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五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寫一篇讀後感記錄自己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五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五篇

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1

可能是自己出生於農村的緣故,年少時我就非常喜愛讀農村題材的小說。記得上國中一年級時,我讀柳青的《創業史》都入了迷,感覺其中的人物是那麼真實,特別被主人公樑生寶紮根黃土地、在艱難中不斷思索創造的精神深深震撼。

轉眼間我已進入不惑之年,飽嘗人間艱辛,求職屢屢受挫更讓我對未來生活失去了信心,不知道今後的日子該怎麼過。

一天,閒來無事,我翻出《創業史》重新閱讀,印象中的樑生寶又復活了。樑生寶,一個世代貧農的兒子。他年幼喪父,後來在一個災荒嚴重的年頭隨母親流浪到渭河南側的下堡村。緣份使該村村民樑三老漢成了他的繼父。

之後,他們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可動盪的社會使樑生寶沒福氣安心種莊稼,不幸被拉去當了壯丁。

樑三老漢用賣了牛犢的錢把他贖回來後,樑生寶又一頭鑽進了終南山——一干就是20年。儘管如此,可他沒有被窮苦的命運壓倒,而是從父輩創業失敗的事實和自己窮苦的生活經歷中執著地走著自己的路。

想想自己為生活中的一些挫折而長噓短嘆,失去與因難作鬥爭的勇氣,失去對美好生活的信心,不禁汗顏。艱難的生活擊不倒人,擊倒人的是悲觀失望。

樑生寶給了我信心和力量,使我重新振作起來,找回失去的自信。

自此,我不再彷徨觀望,不再悲嘆感傷,而是根據特長,自己“造崗”闖市場。我去工商部門登記辦了個“美食小吃店”,並認真鑽研了當地以及外地一些特色小吃的製作工藝,推出了“魚湯麵”、“小籠包”、“酥兒餅”、“梅花糕”、“養生粥”等風味小吃。雖然很辛苦,卻消除了那種無聊、空虛、昏昏沉沉的感覺,解決了基本生活問題。

經過我的努力,現在,我的“美食小吃店”又推出了晚間特色餐飲系列,生意紅紅火火,,人也精神了許多。

感謝《創業史》,使我看到了一位面對困難不懈奮鬥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英雄形象,讓我的精神世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重新開創了自己的一片藍天,在人生的道路上重塑起一個嶄新的自我。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也是滋味繁雜的,酸甜苦辣常在其中。沒有月缺離別時的傷心,又怎會有月圓重逢時的喜悅?只要我們像樑生寶那樣對未來充滿信心,並始終不渝地為之奮鬥,就一定會成為生活的強者!

       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2

柳青的長篇小說《創業史》以樑三老漢父輩創業的故事開篇,又以樑三老漢解放後經歷互助合作的風風雨雨,終於走上集體化道路收束,遵循起承轉合的路數,小說家把新的生活內容和新的主題意向都安排在比較圓熟的敘述格局中。

《創業史》(第一部)描寫的是1953年春秋之間,陝西農村下堡鄉蛤蟆灘農民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經歷。故事發生的背景正是農村所有制發生重大變革的歷史時期。貧苦的農民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經過戰後的休養生息,農村出現新的貧富分化的苗頭,同時也出現了農業生產互助的互助組形式。實際上,作為一種農村生產組織形式,互助組並不是解放後才有,歷史上農民就有自發的互耕、共耕和犁牛互助等生產合作形式,共產黨在根據地吸取這種來自民間的互助生產方式或經濟組織形式,建國後又在一些地區推廣這種互助生產方式,這就是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最初階段。《創業史》的敘述從這裡開始,它講述的不僅是一個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早期故事,還揭示了合作化的未來——將土地轉向公有的集體化趨勢,並由此構成作品矛盾的聚焦點。正如作品開篇的“題敘”所言:“樑三老漢草棚院裡的矛盾和統一,與下堡鄉第五村(即蛤蟆灘)的矛盾和統一,在社會主義革命的頭幾年裡糾纏在一起,就構成了這部‘生活故事’的內容”。將“社會主義革命”的精神寫進小說,這便不僅是一幕農家院的悲喜劇了。

樑三老漢一家三代人的創業經歷,發生在20世紀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渭河流域。樑三老漢的父親是地主“最講‘信用’”的佃戶,他憑著力氣,“居然在他們落腳的草棚屋旁蓋起了三間正房,給樑三娶了媳婦”。父親把創業的希望留給了兒子,但時運不濟,樑三竟幾番創業不成。解放後,樑三老漢分得土地,創業的目標有可能實現了,但他也老了,只好像父親那樣,把創業的希望寄託在兒子樑生寶身上,一心要有屬於自己的“三合頭瓦房院”和這院裡“豬、雞、馬,加上孩子們的吵鬧聲”……然而,在依舊生活在原有方寸之間的老農看來,生活的現實如此差強人意,創業的夢想在不斷地加劇他與兒子的矛盾。讓樑三老漢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兒子為什麼不和他一條心?難道這就是當年收養樑生寶母子的結果嗎?

