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考研的心得推薦8篇

心得體會是知行合一的體現,通過實踐的過程中不斷修煉自己的心智,我們可以為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寫篇優秀的心得體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考研的心得推薦8篇,供大家參考。

考研的心得推薦8篇

考研的心得篇1

——主要針對工業設計,其他專業可參考。

本人是二戰20xx年手繪129,理論124;20xx年手繪134,理論126。

我並未考上我心儀的學校,主要是差在公共課上了。本不想寫這篇東西,因為並沒有完全成功,只讀了調劑的學校,但是總覺的失敗也有心得可以提取,同時避免大家走入我的困境。馬雲說:世界上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但失敗的原因無非只有那麼幾個。希望各位考研人能借其精華,去其糟粕。

言歸正傳,我報考的是武漢理工大學,這所大學的設計學還是很棒的,但是近幾年考的人特別多,每年分都在增加。這兩年我的專業課考的還算不錯,就講講專業課的學習經驗吧。

手繪——這基本上是每一個設計學考生都焦慮的(當然如果你是大牛除外),我在第二年備考時有很多學弟學妹來跟我抱怨手繪的問題。我自己的手繪絕對不是我們班數一數二的,最多隻能算是中上等,但是在準備考研的時候,我是有針對性的。畢竟是考試,拿到分才最關鍵,但基本功也是要有的。在保證基本功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分數。我沒有報手繪班,手繪是長期的訓練,短時間大的突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時間充裕,想多瞭解些知識,又有經濟實力,那報個手繪班也是不錯的選擇。

3月初——7月底

其實手繪是可以提前準備80%的,許多人都很驚訝我連題目都不知道怎麼準備。我們考研大概的準備時間是從3月份到來年的考研一般是1月份,大約有10個月。不過我沒準備那麼長時間,我基本是從暑假開始的,我怕自己戰線太長最後沒信心了,但是如果有耐心早點總沒錯。手繪在早期的幾個月就是帶著練練,每天1——2張a3紙,好吧,我基本都是一張。既可以進一步夯實基本功,也保證了手不會生疏。

8月初——10月中旬

大概到了8月份就可以對自己的手繪學習有一個詳細的規劃了,我把手繪的時間都安排在晚上,2小時左右。8月開始就要對每天手繪的內容有特定的安排了,不再是以前隨便畫畫。首先要對產品進行分類,這個分類有許多種分法,比如按功能分(交通工具、電氣裝置、醫療裝置、公共設施……),按主題分(環保、和諧、綠色、科技……)等等。這個主要看個人喜好,我是按照功能分的。分好類別之後要收集資料,這階段儘可能多收集資料,見多識廣嘛。可以是照片、視訊、手繪圖等等,各盡所能的收集吧。

收集資料也許會花掉一點時間,5——10天都有可能,但是別擔心,“磨刀不誤砍柴工”。資料收集好了之後要進行篩選,選出各個小分支中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圖(數量最好不要超過5個),所謂的代表性就是能一型多用。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長方的造型,只需要簡單的細節改變,我就可以把它設計成音響,也可以設計成垃圾桶,還可以設計成加溼器……挑出代表性的產品後就要開始真正的實踐了,要堅持每天練習這些產品。根據我的經驗手繪一個產品一兩次是沒有用的,記不住準確的型更加記不住細節,而且開始畫一個造型的時候還容易走形。所以這些型是要畫很多遍的,直到你可以默寫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每個分支只選幾個造型的原因,根本記不住所有的造型,那就著重記幾個萬能的吧。可以根據挑選出來的數量決定多少天會默寫,這個默寫包括造型、細節、上色、背景處理、展示方式……10月中旬的時候應該要能夠把挑選出來的萬能型都會默寫了。這個階段也是要不斷的改變,以便更好的適應自己,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時間安排適當調整萬能型的數量。

10月中旬——11月初

這一階段是要著重收集細節資料,米斯說:細節是魔鬼。在大型基本確定的情況下細節的刻畫可以區別產品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分的高低。比如:長方形加了喇叭就是音響,加了排氣孔就是加溼器……所以收集細節是有必要的。我舉一些常規的:按鈕(出現機率最高,可以準備幾套),顯示屏(表現好了十分出彩),電線和插頭(這也是細節,表現出來是產品更完整),排風口(不僅可以排風還可以排氣,簡化一下甚至是單純的裝飾),凹槽(有些時候如果產品沒什麼細節可以適當的加些凹陷,但是一定要合理,會是產品看起來更豐富,手繪時切忌畫非常簡單的產品容易使產品看起來單薄)……總之盡力通過細節的刻畫使得產品豐富。

11月初——12月初

這時候進入了最緊張的複習階段,你會發現時間越來越不夠用。這裡插一點關於政治的,政治這一時期會有許多新的資料出現,建議那種自己看不是很明白的同學去上一下輔導班,我是覺得挺有用的,那些老師會幫你把知識梳理通順幫助理解。關於輔導班的押題我倒是覺得可信但不要盡信,不能只依靠老師押題,那會死的很慘。

