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未知的湖讀後感推薦6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將書中的故事和人物的命運與我們的生活聯絡起來,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理解不同文學流派和風格之間的區別和聯絡,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未知的湖讀後感推薦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未知的湖讀後感推薦6篇

未知的湖讀後感篇1

合手掩上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自然的出現了這八個字。已記不得這是曾經哪個化妝品的廣告詞了,但這麼多年過去,能留在記憶中,說明了這八個字是多麼的貼近內心。

現代社會,我們在社會中不斷為生存、財富、理想而奔波、忙碌,被外在的物質慾望緊緊鎖住,我們每天都在攀比,追求有房有車的生活,無窮無盡的物質追求讓我們接近瘋狂。朱光潛說過“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了無生趣的囚牢。多可惋惜啊!”。

我們不清楚我們長大為了什麼,我們也總是刻意掩飾自我的情緒,在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去取悅他人,可是卻很少能聽從自己內心召喚,不知道自己真實的需要,失落了真實的自己。我們自以為可以操控我們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選擇,但實際上,我們是一個自動化制約模式下的機器,很多時候身不由己。更可悲的是我們一直沒有發現、重視和改正這樣簡單錯誤的邏輯,導致生活越來越糟糕,內心越來越沉重,越發感覺不到現代社會物質極大化帶來的樂趣,無法在生活中找到歸宿感,無法尋求到真正內心的快樂!

六祖慧能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總是感嘆,最快樂的時光是童年,因為童年的我們沒有那麼多羈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因為童年的我們最真。我曾經看著我新生的女兒眼睛感嘆,孩子的眼睛是那麼的純潔,真的猶如一汪清澈的池水。相反看著鏡子中的我,雙眼已經略顯灰濛,這也許就是書中說的,當我們長大了,被外界影響的小我所控制或支配,當我們不能從“真我”中尋找能量時,就只能像在殺戮戰場,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試著奪取別人的能量,想控制他人、用權力駕凌他人、獲得別人的關注、認可、喜愛,或是證明自己是對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我們看的太多,想的太多,已經讓塵世逐漸迷住了雙眼,那隻能不分好壞的從別處去攝取,從而越發的阻礙了與真實自我的溝通。

“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我的事和別人的.事。老天的事,我們無力抗爭,只有臣服。別人的事,我們又管不著。所以,做好自己的事便好,這樣的話,生活會不會變得簡單許多呢!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率性而為,取悅自我”。

取悅自我,面對層層同心圓的包裹,我們需要撕去面具,突破思想與肉體的禁錮,認清自我,發現真正的自己,達到“真我”的“愛,喜悅與和平”。

我們的真我永遠知道該怎麼做,而我們只需要沒有絲毫的糾結去做,去努力地忠於真實的自我,率性而為,聽從真我的召喚,做自己覺得快樂的事,不讓心靈成為肉體安樂的奴隸。

未知的湖讀後感篇2

馬車伕應該聽乘客的話管好那匹正在奔跑的烈馬,走乘客想走的路線,去到乘客要去的地點。

而現實是,山路那麼漫長陡峭,馬只願意走平坦的下坡路、長滿小草鮮花的軟泥路。馬車伕則希望這旅途儘量地漫長,儘可能地多賺些酬勞,乘客是消費者,被服務者,他希望車伕按他的指揮,好好地駕馭馬車,按他的意思到達他想去的每一個站點。

這個“行進單位”之間是如此地矛盾,以至於我們都要質疑它能不能到達終點。

結局有很多,有駕馭不了的烈馬和無能的車伕加上驚慌失措的乘客,最後馬車墜崖了。當然也有皆大歡喜的,馬兒到了終點,得到了獎勵,車伕得到了該得的酬勞,乘客也心滿意足地到了終點。

普通意識是車伕,身體是馬和馬車,潛意識是乘客。潛意識是一片神祕的待開發的土壤,關於它的研究,爭論也是很多。潛意識和普通意識之間的聯接程度往往能決定著你的心態,處世,事業等等。對“ego”的態度也是很關鍵的,在清醒的狀態下看自己,看別人。

本書作者還參加了“靈脩”活動,很多激進唯物主義者又得說迷信了。其實我更認為這是追求靈與肉的結合,讓靈上升到更高的層次,而身體也會獲得更好的增益。畢竟,這個世界仍然有很多事物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在這之前,我們不能隨意否認到底。

