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選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範文

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我們需要多多閱讀,大家要知道文學的魅力是無限的,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範文
精選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範文1

我想,凡是知道史鐵生的人,也都知道那個破舊但安靜的地壇。那是一個給史鐵生療傷的地方,雖然沒能讓他重新站立,但卻讓他的心靈飛翔。那夕陽的餘輝,殘敗的房屋,生機盎然的野草,搖頭晃腦的小螞蟻,葉子上滾落的露珠,鍛鍊的老人,頑皮的孩童……漸漸地撫平了史鐵生的狂躁,漸漸地催生了一篇篇耐人尋味的文字,進而漸漸地感染著每個喜歡史鐵生的讀者。

我們,是否也需要一個地壇?

有句話說,每個人都是折翼的天使,不完美是必然的,經受一些苦難也是必然的。或許我們沒有生理上的殘疾,能說能笑能走能跳,可是又有誰能肯定自己沒有心理上的疼痛?變速的生活節奏,像心律不齊的心臟,不能保證每根血管都有充足的營養。巨大的生活壓力就業壓力學習壓力,讓我們的呼吸也變得急促,是不是有的時候會變得狂躁?是不是有的時候總覺得自己丟失了點什麼?是不是很想找一處安靜的地方暢快的呼吸?

是的,我們需要一個這樣的地方,盡情地放鬆心情,為心靈排汙,也為心靈加些動力。在這方面,我們遠遠不如史鐵生先生幸運,擁有一個安靜的可以自由出入的大院子幾乎是不可能。這個時候,就讓我們在自己的心靈上開闢出一間小屋,供自己休息吧。

這間小屋,必須有的是,一些安靜的溫暖的文字。詩書的作用不僅僅是黃金屋和顏如玉,它是一段帶著晨露的臺階,一端連著黑夜一端繫著光明,踏著它,可以迎接紅彤彤的日出,那些明亮但不刺眼的亮光,會給人帶來無窮的力量。腹有詩書也不一定追求華美的氣質,只為尋那一縷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吹走煩躁,塑造我平和如湖水的心靈。

這間小屋,最好栽培一些花草。佛說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當我看著親手打理的花花草草,總是欣喜於它們帶給我的力量。記得有一次從路上撿到一段10釐米左右的太陽花的莖,把它插在了疏鬆的土壤中,原以為它會奄奄一息,卻沒想到幾天後它綻放出一朵玫紅色的太陽花,那是生命的倔強,觸動了我心靈最深處的那份堅強。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合格的護花使者,一次次我的這些小花小草們面臨生活的絕境,可是他們又一次次給我展示生命的力量。都說養花怡情,我卻從中吸取著生命的營養。

這間小屋,要有季節的變化時空的延伸。生機盎然的春日,要及時備一份春泥作為滋養;烈日炎炎的夏日,要隨時擷取一縷清涼;碩果累累的秋天,要儲存天高氣爽的心境;白雪皚皚的冬日,要隨時吸收溫暖的陽光。

在這間小屋裡,我們要時刻反省。要對自己擁有的一切懷有一份感恩與感動。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上帝總是在關一扇門的時候開啟一扇窗,就像他收回了史鐵生先生的一雙腿,卻讓他以紙為船以筆為槳,在文學的浩瀚中盡情衝浪。

是否你還帶著傷?不要怕,癒合了就不會再痛。讓我們手握一把陽光,在上帝說不的時候也能擁有溫暖整個世界的力量。

精選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範文2

每次看史鐵生的文字總是不能自已地淚如雨下。也許是他對生命和生活的淡然處之打動了我,也許是他在撕心裂肺的絕望後燃起生生不息的希望感染了我,也許是他樸實無華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 史鐵生,他的存在,總有一處渲染到我的生命。