繼續回到手繪話題,這個階段你大型的積累有了,細節的積累也有了,還有一些好的表現方式也在之前默寫過了,你要開始創造關於你自己的東西了。比如你自己從歷年真題中抽一個題目,開始表現。這時候你需要考慮排版,大體上包括:題目擺在哪裡合適,題目的文字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現,是否需要一些分析,小方案之間的擺放怎麼合理,最終效果圖如何表現,三檢視放在什麼位置,設計說明怎麼安排等。這些東西構成了你一個完整的版面,而不是隻有最終方案表達。特別是像一些好的學校,他們更加註重你的想法,最終方案的演變過程,就是你的整個思路。這一個月期間,一定要確定自己最終的版面是什麼樣子,可以固定的東西,在考場上儘量不要改變,一是我們不知道變的好不好看,第二要花費我們寶貴的時間去重新思考。如果這些都準備好了其實你的版面也就準備的七七八八了,只等最後的產品出現了。

在準備的時候,應該是對一個完整的題目進行準備的,要嚴格按照考試要求,使用考試時規定大小的紙張,完整的表現,此時還不用把時間看的特別重要,因為還在摸索階段,你可以超過考試時間2——3小時,不要超太多,但是每一次結束都應該有一個完整的作品。這一短時間的任務就是把能確定的定下來。

放一個我自己準備的草稿,我們要求是半開的紙,比較大。

12月初——1月初

已經到了最後的時間段了,不要急,不要怕,一切按部就班平穩推進。這時候手繪就要進入模擬考試階段,應該每週找1——2次完整的考試時間練習。題目可以自己定也可以用已有的。每一次完成後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安排,比如文字是不是太多,速度是否要加快等等。這個時候不宜出現大的變動,除非這個東西嚴重影響了你的作品,必須改正。模擬時可以把自己考試時要使用的顏色也定下來,這樣好確定同一色系需要哪些馬克筆的過度。

工具

前期練習時,鉛筆,針管筆,勾線筆都可以。上色是彩鉛+馬克,考試時我馬克用的是日本的copic,之前說了要確定自己的顏色,我考試就帶了11支馬克(灰色4支,綠色3支,藍色2支,黑色1支,黃色1支),前期練習時馬克可以不用這麼好的,11月以後再用好一點的。要提一下我黑色用的是美輝的油性馬克,這種很濃很均勻,我是寫題目和畫框框用的。考試時,我打型是用的最便宜的那種鉛筆,然後用勾線筆(0.5和0.8)勾一下,不要勾的太死,然後擦去鉛筆就可以了。根據經驗用黑色彩鉛打型在上色時可能會髒,可根據自己情況實驗幾次。

史論

這個也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背,還有就是要有資料。一種資料是針對參考書的,一種是歷年真題。考了這麼多年,知識點是固定的,所以會有重複的,看看歷年真題哪些容易考。我考武漢理工時買到了《設計藝術學》的參考資料,我後來感覺這個資料非常好,整理的很詳細,又不羅嗦。我後來又自己把名詞解釋和一些填空集中總結了一遍。總共有a4紙200來頁吧,其實背起來也挺快的,還買了歷年的真題及答案。我史論沒看王受之,前期聽了他的設計史音訊,主要還是背那些資料,真心覺得有用。背資料的時間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安排吧。

差不多就說完了,也算是對自己的兩年考研時間有個交代吧!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

考研的心得篇2

考研英語暑期閱讀複習的攻略

1.“放大”自身弱勢

在各種訓練和摸索中,同學們會漸漸發現自身在英語閱讀題型解題方面及解題技巧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但切記不要因此著急,每個人在考研過程中都要經歷一個爬坡階段,要是沒有問題就相當於沒有進步。接下來,既然發現了問題,需要做的就是強化弱處,讓弱勢在考前準備階段有所彌補。那麼怎麼來彌補不足呢,保守做法仍然是自己摸索,但這樣會需要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而且有些事情是自己無法摸索清楚的;還有一種是向有經驗的考研成功者取經。一般情況下誠心求助都能得到熱心的幫助,不過這需要同學們有一定的人脈關係;最後一種做法就是,報一個權威英語輔導班,讓有經驗的考研專家或名師來指點迷津。雖然這種方法可以為同學們節省很多時間,但條件是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行。

另外,除了建議同學們增大閱讀複習強度外,提醒廣大考研英語考生,要用一定的時間來熟悉考研英語其他題型。方法也與閱讀理解強化訓練的計劃相似,但過由於暑期時間較短,考生精力有限,建議同學們挑選相對較差的題型進行重點攻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暑期制定哪一科的複習計劃,都應該注意有側重。“鬍子眉毛一起抓”的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2.拓展模擬訓練

