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不跪著教書》的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

《不跪著教書》這本書告誡老師們不能照本宣科、毫無思想的教學,要融入自己的思考,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精彩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不跪著教書》的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不跪著教書》的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
《不跪著教書》的讀後感1

這是吳非老師的一本著作,看到書名《不跪著教書》時,心怦然而動,為什麼說不跪著教書?不跪著教書是什麼意思?等等,這些疑惑堵在心頭,要想知道答案,讀下去吧!現在我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

這本書一共分為六輯:永不凋謝的玫瑰、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愛與敬重的閱讀、往高處飛、“實話”怎麼說?和在歡樂中沉思。雖說是六輯,但是我認為有一個總的理念就是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學生都應該具有審辯式思維,遇事要先思考,再去做。

書中篇篇觀點鮮明新穎,分析問題一針見血,給人耳目一新,讀後受益匪淺。正如吳非老師在“序”中說的:“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這話發人深省。

作為教師的我們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偉大的蠟燭、園丁。我們與學生應該是共同成長的朋友,在生活中也是相互影響的夥伴,所以我們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然後想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這種平等關係。吳非老師認為評價一位教師的工作,簡單地說可以是三句話: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就這幾點做起來很難,但是如果我們多讀書,不讓自己“文化貧血”,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要跪著教書,那麼就應該做站直了的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地學習,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遠和智慧,勇於創新,勇於挑戰。同時也要讓學生不斷地發現人性美,做一個正直的、真誠的、寬容的、有愛心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

《不跪著教書》的讀後感2

很偶然的,我在上網時看到一個大學同學的QQ簽名上寫著:不跪著教書,我很詫異,亦很迷惑,更百思不得其解,心想:這人,平時驕傲得很,怎麼難道真的有學生給他難堪了?原來,丟臉丟大發了的.一直是我,他說他指的是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著教書》,亡羊補牢,我立馬跑到圖書館買下了這本書。

我對這本書的感覺真的可以用貪婪來形容,可能是工作一年以來一直感覺自己很忙,根本就沒時間好好的閱讀,現在一定要好好惡補一番。正如吳非老師在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這段話發人深省,也許一直以來教師這個職業的真諦很難捉摸:教師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呢?

常常有人這樣形容老師這份職業,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教師不應該是園丁,他自己本身就應該是一朵美麗無比、賞心悅目的花,吸引著學生;教師也不僅僅是春蠶,他的生命在每一個季節都在奉獻的,都在實現自身價值;教師還不僅僅是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冶煉,教師更不僅僅是蠟燭,他不應該用燃燒自己來照亮學生。

但是,一直以來,提倡的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然而,吳老師也在書中提到,現在的老師是對課本,對參考書是頂禮膜拜的,記得在我記憶中聽過這麼一句話:老師是神,放的屁都是香的,意思就是說老師的話都是真的,而老師的話大多來自於書本,今天這個話題有些沉重了。在課堂中,也不乏有一些照本宣科的,缺乏的是教師自己獨立思考的精神。一個學生,只有成為一個思想者,他才有充實的內心,才有可能始終充滿活力,才能稱得上知識分子。現今課堂上最缺少的通用語是我認為,我們不能培養馴良的思想奴隸,要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自己都喪失了對思考的精神,能靠他去立人嗎?作為教師,應當時常提醒學生學會識別皇帝的新衣,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而且,吳老師的認為,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更不能跪著教語文,如果教師是跪著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這比喻非常生動形象,現實中,教師就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

其實,教師就是教師,教師和學生是一對相互依賴的生命,是一對相互影響的夥伴,是一對共同成長的朋友;教師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油鹽醬醋,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教師應該是一個站直了的人,一個頭頂天,腳踏地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銘記在心並學習的人。而要做到這樣,教師就絕不能跪著教書。

同時,吳非老師還認為,評價一個老師的工作,簡而言之三句話: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這話雖說簡單,做好的還需花一定的功夫。

首先,讓學生喜歡你的課。我覺得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然學生聽了兩三年也說不出對這個老師上課的印象。其次,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說實話,語文是最有靈性的學科,讓學生喜歡很難,討厭也很難,畢竟這是最為基礎的學科。所以,讓學生單純的照著課本的知識點梳理,機械記憶,這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要引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這種思維,理科適用,學習語文同樣也合用。從課本出發,學習閱讀課外的名著,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吳非老師說:只要肯讀書,什麼都好辦。我想現在的學生家長,包括大部分老師也是持這樣的觀點的。關鍵學生自己是這麼認為的嗎?如何做呢?老師要有表率作用要讓自己的學生出色;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

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的第二輯是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這是有一年由吳非老師出的一道作文題,我同樣深有感觸。現在所謂的美麗,都被外表的光環罩住了,真正的獨立的思想者鮮有所聞。而吳非老師就是其中一個充當思想者的角色,他在本書中不僅僅找出了中國教育的痼疾,還開出拯救痼疾的良藥。縱觀全書,你就會發現,作者在書中談到的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或者說痼疾,比如不讓學生請假過生日、不讓學生遲到、不讓學生組織課外活動,教師接受學生禮物,以及怎樣做一個出色的教師、做一名優秀的校長、做一位合格的父親等等,這些除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以外,作者還為所有的閱讀者開出了一副普遍適用的良方,那就是:讀書。

不跪著教書,不做刻板思想的奴隸,站直了教書,才能教出大寫的人。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給了我一次思想的洗禮。

《不跪著教書》的讀後感3

《不跪著教書》是中學語文教師吳非老師的教育隨筆。該書篇幅較長,分為六部分,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教育的不同問題。該書收錄的是近年有關教育問題的雜感隨筆,有的是記錄對教育問題的思考,有的是教學的隨想,有的則是和同行或學生的對話。

一看書名,我很驚詫,更是迷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揭開它的真面目。“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封面上的這兩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吳非老師的字裡行間透著點點思想和智慧,給我許多啟發。在《母親教我的歌》中,他寫道:面對最早接觸到的生活矛盾,孩子首先總會學習父母的態度。這一點我很有感觸,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著莫大的作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親緣關係的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若父母親缺乏理智,脾氣暴躁,都會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家長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表現出驚恐不安、措手不及,對子女的影響也不好;如果家長處驚不變、沉穩堅定,也會使子女遇事沉著冷靜,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

家庭教育具有及時性。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其情況可說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消滅在萌芽之中。而學校,老師面對著幾十個孩子,只能進行共性教育,因時間及精力所限,不可能周全到每個孩子的特點,易產生顧此失彼的現象,因此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為接受集體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又可彌補集體教育的不足。

當然這裡只講了很少的一點,這本書還讓我收益頗多,比如讓我明白:教師不僅是園丁,教師自己本身更應該是一朵美麗無比、賞心悅目的花,吸引學生;教師也不僅是春蠶,其生命在每個季節,在奉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教師還不僅是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教師更不僅是蠟燭,他不應該用“燃燒”自己來“照亮”學生。他本身就應該站著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