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告白讀後感8篇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大家對書上人物的理解,讀書後想要領悟其中的精湛思想。可以及時寫篇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告白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讀告白讀後感8篇

讀告白讀後感篇1

用了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20__年在美國的暢銷書,就像是有種魔力,被書中一家人深深吸引,想一點點的解開他們一直去掩蓋的內心和一觸即發的憤怒,對生活,對社會,對周圍的一切。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種族歧視的問題,男女平等的問題,家庭教育的問題等等,但我認為最核心的是,每個個體的自我實現。所有這些社會問題當集中發生在1970年代一個美國混血家庭中時,並沒有太多的普遍性,但書中反應的每個人不斷在追尋自己心中的理想,卻不分時代,不分家庭,一直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存在著。整本書讀來,好像這個家如一口冰冷的地窖,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極力想逃脫,因為他們想要掙脫這個家的束縛去追求內心的自由。

母親瑪麗琳,本來是要在自己母親的規劃下從哈佛找個理想老公,然後從事醫生這讓人羨慕的職業,但是由於她從小與眾不同的心理和環境,讓她對與眾不同的“中國”教授一見鍾情。不管是對凱瑟琳或者是詹姆斯,他們的相遇好像對彼此都是一種解救。就這樣,瑪麗琳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理想,和母親斷絕了關係,開始了全職太太的生活。在母親去世之前,她自己的理想被遺忘,但母親的突然離世,讓她心底裡的曾經的夢再也不能壓抑,她決定離開這個家,離開丈夫,拋下兩個孩子,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她為什麼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呢,的確,她在家庭的角色不允許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每天要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研究食譜,打理家務,打理孩子。終於,她邁開了追求自我的第一步,但是就在此時她又懷了第三個女兒,她必須回家。這是全書中她唯一一次追求自己的自由,但她被現實又推了回來。

第二個書中明顯想逃脫的就是他們的大兒子漢斯,他總是被父母忽略,不管是他的學業,還是他的交際,他的愛好,他的理想,基本沒有在父母的口中出現過,父母只關心他們的女兒。就這樣,他默默的堅持著自己的愛好,為了他的理想和自由。只有兩次,他打破了往日的沉默去勇敢的表達自己,第一次是他終於接到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第二次是他不顧妹妹的阻撓去找傑克逼問真相。在父母眼中,他唯一的成功就是去哈佛讀書,除此之外,家人不關心他任何事情。作為哥哥,他是妹妹在學校唯一的依靠,但他自己不知道,他的離開,帶給妹妹多麼大的恐懼。

第三個逃離過這個家的是他們的父親,詹姆斯。作為第二代移民,他哈佛名校畢業,大學終身教師,但始終擺脫不了“中國佬”的稱號。在女兒莉迪亞死亡之前,他是這個家最穩定的守護者。但女兒的離開,讓他情不自禁的想要逃避眼前的一切,妻子的無理取鬧,兒女的期待,現實的殘酷,就這樣他投入了另一個女人的懷抱去忘卻需要面對的一切,但剛開始他也沒有想過要離開這個家。真正在自己的太太說到,是他的與眾不同,才讓家庭遭遇了所有的這一切的災難時,他對這個家動搖了。這是他一直深藏內心的自卑和自尊,他自己從來不敢提及,現在從他白人太太終於還是說出口了,他絕望的離開了家。最後,當他終於又迴歸時,他明白他和太太之間,需要把彼此真正想要表達的正確表達,只有這樣,他才能拯救這個家。

家裡最小的,只有五歲被所有人忽略的小女兒漢娜,恰恰是最瞭解在這所房子裡發生的一切。她知道姐姐在向母親欺騙她不讀書的事實,她知道鄰居傑克對哥哥的愛慕,他知道他在家裡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真相併且不能告訴任何人,她居然做到了。真是諷刺,當所有大人在以為他們瞭解事情時卻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們知道的到底是對是錯。最後,當姐姐去世,父親和漢娜再次玩和姐姐曾經的遊戲時,彷彿這個家再一次的灑滿了陽光。

