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5篇

對於讀後感的寫作要注意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這樣更容易讓人理解,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5篇

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1

週末,在書店裡看書,找了本沈復的《浮生六記》看。

看言對我說比較困難,所以看的,是由張佳偉瑋翻譯成白話的。

《浮生六記》這書名是早就聽說了的,卻從沒有看過。如今得了一機會,花上幾個小時,慢慢翻看。

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其《浮生六記》記載了其與妻子芸娘之間的生活軼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遊歷的細節,而且,如今僅殘餘四卷,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小書,為何在人中頗具盛名?隨手翻看,不過記錄了些細碎小事,說不上恢巨集龐大,甚至連巨集圖大志也全無,卻流傳甚廣,也是讓人費解。

細細看完後,終於有點點知道,這小小一本書,裡面包含的深情與意趣,確實值得回味。

沈復的妻子陳芸,自幼與沈復熟識,兩情相悅,婚後沈復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顧。看沈復描寫的妻子,處處充滿了對她的欣賞、敬佩與感激,從性格、樣貌、言行、喜好,各個方面描述得異常詳細和豐富,一位甘於犧牲、知性得體的古代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芸娘不得不讓人欣賞。她是聰明的,自小會背誦琵琶行,翻到一冊琵琶行後,居然因為能背誦,而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認字,從此識了字,通曉吟詠詩詞;芸娘是雅緻的,地上雜亂的有青苔的小石頭,也能做成假峰,種上雲鬆,盆景之精妙立刻得之;芸娘是大方的,往的.人朋友聚在一起談論詩畫,芸娘買了釵子沽酒,沒有半點猶豫;芸娘是巧思的,為夫君及朋友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們能在園林中對著花烹茶煮酒;芸娘是豪氣的,不拘小節,扮作男子,與夫君一起遍處遊玩,卻也隨機應變。

由此看,確實像翻譯者說的,沈復看起,真的有點“配不上他妻子”,甚至有點渣。這男子的形象,跟現如今的很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似。既調和不了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誤解矛盾,也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環境,就連一日三餐也無以為繼,需要妻子處處節省精打細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無錢醫治和休養。而稍微出去掙得一星半點,不是想著把錢趕緊拿回上繳財政,反而在廣州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煙花之地。這沈復到底是有些什麼好?值得芸娘傾心付出,甚至操勞為丈夫尋覓一知心小妾,不復得而鬱鬱寡歡病死。

這充滿了俠氣的女子,怎生就嫁與了沈復,並在無盡的窮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時光,最後抱憾而逝。

看這《浮生六記》,讓人恨不得鑽到書裡,提起沈復的耳朵,指點他怎麼去賺錢,或者怎麼去掙得一官半職,給家裡和妻兒掙夠生活費用,而不是日日賦閒在家,淨顧得吹牛,讓妻子為縫補破舊的衣服花盡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說這男兒到底應該如何頂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為傳統思想禁錮空有一身本事而仍舊需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沈復不過這樣的生活,他還是沈復嗎?還能寫出《浮生六記》嗎?

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裕無憂生活的人啊。在沈復生活的年代,應該有很多類似他一樣,學識不錯,家境還可以的子弟,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謀得錢財或官職,太太在家中富養,還可以養幾個像樣的小妾,一堆僕人,有個大宅子,不用自己費心去修葺門前庭院,用廢舊的材料修修補補。

但是,能有幾人,能像沈復一樣,生活瑣事記錄,能流傳到百年之後,仍有人津津有味地閱讀,品味,再討論?

昨天看了李銀河的一篇,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深以為然。而沈復所過的生活,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實現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後,追求藝術的美好,給予人最大的滿足感,遠勝於追逐俗世間的名利金錢所得到的快感。這不正是我們這一代新爸媽給孩子們引導的嗎?我們帶著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繪畫、學棋、學國學,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去當音樂家、畫家、藝術家,只是為他們把藝術的大門開啟,讓他們能領略到藝術之美,領略到藝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後不進入這一行業,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託,得以給寂寥或嘈雜的生活一點點不一樣的色彩。

李銀河提到,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賦予心靈以最珍貴的財富,即自由。因此,沒有別的任何人能夠比藝術家更愉快。”

《浮生六記》裡,沒有勾心鬥角,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平實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與景色,可你卻能在這隻字片言裡,發現作者眼裡的藝術之美,並且跟著作者一起,體會夫妻之情,體會水之景,體會友聚之樂,體會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現在的社會,有人掙錢多了,看見另一些人沉迷於興趣中生活清苦,不僅不認同,還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可人生本就有千種不同,無所謂誰笑話誰,誰又過得比誰更加高階?