未知的湖讀後感篇3

?遇見未知的自己》,簡單的故事,簡單的道理,讀起來很輕鬆的口袋書,像一個老朋友突然的造訪,推杯換盞之間互相聊聊得失榮辱,感慨下彼此的改變,第二天昏昏醒轉,揮揮手繼續走自己的路。也許大部分的道理都這樣吧,嘴上縱有千言,心中實無一策,只是在找一個知曉自己的人好好傾訴一番罷了。彼此都非常明白,我們只是有些疲乏,找到地方歇歇當然是好的,但是路還得繼續走下去啊。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句是整本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諸事繁雜,一天天的生活裡,似乎什麼都是新的,又似乎什麼都發生過,有驚喜,也有波折。人潮洶湧,被推著走了很長一段路,仔細想想,還真覺得其實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也僅僅只是根據自己不那麼穩定的臆想,自己加工出來的概念。那些讓你快樂或者不快樂的精神因素,大多也只是幻覺。反正對世界的認知也是糊里糊塗,想法子讓自己高興一點就是了唄。書中的道理我們都懂,無外乎是說要忠於自己內心的感受,《阿甘正傳》裡面講說:"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時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純簡的人。"如果那個"未知的自己"真的存在自己的身體裡,那我想他應該有著像阿甘一樣簡單的人格,知道為什麼而奔跑,又該因什麼而停下,大方地承認人生中的確存在自己完全無能為力的事情,總有回不去的時光,你應該出現卻缺席的地方,你愛卻不愛你的姑娘,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的風吹落到他們該去的地方,我們能做的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認真且豁達的生活,認識到一生是如此短暫,生命隨時都會終止,命運是大海,當你能夠暢遊時,你就要盡情遊向你的所愛,因為你不知道狂流什麼時候會到來,捲走一切。

顧城說,"一個誠實的人是從不面對選擇的,那條路會永遠清楚無二的呈現在你的面前,這和你的憧憬無關,就像你是一顆蘋果樹,你憧憬結橘子,但是你還是誠實的結出蘋果一樣。"這個"自己"不是你的願望,不是你的想象,不是吹來又吹散的風,他是大地,無論走到哪裡,做了什麼,都還在自己的命中。我們堅持著固執的理想,保持著難填的匱乏感,牢記著那些撕扯神經的遺憾,也許所愛的已不是彼時的種種,但為其付出的熱情,也將我們的生命堆疊得精彩豐饒。它們代表著對平凡的生活中的一次次勇敢超越,就像一座神廟,即使荒蕪,仍是祭壇。某一天,我們站在某個路口,閉上眼睛,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方向。

生命本來就是一場迴歸,一次求證自己的冒險,越活越明白自己到底應該是誰,從而堅決地從自身處境掙脫,不再計算利弊得失,全身心的投入對生命本質的塑造之中,我們的一切品質、一切願望都在這場對質中獲得意義。這本書本來也沒有講述什麼真理般的深意,只是隨著故事的演進,試圖讓讀者撥開繁蕪,看見這真實的生命罷了。水滸裡面寫魯智深最後的結局用的一句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講的就是這種頓悟,對自己的知曉與放下。所有的糾纏阻擋,新傷舊恨在這種認識之下就不再重要了,魯智深是真性情,而這種真性情是相通的,明白的人似乎自然就會明白。

曾經聽說一個佛教典故,迦葉見佛祖拈花不語,破顏微笑,那或有時,我們見到那另一個自己,也會有那樣的自在圓融吧。

未知的湖讀後感篇4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部探討都市人應該怎樣更好生活的書,向人們講解和詮釋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而又貼近生活的道理,讀完後感覺經歷了一場不錯的心靈之旅。

當我翻看這篇小說時,我被一個又一個問題所迷惑,我是誰?我要什麼?我快樂嗎?我應該怎樣除錯自己的心情?

書中一直在強調尋找真實的自我,對於“你是誰”這個問題,說實在我也很少去認識真我是怎樣的,每當去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內心是茫然的,就像書中說的,外在環境影響著我們的內心世界,真正認識自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讓我們容易失落真實的自我,所以導致我們的不快樂,就像小說中的主人公若菱所言“活得好累!”。

