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000字

當在閒暇時間,抽空閱讀完《包法利夫人》這本書,大家是不是都從中收穫不少呢!那麼讀後感都是怎麼寫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最新《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000字

最新《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000字

“明豔豔的太陽熱烘烘,小姑娘做著愛情的夢。”終於,愛瑪的一生在盲人的歌聲中落下帷幕,而此時她的愛情早已香消玉殞。背叛婚姻和家庭,又因自己的盲目被愛情背叛,真夠悲慼哀傷遭人憐憫的了。當然夏爾又何其無辜,一直碰不到生活與婚姻的真相,身處假象的世界竊竊自喜,最後窘迫至極,只落得一長綹黑髮陪他靜靜地窒息在涼棚裡的板凳上。而小貝爾黛在失去父母后,被迫到紗廠做工勉強餬口。愛瑪的骨子裡潛藏著浪漫叛逆的因子,她渴望美妙難言的愛情,也一直是這麼追尋的。當初急於改變環境,受一時的悸動蠱惑,匆忙又盲目地嫁給了醫生夏爾,而夏爾的平庸使他缺乏她所幻想的浪漫,幸福愉悅仿若曇花一現,經過婚姻帶來的短暫新鮮感後統統消失不見。愛瑪的反骨註定讓她無法甘於現狀,一次契機她終於叛變,開始走向了另一個世界。

她不切實際,總是對愛情充滿幻想,在愛情面前永遠保持著十足的活力與熱情。對於出軌,她似乎理直氣壯,她看不到丈夫的任何優點,甚至看不到他愛她,彷彿只是自己在受苦,總是渴望一段新的感情新的生活來滿足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過於依附感情的代價是一再遭到背叛,魯道爾夫扔下她,萊昂亦丟下她,在現實與愛情之間,他們永遠選擇現實,這或許才是愛情的本質,可她從未參透。

愛瑪愛慕虛榮矯揉造作,追求物質生活,對待感情又敏感多疑患得患失。豆瓣評論裡有這樣一段,“關於包法利夫人,她代表著這樣一群人,有著不錯的物質基礎,卻不甘心生活平淡如水;讀過一些書,卻沒有讀得很多;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卻未觸及到真實的生活——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又敏感脆弱。”由此,倘若沒有很好的現實基礎承載她們虛幻的理想主義,結局註定只能是悲劇。

想到毛姆的《面紗》,雖然沃爾特也因婚姻丟掉了性命,但凱蒂在經過不忠和生活種種變故後自我意識最終覺醒,完成了自我救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安寧,就像她在最後說的,“我覺得自己就像個一輩子都住在小池塘邊上的人,突然間看見了大海,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但心裡又充滿了喜悅。我不想死,想活下去,於是感到了一股新的勇氣。我就好像那些老水手,起駛向未發現的海洋,我的靈魂渴求未知的一切。”

凱蒂有機會選擇與過去和解,而愛瑪終是沒有那麼幸運,她結束的那樣倉促,以至於到死都沒有試圖悟出生活的真諦,狼狽地躺在床上癲狂絕望失去理智。她可憐,可憐到可悲,這注定是她的結局,她的命。

最新《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000字

在清晨的課間十分鐘,我合上了這本書。世界明媚靜喜,而我的心卻彷彿千浪過境,不能平息。在感嘆於女主人公——艾瑪沉淪慾海無法自拔的同時,我繼而沉思了:其實,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一個滿心浪漫而又美麗的女性嫁給了一個老實愚鈍而又無趣的男人,悲劇就這樣展開了。夏爾普通無奇,寡淡無知,空有一片仁心,對艾瑪百般呵護,言聽計從。他以為她快樂,殊不知她怨恨的,正是這種雷打不動的穩定,心平氣和的遲鈍。他與他心愛的妻子從未交流過思想,對她的心思一無所知,缺乏溝通的兩個靈魂,就算身體的距離再近,靈魂間的距離也彷彿越來越遠。她不滿足於瑣碎無趣的日常,不滿足於平凡無能的丈夫,在每個跳動著的清晨及日暮,怨恨與遺憾深深地交織在她的內心深處,她悔,她恨,可是,她又能怎樣呢?劇幕已然拉開,中止與繼續都自有它的代價。

她也曾如春天一般美好,只是後來突然發現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落差,慢慢地步入了歧途。艾瑪先後有了兩個情夫,為了追求聲色犬馬的享受,追求理想中不切實際的幸福生活,不惜欺騙夏爾,債臺高築。最終,她夢想中的幸福都一一湮滅了,就連手中的幸福也被揮霍得一乾二淨。