最後,是家裡的大女兒,莉迪亞。書中以她的死亡,一層層的揭開了這個看似平靜的一家人的內心世界。當莉迪亞去世之後,母親堅持說的一句話是,必須有人要對她的死負責。到底是誰呢?這個懸念在書的最後兩章揭開了,莉迪亞終於承受不了母親給她的學業壓力,父親給她的社交壓力,哥哥即將離他而去的現實,她每天生活在恐懼中。就這樣,她平靜的走進了湖中。誰應該對她的死負責?母親,父親,哥哥,朋友,好像所有人,都是把他推向湖中心的凶手,但好像這些人又都是受害者。父親的童年遭受種族歧視,母親的畢生理想是做以男性為主導的醫生,男性好朋友居然一直愛慕自己的哥哥,當這個剛剛十六歲的小女孩在父母之愛,兄妹之情,男女之愛都將失去的邊緣,在這些恐懼中,她選擇走向湖中,“無聲告白”她所承受的這一切,她終於不用再承受其他人對他的期待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整本書描述的故事並不多,但在環環相扣的人物敘事中,每個人物形象異常豐滿。他們內心經歷的痛苦煎熬,是誰給予的?這個夏天,這個家的每個人如同莉迪亞一般,經歷了一次在生死邊緣的掙扎之後,他們最後選擇了一起“再生”。

讀告白讀後感篇2

弗洛伊德對手足關係完全持悲觀態度。

他相信正是這場自兒童時期便開始的競爭會有許多問題伴隨人們直至成年,得不到關注的兒童會過分渴望情感,得到關注卻沒有足夠安全感的兒童會形成焦慮性依戀。

我記得曾經有位小倫敦姐姐在girl’s night聊天,她有一個天才哥哥,在帝國理工攻讀物理,但她只喜歡從事與運動相關的工作。

她說每次從諾丁漢回倫敦探望父母,她總會一上巴士就把自己灌醉,下車再裝作若無其事的出現在父母的門前。

她企圖叛逆,但叛逆需要對方的關注,就像演員需要觀眾。

這些都是中國一胎政策下出生的一代無法想象的,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於整個家庭的重心完全傾注在自己身上,失去關注才是不正常的。

我們理所應當的自私,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如何自私,並在自私的過程中享有了多少。

我們遵循著中國家庭觀避過了存在手足競爭的情況擁有著比較完美的童年,邁入成年之後還可以用西方的價值觀口號來鋪平一切道路,自由、民主、follow your heart,我們的人生就是個人主義巨大的舞臺。

讀告白讀後感篇3

無聲告白,一種獨特的敘述方式,講了一個不獨特的故事。開篇第一句,“莉迪亞死了”道出該書的核心,接著從家裡各個成員的角度去探尋莉迪亞死亡的真相。

這本書雖然說的是一個美國華裔家庭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卻又是如此的普遍的存在於我們身邊!很多的父輩總是期望自己的後代不要經歷自己曾經走過的錯路,彎路;總是期待自己的後代能夠超越自己;總是期望自己的後代能夠完成自己當初未能完成的夢想!他們並未把自己的子女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更多的是把子女視為自己的生命的延續,視為自己的傀儡,甚至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從小開始就要求子女按自己定下的期望成長!一句“我們是為你好”,“你不懂,我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就抹殺了子女的所有獨立性!殊不知,社會在演進,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立的存在,並不具有絕對的參考性!何況還隔代!

在父輩的畸形關心下,也就產生了,讀書時不讓談戀愛,大學畢業後就催婚的畸形人生觀!似乎畢業後這麼短短的幾年,就要決定人生的幾個重要大事,事業、婚姻!

文中的莉迪亞就是在這種父母的期待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為了迎合母親的夢想,奮力逼迫自己讀書,因學習成績下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為了成為父親心中的“合群的人”,經常裝著再給並不存在的朋友打電話!最後這一切終於壓垮了她!

希望這種父母越來越少,希望有這種揹負的人都能擺脫這種不合理的期待,尋找到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生而為人,是來體驗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某人生命的延續,也不是某人的橡皮泥,隨便揉捏和擺設!

