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大調研心得體會6篇

寫下心得體會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有助於我們充滿信心地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寫心得體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調研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調研心得體會6篇

大調研心得體會篇1

這次清明回家,與之前放假回家有些不一樣。這次我需要完成“一大四小”的清明調研任務。本來我以為這是個非常簡單的任務,遊山玩水間就可以完成,然而等我真正去做時,才知道什麼叫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回到家我就開始為調研做準備。首先是工具問題:測量工具、出行工具以及記錄工具。要完成這個測量的任務對捲尺的長度有一定的要求,起碼得10米,於是我去樓下超市買了把10米的捲尺,測量工具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是交通工具的問題,有些調查的目的地離家較遠,幸運的是正好我姐夫這兩天沒事,可以開車陪我一起去。記錄工具則比較簡單,一個手機、一支筆、一本本子就可以了。

出發測量之前我原以為只要一個上午就能把三條道路全部測量完畢,結果開車到528縣道找到符合條件的道路就花了1個多小時,正式測量又花了1個小時。儘管調研測量活動比較曲折,但測量時遇見一個有趣的大娘讓我們的行程增加了一些趣味性。她在道路旁看到我們拿著工具測量記錄,就好奇地走過來,詢問我們在做什麼,還一臉期待地問我們“是不是道路要擴建”,我們解釋說不是,只是測量耕地裡的樹到公路的.距離,一聽這個她又開始擔心,問是不是耕地離公路太近,不能再種作物,還問種在路旁的作物是否能吃,會不會被汽車尾氣汙染等奇怪的問題。我們耐心給大娘解釋“一大四小”調研活動,然後又回答了她另外一些問題後,大娘覺得我們這個活動很新奇、挺有意義,很開心帶著我們一起去測量。一邊幫我們測量,一邊跟我們說這裡以前是怎麼樣的,現在又是怎麼樣,還不禁感嘆時光易逝,變化真快。等我們測完第一條路已經1 點多,因為姐夫下午有事,便和他約定第二天上午再去測量另外兩條公路。

第二天,我們出發來到其餘要測的兩條公路——320國道和525縣道。320國道很長,兩邊山居多,耕地較少,開車跑很遠才找到一處可以測量的點。我們便立即在道路兩邊各找了四個點來完成國道的測量任務。緊接著繼續去525縣道。在公路上,我發現525縣道路邊的耕地多是種植水果,如葡萄、藍莓、草莓等。恰好525縣道路邊有很多椿樹,測量完成後,在一位老伯的允許下,我們歡喜地摘了不少椿葉回家,收穫頗豐。

通過這次調研,我真的學到了很多。首先,調研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和輕鬆。以這次清明調研為例,每個測量資料背後都暗含著我在太陽下揮汗如雨的幾個小時的努力。其次,調研意義重大。毛主席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經過調研,才能真正知道一個政策是否具有可行性與科學性,才能真正明確一個決定的優點或缺點,才能真正的做到查漏補缺。調研中,隱藏著實事求是的“大”道理。同時,調研極具趣味性。在調研過程中,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體會到與自己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如我此次調研活動中碰到的大娘和大伯,大娘熱情、幽默,大伯大方、樸實,讓你實實在在感受到人性之美。

調研其實是一個學習與成長的過程。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調研就是通過“行”去理解和驗證以前所“讀”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所見所識能夠不斷開闊自己視野與胸襟。

大調研心得體會篇2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裡?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為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為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體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為,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著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著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大學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為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為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為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為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為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裡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為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大學生來說,找工作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裡,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才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著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眾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眾化教育意味著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可以歸納為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資訊,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資訊。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資訊“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資訊,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麵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傳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的心態、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大調研心得體會篇3

我們在這學期學習了市場調查與預測這門課程,為了使我們能更好的掌握這一門學科,我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市場調查實訓。雖然說只有一個周的時間,但由於時間的原因老師並沒有單獨給我們時間做,所以最後我們幾乎花費了一個月的空閒時間才順利地完成了這次實訓。對於這次實訓,老師在選題上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要我們自己隨便聯絡一家小型企業並與該企業合作,為這家企業做一次調查。這次實訓我們是按小組團隊的形式來進行的,全班分成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共六個人,在這周的市場調查實訓中我們組員的任務分工明確,操作的過程中還是挺團結的。

