,愛崗敬業。

五、“思”的活躍

有一個名人說:“改變人一生的不是他擁有多少錢,也不是他豐富的經歷,而是他的思維模式”。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活躍的“思維”。首先不能思維定勢,固步自封。總覺得自己的想法很高妙,不去接受新的思想。其次大量吸收外界資訊。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瞭解國內外資訊,及時瞭解教育領域的各個動向,瞭解古今中外大事,透過現象,抓住本質,讓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再次,在教學中要做到教學相長,帶著虛心的心態,和學生共同進步。

六、“品”的諄諄

“品”字三個口,意思是說,品嚐,在教育這個領域,品,就是諄諄的教誨。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的耐心、恆心是至關重要的。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如智商、生活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教育的環境等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對於不同特點的學生,我們教師不能只用一個“口”,必須多用有、幾個“口”。甚至是多“口”齊下,讓學生體悟到教師對他的關心、愛心。

教育不是萬能,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能見效,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是有思想的人,我們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要恆心,相信“滴水穿石”、堅信學生的可塑性,而不能用簡單和粗暴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七、“引”的到位

這裡的“引”指的是外部力量——學校。學校要給每一位教師營造一個健康的發展空間。關心每一位教師的健康成長。一個人如此,一個集體更如此,世間的每一個物都是由弱小到壯大,在整個的過程中,環境的因素不可忽視,學校的領導要給每一位教師的發展建立公平和諧的發展平臺,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而不是給他們增添“壓力”。

常言說:做人難,做個好人更難。我認為做老師難,做個好老師不簡單。單隻要我們每一位老師能夠做到自律、自強、自壓、勤學、勤思、勤練這“三自三勤”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一定能讓自己做個合格的老師,做個受人尊敬的好老師,做個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