讀告白讀後感篇4

莉迪亞死了。屍體是在湖邊找到的,不能確定是自殺和他殺。這急壞了她的家人,然而看到最後,可以確定,這是一場由莉迪亞家人主導的帶有“謀殺”性質的自殺。

莉迪亞5歲那年,媽媽因為不滿足於當家庭主婦的平淡瑣碎的生活毅然離家出走。莉迪亞發誓,只要媽媽回來,她可以為她做任何事。這個“夢想”後來成真了。她的媽媽將她未完成的醫生夢加於莉迪亞身上,而莉迪亞只是說“是的是的”,出於被迫的自願,是一種對媽媽的討好,是害怕媽媽再次離開的防禦性保護。

如果說戴著面具生活,總會由不習慣到習慣。可是,當莉迪亞成長到16歲,她不想再戴著這個虛偽的面具,也不想再揹負媽媽的夢想艱難跋涉。最終,在目睹了父親的出軌、哥哥的誤解與冷漠之後,莉迪亞選擇那片她曾經失足的小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一切是由她的這個移民家庭造成的。這個家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湧,就像一個完整的蛋殼裡面不成形的的蛋黃蛋白等物質。

瑪麗琳是他們的媽媽,她年輕的時候追求與眾不同。正是因為想追求與眾不同,她與教授家政課的媽媽關係疏離,因為媽媽只會因為家庭而遷就工作。她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雄心,想在醫生這一行業嶄露頭角。可是他遇見了詹姆斯,一個華裔教授。她幾乎不可自拔地愛上了他,而這份結合讓她與醫生這份職業漸行漸遠。婚後生活很充實平淡,但總是少了點什麼,那就是她對生活和理想的熱情。這時候,瑪麗琳明白了媽媽在自己結婚時說的話,她想擺脫生活的平庸,然而總是事與願違,求之不得的結果便是離家出走。但當她再次懷孕之後,她知道自己又要回歸家庭生活。可是這次迴歸,她像變了一個人:對做飯表示拒絕,把自己的興趣強加在女兒身上。

這種母女關係,有點像電影《黑天鵝》裡的妮娜母女二人。妮娜的母親成為芭蕾舞員的夢想落空,女兒妮娜便承擔起光復母親夢想的重任。一直以來,妮娜都是一種白天鵝的形象:高貴冷漠,而隨著競選黑天鵝這一過程的推進,她身體裡的那個機靈熱情的黑天鵝充分顯示出來,並佔據主導位置。最終她認清了自己,完美地完成了表演,擺脫了母親的束縛可是莉迪亞差那麼一股勁,最終落得個悲慘的結局。

詹姆斯與瑪麗琳的性格相反。移民家庭,父母的職業不怎麼經得起檯面,使他格外敏感,拼命融入人群,極力避免與眾不同。後來也正是怕被妻子瞧不起,他轉向了同是亞裔的懷抱,只有在她那裡才能找到快感。這份自卑轉移到兒女身上,便是要求女兒多和別人進行相處,對兒子的航天夢置之不理。說到底,這還是一種理想的投射。

在這個家庭裡,最明白這一切的居然是年紀最小的漢娜。她才十歲,卻深諳了家庭背後運作的邏輯,並通過躲避來保護自己。我不知道這是幸還是不幸。沒有完成,於是這個重任便落在了妮娜的身上。為了不辜負母親的期待,妮娜一直像一隻白天鵝,溫順善良,但當競選黑天鵝這一角色時,她身體裡壓抑的憤怒與野性登時暴露了出來,這或許才是她真實的性情。所幸妮娜後來成功突圍,擺脫了束縛,但莉迪亞卻沒有及時走出來。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屈服於父母的意願的無奈。父母替我們的人生做選擇,我們除了接受,別無他法。可是,這難道也不是一種“道德綁架”?我們得不到我們真正想要的,便會得過且過,真正的自己也被淹沒在宇宙深處,最後只能說,我習慣了,亦或是:lsurrender.(我投降)

也許我們都需要換位思考,以此來避免悲劇的發生!