剛開始,我們都覺得很新奇,大家的積極性也很高。首先,是我們進行了商家的聯絡,我們聯絡了一家汽車代理商,叫做寶駿,他們是溫江唯一一家代理寶駿汽車的公司。我們給他們的一款剛上市的汽車叫做寶駿630做了一次市掉。

我們聯絡好寶駿代理後,開始寫我們的方案,我開始分析寶駿630,我們大家對汽車不是很瞭解,我們分析寶駿630時,大家思維也不是很清晰。也不知該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們就看了一些網路上所流行的,根據那些問卷和方案來編寫了我們的方案。由於我們對寶駿630的不瞭解,導致我們的方案是錯誤的指導,我們所設計選取的人群是不對的。其實寶駿630是一種國產車,主要針對的是大部分人群,它的價格不是特別貴,在6萬—8萬之間,是一種中低端產品。那我們在設計方案是沒有過多的考慮這些寶駿的因素,還有就是寶駿630其實外型很好看。我們在做方案時也沒有說明,寶駿630是隻有手動檔的,我們在設計時也沒有提到。

然後就是我們的問卷,我們所設計的問題都太片面,沒有針對寶駿630的特徵做好問題,問的問題都太普遍,體現不出寶駿630的特點。還有就是有些問題問的,自己都不清楚。還有就是有些用詞不太妥當,讓人產生歧義,得不到我們調查想要的效果。還有就是有些標註不太清楚,填寫問卷時,大家都比較匆忙,看的不是很清楚。導致最後的問卷真實性減低。

我們出去發放問卷時,這是我們最有感觸的地方,因為這次我們所針對的人群是外面的廣大消費者,和平常在學校發問卷不一樣,這次遇上了很多困難。外面的人和學校的同學不一樣,大家的配合度很低,這是我們大家的經驗都不足,而且我們沒有設定對消費者的回饋,這樣我們在請別人填寫問卷時顯得很無力。就算是願意給我們填寫的人,也只是一晃而過,這樣我們所做的問卷真實性其實是很小的。還有就是我們出去調查時,大家也很稚氣,沒有足夠的經驗與方式和方法,不能正確的表達出我們的目的。只不過在大家的支援與鼓勵下,我們還是走了過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成長了不少。

然後就是我們的.問卷分析,這是一個悲催的過程啊。我們本來採用的是spss,可是將所以資料錄入好後,不小心沒有儲存上,我們只有重新做。只不過在我們重新錄入後,確用不上spss分析,因為我們所下載的是英文版的。我們只好又將資料重新置入excel裡,進行作圖和分析。

不過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我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對課本市場調查理論瞭解的太少,不是以理論指導實踐而是用實踐結合課本來學習理論。

2、同學們的學習能力不強,操作過程中不是很積極。因為在調 查過程中好多同學都存在著趁機放個假休息幾天的心理。

3、態度不端正,總認為敷衍了事矇混過關就可以了,並沒有真 正考慮過此次實訓所給自己帶來的價值。

在實訓過程中我一直用認認真真的態度去努力學習,把學習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通過實訓我不僅複習了課本知識,而且通過與實踐相結合,我對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學會了對理論的實踐應用,同時也增強了我的實際操作的能力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在與小組成員的合作中我學會了以與隊友合作的技能和處理和隊友之間因工作產生的意見不合的能力。而這些都是在學習理論知識之中學不到的,我相信這將對我個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都是很有用的技能。

總的來說,這周的實訓調查我們過得都很充實,在調查的整個過程中組員們都還是比較團結的,基本上都融入了此過程的操作,共同完成了我們這次的任務。我從中受益匪淺。

大調研心得體會篇4

經過上了這麼多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一名大學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與標準,研究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與原則,把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與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應當具備比較正確的認知、良好的情緒情感、堅強的意志品質與健康的個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一、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

我們都是從高中升到大學,應對新的環境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例如煩躁、壓抑、苦悶等,當應對自我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千萬不要獨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鑽牛角尖,要進取主動除錯自我的心理,明白適應環境;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學會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習簡便愉快,然後確定一個切乎實際的目標;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學會從心裡去理解現實中的一切,既來之,則安之,使自我具備較強的適應本事。