樑三老漢雖然不屬於正面英雄形象之列,但卻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和特有的藝術價值。作品對土改後農村階級鬥爭和生活面貌揭示的廣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這個形象的完成。而從藝術上來說,樑三老漢也正是第一部中充分地完成了的、具有完整獨立意義的形象。

樑三老漢那些發家有望的農民,單門獨院地做著發家夢,畢竟底子太薄,很難逃脫破產的命運。這就為小說中的合作化運動何以得到農民的支援埋下伏筆。由這些生活化的情景連綴下來,作品結局便顯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而不像宣傳手冊一般枯燥無味。小說的描寫與故事情節同時展開,樑生寶的互助組與農村各種自發勢力的矛盾構成小說的主要線索,這條線索連帶出對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寫,比如他的互助組受到富農姚士傑暗中破壞,黨內又遇到郭振山的消極對抗,其間還穿插樑三老漢一家人在這個問題上出現的種.種矛盾,等等,作品將這些情節編織成下堡鄉農民生活的一幅長卷。像傳統小說那樣,作品的結局也是邪不壓正、大團圓式的,無論姚士傑的美人計,還是郭世富與互助組的公開競爭,他們在與樑生寶、歡喜等農村積極分子的較量中終於敗北。經過將近一年的奮鬥,樑生寶的互助組成功了,糧食平均畝產是單幹戶產量的一倍,除留足口糧和飼料糧外,還向國家出售餘糧五十石,這是單幹時人們無法想象的。在事實面前,樑三老漢也不得不承認兒子的事業,積極支援他的工作。這時,樑生寶已成為全區第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燈塔農業社的社長。作品結尾寫道:

"樑三老漢提了一斤豆油,莊嚴地走過莊稼人群。一輩子生活的奴隸,現在終於帶著生活主人的神氣了。他知道蛤蟆灘以後的事兒不會少的,但最替兒子擔心駭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世代受人欺侮的農民,終於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感受到人的尊嚴。樑三老漢的命運給作品主題以最合乎人性化的證明。

       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3

他——小說的主人公樑生寶,是一個英雄,是中國50年代的農村社會主義創造者!我之所以這麼開門見山地說是因為他那自強不息、勇於奮進的精神的確震撼人心。

樑生寶是一個世代貧農的兒子,他年幼喪父,後來在一個災荒嚴重的年頭隨母親流浪到渭河南側的下堡村。緣份使該村村民樑三老漢成了他的繼父,之後,他們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開始了他們艱苦的創業。

人常說: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遠見,而樑生寶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十三歲就給呂二財主家打長工,兩年後便用五塊大洋買了呂老二家半死的牛犢,回家後他母親和樑三老漢都責備他太沖動,可他卻說:“爹,你那是個沒出息的想法,今輩子也創不起業……”後來,小牛犢果然長成了壯牛,生寶也種出了好莊稼。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又過了兩年,動盪的社會使生寶沒福氣安心種莊稼,不幸被拉去當了壯丁。樑三老漢用賣了牛犢的錢把他贖回來後,生寶又一頭鑽進了終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燒炭,還要忍受著不能與家人家團聚的苦難,苦苦地熬著。儘管如此,可他沒有被窮苦的命運壓倒,而是從父輩創業失敗的事實和自己窮苦的生活經歷中執著地走著自己的路。

有執著的信念在心,樑生寶一路走來,自然的也好,社會的也罷,他都能從容應對。姚士傑可謂是蛤蟆灘最刁鑽的一個人了,在那個災荒的年頭,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難戶來找他,因為他把缺糧人的愁苦當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樑生寶依然沒有向姚士傑低頭,仍然把他的創業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

有執著的信念在胸,樑生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了能使村民們早日過上好日子,他主動外出去買稻種、推廣新法育秧、進山砍竹子……所有的這一切他從來都不在眾人面前顯功。執著的信念使他變得更熱情:吸收白佔魁加入農業社組,耐心幫助樑三老漢,正確處理與郭正山的矛盾……這份追求執著的精神造就了樑生寶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品質。聽黨的話、跟著黨走,他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為農業社的成功創辦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時代並不要求我們非得去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是,雖然我們平凡,可也應當擁有像樑生寶那樣執著追求的品格,因為我們擁有年輕這筆人生最大的財富!

追求執著——只為心中那個最聖潔的目標。

       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4

一向以為以自己這個年齡還不足以評價中國共產黨,但是閱讀了柳青的《創業史》以後才明白,雖然每個的文化水平不一樣,但是隻要堅信路在前方,每個人都是主角。

作者柳青是一個真正瞭解農民、熱愛農民的人。為什麼會提到作者?正因我堅信只有真正和農民生活在一齊並且深入瞭解的人才能寫出如此的小說。感恩的話

主人公樑生寶,是中國50年代的農村社會主義創造者!會這樣說是正因他的自強不息、勇於奮進和堅持不懈。生寶是一個世代貧農的兒子,他年幼喪父,之後在一個災荒嚴重的年頭隨母親流浪到渭河南側的下堡村。緣份使該村村民樑三老漢成了他的繼父,之後,他們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開始了他們艱苦的創業。

