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科技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增強智慧財產權意識,推進知識經濟發展,每個家庭都在因為科技的發展而發生改變,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朝前走,寫一寫關於這個話題的心得體會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科技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科技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科技活動的心得體會1

高中生的研究性學習是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對於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於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進行具有重要意義。十幾年來,在省、市科協和教育行政部門關懷指導下,在我校領導重視支援下,我結合中學生物課教學,在指導青少年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科技創新活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績。

青少年研究性學習和科技創新活動是一種新型的、生動實際和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其實踐性、探索性、創新性、複雜性和綜合性與一般中學生物教學模式有顯著區別,要求更高。為了使這項活動開展的紮實有效,本人結合生物課教學,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日常的生物教學和組織學生參加科技活動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以後的學習和開展科技專案研究奠定基礎。例如,我在生物課堂上除注意講清教材中的重、難點問題外,還結合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的實際,講人類面臨的人口、糧食、資源、環境和疾病等重大問題;講基因工程、克隆技術和人類基因組計劃;講當代中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科技創新比賽中的成功範例,以激發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進行科技活動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第二,教會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教學中,注意介紹一些科學家成功的經驗和開展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指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確立課題,制定研究計劃,實施計劃,記錄資料,收集資料,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撰寫報告和展示成果等。要求學生平時做生活的有心人,認真觀察世界,留心身邊的事物,對觀察到的現象加以分析,從中找出有價值的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善於質疑,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發現視而不見的現象,警覺捕捉那些新奇不尋常的現象,提出疑問,思考疑問,找出研究的問題,開展專案研究。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是選題的最佳途徑。我經常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如種植花卉,飼養小動物,製作葉脈書籤和植物標本,製作昆蟲標本,參觀科技館、動物園、調查淮河、龍子河的`汙染情況和民用井使用情況,考察蚌埠地區轉基因抗蟲棉種植情況等。走近生活、生產、自然和社會之中,理論聯絡實際,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參加科技活動。

第三,發揮輔導教師在研究性學習和科技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設計者的作用。在專案的選題和實施過程中,輔導教師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同時,要注意發揮輔導教師在研究性學習和科技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設計者的作用。在專案的研究實施過程中,由於中學生知識能力水平有限,課外時間少,再加上學校的條件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輔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因此,在選題過程中,我要指導學生進行網上檢索、諮詢有關專家、查詢資料,還要對學生選題的範圍、視角、科學性、新穎性、可行性和實用性方面總體把握。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我要指導學生設計實驗計劃,準備實驗器材,記錄資料,反覆試驗,錄相拍照,有時還要求助於科研機構的幫助。後來是指導學生分析結果,撰寫研究報告,有時還要協助學生製作電腦多媒體課件,繪製展板,外出比賽,進行論文答辯等等。方方面面,困難重重,這些工作都需要指導老師組織學生和協調有關方面共同克服困難,付諸實施。

第四,開展好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和科技活動,需要輔導教師熱心、愛心和奉獻精神。祖國的強大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老師。作為人民教師擔負著培養青少年一代的重要使命,為造就一批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我願意把自己愛心和智慧奉獻給青少年一代。學生的科技活動屬於課外活動,但我從來不把輔導青少年科技活動工作當成分外的事,而是把青少年科技活動當成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為了不耽誤學生上課和自己的日常教學,專案的研究活動,全放在課外時間、星期日和寒暑假進行。所以在專案研究、實施過程中,我不計時間、不計報酬,經常早出晚歸,有時半夜醒來開始工作。心裡時刻裝著學生、專案、問題、教學,整天絞盡腦汁地去想,設身處地去做。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和科技輔導員的工作,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是看到自己的學生在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取得的一個個成績,心理感到十分欣慰,覺得自己付出的再多也值得。

第五,開展好研究性學習和青少年科技活動,需要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有關方面的合作。學校領導對科技活動能做到思想上重視,措施上到位,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給以大力支援,師生雙方積極性發揮的好,有關方面能通力合作,積極配合,科技活動就能深入、持久和成功的開展。

科技活動的心得體會2

這學期的科技課使我記憶深刻,我從課上明白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我們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紀,歷史的車輪正在向前飛速滾動著,先進的科學技術也不斷增加,為我們創造了無憂無慮的新世界。在這資訊如此發達的年代,競爭如此慘烈的環境,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須具有創新之觀念。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和資訊時代,更是一個全面創新的時代。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論是對國家、民族,還是對學生個人的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經濟時代和資訊時代的到來,既對當代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孕育著當代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珍貴契機。中國已正式加入了WTO,在更高層次和更廣泛領域直接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新的貿易規則的挑戰、資訊和資本市場的競爭。因此,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努力培養廣大青年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造就一代適應未來挑戰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新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從公元前1829年的蒸汽機車,一直到公元前1909年的燃油汽車,從公元前100年我們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到公元前1450年的活字金屬印刷機,科技創新在大踏步地向前邁進。技術在不斷的發展,觀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飛越的進步。這些都是離不開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無論是學術成果,還是企業經營,都不可以閉門造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做學問的學者要更新自己的觀念,辦企業的企業家更要如此。為什麼每年有很多企業宣佈破產與關門呢?他們當中不凡有大型企業,百年老店。

然而同時還有很多企業卻在這競爭的潮流中脫穎而出或成功轉型呢?成為後來者居上。主要原因是在決策層有沒有創新的觀念,敢不敢採取創新的觀念。成敗也就在一念之差,如何操作,完全在於人的觀念。當然做學問的亦是如此,如果每次研究的課題都是一樣,誰會有興趣繼續研究呢?抱佛唸經那是和尚的事情。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要保障。是誰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好?是科學技術,是它把我們的世界變得輝煌燦爛;是它讓全世界,甚至整個地球成為宇宙中一顆閃亮、耀眼的明亮之星。作為一名研究生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掌握更多的知識,長大才能用智慧創造出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讓中國屹立於世界之巔。