二、人際關係的處理

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人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促進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際關係使人感到壓抑和緊張,承受孤獨與寂寞,身心健康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大學生更要培養良好的交際本事。要堅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經過人際交往,認識到大學生的社會職責,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本事,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團體堅持協調的關係,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戀愛中的矛盾問題

在現代大學生中戀愛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在戀愛中應遵循:以愛為基礎,以高尚情趣為戀愛發展的動力,在戀愛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選擇、自由與權利以及人格,同時信守職責,忠貞專一,以誠相待。要以理解為前提,以奉獻為資料,以被愛為結果。大學生要避免戀愛的消極影響,學會運用愛的技巧要學會澄清感情價值觀,做出愛的決定,注重愛的交流,並履行愛的職責。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並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能夠閱讀相關的心理輔導書籍,有需要的能夠進行心理諮詢,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好自我的時間,增強自我的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

大調研心得體會篇5

2019-04-23 06:5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應磊 通訊員 孫勇 谷葉

近水樓臺先得月,一城名勝半在湖。與西湖對於杭州的意義一樣,月湖對於寧波的意義,與其說是鬧市區一個景點,更不如說是寧波市的文化地標,寧波人的心靈地標。

一池湖水臥在高樓鱗次櫛比的寧波海曙鬧市區,月湖給一座城市平添風雅氣度。開鑿於唐貞觀年間的月湖,水域面積9.6萬平方米,歷經1500年,月湖成為浙東學術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在月湖南岸的院士林裡,110多棵銀杏樹風姿綽約,閃爍著寧波籍院士經世致用、求真務實的精神。

過去十幾年,月湖經歷重生。一個小小的城市公園實現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濃郁著璀璨人文精神的景區。五一假期前夕,天一閣·月湖景區招募近百名漢服愛好者,他們將在節日期間身著漢服穿梭景區,又將是一道美麗風景。為了感受月湖的美麗變化,在一個明媚春日,我們走進其中探尋嬗變細節。

一滴水的淨化 重建月湖生態系統

從寧波最繁華的天一廣場向西行走,十幾分鍾後拐至鎮明路,一片靜謐撲面而來,這裡就是月湖了。目之所及,明媚春光中,月湖水光瀲灩,岸上草木蔥蘢,春花燦爛。一池湖水清澈倒映著岸上柳條綠樟,偶有鯽魚跳躍水面,一幅江南春光美圖。

我們和王棟約在月湖西岸見面,他是寧波天河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這幾年,這家企業負責治理月湖水,王棟就成為這裡的常客。

為了近距離感受月湖水,王棟邀請我們坐上一艘小船,泛舟湖面對話。在船上,我拿一個礦泉水瓶灌了大半瓶湖水,太陽底下清澈透明泛著明晃晃的光。指著我手中的瓶子,王棟說:“你看,這水還是很乾淨的吧!”他的語氣充滿篤定,彷彿這幾年在月湖的所有努力都在我手中的這瓶水中得到印證。

一汪清水泛著粼粼波光,岸上游人踏春,用手機定格碧水春花。月湖水的巨大變化讓我們感到欣喜。作為寧波人,我清楚地記得月湖幾年前遭遇的水體危機,夏天湖水泛黑,常瀰漫臭氣,鬧市區的一個景區成為很多人避而不及的區域。一些長期住在月湖附近的居民佐證了我的記憶,他們告訴我們:“有幾年夏天湖水經常散發臭氣,有時候還會有成片死魚漂浮湖面。”作為水治理從業者,王棟長期跟蹤月湖水質變化,他用專業語言向我們描述當年那場水體危機,“幾年前,月湖藻類暴發,區域性出現季節性黑臭,水質檢測為劣Ⅴ類水體,影響城市景觀和居民生活。”

水的變化開始於兩年前,月湖所在的海曙區啟動水生態綜合整治,包括清淤及淤泥處置、水質提升等五大工程。通過ppp模式治理月湖,寧波天河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了這一專案。“ppp模式意味著前期治理投入由企業承擔,一旦驗收沒通過,我們企業就血本無歸,壓力還是蠻大的。”王棟笑言。

月湖治水行動就像一場高科技應用的綜合舞臺。“別看湖面水波不興,其實湖底下進行了大改造。”王棟給我們看了一段記錄月湖整治全過程的視訊,可以看到湖水被抽乾、清淤、鋪生態除磷劑然後灌水的全過程。“這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一種生態鈍化技術。”王棟頗有些驕傲。為了讓月湖水“活”起來,他們還在月湖建立一套“祕密武器”。“走,我帶你們去看看。”我們跟著王棟來到月湖南側一個類似小木屋的神祕建築前,“這裡就是我們淨化活水的內迴圈系統。”

