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古詩,讀後感6篇

讀後感是讀者與書籍之間情感和心靈的共鳴,寫讀後感是將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字的過程,讓我更加深入地思考書中的主題和意義,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古詩,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古詩,讀後感6篇

古詩,讀後感篇1

這次爸爸讓我看一本《國小生學習古詩詞》的書,這本書裡的詩詞大部分我都會背誦。爸爸在書裡給我挑選了四首詩詞讓我重點讀,分別是唐朝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唐朝詩人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唐朝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宋朝詩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我看了很多遍,每個詩詞都有它的特點,語言也很美,《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這一句對月亮的描寫很形象。《獨坐敬亭山》中後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一句用擬人的方法來描寫敬亭山。《憶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描寫了江南春天美麗的景色。這四首詩詞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因為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的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作者用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變大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在這首詩中指出:我到現在還懷念楚霸王項羽,他寧可自殺,也不為了活命逃回江東老家去!這是何等的氣概啊!

古詩,讀後感篇2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遊子吟》讀後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同學們,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可謂是眾所周知啊!每當我讀起這一首詩,我便想起了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母愛!

這首詩寫了慈愛的母親手中的線,最後縫成了遊子身上的衣服。

在兒女臨走時密密地縫了又縫,擔心孩子遲遲不回來。

誰說那小草的一片孝心能報答得了春天陽光對它的厚愛?母愛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就可以體現,讀後感《《遊子吟》讀後感》。

有一次,我生病了,在人民醫院掛鹽水,那天,媽媽正好在上班,但是,知道我生病了,就立即與別人調了班,急忙到醫院來陪我。我醒來時才發現媽媽的眼睛裡佈滿了血絲。我問媽媽累不累,媽媽只是笑了笑說:“我不累,你再睡會兒吧!”

此時,我已是感動不已……媽媽有時溫柔得像只小綿羊,有時生氣起來我都不敢看她一眼。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太好,回家後,就支支吾吾地彙報了考試的成績。媽媽聽了雷霆大怒,說了我幾句。雖然媽媽這樣,但歸根到底她還是希望我好啊!全天下的`媽媽們哪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啊!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我們不能怨她們,要理解她們,要設身處地為她們著想。

古詩,讀後感篇3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中可以看出孟郊的媽媽非常的愛他,就連衣服破了也要把衣服密密的縫起來,他的媽媽怕孟郊來家很晚,他的媽媽不敢把衣服的縫留的太大。

因為他的媽媽很愛孟郊。

我的媽媽也很愛我,記的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的筆忘記帶了,正當我焦極萬分的時候,我的媽媽把我的`筆送來了還給我帶來了一件棉襖,因為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

還給我好多好吃的東西,然後媽媽就回家了,等我放學回家的之後,媽媽端來一碗熱乎乎的湯讓我喝,我一口氣就把給喝光了。

媽媽又給我盛了一碗說:“孩子,來多喝點熱的,對心裡舒服。

”我喝完了,寫完了作業媽說:“寶貝,冷不冷呀?”我說:“有一點冷。

”媽媽讓我坐在被窩裡,放了電視給我看。

媽媽,你太好了,您的母愛讓我想起遊子吟的詩,我會用學習來報答您的。

古詩,讀後感篇4

上星期拜讀了這本,心中一絲明悟些許感觸,卻無法言表。與其說于丹的這本書是在給詩詞做詮釋,倒不如說她其實就是在寫詩。用詩一樣的語言來詮釋書中千古名句,無時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書中從春風盎然,寫到秋雨惆悵;從明月思鄉,寫到斜陽感傷;從田園的愜意,寫到登臨的豪放;從撫劍的豪情,寫到把酒的放蕩。原來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無論是古人的詩詞還是于丹的文字,讀過之後讓人發現,原來詩詞居然離我們這麼近,年華有限,但是詩意無窮。

重溫古詩詞,讓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詩意的人生,詩意的情懷。詩意如風潛於心。風起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劉邦那種:“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邁。

花開的時候我便會想起杜甫的那種“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的《江畔獨步尋花》的愜意。

雪紛的時候我也會想起柳宗元的那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時候我更會想起,蘇軾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曠達。

風花雪月全入詩,春夏秋冬皆成詩。總之世間一草一木、萬事萬物都蘊涵著詩意,人生處處都充滿了詩情。在我詩意的人生裡有著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懷,還有對悲歡離合迷惘傷懷,也有著對春夏秋冬眷戀緬懷。有著追求的無奈,執著的憂傷,適時地感動……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是人生這首長詩內容,韻味和意境。不管怎樣我都希望把它寫得內容豐富,情節動人,意境優美,韻律鏗鏘,合轍對仗。

我喜歡這詩意的人生,喜歡詩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歡詩意的風花雪月,喜歡詩意的悲歡離合,更喜歡詩意的男人和詩意的女人。詩意的人是一種浪漫豐富充實愉悅人,詩意的人是一種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人。

詩意的男人是豁達超拔的男人,是灑脫奔放的男人,是真誠善良的男人,是豐富深刻的男人,是樂觀向上的男人。這樣的男人站起來如一道山偉岸不屈,頂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條河淡定從容,淵源流長。

詩意的女人溫柔善良的女人,是熱愛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樂的女人,是優雅自信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如綻放的鮮花恬美馥郁,如林間的清泉清澈純淨。她們猶如一道令人迷戀的風景靈性自然,含蓄純美,她們懂得愛和被愛。她們質地如蕙、心思如蘭,品位高雅,內涵豐富,時時散發著一種獨特的神奇魅力,猶如一首韻味十足的詩,讓人百讀不倦,回味無窮。