讀告白讀後感篇5

我選擇與星空訣別,讓黑夜的寒冷凍住心房,或許可以冰封住疼痛與憂傷。冰澈的湖水漫向天際,我輕輕對著盪漾的水波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是華裔作家伍綺詩的著作,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這部長篇小說曾奪得20__年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我每一次輕輕翻開這本書,心頭總會為之顫抖,感覺剎那間全身的血液都為之凝固,深感此書獲獎是實至名歸。伍綺詩以細膩生動的文筆,講述了一箇中美家庭的小女孩莉迪亞從小揹負著維繫家庭的重擔和完成父母未了的心願,她在巨大的家庭、社會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之下最終選擇自盡的故事。

本書的故事扣人心絃,情節逐層推進,一波三折,奧普拉評論說:“情節展開極為機智,處處撩動你的情緒。”全書開頭第一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作者以一個小女孩的死緊緊揪住了讀者的心。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激發了讀者無盡的閱讀興趣。作者從這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展開敘述,看似依舊平凡的一天,實際卻已不再平靜,看似簡樸平和的語調卻散發著淡淡憂傷。全書圍繞尋找莉迪亞的死亡真相來展開描述,通過描寫全家不同人物的故事來逐步探尋她的死亡真相。其中,作者先通過寫女主人公的母親年輕時想學醫卻遭他人嘲笑,最終因為家庭原因放棄夢想的情節,為下文寫母親希望甚至要求莉迪亞學理從醫的情節埋下伏筆,母親的故事情節是探索真相的核心,不僅暗示了主要原因,也巧妙地探索了性別歧視現象,家庭以及個人道路的相互影響。家,是我們休息的港灣,但對家的責任承擔也許會束縛了我們振翅雲霄馳騁天下的夢想,這段情節自然地引起了讀者對權衡家庭責任與個人夢想的的思考。情節簡單卻深刻,猶如熊熊烈火的引星。

小說的高潮在懷疑莉迪亞的男性朋友傑克是凶手以及父親出軌之時,在家庭即將破裂,似乎一切證據都指向傑克是凶手之時,卻峰迴路轉,傑克的祕密揭示,真相另有隱情。隨著故事節奏越來越快,我的心絃也繃得越來越緊,在驚心動魄之中,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跌宕起伏的情節自然地引出故事的結局,在真相大白之後,我得到了寬慰。莉迪亞因始終活在父母的期待中,從而淹沒了真實的自己,當她找到真正的歸宿就選擇了葬身於湖底,寄夢於天涯。故事的結局讓人深刻地領會到“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的主題。同時,莉迪亞家庭的重新團圓,也讓我們明白家人之間相互理解與尊重的重要性。

拿破崙曾說過:“一粒沙子,可以看出一個世界;一張臉上,可以看出一座天堂。”《無聲告白》把諸如不同國籍間的種族歧視、社會間的性別歧視、個人間的愛情觀歧視等等人性的醜惡,社會的弊端揭露得淋漓盡致。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關懷或許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但在他人眼中卻可能如溫暖的火把點燃黑暗的夜空。全文每一處落筆,每一個精準的字眼,每一個深邃的或者戲謔的思想,都能觸動我們的心,帶著我們傾聽那些高於或者低於浮世的響動,叩問靈魂的深處。

閱讀《無聲告白》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能給我們那顆沾滿煙火與塵埃的心帶來一絲絲光明與溫暖。

讀告白讀後感篇6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目錄翻後的一頁,寫著"獻給我的家人",以為是作者通過文字來表達心裡對家人的真摯愛意。沒想到開篇第一章竟是個死亡通告——瑪麗琳與詹姆斯最器重的女兒莉迪亞突然一個微笑離去。

孩子永遠是最像父母的。莉迪亞的出走與她的母親如出一轍,在一個平靜的時間,不作再見,就消失在眾人眼裡。可瑪麗琳是幸運的,她安全地回到家中,擁抱溫暖。莉迪亞卻在寒冷的水中被魚蝦吞食。我是同情莉迪亞的。

作為讀者,我站在上帝的角度,傾聽著他們心中的聲音,感受著他們對自己人生的憤怒與不安,理解他們因此而採取的行動。但眼睛不會洩密,家人不懂彼此真正的訴求,大家默默應許,過著happyending的平靜生活,但所有人的背後都是鮮血淋淋的。