草木掩映中,小木屋與景區環境融為一體。我們走進小木屋才發現裡面暗藏玄機,地下幾臺大型加壓裝置正有條不紊地執行。“這就是淨化活水最核心的‘黑科技’,”看到我們臉上好奇的神情,王棟賣起了關子,“打個比方來說吧,這個系統類似於小型汙水淨化廠,像給月湖做透析一樣,將雜質分離,從而淨化湖水。”目前,根據自動檢測站檢測到的水質情況,系統淨化流量達到每天1.6萬立方米,按整個月湖36萬立方米計算,20多天就淨化一遍,水質穩定維持在Ⅳ類標準。

“一次大規模的治理之後,如何使月湖保持長久的清澈?”我們問王棟。他指著水裡的各種植物回答:“平靜的湖面下重構起一套湖水自然淨化的生態系統,湖底種植了沉水植物以及浮葉植物,打造階梯式的水下森林,並有針對性地投放螺類及花白鰱等魚苗。通過生物的合理調配,讓月湖水生態得到恢復。”

在今天看著月湖一池清水,我們更加理解構建生態系統的內涵:未來月湖一切人工干預的水淨化工作全部退出,月湖恢復本身的自然淨化能力才是構建生態系統的要義所在。

一片景的改造 復原江南小鎮面貌

告別王棟,我們開始探究月湖的另一個美麗變化。這是一個家園變遷的故事。

走進月湖西區老建築區域前,我一直思考著一個命題:月湖從古典走進當代,經歷動盪和陣痛,如何在保留其歷史文化屬性的同時,提升區域的環境品質,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格局。

因此,我們對月湖美麗變化的關注,不僅僅注目在一個鬧市公園成為設施完善的景區,更應關注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居民因為環境改善而帶來的獲得感。

在天一閣·月湖景區管委會,我們看到一組老照片,畫面裡的房子多為磚木結構,低矮老舊,加之年久失修,很多房屋的牆面出現剝蝕情況,鄰里之間雖其樂融融,但隱藏在背後的是生活設施不完善,居住條件十分不理想。

在月湖西區採訪,我們遇到和老鄰居一起散步的李阿姨,他們都是月湖周邊老居民。我們向她打聽以前的居住環境。李阿姨講起一個尷尬往事:在景區建立5a之前,周邊廁所少,有時需要排長隊,甚至有一位老鄰居因為等候時間過長引起不適而被送進醫院。

小公廁蘊含大民生,公廁之變正是月湖周邊環境變化的一個縮影。如今在景區,如廁難的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在李阿姨眼中,廁所品質提升帶來切身獲得感。“我們經常在景區空地練習排舞,等跳得出汗了,許多人就去公廁痛痛快快洗把臉。”她臉上洋溢著幸福。

在天一閣·月湖景區管委會景區與文化旅遊部副部長唐震毅指引下,我們走進一個公廁。這裡的公廁還真有些不一樣,每一個細節的設計裝滿了“用心”:洗手檯的牆上掛著反映月湖歷史變遷的老照片,廁位便池邊貼有月湖十洲配圖和溫馨提示語,空氣清新器消除了原有的異味,冷熱水供應迎合每個市民需求,男女廁位按照2:3進行合理佈局……

唐震毅告訴我們,像這樣的旅遊公廁,景區內共有11座。“其中3座達到aaa級標準,3座達到aa級標準,是寧波市首批國家a級以上旅遊廁所的樣板之一。”言語中,唐震毅透著些許驕傲。

對廁所精細化建設,投射出景區建設者對整個景區的打造態度,在完善功能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提升人文和美麗質地。和很多地方一樣,對於古建築密集區域的改造都是一道難題,稍有不慎便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月湖西區正在以精緻的畫筆描繪歷史街區新面貌,這裡的金匯小鎮是一個樣板。

走進小鎮,我們不禁感慨,青磚灰瓦、飛簷翹角、高牆深巷,通過改造,一座座、一條條猶如水墨畫般的老宅、巷陌在鬧市復活。拗花巷、青石街、崇教巷,一個個沿襲而來的地名透露著當年的風雅。