在做拓展模擬訓練之前,同學們首先要做的是熟悉一下真題的風格及難度。由於接近真題的模擬題都是市面上模擬題中的精品,因此同學們在做的時候要好好珍惜,做第一遍的時候,最好用鉛筆勾勒,方便日後繼續練習。做模擬題的時間安排,要用正常的考試時間來約束自己,在時間間隔上,一般儘量第一週做兩套閱讀模擬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一套題指的是四篇題材各異的閱讀題目;第二週做三套,第三週爭取隔兩天做一套;第四周按照隔一天做一套的速度進行。在複習時間有所跳躍且閱讀模擬訓練頻率漸強的複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有意識的強化對閱讀題型的總結。每套題做完之後,在對完答案後,不要太在意分數情況,應該更側重於經驗的總結及思考。在不斷的練習中總結出符合自己思路、習慣的解題方法。

3. 擴充英語閱讀量

考研的心得篇3

數學:做題為主,真題與模擬題相結合消化

最後兩個月的數學複習請大家在總結前一階段複習的基礎上以真題模擬題及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複習為主。總結強化班的筆記,寫出自己對每一部分理解上的難點疑點,並與同學討論諮詢老師等直到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整個知識的一個梳理過程。

做真題,按實考時間測試,中間務必防止各種打擾,也不要遇到不會做的題就放棄測試,而要完全按實際考場會考試的方式進行。這一方面是提前進行考試環境下的做題速度及準確度的訓練,另一方面是適應性的一個熟悉過程。每做一套真題,在三個小時結束之後,檢視參考答案,總結失誤及做正確的`原因,總結出對哪一類問題易出錯,對什麼問題不知如何下手,對哪些問題不在話下,對哪個題型運用了哪些技巧,等等。

根據總結得出自己擅長的與讓自己困惑的題目,對後者要看看是因為概念理解的問題還是技巧運用的問題,然後對症下藥。如果是基礎問題,查閱相關概述及重點結論;如果是技巧問題,需要看看這些技巧是以前沒有見過還是當時沒有想到,它們是屬於哪種型別的問題,你擁有這種型別問題解題的哪些方法,它們是否屬於其中而你沒有發現……

再說做哪些真題,如果時間允許,所有真題都可做,因為每年出題的老師都會拿出以前的真題以避免出現相同的題目,但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同一型別的題目,更不乏只更改幾個數字而再次出現的題目。做模擬題。真題的參考價值雖高,但因在之前的複習中大多都接觸過,所以在成套做的時候可能並不能真實反映你的水平,故需要做一些權威性的模擬題,以真正達到查缺補漏的目的。這個階段以做題為主,但千萬不要忘記基礎知識在時時起作用,反覆閱讀及思考對提高成績是有很大幫助的。

考研的心得篇4

彷徨跌倒的時候,請不要忘記,你本來就一無所有。

請問“三跨”是“跨系,跨校,跨地”嗎?那麼大概說的就是我,理工本科,外地考生。

一、先說說這一年的阻力吧:

一年中,我修了40來個學分,兩門實驗課導致我3月在ppt與報告中度過,而6月在試卷紙中度過。

大四上修了三門課,其中一門院系必修課考試時間在1月7日早10點,即考研轉天,因為不好過,導致我考前一個月開始每天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來複習,6號晚上通了個宵,一罐紅牛,所幸最後擦邊通過,不用延畢。

3月至5月都在重感冒,後來得了慢性病,考試前“大姨夫”頻繁來訪,較為疲憊。7月前一直都是打算考道口的,後來說變專碩,12萬8,壓力有些大,遂轉考經院,備考道口而看的專業課“貨銀(易綱),國金,巨集微觀(高鴻業)”後來用處不大。

這些好像也都不是事兒,但是小事同時發生,就有點麻煩,這麼說並不是為了證明我有多厲害,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智力方面真的很普通,只是想說,既然我這樣也能考上,那麼後來的同學們,不要因為你複習得晚,雜事鬧心而灰心放棄,記得一句話,阻礙的存在,是為了讓你證明自己能變得更強。

我的考研成績是政治69,英語77,數學145,專業課107,總398。

我複習總的策略是書不多,但學得精。

關於公共課,我只說幾個自己看法,詳細的大家可以參考其它經驗帖。

二、政治

我用的材料有:田維彬10題,肖4,任4。

今年的政治我個人感覺有反壓題的趨勢,考前把田維彬10題,肖4,任4背的還可以,但印象裡最後只壓到了一個點。

三、英語

材料:新東方考研單詞亂序版,10年張健閱讀黃皮書(基礎+提高),13年張健黃皮書(基礎),10年新東方分類閱讀高分進階(120篇),13年新東方拆分與組合翻譯法(唐靜),13年新東方考研英語高分寫作(王江濤),13考研英語閱讀理解partb高分突破(新題型50篇)(高教版),黃皮歷年真題,海天作文的28道押題(最後壓到了大作文)。

英語單詞我在5月10號前反覆過了x(約等於二十多)遍,之後再沒記過,後來閱讀都看得懂,但是摳一些細詞就記不住了。

閱讀9月前做得猛,後期放鬆,考前狀態每天一篇,直接導致考時生疏,所以建議平均用力。

真題做了兩遍,第一遍對了答案,只標出錯誤數,沒看詳解,並且抽出10,11兩年的沒

做;第二遍,還是沒做10,11的,把其它再做了一遍並對了詳解。

作文後來背了一些比較好的句型,自己寫了倆框架,個人覺得關鍵是多琢磨範文。

四、數學

材料:李永樂13年全書(我用的是盜版,貌似沒有漏了什麼重要訊息),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數學考試大綱解析(數學三適用),歷年真題(98至2012)(注意,不要買成海豚出版社的)。

