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有關《白洋澱紀事》讀後感通用範文4篇

讀完《白洋澱紀事》,你體會到了一種令人震撼的愛國精神嗎?趕緊拿筆把你的收穫寫進讀後感吧,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有關《白洋澱紀事》讀後感通用範文4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新有關《白洋澱紀事》讀後感通用範文4篇
《白洋澱紀事》讀後感通用範文

《白洋澱紀事》,一本講述千千萬萬小人物的事蹟的一本書,這裡,有人民熱切招待負傷的八路軍;有游擊隊員衝鋒時響亮的軍號;有人民被壓榨的哀號;有勝利時的歡呼……他們本過著怡然,平凡的生活,卻在山河破碎,硝煙四起的時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戰士,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自己的家園,毫無怨言。

白洋澱的人們,不論男女,他們縱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即使受日本鬼子的摧殘與折磨。人們日子過得十分悽慘悲苦,卻仍然保持著對祖國的忠誠,知恥,善戰,不畏惡勢力,絲毫不怨恨這種水深火熱,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對生活充滿熱情,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敵人周旋,就像《蘆花蕩》白洋澱紀事之二中的老頭子,他將自己的後半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運輸糧草,護送幹部,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一次,他因護送兩個從冀中區來的女孩子,但一個女孩子卻受了傷,老頭子的自尊受到了傷害,於是,第二天,便一個人若無其事地撐著一葉小舟,悠閒自得地繞著圈,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而他的身後,一大群日本鬼子拍打著水追過來,可不久,他們的哀叫聲便接二連三的響起來,他們的身上掛滿了鉤子,老人用自己的智慧,不僅幫受傷的女孩報了仇,還消滅了一大群鬼子,孫犁筆下這沒有硝煙的戰場,卻生動的展現了老頭子的智慧,不畏強敵,反映了白洋澱人們對敵人的憎惡,反映了他們的勇敢和堅強。

《白洋澱紀事》將一個個刀槍箭影的戰場,用人民的事例描寫的生動形象,它雖沒有硝煙,卻充分反映了冀北中農村人民的抗日鬥爭,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筆,深情的記錄著冀中農村在那個時代發生的種種變化,生動的書寫著翼冀中農村在那片土地上進行的戰爭與革命,歌頌著翼冀中人民的英勇抗戰的革命鬥志和對祖國深深的愛。

《白洋澱紀事》讀後感通用範文

在這一本書裡,全部都是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的小故事。當時,白洋澱以及周邊地區飽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殘與折磨。在這如此困難的年代裡,白洋澱裡面的人們日子過得十分悽苦,但卻依然堅持著對祖國、對民族的無比忠誠,對生活充滿著熱情,對未來有著的.無限期望。他們有些人離別親人,主動參軍,打擊敵人。有些人身處後方卻用各自的辦法努力為抗日事業作出貢獻,比如干部群眾互幫互助,熱情招待負傷的八路軍,認真開導落後分子等等。

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國家日漸繁榮。作為這個國家的每一分子,我們要對祖國充滿熱愛,要為祖國的昌盛作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為了讀《白洋澱紀事》這本書,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澱原本是冀中平原一個極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讀這本書之前根本就不明白有這個地方的存在。可是就是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裡,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說到中國的抗日英雄,也許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像楊靖宇、張自忠那些抗日將帥,或像白求恩、趙一曼那樣的傳奇人物。可是,像白洋澱裡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男女老少,沒有人去描述他們,也沒有人去記載他們。他們每一個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對革命有著不滅熱忱的人們,才使中國多年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與世長存”。正是千百萬這樣的普通大眾,才使我們的民族歷經艱難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白洋澱紀事》讀後感通用範文

在《白洋澱紀事》中,作者孫犁用清新自然的筆墨,刻畫出了一位位英雄的精神。與別的戰爭作品不同,它沒有血性的場面,而是用樸素的語言記錄下了這感人的事蹟。

孫犁的筆下,有過於自信卻聰明勇敢的老頭在葦塘;有愛夫心切勇敢與敵人鬥爭的一群聰慧女人們在蘆葦的海里;有個待鄉親如自己的家人,敢於對抗不良風氣的婦女秀梅在河灘蘆葦叢中命令戰士原生去卡槍;幹部和全村的男女機智地躲過敵人的搜查,中年男子卻永遠堅定地躺在了那裡……可最令我感動的便是趙老金老人。

趙老金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平日的他寬心,看得廣,有很灑脫、很樂觀的看法,可自從敵人來了,他便很是愁眉不展,咬牙切齒。他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熱情伶俐的老伴和明理懂事的女兒,唯一不足的就是兩個男孩兒全沒拉扯大就沒了。

老金一家人幫助戰士們,卻遭到敵人的攻擊,二十個戰士最後只剩下兩個人,大娘整日以淚洗面。很多戰士跳下水,被活活凍死,河結冰了,老金砸開河面,打撈著戰士們的東西,打撈著一種力量,打撈那些英雄們的靈魂。

整部作品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書中所說:“這裡的英雄事蹟很多,不能一一記述,每一片葦塘,都有英雄的傳說。敵人的炮火曾經摧殘它們,它們無數次被火燒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們的清白。”

《白洋澱紀事》讀後感通用範文

初讀《白洋澱紀事》,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文字樸實真誠,講述的也往往都是真實發生那個時代的故事。這本書就是由一個一個零碎事件編織而成,但它的主題卻不變:在殘酷的戰爭中發現真善美。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香菊的母親》這篇文章。香菊的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情,積極的鬥爭骨幹。六歲時就被一個大她二十歲的男人娶做妻室,但她的丈夫,卻因為受到地主的壓迫而變成了傻的人。於是在香菊的母親還年幼的時候,就得當男當女,買東買西。

但香菊的母親並不糾結於自己的身世經歷。成長的環境惡劣,雖然沒有給她一個美好的童年,卻很好的磨練了她。她總頑強的奮起鬥爭,在公審大會上,香菊的母親勇敢的站出來揭示地主們的醜惡嘴臉,與此同時,即使已經不再是青春的年齡,她依舊努力學習。

從香菊的母親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雖然她小時候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是她挺了過來,並接受革新,拋棄舊思想,同自己的女兒一樣認真做功課。而我們現在,也要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斷進取,改掉壞習慣。所有人都應是如此,把曾經的苦痛都留在過去,不停止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