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心得體會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心得體會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心得體會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偉大號召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高度,迴應時代關切,擎起改革這一最鮮明的旗幟,為中華文化前行指明方向。
 
五年來,現代公共文化建設體系步入快速發展期。尤其是農村工作,取得了明顯變化。村裡廣修公路,建起了廣場,對街道進行了集中整治和管理,公路變得更加寬敞,街道更加整潔美觀,牆上畫上了壁畫,宣傳中華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成果。村容的改變,讓村民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和生機。但是,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如何貫徹好黨的理念,在如今“快速”發展的大潮中,走好每一步,成了一個不容忽視,關係農村後續發展的重要問題。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代表團討論時相當關心農村的發展。如何把“文化”這個廣泛的大話題,變成實實在在的政策成果,尤其是在中國農村這一特殊的地區,與城市發展完全不同。要結合每個地區的特殊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政策和策略,才能真正把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好。

尤其在農村建設中,不應照搬城市的建設方法。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傳統生活方式,就源於農村:家家戶戶獨門獨院,生活空間廣闊,自然環境好,尊重自然,自給自足,農業生活乃是重中之重。門前就有小河流水,家家院裡有綠樹鳥鳴。村民之間阡陌交通,生活空間開放,和諧。這與城市截然不同。鑑於城市的特殊性,不可能每戶都有寬敞的院落,所以才有了廣場,公園,綠地等等集中的休閒場地和自然空間。因為農村的自然環境本身的優勢,近年來城市中生活的人們熱衷鄉村旅遊,去享受最天然最純真的生活方式,去接近大自然,去吃最健康的蔬菜水果,去接觸那種天然淳樸的鄰里之情。這才是人類最初始也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也是一種理想的文化發展狀態。
 
說到文化,不得不說農村的生活方式。國家電網今冬將在北方地區大力推進清潔取暖,建成“無煤區”,以減少霧霾天給群眾帶來的健康影響,保護環境。該項政策已經在河北等地的鄉村地區開始實施,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但是如何具體順利推進,則需要特別的關注。如何在保障農民基本生活,維持其生活水平不下降的情況下,同時實施無煤政策,既保護了環境,又保障了農民的生活不受影響,同時,開發農村資源,為農民增收,才是改善農民生活的根本,才更利於農村政策的實施。另外,開發農村經濟,不僅僅要注意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更要注意保護和維護農村的原生文化環境。

此前,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9月24日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同理,我們也可以說,農村優秀的原生文化,也是農村地區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農村的精神命脈。

在推進改進農村生活方式的同時,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又要保護優秀原生文化。比如,拿北方農村來說,火炕,灶臺,凝結我們祖先生活和科技智慧的各種農具,傳統的大鍋、石磨,不僅僅是簡單的工具,還代表著千百年來,我們祖先奮鬥不息,創造出世界優秀文明的偉大。還有讓我們健康成長的自然環境:小河流水捉魚摸蝦,綠樹成蔭挖野菜看野花,農忙時節在田地裡勞動讓我們更加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更加體會到生活的本質,長大後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成為有用的人才。事實也證明,山窩裡往往才飛出金鳳凰,我國眾多的科學家,領導人,其中為數眾多的就是從農村走出的人才。可以說,正是農村的特殊文化環境,孕育了與眾不同的人才。當然,這並不是認同農村落後的生產力,而是,農村的優秀環境和文化,對於社會和文化傳承,至關重要。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是由於我國農業文明的發展,才造就了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文明中國。農業文明,農村文明,也正是我中華文明的源頭。農業也一直都是我國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業穩,國家穩。保護好農村農業優秀原生文化,不應以犧牲文化財產為代價謀求一時的好處,關心農村長遠的良性發展,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讓農村人民增強文化自信,利用祖先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構造村民信仰,杜絕現下流行的萎靡,消極的文化,保留一方淨土,推進社會主義農村文化繁榮昌盛,才是真正貫徹落實我黨“執政為民,一心為國”政策的關鍵。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傳遞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為我們清楚的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道路和方向。

一是深刻認識文化自信的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今,文化的作用越來越顯得重要,文化自信的力量越來越被重視,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我們不僅要傳承和弘揚,更要堅定信心,為國家文化的繁榮興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自信的立場。
 
二是正確理解文化自信的內涵及其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即是繼往開來的發展,也是彰顯黨和人民開拓進取的決心。
 
三是遵循文化建設方略和安排。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堅持文化自信,堅守中國文化立場,明確中國文化建設方向和任務,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高揚文化建設主旋律,堅持以問題導向,實文化自信的理論基礎,貢獻促進世界文明進步的中國智慧,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文化立世,文化興邦。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應該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不斷奮鬥,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