7月10號至9月10號把全書做了兩遍(一題題做);後來把解析做了4遍,前2遍一題題做,後來只看錯題和自以為比較經典的題目,最後把真題做了一遍。

對於660,400,我沒做過,不算有發言權,但是??(此處省略)

大家都說12年的真題簡單,但是這是我做的第一份真題,當時思路調整不過來,錯了很多,110分都不到,所以之後如果有同學碰到這個情況,調整好心態。

真題我只做過一遍(整套地做),平時時間在至2小時,個別狀態不好的時候花個小時,考研時,卡了一題,花了2小時40分鐘才做完,沒什麼時間檢查,平時做的時候計算錯誤算多的,可能考場上比較認真,最後145還算對得起各位。所以請大家真的上考場了,真的卡了,記住今天看過這帖子,調整心態考好接下來的試。

五、專業課

關於專業課,我在進複試的人裡排名是很靠後的,談一些失敗的經驗吧。

正如我說,我複習的策略是書少而精,所以除了政經社會主義,每門課的教材只重點看了一本書,微觀的張元鵬,巨集觀的張延,政經資本主義的崔建華,政經社會主義倒是看了挺多材料,最後認真背的只有劉偉的經濟學教程,中國經濟分析。

此外,我重複做了好幾年來微觀的課堂作業(包括12年當年的),微觀的課後習題,巨集觀的課後習題,在10月時把真題瀏覽了一遍(當時都不會),後來在考前一個月把真題又看了一遍,基本是看看題目,自己想想思路,然後看答案。

今年的分數比例,巨集微觀一共90分,政經60分。

微觀:

今年微觀比較難,第一題是證明,三個小題,我就按著張元鵬書上的一點相關知識,寫了一通(其中第一個小題我證明的結果與題目結論是相反的,不知道看到此文的其他同學有沒有相似經歷??),基本上只有第一小題是我算會的,第二第三都完全是我豐富的想象力!微觀的其他題目,我忘了????

巨集觀:

巨集觀的第一題在張延的書上都有類似題目,貌似是第二章還是第三章?就是最基礎的有關國民經濟的計算,答得比較順利。

第二題是跨期理論,後來跟學長聊,說是高階巨集觀裡面的理論,巨集微觀相結合。第一小題不難證明,不過後面也都是我想象力的結晶。

政經:

政經的60分是3個大題,每道20分,其中一個資本主義,普寧新聞、揭西新聞兩個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的題目是虛擬資本,崔建華的書足以應付。

社會主義的題目考的都是基本原理,貌似一個是要素收入,還有一個記不清了。因為之前看過純理論的資料,但是沒背過,所以我答題的思路是先扯一些還依稀記得的理論知識,然後結合劉偉的應用,答了一通。

以上是今年題目的情況,我個人分析下近年來題風的變化吧。

在11年以前(包括11年),我的材料都足夠應對考試;12年,微觀的題目也足夠應對(其中比較有爭議的微觀第二題,是在當年作業原題的基礎上加了幾個小題),巨集觀第一題也沒問

題,第二題就吃不消了,個人用張延的書答不上來,但是政經用崔建華和劉偉也都沒問題,從這一年開始巨集微觀與政經的分數比例變為90:60;13年,政經資本主義用崔建華的還夠,但是社會主義迴歸基本理論了,具體原因不明,巨集觀還是要看張延的,但是不夠,微觀張元鵬完全不夠,但是具體要看哪些其他教材我也不清楚。

今年有個同學專業課考了144,如果他(她)之後出經驗帖,希望大家關注;此外,雖然我只看了這些書,最後考了107的不高分數,但是複試的時候跟同學交流,有個科班出身的同學可能基礎的確比我好一些,她說巨集微觀也只看了張延張元鵬(不知道她政經看了哪些),最後考了120+。

總結:

出結果的這些時間,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考上的是我,而我身邊一起備考經院的同學沒考上。

首先,我沒有隱藏了什麼不可告人的內部訊息??

其次,我也沒有比他們更努力,在考研後來的兩三個月,我每天睡8個小時,平均起床時間是8點;

再次,我覺得我的複習效率也不算高,就是普通的樣子;

最後,我也沒覺得我的理科背景有什麼優勢,我的智商也不高,普通而已。

不過,雖然我沒有內部訊息,但是我把手頭的資料都吃得比較透;雖然我起的不早,睡得不少,但是我精神都還可以,到自習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中午趴半個小時;雖然我的學習效率不算高,但是我持之以恆,沒有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沒事給自己找個理由放鬆,喜歡看電影與看書的我,9月以後沒看過一部電影,一本新書;

最後,我覺得我的心態一直還不錯,考研期間我跟人聊天都說今年可能考不上,但我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家都覺得我是說喪氣話,為自己的放棄找藉口,其實我沒有沮喪,沒有放棄,說明年再來也不代表我今年就不努力,只是做好面對糟糕情況的心理準備,所幸的是,我今年就考上了。

對了,還有一點,在暑假後的六個月,我一直很專心,像找工作,保研這些事情想都沒想,也許也是一個原因吧。

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中,我明白一個道理,當你得到一個結論的時候,重要的不是停下來休息一下,而是如何更好地去應用推廣。

路漫漫,其修遠。

祝同學們一切順利!