只是,如果能自己找尋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將生活過成詩,把柴米油鹽譜成曲子,聊以慰藉寂寥的人生,這不就夠了嗎?

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2

讀著讀著,我忍不住愛慕沈三白,他有著那麼美好高明的妻,更不由自主連聲驚歎陳芸,芸於日常細瑣之事,也處處流露著靈慧奇妙,體現著匠心專制,詩情畫意。這是多麼穎慧的可惡的女性啊!

夫妻二人同親戚掃墓山中,芸撿回一堆巒紋白石,拿回家,在宜興長方盒中疊成一峰,若臨水石磯狀。自己著手種植白萍,石上植蔦蘿。到暮秋,巖間蔦蘿懸壁,水中白萍大放,好一幅“流水落花之間”,網路創富,卻不見斧鑿痕跡。

三白小酌,不喜多菜。她用二寸白磁碟六隻,自制“梅花盒”。啟盒視之,如菜裝於花瓣中,一盒六色,二三良知可隨便取食,食完再添。

書樓夏天太晒,芸用數根黑柱橫豎搭錯,旁邊以舊布條裹縫。既可遮攔飾觀,又不費錢。

三白和朋友于外觀花,發愁飯菜冷熱。芸心血來潮,從城中僱來餛飩擔子,推來烹茶暖酒熱飯。酒餚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眾曰:“非夫人之力不迭此!”大笑而散。

瞧,好個秀外慧中的芸娘!她的聰慧賢淑說不盡啊!難怪林語堂先生竭力地誇獎陳芸,“集古今各代女子的賢達美德”,說她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恨的女人”。

然而,我很奇異的是,這樣一位見識高超,有自己獨到審雅觀的芸娘,卻匆匆失去了夫家人的愛好。

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3

回憶就像一扇窗,推開了就再難合上。

輕輕劃一葉畫船,隨波盪漾在悽離的水面上,誰也不知這是要飄向何方。暖懷的回憶,飄著梨花淡淡,那是我最難將忘的夢鄉。

故鄉明月再回首,卻早已不是當年模樣。今夜又逢中秋,天卻陰沉,帶著霏霏細雨,舉目不見皎月霜華。一個人走在他鄉的路上,思念伴隨著回憶遊蕩。故鄉,那是我揮之不去的夢絮,但自從你離開後,我便再沒有踏足回鄉。因為我怕,我怕那裡到處都是你的影子,你的淺淺一笑,你的絮絮柔語,你的脈脈情意。這些往日的美好,怎能讓人將息,徒然傷悲罷了。

尤記得那年還幼,你拉我進你的閨閣,一碗涼粥,卻是如此甜香。如今憶起,不覺舔舐嘴脣,好似那股香甜至今仍停留在兩脣之間,在那齒舌中迂迴多年。更記那會兒我兩第一次相見,你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清目秀,顧盼神飛,兩齒味露,讓我深深醉在其中。握手未通片語,而兩人魂魄恍恍然化煙成霧,覺耳中惺然一響,不知更有此身矣。

這艘畫舫,是那年中秋,你與我一同攜手乘往,那夜也如同今夜一般,昏昏暗暗,你卻賭氣發願說如我兩能白頭到老就雲開月現,我心裡暗自緊張,我怕天有不測風雲,我兩不能白首偕老。月還是出現了,你很是高興,我心裡也如墜石落地,那夜的月,很圓很亮,皓潔霜華照在船上,映著我兩相擁的影子,好長好長。

你喜歡李白的詩,也愛譜詞作對,我便把你的詩提到了我作的畫上,我的畫配著你的詩,這是換千金都買不來的稀寶珍藏。後來家道中落,你仍不離不棄,隨我離開家鄉,四處流浪。那些日子或許清貧,但卻是最美好的時光。我們一同填詞作畫,下廚煮飯,你做織紅,我賣字畫,這樣的日子,沒有大富大貴的喧鬧,更給我們的別緻生活添加了幾分閒情雅趣,正如你所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