人常說: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遠見,而樑生寶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十三歲就給呂二財主家打長工,兩年後便用五塊大洋買了呂老二家半死的牛犢,回家後他母親和樑三老漢都責備他太沖動,可他卻說:“爹,你那是個沒出息的想法,今輩子也創不起業……”之後,小牛犢果然長成了壯牛,生寶也種出了好莊稼。

但真正讓生寶站起來的是中國共產黨。互助組、合作社那時候在廣大剛剛解放的新農村是燈塔一樣的新生事物,因此有很多人不認同,但是結果告訴大家是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現實可能性和歷史必然性。路就在前方,因此生寶才能領導一大群農民進山砍竹子,才能推廣新法育秧,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柳青曾說:“要知道,好多歷史事件,都是逼出來的,譬如,不搞五年計劃,不必須會有糧食市場緊張;糧食商人不搗我們的亂,不必須在一九五三年實行統購統銷;不實行統購統銷,互助合作不必須會一下子結束逆水行舟的階段而快馬加鞭。歷史巨人的腳步並不亂。沒有上帝!是辯證法同志決定:舊勢力在滅亡以前囂張和瘋狂,讓它刺激我們,逼使我們很快地發動消滅舊勢力的鬥爭,義無反顧!”就正因在困難無路可走時還堅信前方有路,因此才會激起群眾的憤怒,開闢新的道路。低迴婉轉

我們是新時代的年輕人,有新思想,但仍不能忘前輩辛辛苦苦的發奮。在困境中,不能忘記前方的路。

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但關鍵處僅有幾步,個性是人年輕的時候。

       讀《創業史》有感800字範文5

Hello!今天我們不聊《論語》,來聊聊《創業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那我來給大家概括一下吧!就是說土改和土改後蛤蟆灘裡各個階級的故事以及樑生寶互助組的成長故事。實在不好意思,《創業史》上下部一共七百五十頁,若是要我寫得詳細點兒,恐怕要寫上兩頁。所以就一下子縮成這麼短了。建議大家也看看《創業史》吧,用心去看,會漸入佳境,慢慢入迷的。

《創業史》的作者柳青曾說過:“在生活裡,學徒可能變成大師,離開了生活,大師也可能變成匠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這本書裡的每個人物、故事都相當貼近生活,而文章中人物的對話也多為方言,甚至連整本書的文風都是隨和親切的,像是一位經歷過一切的老人與我們聊天講故事。質樸的語言真實有趣,也更容易與我們產生共鳴。這本書寫得極為詳細,人物對話較多,人物之間的關係也挺多的,所以對我這種很少讀這種長篇小說的人來說,看到後面內容寫一個人物的名字,有時會雲裡霧裡,只得又翻來前面找找這個人到底什麼來頭。為了更好查閱人物的來頭,大家可以像我一樣準備幾支熒光筆,出來一個新人物就用筆畫下來,還可以自己分分類,用不同顏色的筆畫,重要的內容可以用熒光筆畫下來。

接下來呢,我想說說幾個《創業史》中的人物。我想說的有三個:樑三老漢,生寶他媽、秀蘭。樑生寶是主人公,但他實在是有太多評價了,光是書中就已有不少了,所以我就拋開他,來說說他的家人吧!

樑三老漢真是我頂喜愛的一個人物,要說他的優點,還真挺難找的。他雖是樑生寶的養父,但思想卻並不是特別進步。他又特別犟,時不時給生寶惹些麻煩。可是這個老頭卻有令人喜歡的真性情與一點小馬虎,他總是自言自語,喜怒哀樂也都毫不掩藏地掛在臉上。何時,他也能聽得進別人的勸說,在第一部結尾,樑三老漢也終於理解生寶了。這樣一個真實可愛的老頭,誰不說聲喜歡呢?

生寶他媽是一個十分善解人意的女性,她一直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她諒解樑三老漢的無理取鬧,理解生寶整日奔波為互助組忙碌而少回家,瞭解秀蘭婆婆的心思讓未過門的秀蘭去到她那兒。韓培生(城裡來的技術員)曾很直接地讚美她。

秀蘭是個普通的農家女孩,紅臉,大粗辮子。她的思想也較為先進,她去讀書,也很支援生寶。在得知未過門的丈夫的臉被燒傷後,她沒有嫌棄,而是選擇與婆婆住在一起不讓她擔心。真是個真誠又質樸的女孩呀!

書中還有老多可愛有趣的人物,還想了解就去看看吧!

在《創業史》的開頭寫過樑三老漢的願望就是創立家業重建他們家原來的三間房,但是他已經年紀大了,於是把這個希望寄託在他養子樑生寶身上。我本以為故事會按照小說的套路,最後樑生寶肯定會建一棟大房子。結果,直到整本書的結尾,那棟房子也沒有建起來。我覺得呢,這樣來寫,賦予了“創業史”不同的意義,那不僅是對一段歷史的記錄,而更是一種希望了。因為我們都知道,那樣努力的生寶,一定一定會為他愛的人建起一棟大房子,比樑三老漢所期待的還要大。

沒有得到的永遠比得到的更迷人,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