(實習編輯:鄧杉)

考研的心得篇5

一位凡者問哲人:"為什麼我活得這麼累?",哲人對其說:"背上這個小揹簍,沿著這條沙礫路走下去,每走一步撿一塊石頭放進你的揹簍。"在路的盡頭,凡人揹著沉重的揹簍,十分痛苦,當他再次見到了哲人時,哲人說:"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也揹著一個小揹簍,然而我們每走一步都想要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比如金錢比如名利,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就感覺自己活得越來越累!"

我想看到這個故事,都會知道我要說的意思了。從準備考研那天起,我們就把所有的焦慮和嚮往,放棄與希望一個一個撿起來,放到心裡這個簍子。到了現在,在考研這場戰役臨近的時候,它們越來越不安分了。總是想要放棄,因為簍子裡裝了太多的恐懼和不自信。

衝刺的這個時候,所以的擔心都會在瞬間一擁而上:我複習的一點都不充分,現在如何是好?就剩下這麼一點時間了,我無論多努力又有什麼用?萬一我考不上、又沒有工作,這可怎麼辦?諸如此類的不良情緒,很容易在最後階段不斷干擾複習。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點心態上的經驗,就是:在考研這場角鬥中,是"剩"者為王。

顧名思義,也就是說,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勝利。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內容很繁雜,沒有人能在短時間內盡善盡美,只有能堅持不斷去完善,才能達到自己最完美的狀態,在和其他人的較量中多爭取一點優勢。在幾個月漫長的備戰中,不少人中途就放棄了,有的是找到了別的歸宿,比如一份不錯的工作,有的是由於自身的惰性沒有堅持下來,還有人雖然會去參加考試,但其實早就放棄複習了。剩下的就是一直孜孜不倦,堅持到最後的人。而勝利的人也只可能從這裡面誕生。

所以,無論你的水平怎樣,不管還剩下多少時間,永遠不要讓自己輸在半路上。在最後這些日子裡,這樣一種永不放棄的信念,是治療你一切不良情緒的良藥。而用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和迎接這場考試,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做到的。

放下自己一切的私心雜念,把每一天都當作最珍貴的一天來對待。相信我說的這句"剩者為王",相信堅持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你自己!祝福每一位學員,能從自己的堅持中收穫成功!

考研的心得篇6

1。考研期間一定要注意身體,吃好睡好,作息有規律。我在複習階段,幾個月如一日的下來,非但沒有因為勞累而身體瘦弱,反而體重上升了2—3斤。

2。要把功夫花在每天每時每刻,不一定要有多累,但是積少成多,按照計劃執行下去,才不會將計劃一拖再拖,即使有落後於計劃,也要及時趕上,這樣才不會到後期發現根本趕不上進度。記住:今日事今日畢。

3。每天學習時間的安排。能和考試當天的時間安排一致,調節好自己的生物鐘和興奮度。考研兩天的時間是這樣的,第一天,政治,英語,第二天,數學,專業,上午的時間:8:30—11:30,下午的時間:14:00—17:00。三門公共課中,數學需要複習時間最長,政治最短。所以我把一上午的.時間用來安排複習數學,下午則複習政治和英語,晚上覆習專業課。時間一般是這樣安排,上午,下午和晚上至少有3個小時的複習時間,每天午睡1個小時,晚上休息7—8個小時。這樣算來,每天至少有8—9個小時複習,只要長期堅持下來,一定可以達到量變引起質變,有不小的收穫。當然你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做些調整。或者連續幾天複習一門,或者一天覆習幾門,看自己的習慣。到了最後一個月或半個月,我就沒有睡午覺了,這是因為考研下午是14:00開始,所以要逐步適應這個時間,把生物鐘調整過來,不然到了考場上會犯困。

以上是準備初試,至於複試情況,真的是一個學校一個樣,有的比較嚴格,有的只是形式。初試過後,你能儘快聯絡報考學校,瞭解資訊!做到有備無患,萬無一失!