看他的文章,就像是面對面地在聽他在傾訴,很平淡無奇的語氣,像是在講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很久遠的老故事。看著眼前的文字,似乎就像是看到他那張從容淡然的臉一樣,內心平靜卻又無法平靜地洶湧澎湃。他用平淡無奇的語氣把我帶進他的回憶裡,又用戲謔動情輕鬆的把人從他的故事裡牽引出來。然而,我卻一次又一次地陷進他的過往裡,難以走出。在他身上,我總是容易想到這樣一句話“當我在抱怨我的鞋子不夠漂亮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街角的小女孩沒有腳。”看吧,這樣是不是覺得自己還是備受上帝寵愛的。可是這樣愚昧的自我安慰往往不能滿足我貪婪的內心。我也想像他那樣成功閃耀;我也想像他那樣內心平和波瀾不驚;我也想像他那樣能用文字打動人,激勵人……然,這些我都做不到,是不是太失敗太不幸。這樣的問題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答案。因為我還有愛我的母親,她還能看著我鬧,聽著我笑。不管我有多糟糕,她依然不會否認我半句。她也一直是希望我能安然過生活,僅此而已。就像史鐵生的母親從來不指望他有多成功一樣,只要他好好活著,所有的苦難她來承擔。我常常想,比起他的病痛,他最大的遺憾,悔恨,悲痛,便是他母親的突然離開。

他在很多文章裡提到他的母親。《我與地壇》、《合歡樹》、《秋天的懷念》......那麼多的文字裡,除了描述他那不安分的內心,暴躁的脾氣,虔誠的祈禱,安然地接受或不甘地掙扎,更多的就是對母親的追悔。生病初期,他把對人生無望的茫然;對生命無常的絕望;對上帝不公的控訴變本加厲地把氣撒在母親身上。以至於母親的突然離開讓他更悲傷無措。他肯定恨極了他的母親。因為她走得太早;因為他還沒來得及淡然對母親說話對她笑;還沒來得及驕傲地對她說一句:看,我雖然沒有了雙腿,可我依然為自己碰撞出來一條路。他肯定也恨極了自己,為什麼覺悟那麼遲。為什麼沒有好好對她。為什麼不能早一些讓她看到自己可以好好活著。

儘管有那麼多的悔恨,那麼多的不甘,那麼多的祈禱,他卻不會再宣洩不滿了。他學會了在被命運玩弄這一齣戲裡,反轉演出,跟命運玩鬧得很好。在他的《好運設計》裡,他用詼諧的語句把人生設計得一帆風順。健康的體魄,聰明的頭腦,姣好的容貌,學業事業風生水起。這是不是我們所有人想要的美好人生。這樣的幸福會不會使自己心靈安定。不能吧。因為不能,他又設計了種.種小痛苦或小困難,克服之後,才有了苦盡甜來的踏實的幸福感。生活裡是不是順順利利得到自己想要的才會有幸福感呢。很顯然,並不是。在他能淡然接受這樣的困頓之後,還能以這種積極樂觀的詼諧來引導我們好好生活,好好看待挫敗,不公,生活,生命。

“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心……”像是在他的文字裡得到了重生一樣,我又在絕望的內心裡生燃起了新的力量。我想這也是自己為什麼那麼留戀他的原因。

 精選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範文3

《我與地壇》飽含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他說過“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還有他自己也說“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可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死亡選擇生活。是他的母親的愛給他力量,點燃他生的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他們都給作者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甚至絕望,扼殺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他投身於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看到史鐵生,我便想到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他天生的殘疾,但他卻熱愛生命,用他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感告訴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識的偉人。我們不能做到他們那般的堅強,但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他們不懼怕病魔,我們便不畏懼辛苦。我們沒有他們那般的覺悟,但我們需要做我們可以卻偷懶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不禁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為給兒子買橘子,雖然只是短短几個字卻寫出父母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沒有過其他父母捨身救兒女的經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裡爸爸就從睡夢中醒來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媽媽不是什麼家庭主婦,她不能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經常為我找些老師,輔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接受長時間的輻射都是為我。史鐵生天天在輪椅上過著,他的母親為他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裡消失。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注意不到,這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感恩,學會堅強,學會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一次對心靈的搜尋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