看著眼前的清新小鎮,我們能感受到,對有條件的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不僅僅是一種活化利用,更是對其的一種保護。在這裡,屠氏別業已經成為寧波城市會客廳,楓林晚書店成為老房子新業態,許多金融企業入駐其中,在雅緻的環境中帶來產業新生態。

蹲點月湖,作為寧波人的我重新審視月湖的過去與現在:正是對月湖區域精緻地改建,才造就寧波城市核心區這一塊優雅靜謐的精神棲息地。

一個人的講述 傳播歷史景區文化

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們再次來到月湖蹲點採訪。清晨,微風掃過月湖畔的垂柳,月湖靜謐端莊,一如既往。我們和活躍在月湖的歷史文化傳播志願者一起體驗他們帶來的月湖之變。

我們來到月湖銀臺第的時候,身穿志願者馬甲的馬堅梅已經在這裡工作。她居住在月湖畔近50個年頭,是最早一批月湖歷史文化傳播志願者之一。

遇到馬堅梅,我問她:“我可以體驗志願者工作嗎?”馬堅梅隨即掏出一疊厚厚的講解材料遞給我。我瀏覽後發現,馬堅梅根據遊客的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專門分類撰寫了解說詞。面對這本材料,我感到力有不逮,只能跟著馬堅梅感受她的志願者工作。

帶著3位來自江蘇南通的遊客轉回廊、過拱橋、扣門鈸,馬堅梅細細講述著灰牆白瓦、小橋流水間發生的種種過往。在銀臺第,我們聽到遊客問馬堅梅:“為什麼這個房間裡,圓桌可以分開?”“這間是童府的小姐房,房內圓桌一分為二,男主人在時,桌子兩個部分便在一起,男主人不在時,女主人就只能用半張圓桌……”

一段段典故從馬堅梅口中吐出,彷彿她目睹在這裡發生的歷史。跟著馬堅梅,我們“蹭”聽了一場講解,月湖從一個地名開始變得生動而豐富。

我們不禁聯想,一個景區再有歷史底蘊,假如沒有人蔘與其中來表達描述,靠著那些生硬的文字介紹,月湖始終是冷冰冰的一個城市公園。變化從5年前開始,月湖街道在周邊社群先行招募25名志願者,成立月湖歷史文化傳播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分4條民間講解線路,結合自身體會,用通俗的語言向遊客講述月湖文化。

月湖歷史文化傳播志願者出現在這裡,月湖有了新氣象。在這個將近20人規模的志願者隊伍裡,很大一部分是月湖周邊的老居民,他們直接感受著月湖點滴變遷。

趁著午間休息,馬堅梅驕傲地跟我說:“光一個銀臺第的歷史,我可以說上3個小時。”月湖的一切都記在她的心裡。馬堅梅給我們講起一次獨特的經歷:“當時街道組織了一批盲人老居民感受月湖,志願者一對一給他們講解。”盲人摸著景區的草木建築,耳邊傳來志願者關於此情此景變化的描述,“有一位居民曾經住在月湖邊,我告訴他原來居住地已經是一片綠地,植物茂盛,我清楚看到他流了淚。”

這種遊覽的獲得感是有溫度的。聽了馬堅梅的描述,我們深深感受到,月湖正因為有了馬堅梅這樣對月湖懷有濃厚感情的志願者講解,語調裡凝聚著他們個人對月湖的情感,發生在這裡的歷史才得以和遊客共情,體會到建築和文字以外的情緒。

當我們走到湖心寺,馬堅梅問我:“你知道明代小說《牡丹燈記》嗎?這裡就是這個故事的發生地。”未等到我回答,她就講開了:“比《聊齋志異》還早300多年,我把故事說給老鄰居聽,都不知道,這在日本、韓國可是紅透了天。”說到這裡,馬堅梅又有一些憂慮,“好東西再不說就絕了,我要盡己之力,用我的口,傳承月湖的文脈。”

為了讓月湖歷史文化傳承下去,馬堅梅還發起月湖小導遊的活動,招募月湖附近兩所國小的學生參與到月湖歷史文化傳播志願服務。這樣的傳承使我們感動,小導遊加上大志願者,他們為來自各地的遊客講述著月湖歷史文化,而月湖景區也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更加生動。