那位老者給出一個教導:“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了那麼內在的自我,不管它帶給你的是快樂還是痛苦,大多是因為你們的思想導致的,很多事情並不是自然發生,是自己選擇的,選擇他們這樣或那樣的發生,就像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人與人之間總是不同,有人活得很精彩,有人活得庸庸碌碌,更有人垂頭喪氣,自暴自棄,那是為什麼呢?由於沒能看清自己,痛苦是來自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就如我們為了餵養自己身體所需的“胜肽”,而製造一些事端產生所需要的情緒來維生,但是我們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沒有去直面它,而是順從滿足它,我們能做的就是接納它,就像所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點醜惡的包裝,帶著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開啟的話,我們就會驚喜地看到裡面珍藏的禮物,要知道一切問題都是出在自己的身上,只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所有的外力都會隨之改變。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點無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緒無法調節,工作生活情感各方面的壓力和困惑,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人生在世,難免都要經歷這些,雖然有很多自己無法改變,但是最終決定人生的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境,我們更應該學會勇於面對,不放棄。

心境決定人生,就像書中那位老者臨別時所說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無論在人生的高峰還是低谷,只要保持一份惜福感恩的心態,用心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真心面對生命中經歷的人和事,真正的喜悅就會由心而生。

未知的湖讀後感篇5

當你真心想要一件東西的時候,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遇見未知的自己》

親愛的,我推薦你們看這本書,寫的很好,看完思路豁然開朗的感覺。

比如說,當我受委屈時,我要看見它,接納它,然後放下對它的需要。因為使我受委屈的這個人和事已經存在了,沒辦法改變它,而人體如果長期處在讓自己覺得委屈的狀態,身體會分泌委屈“胜肽”,以後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人體自動會產生委屈來餵飽這些慣性的“胜肽”。 啊,暈了,你看懂了咩= =

今天我發現我可以看見它,試著接納它還是非常吃力,所以要慢慢練習。

每個好的習慣一定要有意識地持續至少21天,才可能轉化為潛意識中的習慣。 比如我要連續21天23:30前睡。 哎,每天下班都23點了那

另外一本是《人生的十四堂創意課》

話說今天我一天看了一本半的書,電子書很好用那,我有衝動去買了。

這裡都借不太到中文書的

晚安

未知的湖讀後感篇6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張德芬的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人公是一位白領女性。在經歷了許多我們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種種事件後,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自己的內在世界,進而有重大發現:“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加明白,物質的擁有隻能帶來短暫的滿足,內心的快樂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快樂。君不見,有些億萬富豪,出門香車寶馬,身上披金戴玉,過著花天酒地,揮金如土的日子,在外人看來,是多麼風光,但他們中的一些人,其實內心空虛,十分痛苦,導致酗酒或吸毒,甚至自殺或殺人;君不見,不少擁有很高智商的天之驕子,享受著國家優質的教育資源,頭頂耀眼的光環,內心卻充滿著焦慮和不安,變得抑鬱或瘋狂;君不見,那麼多城人裡擁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內心世界卻是異常的貧瘠,沉湎於聲色犬馬,對未來陷入迷茫;君不見,那些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兄弟卻能在繁重的體力勞動過後,喝幾口便宜的燒酒,吸一支劣質的香菸,吼著不著調的歌謠,卻能獨享著那份屬於自己的快樂。

我學會了如何覺察內心的聲音,如何享受內心的快樂,也學會了享受追求自我價值時帶來的愉悅,學會了在這個物慾橫流、充滿誘惑的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我開始努力感受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種迴歸自然的寧靜,超然物外的灑脫;我也更加理解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描寫的“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那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美妙境界。

這本書也給我打開了一扇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的視窗。換個角度就能更好地看待工作和生活中曲與直,得與失,更好的檢視自己的看法,檢視自己對社會問題的態度,檢視自己與周圍人互動的模式,以及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開心快樂起來,並用自己積極的情緒感染身邊的人,以更加積極進取的心態投入工作。

這本書也告訴了我們,我們眼中的世界,其實是我們心理的現實。我們如果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一切,周圍的一切也就可愛起來。讓我更加明白了,在人際關係中,應該更多地看一個人的長處和優點,而不是緊盯他的缺點和不足,也學會了更好的體諒對方,更好地理解他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就能更融洽地與家人和同事處理好關係,家庭會更加和諧幸福,工作也會更加舒心,工作效率也會進一步提高。

讀了這本書,也讓我明白了,家庭氛圍對一個人的成長和人格形成是多麼重要。這也提醒我,在工作之餘,一定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陪家人。一家人和和美美,孩子心理陽光,成績優異,父子親,夫婦順,這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當我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後,我們才可以從每天早上開始,就會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在單位就可以愉快的與同事交往,並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工作效率必然會大大提高,與同事,及上下級的關係會更加融洽,我們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遇見未知的自己》為我打開了一扇心靈之窗。透過這扇窗,陽光時時溫暖著我的心房。我希望自己今後快樂工作,快樂生活,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成為陽光燦爛的日子!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