創新是一切事物發展的本質,學習需要創新,搞科研更需要創新,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創新的源泉在哪?首先,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頓少年時期就有很強的好奇心;其次,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懷疑態度,不要認為被人驗證過的都是真理;第三,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創新的慾望;第四,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異的觀念;第五,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險精神;第六,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滿。

因此我就想,21世紀正是一個講求科技創新的世紀中華民族的崛起渴望著擁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人才。雖然說,人才的培養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環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視。而學校、各類科技創新獎勵機制乃至整個社會就正是這樣的環境。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身處這樣一個積極的環境,但是在許多地方,有許多我的同齡人則未必有如此的幸運。我想,倘使有一天,整個國家都能夠積極倡導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全社會都能夠鼓勵扶持科技創新活動,那麼,中華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

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培養科技創新精神,讓科技更好的造福於人類。

科技活動的心得體會3

從高一年級加入了xx科技俱樂部,開始我的科學研究活動,轉眼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二載光陰,雖不甚長,感悟頗多。

在科學實踐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交流能力。這其中,不僅僅是同學之間的交流,還有與老師、教授之間的交流。

與同學的交流,是樂趣,更是學習。譬如在我最初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的時候,就曾經與學長xx同學進行過大量的交流。xx曾經研究過“足球”的構造問題,因此對於幾何有很深的研究。在與他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就從“足球”說起,一步步拓展思路,最後基本上是自己摸索出了阿基米德多面體的定義(即我的論文第一稿,《復正多面體的研究》)。其間,我還有幸借到了xx的數學書,在許多我們平時看來“絕對正確”的敘述旁xx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質疑,有的是自己的引申與拓展。這一點對我的觸動頗大——原來平常見到的許多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現象,只要加以進一步的思考,就可以得到許多新鮮的感悟;我們身旁並不缺乏可以研究的東西,而只是缺乏發現可以研究的東西的眼光。於是在這之後,我也努力鍛鍊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僅對我的研究影響很大,還使我對許多課本上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認識,使我的求知質疑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當然,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在這一方面,我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實踐,做一個有心人。

再比如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過程中另一位對我幫助很大的同學,郭一鳴,在看過我的初稿後也曾與我進行了大量的交流,他常常提出許多問題,一些是質疑性的,促使我的研究向更加嚴謹的方向改進;而另一些則是啟發性的,是我的研究思路有了很大的拓展。xx最擅長的除了數學,還有化學,所以他對於晶體結構等方面很有研究。在與他的交流過程中,我就學到了許多包括晶體空間結構、晶體空間鑲嵌的知識,可謂受益匪淺。後來,郭一鳴還與我一起在查閱了英文原版資料後,在學校給其他同學講解尤拉多面體公式,這無疑也是對我們個人能力的很好的鍛鍊。

與老師的交流,學習的成分就更多了,而且不但是學習科學知識,還學習一種做人、做學問的態度。記得在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第一天的專案展示時,xx教授就給我講了一堂課。從圖形的對稱到兩個圖形對偶性,還有不同的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這些內容都是在平常課堂的學習中所學不到的,真正讓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感。再如第二天的綜合素質測評,還是前一天的幾個評委,然而交流的內容卻已不限於我的研究專案。從生活點滴到社會百態,從數理科學到哲學文藝,真可謂是包羅永珍。我談,教授們也談,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交流、並且探討。如果說第一天的專案展示是一個向評委們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那麼第二天的“面試”就是一個向評委們學習為人處事的過程。

還有平常與xx教授的交流溝通。xx教授是科技俱樂部的指導教授之一,一直對我幫助有加。從我最初接觸應用數學,並且就學校圖書館的書籍擺放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就對我的研究方法、論文寫作的規範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細緻的指導。後來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劉教授更是多方尋找相關資料,給予我很大幫助。xx教授強調嚴謹但不保守的研究態度,從潛移默化中傳達著為人的品德,這無疑是我的一筆精神財富。

另外,對於科技創新活動,我還有一些個人的感悟。

餘秋雨先生在《雨夜詩意》一文中寫了這樣一句話:“人生許多關節點的出現常常由於偶然。種種選擇發端於一顆柔弱的心,這顆心不能不受到突發性情景的執意安排。無數偶然中隱伏著必然,換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佈著偶然。人生長途延伸到一個偶然性的境遇,預定的走向也常常會扭轉。”偶讀至此,與我心頗有觸動。我常常在想,自己是多麼的幸運:如果不是科技俱樂部xx老師伯樂慧眼(不好意思,其實我可並非什麼寶馬良駒),從多少默默的會員中挑出了我,使我得以在多少名師大家的指導下發展研究能力;如果不是在學生會宣傳部當幹事的時候與學長田昊樞共事了一年;如果不是平常有郭一鳴一樣的同學能夠隨時相互交流學習……如果不是這一切,我也許現在依然在科技創新的殿堂外徘徊。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正是如此,正是因為在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師長同學,正是因為有這麼多人的幫助與關懷,我才能在科學研究的路上走這麼遠,走這麼快。

因此我就想,21世紀正是一個講求科技創新的世紀中華民族的崛起渴望著擁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人才。雖然說,人才的培養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環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視。而學校、科技俱樂部、各類科技創新獎勵機制乃至整個社會就正是這樣的環境。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身處這樣一個積極的環境,但是在許多地方,有許多我的同齡人則未必有如此的幸運。正如在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時,我的室友xx所說:“有一些地方,學校並不鼓勵(創新活動)。”我想,倘使有一天,整個國家都能夠積極倡導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全社會都能夠鼓勵扶持科技創新活動,那麼,中華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