來自下層階級的父親,詹姆斯。他一生都在追求本地人的認同,極力想要擺脫黑頭髮黃面板的"中國佬"的標籤;瑪麗琳是位很普通的美國女孩,她討厭自己母親對她的教導:女人一定要成為最會打理家事的賢妻良母。因此她不甘平庸,要與男人們一爭高下。

兩個人都想改變,在一間公寓裡,他們恩愛纏綿,互訴心意,以為彼此是拯救自己的天使。可時間告訴他們,這也許不是個好想法。所以瑪麗琳與詹姆斯把期待對方的心情壓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會搬重物的駱駝也是需要休息的。莉迪亞卻是一刻不歇,盡力迴應父母的目光。這種關係形成了一個閉環。內斯與漢娜無法參與其中,得不到父母的注視。彼此之間的信任與依賴隨著這樣的聯絡變得稀薄。

家庭失衡。所有人的內心動搖,言語之外的自己蠢蠢欲動。烏雲籠罩在莉迪亞一家,雷電打在莉迪亞心上。家門口的碼頭,在夜晚,異常吸引人。

我不想認為莉迪亞是自殺。在描述中,能感覺出來莉迪亞的放下,及對過往的總結,也看到她對新生活的嚮往。她投身於湖中,這個曾經落水的碼頭,她盼望著自己的重生與轉變,想好明日的見面,但浪漫理想主義者往往忽於現實,莉迪亞最終沒能掙脫水的束縛。

讀告白讀後感篇7

莉迪亞承載著母親想要成為醫生的期望,承載著父親想得到朋友的期望,她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讓母親不再離開,順從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內斯想要逃離這個可怕的家庭,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家庭中,莉迪亞是可憐的,內斯喜歡天文學,他自己學,他想去別的大學,可他知道父親只會讓他去哈佛。漢娜是家裡被忽視的孩子,但她是家裡最瞭解莉迪亞的,她半懂莉迪亞的內心,知道她在掙扎,知道她的情緒變化,可她阻止不了事情的發生,改變不了什麼。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不管你承不承認,也許這一生,我們都逃離不了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個漩渦中,不是你想走出來就走的,千絲萬縷,處處相連。

書中,莉迪亞是不理智的無奈,她知道自己做任何反抗都無用,因為她的軟肋是母親壓制她的武器,一直到她死亡,母親才覺悟,原來,她給的並不是孩子喜歡的,一直以來都是她想要的,可幸的是她終於知道了。莉迪亞把所有的事都放在心裡,只有在內斯面前,才鬆一口氣,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內斯九月要離開家,去上學。

漢娜無聲的陪伴,無人知曉。這個家庭中,所有人都會記得莉迪亞,記得她的反抗。

沉默不是不知,而是不想說,沉默不是軟弱,只是不想說。

讀告白讀後感篇8

沉默而彆扭的父母,木訥的老大,被寄託全家希望卻無力承擔的老二,和習慣於在家毫無存在感的老么。這是不是另一種stereotype呢。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雙腳懸空的莉迪亞——她一直都被別人的夢想深深吸引——突然發現了宇宙中華麗閃耀的各種可能性,她決心改變一切。她要對傑克說對不起,告訴他,她永遠不會講出他的祕密。既然他能如此勇敢,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誰、想要什麼,那麼,也許她也能。她會告訴他,她理解他。

她要對內斯說,他走了也沒關係,她會沒事的,他不必再為她負責,也無需擔心。然後,她就讓他走。

許下最後一個承諾的時候,莉迪亞明白了她要怎麼做,如何重新開始,從頭開始,這樣,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獨了。

明天早晨,她要問問內斯哈佛的事情,那裡是什麼樣的,她要讓他講講他遇到的人,上過些什麼課。她要告訴他,他會在哈佛度過美好的時光。

她低頭看著湖水,黑暗中彷彿空無一物,只有黑幽幽的顏色,一片巨大的虛無在她腳下鋪展開來。沒關係的,她告訴自己,然後,她就跨出小船,走進水中。

標籤:讀後感 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