考研的心得篇7

一、知己知彼,贏在起跑線

每種考試有它的脾氣,學碩和專碩考察內容有很大差別,我當初就是從學碩轉戰專碩的,mpacc考察的內容很少:初等數學,邏輯,寫作,英語。所以經常看到網上用兩個月、三個月考了240+的大神,這羨慕不來,因為有些人就是適合考專碩。如果你說你英語不好,不想背單詞,你作文不好,你懶得動筆,你最大的優勢是數學,那……我真的勸你去考學碩吧。專碩不能保證你的付出跟收穫成正比,所以別覺得別人3個月能考240+,你用6個月就能考220,專碩的賬不是這麼算的。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考專碩呢?我覺得,首先,英語不能是弱項。英語佔三分之一分數,別想著靠別的科目補救,“別的科目”只有一門……其次,在邏輯方面,你不能是鑽牛角尖的人,有些人看邏輯答案總覺得答案不對,自己想的才是對的。再次,如果你國中數學不錯,作文底子不錯,平常就挺有邏輯思維,英語不錯,cc歡迎你……

二、制定計劃

跟上一條相關,一旦確定了你跟cc考試的相關度,以及你和目標分數、目標院校的差距,你就要開始努力了,但是如何努力呢?半年,一年的時間,你覺得時間很長,但是分配到每門課、每本書上的時間有多少呢?指定計劃,可以提高每天的學習效率,可以讓你心裡有數,可以讓你對自己的進度瞭如指掌。當然,計劃的詳細程度可以因人而異,做的詳細可以提高效率,做的寬鬆可以更加靈活,有計劃外時間做些計劃外的書和卷子。

三、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

跟上一條有一定聯絡,每個人與cc考試的貼合程度不同,數學不好要多學數學,英語不好要多學英語,這個每個人都知道。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現實中堅持學自己的習!今天,別人跟你推薦了一本邏輯書,可是你最近的複習計劃是英語,這本書你做還是不做呢?明天,你看別人拿著英語的模擬卷在做,可是你覺得卷子不適合你,你做還是不做呢?每天,你看見身邊人天天5點起,12點睡,在自習室泡十多個小時,可是,你每天的任務根本不需要你在自習室待這麼久,於是周圍有人說你學習不刻苦,你心裡有愧疚感,你是否也開始整天泡自習室呢?事情其實很簡單,你就是要按照你的進度,完成你的計劃,你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就要告訴自己:只要完成計劃的內容,我就可以達到目標的要求。你不需要比身邊所有人努力,你不需要做別人做過的每一本書,你不需要做自習室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個,因為,你不是別人。

【各科複習】

一、數學

數學做三四本書就可以了,沒必要把能找到的題都做了。

首先,初瞭解——數學分冊。

數學分冊,前面兩三章還可以,後面的內容偏簡單,但是用來讓自己有個對初等數學概念還是可以的,看看每一章有什麼考點,這本書頂多最後再回過頭來看一遍,不需要反覆研讀。估計一週就可以看完。時間:5-7月。

其次,打基礎——管理類綜合能力核心筆記數學。

我當初是報了輔導班,所以發的這本書,後來我其實是最先做的這本書,覺得真心不錯,沒章前面的知識點很綜合很全面,也列出了每章在前幾年的考試佔多少分。總之,我感覺我是做了這本書入的門。這本書做完可能需要2周時間。但是我總共看了三遍左右,第一遍(7月)構建知識結構,還做了筆記,有很多不會的題;第二遍(9月)自己就忽然會了很多之前不會做的題,很有成就感,也切實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對以前就會的內容和題目也有了新的理解;第三遍(11月),就看的很快了,大概的又回憶了下基礎知識點,重新做了下第一遍不會做的題。這三遍是穿插開的,不是連著完成的。

再次,提高升華——數學高分指南。

其實,對於書籍內容好壞的把握,我特別不擅長,我都是在網上看別人對書的評價然後再決定買什麼的,這本高分指南我買的很早,還是12版的,但是,直到出了13版的書,我的高分指南還沒有寫名字呢。後來,在我做這本書之前,又看到有人在論壇上寫“數學高分指南”是一本充滿魔力的書。於是,我在做這本書的時候就帶著一種虔誠的感情。這本書前兩章很難,每道題都像是國小奧數,我做的很崩潰,但是,我知道我會做完這本書,我的校內狀態是:高分指南,我只允許你囂張一週!我給自己的計劃是一週做完這本書(不是一週的全部計劃),後來,沒完成,拖了幾天,後面的部分還可以。於是,我又試著做套題……我發現,我的做題速度真的提高了很多!以前剛接觸時,可能需要用一個半小時左右數學部分,現在最快可以一個小時完成……(但保險起見,我每次都幾乎留一個半小時給數學)自己都覺得很神奇,奇蹟發生在了我的身上!或許不全是這本書的功勞,還有前面的數學筆記,是一段時間積累的結果,當然,這本書還是很值得推薦。我是10月份才第一次做這本書,應該也是看了兩三遍吧,跟數學筆記一樣。數學是我的弱項,所以我的策略就是多給數學留時間,少錯一道是一道……

最後,查缺補漏——錯題本。

每個老師都建議建一個錯題本,記下你的錯題,我也這麼建議。關鍵是錯題本什麼時候建立比較好。我是從10月份開始的,那時候我的基礎知識已經比較牢固了,開始提高階段,我的錯題本里的小部分錯題是前三本書裡做錯且每次需要考慮很久的題,大部分題是後來12月份的模擬卷裡的錯題,總共50道左右,不多不少,大約3個小時能全部看完一遍,後來一共看了三四遍的樣子。

