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5篇

通過分析過去的經驗,我們總結了許多有用的心得體會,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我們逐漸形成了豐富的心得體會,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5篇,感謝您的參閱。

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5篇

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篇1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縱觀我國國情,人口規模巨大,貧困人口也相對較多,而且區域發展不均衡,如今能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兌現了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可想而知全國各界集體作出了天大的努力和奮鬥:8年間,累計300多萬名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和數百萬名基層工作者奮戰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超1800人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最終使得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脫貧攻堅楷模們無私奉獻,擔當奮鬥的精神值得歌頌,他們有的歷時7年,帶領村民在懸崖上鑿出一條8000米長的絕壁天路;有的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身患絕症卻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進大學;有的名校研究生畢業主動請纓參與扶貧工作,帶動全村實現整體脫貧,殉職時年僅30歲……他們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百姓的幸福指數,也讓共產黨員這個名字在脫貧一線熠熠生輝;他們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也讓自己的初心在帶領鄉親們奔小康的過程中得到淬鍊!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將於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並發表重要講話。

大會還將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進行表彰。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華網對大會進行現場直播,人民網、央視網、中國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同步轉播。

而今,脫貧之戰已收官,但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因為“行”此路,我們必須行!

描紅“脫貧基本色”,依託黨建,借力而行。脫貧攻堅是關係到民生民情的大事,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是黨中央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關鍵一步。所以奠定底色、錨定方向是基礎、是前提。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展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提升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所以從巨集觀角度講,我們各項工作的底色都是紅色。在中國,也只有“紅色”引領的事業才最有希望、最有前途。尤其脫貧攻堅,是在我們黨統一領導和部署下開展的一項全國性工作,所以我們更應該時刻把握事業的屬性,持續領會黨建的深遠意義,持續挖掘黨建的巨大潛力,為脫貧事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組織動能。

啟動“致富新引擎”,著眼將來,謀劃而行。脫貧攻堅的勝利收官並不意味著該項事業的結束,相反這應該是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引導困難群眾走上致富道路的開始。不要將思維囿於當下,要把目光投向將來。為扶貧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好謀劃。我們不但要突破自身的“思維舒適圈”,更要引導群眾丟掉“小富即安”的守舊想法。要帶領群眾步步為營、踏實發展,真正走上依靠自身力量就能實現“鏈式反應”的致富快車道。真正實現既滿足困難群眾目前的生活需求,又為將來更好地發家致富奠定基礎、做好謀劃。結合每個地方的具體實際,按照黨中央的安排部署,量體裁衣、量身定製,把規劃做實做細。寫好“脫貧下半篇”,啟動“致富新引擎”。

脫貧之路我們“行”!我們一定行!過程也許不容易,但只要全國上下一條心、一盤棋、一股繩,我們就無堅不摧、無往不勝。萬眾一心、全力以赴、砥礪前進,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農民行!讓農村行!讓農業行!讓中國的明天樣樣行!

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篇2

今天,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舉行,大會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

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任務。國家用三年時間在全國開展脫貧攻堅戰,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印度夏馬爾大學教授卡瑪奇亞表示,中國的脫貧攻堅戰,不僅是中國消滅貧窮問題,更是為人類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為包括髮達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作出了榜樣,這是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對世界的貢獻。

消滅貧窮,是全人類的共同職責,但只有中國是世界上一個敢於向全世界作出莊嚴承諾,要在2020年徹底消滅貧窮的國家,充分顯現了大國領袖的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

在“一個也不能少”中讀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厚情懷,這是我國大的政治保障。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不僅僅是硬性要求,更是決心和信心,我們能深切感受到心繫群眾的為民情懷。15歲那年,到條件十分艱苦的樑家河當知青,感受過吃不飽、穿不暖的疾苦。知青歲月在他心裡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發誓要改變農村一窮二白的現象,要讓人民過上幸福日子。他後來寫了一篇回憶文章《我是黃土地的兒子》,字裡行間透露出與人民群眾深厚的魚水之情。“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一切”是最重要的遵循。這些年來,堅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牢記在心、落實在行,不僅讓人民擺脫了貧窮,更讓人民真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

在各級黨組織帶領人民艱苦卓絕的拼搏中感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魅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項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時間較長、涉及面寬。為了能如期完成這項歷史任務,黨中央號召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堅持以群眾為主體,不斷激發群眾主動參與的內生動力,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投身脫貧攻堅戰。在幾年持續的浴血奮戰中,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全部力量,靶嚮明確。各級黨組織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切實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黨政一把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親自抓,親自幹,切實推進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等精準扶貧重點工作,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讓貧困人口徹底走出貧困,踏上奔康大道。這些都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魅力。

