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通用《雷鋒日記》讀後感範文

歷史流傳下來的書本永遠都是所有人值得收錄的,古典文化的內涵思想是神采奕奕的。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雷鋒日記》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通用《雷鋒日記》讀後感範文

《雷鋒日記》讀後感

 “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重溫《雷鋒日記》,讓我反覆咀嚼回味的便是這段文字,我認為雷鋒的“釘子”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雷鋒的“釘子”精神主要體現在釘子的“擠”和“鑽”上。雷鋒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他就把書裝在挎包裡,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裡看書。

回首自己的學習旅程,正是這“擠”和“鑽”讓我收穫頗豐。去年暑假,我忽的迷上了日記,在爸爸的指導下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記得去上海旅遊的那幾天,我們每天都很晚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旅館。可是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我總會開啟日記冊,及時記錄自己一天的見聞和感受。暑假裡堅持寫日記還算容易,可進入八年級了,學業負擔重了,還要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那就困難了。但我沒有放棄,信奉“時間是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無論平時的學習負擔有多重,我總能擠出時間去收集生活的和風細雨,將眼裡的面容,耳中的聲音,心中的思絮縷縷梳理。

憑著這股“擠”勁,我的日記一天不落地寫了下來,而且越寫越精彩。在剛剛結束的市中學生優秀日記冊評比中,我喜獲了特等獎的第一名。

我是忠實的“書法迷”,自小便愛上了寫毛筆字。或許有人會問:“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還要寫日記,練書法,可是時間從哪裡來的?”我的回答就是“擠”和“鑽”。剛學書法那會兒,僅僅是“依葫蘆畫瓢”,滿足於對“形”的把握,覺得字寫得好看就行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練字不光追求表面的秀美和潤滑,還要有其內在的氣質和較深的藝術根源;練字不光是為了寫好字,而是提高人文素養,養成正確的審美觀。於是在苦練基本功的同時,我努力在“字外功夫”上做文章,閱讀了大量書法方面的書籍,厚實自己的積澱。“書”道酬勤,成功的鮮花需要勤勞的汗水去澆灌。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每天在完成作業後,我都會揮毫潑墨,靜心臨帖,徜徉於《勤禮碑》《聖教序》《史晨碑》,神交古人,與大師對話。

憑著這股“鑽勁”,我的書法水平突飛猛進,連續三年在市中國小生書法現場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市教育局為我編輯的《朱周濤日記選》上,還選登了我的幾十幅書法作品呢。

“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弘揚雷鋒精神就該從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做起,去建設自己美好的心靈家園。

《雷鋒日記》讀後感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雷鋒叔叔離開我們已經五十年了,在這半個世紀裡,他的事蹟、他的故事在全國人民中廣泛的傳誦,他的精神在一代一代人民的心中萌發出新的生機。

他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活著,就是使別人過得更美好”,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但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還利用大量空餘時間做了數不清的好事:他幫助戰友學文化、補衣服,給戰友生病的父親寄錢,給水災地區寄錢和部隊駐地公社買農具寄錢……。他在62年2月5號(大年七年級)放假時,請假到撫順車站幫老人揹包袱、扶老太太上車找座位、打掃侯車室、給旅客倒水。當做了這麼多的好事,大家說“解放軍真好!”“你是毛主席和共產黨教育出來的好兵”,人們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他回答“我叫解放軍,住在中國”。他得到這麼多的讚譽,在日記中寫道:我這樣做,能使人民群眾更加熱愛黨、熱愛毛主席、熱愛解放軍,這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他在60.6月某日日記中寫道:“當你和群眾交上知心朋友、受到群眾的擁護,這樣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力量,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無論在什麼艱苦的環境中,都會使你感到溫暖和幸福。”這就是雷鋒叔叔的幸福感。他的幸福在為人民的服務之中,他的幸福在自己的付出得到群眾的擁護並感謝黨、毛主席、解放軍之中。多麼無私!多麼崇高!讀到雷鋒叔叔的這些日記,聯想到前段時間有一次我埋怨家裡:“早飯天天是稀飯和醃雞蛋,沒有胃口吃,為什麼不到肯德基店裡和學校門口的餛飩店裡吃”,大人說:“到小店吃不衛生,到肯德基吃油炸食品不好”,我反駁說;“不好不好,不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家長和小朋友在肯德基店排著長隊,小吃店不衛生,為什麼學校門口的小店擠得人都進不去?”我還想狡辯,被大人罵住:“快吃吧!你不想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你身在福中不知福”。想想自己的幸福感是當今社會上一小部分人的“住房要別墅,出門有寶馬,吃飯上酒店”享受型幸福感的翻版,對照起雷鋒叔叔的幸福感是多麼的慚愧和渺小啊!

讀了《雷鋒日記》,我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樹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永遠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裡拿取”,我們在學生時代中要努力學習,利用點滴時間學習,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學生。

《雷鋒日記》讀後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生活崗位……”這段精彩的語言,你或許會以為這是哪個名人的名言,但這不是,這只是《雷鋒日記》中的一小段,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會想起這個故事。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揹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現在的世界,不光科技在發展,人心也在變。就拿現在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吧。由於媒體曝光出諸多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斷”等邏輯推理的理由判決鉅額賠款等案例,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憚。簡單不過的舉手之勞,有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社會公德,傳統道德,在我們猶豫的目光中漸漸喪失。不光是這個,現在我們別說鄰里互助,就連鄰居都可能不認識吧。

正因為這些,雷鋒精神就成了當今社會上急需的了。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現在有很多人覺得雷鋒精神是“傻子”精神,但是,雷鋒的這種“傻子”精神並沒有過時,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種“傻子”精神,呼喚這種“傻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