二、邏輯:因人而異

這部分,我真的是不知道該出給什麼樣的建議。只能講講我的經歷了,估計看完後,會有人覺得我是在打廣告……那我就該哭了……

報了輔導班,12年上半年是基礎班,每週一次課,不確定是數學邏輯還是寫作,所以,一個學期估計就上了四五次邏輯,饒思中講的,每次講一部分,但是,什麼都不會,覺得邏輯好難,自己都愁得慌。

後來,暑假班,邏輯一共兩三天,郭晨潔講的,又一個奇蹟發生在了我身上,我忽然邏輯入門了,形式邏輯我一共做了兩三頁筆記,日常邏輯有點像閱讀理解,感覺大家做的都差不多。於是,這兩三天之後,我從不會邏輯,慢慢就能在40分鐘內做完邏輯(考場上時用了50分鐘),而且錯的個數在5個以下(考場上錯了9個,淚奔……),因為我考的不是頂級名校,所以,這樣的程度已經夠了。考人大上財就不能止步於這種程度了哦。

再往後,就沒有特別認真的做過邏輯書了,貌似每本邏輯書都有自己的脈絡,但是我一旦形成了我的思維體系就不想再吸收融合別的方式了,我怕太亂我反而不會做題了,於是後面的書我就只是做做練習題,看看錯的題目。

邏輯也是需要錯題本的,估計大家一想到邏輯每道題的長度就頭疼,做一道題只需要1分鐘,可能抄下來需要十分鐘都不止。但是,沒人讓你抄啊……我的錯題本基本是後來模擬題的錯題,那些很經典很有意思的我就會把它們放進錯題本,工具就是一把小刀一支膠棒,割下來,粘上去,ok啦,很方便,而且比我抄上去的字跡工整,估計要是我自己抄的,我就不願看第二遍了。

三、寫作:勤寫多練,注重積累

我開始的有點晚,11月份才開始寫,一直懶得動筆懶得學,兩三本作文書都是全新的。到了11月,沒法再拖了,於是開始看寫作的核心筆記,前面小作文給的邏輯錯誤和反駁的內容給的很充分,當時給自己定的計劃很送,看了四五天才開始真正動筆寫,然後,動筆寫發現之前背的內容都忘了……自己也有點著急了,於是每天都寫,然後寫了三五天就覺得小作文真的就是套格式,很容易,小作文達到平均水平很容易,六段分的很公正,中間抓點的四段就是:文中原話+這句話的邏輯錯誤+原因+收尾句。寫作的核心筆記看完了,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小作文結構和模板,不全是書裡教的部分,然後再翻剩下的寫作分冊,就發現套路不太一樣……於是,跟邏輯一樣,不想再改變已經形成的思維模式,於是,寫作分冊的小作文部分就是草草翻過。

大作文上手就更容易了,由於我從國中開始的作文就是議論文,所以也比較擅長寫議論文體裁。但是還是仔細看了手邊兩三本寫作書的大作文部分,抄下了覺得比較好的句子,給的事例論據也是都有積累,後來,寫的大作文多了,就發現了自己經常用的一些論據,於是再重點完善一下它們,考場就用到了之前用的論據。

其實,寫作最重要的就是多練,因為寫作在考試的科目裡屬於需要固定佔用時間的部分,不是說你寫作好,你就能比別人節約很多時間,相反,如果你寫作不熟悉,比別人多用多少時間都是可能的。所以,多練的作用,一是讓你熟悉小作文結構和大作文論據,二就是提高速度。平常練習中,如果大小作文材料給的比較適中,我基本能在50-55分鐘內寫完兩篇作文,這時候我的大小作文還是放在一起寫的。後來,我改變了下做題順序,小作文,邏輯,大作文,最後數學。你就知道為什麼我的邏輯和寫作都要做的這麼快的,因為我的數學不好……用時長,錯誤多。

出成績前,看到網上很多人說自己的作文莫名其妙得了20多分,而且覺得自己寫的不錯,我就特別擔心,因為樓主字不是很好,考試那天手凍得不會寫字了。後來出分了,根據之前看的網上的數學和邏輯答案,發現我的作文得了大概45分,我自己也覺得很幸運。但我一直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四、英語:跳出形式,提高能力

在英語二用書方面,我真的是一點發言權也沒有,我做的英語輔導書比邏輯還少,英語的書總共就兩本,一本單詞紅寶書,一本蔣軍虎的歷年真題,真題還是12版的,因為我買的比較早……但是最後還是連一遍都沒做完……

我始終認為,英語是一門需要積累和知識儲備的學科,我英語82分,所以估計我的經歷也可能會有點值得借鑑的地方,精華還是糟粕,需要各位同學自己去辨別和取捨,因為,所以東西因人而異。