在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就中體會堅持實事求是、精準施策的關鍵作用,這是我國最偉大的中國方案。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貧困戶的識別、工作方法、具體舉措上都力爭做到精準。建立健全一整套脫貧攻堅的制度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建立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建立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建立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建立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尤其對深度貧困地區,更是加強人力、財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配備,強化領導意識,逐級壓實責任。多渠道全方位監督,採取最嚴格的考核,對存在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進行嚴肅查處,“殺一儆百”;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給予嚴肅處理,狠殺形式主義之風,這些有力的舉措和制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0年,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貧困問題即將畫上歷史性的句號,我們驕傲地向全世界兌現我們的莊嚴承諾。中國,在世界上樹立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書寫了人類發展的偉大傳奇!

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篇3

讀懂“脫貧總結表彰”的時代意義

日前,為表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表現特別突出,事蹟特別感人的個人和集體,黨中央決定,開展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黨中央、國務院榮譽稱號評選頒授。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將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並發表重要講話。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如今,中國如期完成了脫貧任務,足以在人類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根據“十四五”規劃,今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始與開局之年,讀懂“脫貧總結表彰”人選的時代意義,為接續鄉村振興總結經驗,繼續書寫好勤勞致富的新篇章。

永葆共產黨人先鋒本色。打贏脫貧攻堅戰絕不是一蹴而就,有天無地、有山無田、有人無路是不少貧困地區的真實寫照,其中“三區三洲”更被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最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調研時指出,“我們黨員幹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不難發現,所有獲獎提名者均是共產黨人,正是黨員的使命職責,讓他們不懼風雨,克服萬千險阻,取得了偉大脫貧成就,甚至是付出生命,截止2020年底,包含此次獲獎提名的黃文秀、姜仕坤,已有1800餘人犧牲在脫貧一線。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員先鋒本色始終代代傳承,他們是關鍵時刻的“頂樑柱”,是解決問題的“定海針”,是人民群眾的“保護傘”,今年是建黨100週年,黨員幹部要牢記初心使命,學習領悟黨史內涵,並以獲獎提名者為工作榜樣,在鄉村振興中永葆黨員先鋒本色。

擦亮共產黨人實幹成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脫貧攻堅的核心是將脫貧致富的技術傳遞到群眾手中。重慶下莊村獲獎提名者毛相林,帶領村民在絕壁上鑿出一條8千米長的“絕壁天路”,探索培育農產業,發展鄉村旅遊,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3785元。獲獎提名者李玉是院士、教授,也是“小木耳大產業”的領路人,推動建立31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幫扶800餘個村、3.5萬餘貧困戶實現徹底脫貧,年產值達350多億元。實幹是共產黨人的成色,他們為貧困地區送去了教育、產業、基礎等“造血技術”,讓群眾可以不過分依賴外力,在家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為鄉村振興打下了良好基礎。因此,廣大黨員幹部要乘勢而上,既加快推動扶貧產業由大變強,打造產品的“金子招牌”,用產業實現勞動力迴流,助力鄉村發展,又要親力親為做好教育文化、移風易俗等領域建設,讓群眾在鄉村振興中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豐收。

凝聚共產黨人民心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所有獲獎提名者之所以能取得驕人的脫貧成就,正是共產黨人以人民幸福生活作為出發點,積極為貧困群眾做實事、解難題,用開鑿水井、創辦學校、架設橋樑、興辦產業種種舉措贏得了廣大貧困群眾的信賴與支援,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脫貧奇蹟。黨員幹部要發揮做群眾工作的優勢,時刻心繫群眾的安危冷暖,以“黨的群眾路線”作為工作法寶,不斷檢驗自身工作的正確性,從而搭建起與群眾間的溝通“橋樑”,用實打實的行動激發群眾改變落後現狀、追逐幸福生活的內生動力,解決好群眾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不斷提升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成就感,讓群眾願同黨員一道闖難關、共奮進。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脫貧榜樣的力量能為鄉村振興提供經驗可循,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認真學習脫貧攻堅中的先進人物,定能為鄉村振興再創燦爛輝煌。