人生如詩,生命如詩,生活中處處都有詩。面對如詩如畫的生活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個詩的境界和詩的韻味出來的。面對詩意十足的世界,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麗雋永的詩篇,讓生命更詩意,使這個世界更詩化。

詩意的人生是對真、善、美的昇華,是對假、醜、惡的鞭撻。詩意的人生浪漫溫馨的人生,是激揚向上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人生!在詩意的人生裡想愛你就大膽的愛,有夢你就盡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瀟灑的走一回。讓這首人生的詩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古詩,讀後感篇5

網上買書的時候,看到很多網友評論這本書大多數都是讚美于丹老師的詞語很美,可我不知道為什麼看這本書的時候心裡很沉重。想來想去主要還是兩個方面,第一是自己對於書裡面所提到的詩詞幾乎全然不知,甚至讀書時候學過的也都忘光;第二是因為我覺得詩詞對於我們現代人真的成了一種奢侈。其實我內心是嚮往詩意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只因現在的社會,生活的夢想,工作的現實,讓我們將這詩意埋藏了。這讓我想到蔣勳老師在《美,看不見的競爭力》裡面講到的,當看到一片景象讓我們很感動的時候,然而我們卻沒有言語來表達此刻心裡的感受,那個時候我們是難過的,真的很難過。

于丹說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箇中國人生命中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不要對此不屑,不要認為這些風花雪月知識少年痴談。我認為想喚醒中國人心中那份詩意是很難得,至少在現在這個時代是很難得。雖說現在的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

愛學習的你們,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單詞的習慣吧,那要不要考慮下每天背上一首詩詞呢?為了不再難過,我更樂意每天來上一首。希望等到讀完部分唐詩宋詞後再來讀這本書,我想那時我會是幸福的。

其實,詩意一直都在,只不過我們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詩意隨時會醒來,但在它醒來的時候,我要準備好一顆中國人的詩心來迎接它。

古詩,讀後感篇6

最近集團組織了名為“書香中交”的活動,旨在為廣大員工增長學識,陶冶情操。我便選了于丹老師的一本名為《重溫最美古詩詞》的書籍,來慢慢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文字的魅力。也正如書籍封面的那句話——“徜徉在明月清風的意象中,感受對中國文化的溫情與敬意”。

見解,從另一方面說,讀這本書,可以從一位大家的視角去品味這些美妙的詩詞歌賦。清代孫洙就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通讀一遍才忽然發現,原本口中偶爾蹦出的一兩句,根本就屬賣弄,哪算得什麼熟讀。比如白居易的兩首,一首《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竟不知後面還有兩段;一首更為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後面的我竟也不會。像這樣的只會一半的詩還有很多,不談內容,似這般,就已先學會了敬畏。

不得不說,詩詞還真是個美妙的東西,有時簡短的七個字,就比用千言萬語還能表達的清楚明白。詩人可以用種種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春天”可以跟“愁思”聯絡在一起,我們眼中可愛的“芳草”在詩人的眼中卻是“離恨”,古色古香的“長亭”是“送別”,展翅高飛的“鴻雁”卻代表遠方可愛的“家鄉”。我時常會胡思亂想,都說現在的營養豐富人也聰明,古人都是呆呆的,傻傻的,可為什麼卻寫不出如那般有內涵,有韻味的千古絕唱。是我們在這物慾橫流的年代,把什麼丟失掉了嗎?

讀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會想自己當初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尤其是看南唐後主李煜寫的詩的時候,會不自禁的微笑起來。李煜寫的詩全是“愁”“恨”“煩惱”,本不是能笑出來的意境,不過有趣就有趣在幾年前的我竟然對這個“愁”很喜歡,不管是“離恨恰如春草”還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掛在嘴邊,現在想來,小小年紀哪來這許多愁。倒應了辛棄疾的那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由看書而看過去,別有一番滋味。

東坡先生說陶淵明的詩“初看若散緩,熟讀有奇趣”。而慢慢讀《重溫最美古詩詞》,竟也十分有趣,書中的詩詞包羅永珍,田園之樂,國破之恨,報國之情,觀景之懷,一一羅列於書中,但無一例外地,都夾雜著詩人或喜或憂,或恨或怒的複雜心情。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人性就是這樣,無論身居何職,無論身居何位,只要生於世上,便有種種感情,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真的沒有感情,沒有喜怒哀樂,那麼這不是神就是一堆枯骨罷了。正因有種種情感,詩人們才能將這種情感施乎於藝,我們才能在千年之後的今天,走近那些被稱之為“詩仙”、“詩聖”的人,走進他們的內心,體味他們的喜與悲,愛與恨。

我想,於老師如此積極的傳播傳統文化,無非是讓中國文化更好的發展下去,讓無數的國人不要忘卻傳統,忘卻前人所留下的美麗語言。走進先賢的內心,聆聽先賢內心的情感發聲。恰如我們常說的,讀一本好書,認識一個好人,會讓人心胸開闊。是的,在這個喧囂的年代,每個人都會遇到煩惱,遇到挫折,能從書中品味先賢遇到磨難時的所為,未嘗不是給自己一個正確的渠道去排解這些問題,恰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遇磨難而不低沉,做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心胸開闊了,問題自然就不算問題了,人總歸還是要淡泊一點,否則“眾鳥欣有託”,吾不愛吾廬,怎麼可能快樂呢。

不管一個人的文學底蘊到底有多高,讀兩三本書,總歸是好的。每天眉頭緊鎖,心有鬱結之氣,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會錯誤百出,莫不如去選上一本自己愛看的書讀一讀,快樂了才會有進步,“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標籤:讀後感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