艾瑪的行為在道德與倫理方面,都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我同情她;夏爾的性格何其令人厭倦,但他的深情卻讓人無語反駁。福樓拜曾說: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是啊,她與當今的我們多麼相似,不甘平庸,嚮往著大城市高階層的生活;不願說服著自己,在無聊的小鎮裡了此餘生;幻想著今後種種美好的生活,卻在最終步入社會的潮流時幻滅成泡影。

難道,在面對這種慾念時,我們就只能束手無策,付之一嘆嗎?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曾有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那日,在柳下惠遠遊回來時,城門已經關閉,於是他不得不在城郭外邊露營。這時,有一個女性也跟他一樣進不去城門,因此便與他一同住下了。大約是這個女性衣著單薄,於是柳下惠生了惻隱之心,讓這個女性坐到他的懷中取暖,直到天亮,他也沒有越軌的行為。我想,柳下惠就算作為一介君子,但在面對女性時也難免會心生慾念,但他剋制住了自己,因而被後世稱讚,名留青史。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天堂地獄,僅在一念之間。包法利夫人在面對慾念時,也曾推卻過,但最終還是沒能守住初心,讓罪惡的惡魔掙脫了桎梏,衝破了牢籠,鑄成大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現實與幻想中尋得一個平衡點,那裡面藏著柔美的詩歌,藏著盎然的春意,藏著漫天燦爛的星辰。

最新《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000字

本月重讀福樓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十多年前讀的是李健吾先生的譯本,這次選了上海譯文周克希的譯本。與李健吾的版本相比,周克希的語言翻譯更具有中國味兒,讀起來順暢很多,但意境方面還是李健吾的譯本更勝一籌。

福樓拜的語言很簡練,這一點從李健吾的譯本中更能體會到。他寫的句子乾淨利落,多用短句,一點也不拖沓。寥寥幾筆就把人物形象和周遭環境刻畫得生動深刻。而我認為,這種簡練的語言恰好跟他在本書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愛瑪的性格特點形成鮮明的對比。愛瑪出身小農家庭,母親早逝,父親很疼愛她。她在宗教學校讀過幾年書,生性愛好浪漫,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在嫁給為人拘謹、木訥的包法利後,面對味如嚼蠟的婚姻和不解風情的丈夫,她原本對愛情的美好幻想被粉碎,而對幸福的渴求卻更加強烈。她如飢似渴地讀著那些才子佳人的小說,想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遇到風度翩翩、愛她如命的男子。她不斷縱容自己的情慾,以天真而愚蠢的獻身換取卑微的愛情。在福樓拜筆下,愛瑪從兩次婚外情中獲得的片刻歡愉和幸福總是短暫而不安的,讓讀者無法對她產生單一的情感。

如果說包法利夫人(愛瑪)的自私、虛榮、愚蠢、庸俗、勢利,會讓人對這樣一個女人懷有極大的厭惡,那她面對愛情時的天真,面對慾望時的軟弱,和麵對厄運時的無力又讓人不由得對她有一種悲哀的惋惜與同情。福樓拜塑造這個人物的成功之處也在於他把包法利夫人身上那種矛盾和對抗刻畫得入木三分,讓讀者看到的是一個集單純與複雜、可恨與可悲於一身的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

有人在讀完《包法利夫人》後說,愛瑪的悲劇完全是由於她慾望太多。但我卻認為她的悲劇恰恰是因為她的慾望太單一。書中寫道“她愛海只愛海的驚濤駭浪,愛青草僅愛青草遍生於廢墟之間。她必須從事務得到某種好處。凡是無助於她感情發洩的,她皆看成無用之物,棄置不顧。正因為天性多感,遠在藝術愛好之上。讀後感·她尋找的是情緒,並非風景。”她把這單一的慾望(情緒)寄託在男人身上,渴望他們能帶給她浪漫的愛戀和肉體的愉悅,卻不曾想到,自己的熱情無法淹沒那兩個男人(羅多爾夫、萊昂)的理智。令人頭暈目眩的強烈之愛過後,男人們的理性佔了上風。他們知道如何滿足自己其他的慾望,甚至不惜甩掉包法利夫人來成全自己生活的其餘部分。而包法利夫人卻始終陷在對幸福的虛空幻想中,從狂喜跌至失望。

包法利夫人的結局無疑是悲慘的。這樣的悲慘不但將她和她的丈夫包法利先生拖進了墳墓,也讓她的女兒承受了原本不該承受的一切。全書的結尾寫著:“家產全部變賣抵債了,最後還剩十二法郎七十五生丁,這筆錢給包法利小姐作了去祖母家的路費。可老太太當年就去世了;魯奧老爹癱瘓在床,一位姨媽收養了她。後來這位姨媽經濟拮据,迫於生計就把她送進了一家棉紡廠。”我們不知道後來這位包法利小姐的命運如何,是不是會“遺傳”她母親的敏感多情?但棉紡廠童工的日子想必不會給她太多的情緒和幻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