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篇4

今年脫貧攻堅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必須再加把勁,狠抓攻堅工作落實,越到最後越要響鼓重錘,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錨定艱鉅任務,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正確處理好“三個關係”,以必勝信念激起決勝決戰之勢,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關係。脫貧攻堅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剩餘脫貧攻堅任務艱鉅,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很大,要實現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就決不能鬆勁懈怠。疫情衝擊之下,脫貧攻堅要尋找新的發力點,利用扶貧協作大資料平臺實現幫扶物件、幫扶幹部、幫扶措施、幫扶資金的智慧管理,實現線上農業知識培訓扶貧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統籌推進生產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復,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相信我們終將戰勝疫情,我們也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把全國人民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帶入全面小康。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快速脫貧與防止返貧的關係。在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脫貧的質量也同樣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脫貧之後再返貧,同樣是要解決的硬任務。有資料顯示,全國已脫貧的9000多萬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貧風險。一些貧困戶有幹勁,卻缺乏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就需要我們除了強調社保兜底以外,特別強調要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持續抓好脫貧戶的扶智和扶志引導工作。一方面,加強思想觀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激發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訓的力度,增長他們勞動致富的本領和能力,實現產業脫貧和就業脫貧。同時,要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紮實做好春耕備耕,滿足脫貧群眾穩定就業增收,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消除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實現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的關鍵環節,是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戰略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此,要建立脫貧長效機制,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促進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壯大區域經濟和集體經濟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農民、增強內生動力上下功夫。以系統化的思維、紮實務實的舉措,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美麗鄉村經濟”的突破性發展,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促使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從而鞏固脫貧攻堅。

202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心得篇5

脫貧攻堅換新顏 不破“窮根”終不還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研究和部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廣大黨員幹部務必以“脫他幾層皮”的擔當和“幹成一番事”的拼搏精神,確保堅決打贏“最後一公里”的脫貧攻堅戰。

幸福生活靠奮鬥,以“示範帶動”樹信心。示範的標杆不僅要立在群眾眼裡,更要深深紮根在貧困群眾心中,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他們自我脫貧的意願和主動性。要以脫貧致富典範為引導,大力宣傳,讓貧困群眾看到致富的希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與其“牽”著貧困群眾走,還不如以成功例子為激勵,激發他們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讓他們看到脫貧致富是有法可依、有路可走、大有希望。不斷利用群眾大會、壩壩會等方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表彰先進典型,利用電視臺、網路等宣傳平臺讓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語言和事例講好脫貧故事,營造脫貧光榮、勤勞致富的濃厚氛圍。在多勞多得、不勞不得或少得的氛圍中,靈活運用幫扶方式,建立健全收益與勞動掛鉤機制,讓主動脫貧、勤勞致富的貧困群眾能夠獲得更多實惠,以此調動貧困群眾脫貧的主動性、積極性,實現“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根本性思想轉變。

堅定理想破藩籬,以“行勝於言”凝共識。要設身處地站穩貧困群眾的立場,制定切實可行的脫貧幫扶舉措。在以前的一些的扶貧工作中,部分幫扶單位和個人把扶貧工作簡單理解為“給錢給物”似的“大包大攬”,可能會產生一時的成效,但細細思量,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如此“扶貧舉措”,猶如“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豈能實現貧困群眾的真脫貧、脫真貧,還易助長一些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思想。因此,要轉變過去陳舊的扶貧方式,建立可持續的扶貧長效機制,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要深入調查研究導致貧困產生的原因,因地制宜來“量身定製”幫扶措施,通過入戶走訪,對貧困戶的實際需求、家庭情況、自身意願和特長進行綜合研判分析,切不能南轅北轍,造成幫扶幫扶“越幫越負”的誤區,制定的各項措施更要符合政策要求,不搞大而化之、拍腦袋決策。

真抓實幹見成效,以“授人以漁”謀發展。唯有產業發展,方可實現長久脫貧,真正邁上致富道路。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貧困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加強基層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積極培育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引導貧困群眾有組織地參與脫貧發展。在產業發展中,以扶貧企業、專業農民合作社為龍頭,吸引專業技術人才、科技推廣機構進入服務鏈條,對有技術需求的貧困戶,開展“一幫一”結對幫扶,提高貧困群眾的技術增收能力。鼓勵貧困群眾以土地等集體資源入股等方式,通過參與產業發展獲取收益,緊扣“戶戶有增收專案、人人有脫貧門路”的實際要求,進行產業植入和技術幫帶。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專案中,積極給予一定公益性工作崗位,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我勞動實現脫貧致富。

無論是“樹信心”“凝共識”還是“謀發展”,都是為了打通脫貧攻堅的各個環節,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強力支撐下,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決態度,為貧困群眾的小康之路“保駕護航”,讓貧困群眾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光明,最終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奮鬥目標。

標籤:脫貧 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