【蹲點感悟】

多留下一些“歷史感”

最近翻閒書,恰在明清文學家張岱《陶庵夢憶》中讀到《日月湖》一文。張岱筆下,我們重見寧波月湖舊時風貌,“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愛,直抵南城。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圍湖岸,亦間植名花果木以縈帶之。”

此情此景,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月湖嗎?我不由回想起蹲點採訪月湖之變所看到的畫面,似乎張岱眼中的月湖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月湖並無二致,鬧市區的月湖依然璀璨著幾百年前文人的風雅情趣。對寧波這座城市來說,一汪月湖留住了城市的許多記憶和品質。

但令人遺憾的是,張岱筆下的日湖早已不復存在。儘管我們另闢方位重造了一個日湖,但這個日湖和張岱眼中的日湖已沒有絲毫關係。時間洪流中淹沒的不僅僅“日湖”這個小小的地理名詞,還有承載在這個地名上的文化記憶。

在今天城市更新中,更加註重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這樣更新是“有機”的。希望城市建設中能留下更多“歷史感”,使我們在大步走向未來的同時得以駐足回望來時路。

大調研心得體會篇6

消費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行為,消費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分為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兩種。生產消費是指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對勞動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從而生產出某種新產品。生活消費是指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以及人類自身的繁衍對生活資料的消耗。生活消費按消費需要的主體又分為個人消費和社會公共消費,我們通常所說的消費是指個人消費。個人消費的內容包括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兩方面。衣、食、住、行、用等消費屬於物質消費。文化教育、休閒娛樂、藝術欣賞、度假旅遊以及享受服務性的消費行為都屬於精神文化消費。

現代大學生的日常消費重要集中在幾個方面,第一當然還是吃飯問題。大多數大學生會選擇在學校的食堂解決平時的飲食需要。遇到特殊情況會以班級、宿舍或者社團為單位去學校附近的餐館聚會。其實很多情況下單獨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大家基本不會注意自己吃的是什麼,可以果腹就已足矣。接下來的就是一個不特殊的特殊情況了---戀愛。沒有什麼事情比戀愛更讓人自覺地掏錢包了。找個戀人就意味著花錢如流水的日子來臨。既然有戀人相伴,就免不了要消費,其實這一點誰都明白,有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戀愛費用偏高的大學生佔六成以上,戀愛費用有7.6%的學生是由家裡特別提供;84.3%的學生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看來從錢的角度能夠理解了愛情兩價目字好辛苦!

現如今,擁有一臺手機算不得什麼。但對大學生來說,無論是電話本身,還是話費的支付,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在手機消費上大學生用上了各種來錢的手段,一個小小的電話牽扯了各方精力。據瞭解,攜帶手機的學生基本分成兩類,一是真有工作為了方便聯絡,以處實習階段的學生居多;一是純屬虛榮,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有。看來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將其作為炫耀的奢侈品,實在有悖於手機的用途,如此看來,只要手機對於大學生說沒發揮應有的作用,那就應該算是個昂貴的物件了。

還應看到,在追求時尚的大學生消費群體中,存在著無計劃、盲目攀比、奢侈浪費等一系列問題。一學期結束後,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了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為了擁有一款新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它必要開支;一些同學家裡貧困,但是為了追求時尚,他們只好在學習的同時,通過家教,幫人設計軟體,到公司兼職等賺些外快,來補貼家中匯款不足;還有些人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毋庸諱言,大學生其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自己兼職掙錢的並不多,許多大學生花錢還是十分謹慎的,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購買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為了能在畢業時找份滿意的工作,大學生不得不參加各種各樣的考試,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僅考試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了,而為準備考試進行的考前投資遠遠超過考試費本身的數目。一位大三學生的話頗具代表性:“平時要買書,不得已時還得上培訓班,但不管怎麼貴,也得咬咬牙,否則過不了關反而誤了大事。”像這樣把錢花在購買學習資料上的學生並不少。

當然,更應看到,很多貧困大學生並沒有被生活的困難嚇倒,他們在許多方面表現出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預期。在學習、擇業和麵對事業的競爭上他們表現出了比非貧困生更大的信心,他們大都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前途是可以改變的,這都源於貧困生比非貧困生更為強烈的自尊心。

當代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等尷尬問題,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作為學校更應該關注校園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的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