2月29號這個特殊的日子正式開始了我的cc之旅,第一個計劃就是背單詞,3月13號第一次背完紅寶書,直到上考場,我總共背了20遍。

上半年我幾乎都在學英語,只是不是考研英語。4月8號上午參加了大學生英語競賽,就是考一張試卷,之前做完了這個比賽唯一的一本輔導書。同天下午希望之星市裡的複賽。月底,又參加了市裡的決賽,後來沒繼續參加省賽了。5月份在準備bec中級,6月份是bec考試和六級考試,說實話,六級沒準備,貌似考前看了一套題還是兩套題來著,反正沒聽聽力,這兩個考試都不盡如人意,都沒達到之前的目標,bec正好60分,人品大爆發,只是很遺憾我的口語竟然是“及格”,六級也剛過口試線,522。不過,今年六級與英語二的對應關係可能參考性不大,因為今年英語二太簡單了。

說這些,只是想表明,學什麼不重要,只要你在學英語,英語二就會有提升!很多人在論壇上問英語二要不要做英語一的題,要不要做黃皮書,要不要做長難句,其實,別人的建議決定不了你的計劃,你要是時間充足就做,時間不夠就背好單詞,打好基礎,老師教的閱讀題分主旨題、細節題……之類之類的,都是建立在你看得懂的基礎上,所以,如果你單詞還沒背過,別想著靠技巧來彌補。

最後,我想說,mpacc不是捷徑,它的競爭越來越大,它雖然不能帶給你完全公平的結果,但是隻要你學的方法正確而且付出過,相信你一定可以在cc的道路上收穫成功。越努力,越幸運,祝各位來日金榜題名!

考研的心得篇8

一、檢查試卷,穩定心情

拿到試卷以後不要著急做題,花一兩分鐘時間把卷子通篇看一下,檢查一下考研數學試卷是不是23道題目,大致都是什麼題型的題目。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有效防止因粗心大意而漏掉一些題目,漏題就太可惜了;二是可以加強自己的信心,穩定心情,通過長達一年時間的複習,看了這麼多參考書,聽了那麼多考研課程,相信試卷中肯定有不少題型你是非常熟悉的,看了這些題目以後,你會感到非常高興,自信心倍增,原本緊張的心情也會放輕鬆,這樣才能正常發揮。

二、按序做題,先易後難

考研數學題量都是23道題目,其中選擇題8道,填空題6道,解答題9道。題目型別也是固定的,數學一和數學三1~4題是高數選擇題,5~6題是線代選擇題,7~8題是概率選擇題;9~12題是高數填空題,13題是線代填空題,14題是概率填空題,15~19題是高數解答題,20~21題是線代解答題,22~23題是概率解答題。數學二1~6題是高數選擇題,7~8題是線代選擇題;9~13是高數填空題,14題是線代填空題,15~21題是高數解答題,22~23題線代解答題。

選擇題和填空題主要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基本運算,解答題包括計算題和證明題考察內容比較綜合,往往一個題目考查多個知識點,從近些年的試卷特點,題型都比較常見,難度不算大,我們最好按題目順序做,這樣能穩定心情,很快進入狀態,也不容易漏做題目,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題目也不要發慌,可以暫時放下接著做下一個題目。等容易的題目有把握的題目都做完之後,再靜心研究有疑問的題目,但如果實在沒有思路也要學會放棄,留出時間檢查自己會做的題目,爭取會做的題目不丟分,因為數學的分數最依賴的還是能否將會做的題都做對。

此外,有些同學喜歡先做高數,再做線代,這樣的做題順序也可以,關鍵是看你平時訓練時是如何訓練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在此提醒一下大家一定不要漏做題。

三、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根據以往考生的經驗,一道客觀題控制在3分鐘左右,最多不要超過5分鐘,解答題一般10分鐘左右,根據難易程度適當調整。最後至少留出30分鐘時間檢查,確保會做的題目計算正確。

考研線性代數考點預測:向量的數學定義

首先回顧一下,在中學我們是如何表示向量的。中學數學中主要討論平面上的向量。平面上的向量是可以平行移動的。兩個相互平行且長度相等的向量我們認為是相等的。好,假設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對於平面上的任何一個向量,我們總是可以將其平移至起點座標原點重合。這時向量終點的座標同時也是向量的座標。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實數對錶示一個平面向量了。

一個實數對實際是我們線性代數中的一個二維行向量。而線代中討論的向量是任意n維的。所以線性代數中的向量可視為中學向量的推廣。

下面是向量的數學定義:

由n個實數a1,a2,…,an構成的有序實陣列(a1,a2,…,an)稱為一個n維行向量。類似可定義列向量。

問個問題:向量和矩陣是什麼關係?向量可視為特殊的矩陣(行數或列數為1的矩陣)。這是理解向量的一個很好的角度。因為學習向量時,我們已把矩陣討論得很清楚了,所以通過矩陣理解向量就能省不少事。

知道了什麼是向量,那什麼是向量組呢?向量一般來說不是單獨出現,而是成組出現的。我們把多個向量放在一起考慮,就構成了向量組。

當然向量組的嚴格數學定義也不難理解:由若干個同型向量構成的集合稱為一個向量組。這裡的“同型”可以理解成矩陣同型,也可以用向量的語言描述成:同為行向量或列向量且維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