然而我最怕的事還是來臨,你悄悄的便離我而去,去向那遙遠的縹緲地方。或許去到那裡就沒有了痛苦,沒有了飢寒,但你卻怎捨得沒有了我?尤憶起那年七夕,我為你刻了兩方圖章,那陰陽文字,可是刻得清清楚楚,“願生生世世為夫婦”,你食言了,但我不惱,“僅斷續疊言來世,此生緣盡來世續”。

如今,我又乘上了這艘畫舫船,讓它載著我在這水面上隨波飄蕩,我不知會飄到何處,或許它將帶我去尋你,到你去了的地方。在那裡的再次相見,我們是否還記得彼此,還會相視一笑,牽手同行。

一朵梨花映春融,世間再無煙霞色,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你便是那一朵粉白無暇的梨花,曾幾何時,這朵梨花悠悠飄入我的心裡,那潔白的花瓣,那幽然的香味,是我今生最美好的記憶。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婆娑世界,彼岸花開,可憐紅顏遭天妒,香消玉殞夢方破。往影匆匆,襲上心頭,那是愁,是怨,還是該喜,該憂?喜是你又回來了,在我的夢裡,在我的心裡,在我的回憶裡,從來不曾離開過,憂是那可望不可即,牽不到你,擁不了你,感覺不到你,那是一種莫名的哀傷。但我卻又甘願承受這樣的哀傷,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把你刻進靈魂裡,今生他世,永難遺忘。

為你攏一袖芬芳,紅葉的信箋情意綿長,又一年八月半晚風涼,一斜陽漸矮隻影長,這場故夢裡,孤槳聲遠蕩,去向那遠方。

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4

終日蹉跎酒對歌,浮生若夢幾離合。天南地北奔波久,剩水殘山已無多。

在新年第一天,往暢和園消磨一捧心事幾串眼淚,期待很久的《浮生六記》,自然不負我望。譚正巖扮的沈復,梅派青衣竇曉璇扮芸娘。實在郎才女貌呵~

先說暢和園的佈置,著實精緻,早有準備是園林廳堂,見了實景仍不免美到嘆息。大堂兩側的對聯,出將入相的側門,右邊司琴司鼓的長廊,懸頂天花板上的宮燈。座位不多,我坐第三排,沈復的鬍鬚芸孃的頭面,眼角眉梢見得清清楚楚。中間譚老闆唱到喝粥一節,瞧向這邊的一雙妙目,直教我私心忒忒啊。

本來擔心劇本改得不好,敷衍一段死後十年的故事,倒像是兩世姻緣。可今日看來卻好,不顯得太傳奇,而又有一片鍾情其中,竟不忍心糾結芸娘是喜兒還是喜兒是芸娘了。

當年看《浮生六記》,不忍釋卷。知道人間有此種煙火神仙,十三歲的鐘情,藏粥,情投意合,方知相敬如賓竟也是人世良緣。布衣小菜,幾近窮途,印象最深是沈復吃醬瓜腐乳,不得其解,自嘲為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或許這齣戲打動人半是因為所演得自始至終是回憶,沈復是回憶,喜兒是回憶裡的芸娘,故事自始至終是過去的,而重新開始不過圓一出夢。而《浮生六記》於我,是和沈復一樣的記憶,看戲便也是回憶的痴。兩下相合,不過如此。

十年不曾執君手,孤燈長眠不到頭,削肩長項人依舊,只是你神情消瘦為誰愁?

沈郎,十年不曾見而今又執君手,神情多消瘦——奴本為君愁。

天下鍾情,或如《牡丹亭》,所要的不過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了。人生若有知己如此,死死生生,自然在所不惜,只是於我固然是晚了的,於天下人,也多半晚了吧。日日歲歲,平白這麼久,而誰與記浮生呢?由來痴心一片,情重愈珍,遇不到人情之所鍾、雖醜不嫌,姑且過自己的日子,倒也罷了。

一出半是歡欣的戲,從譚正巖剛出來就開始哭,到騙粥、到賞月、到死、到活,一年的眼淚,偏在今天流完了。周圍人看我應多是奇怪,而我,不能夠在境遇裡露一點怯弱,偏合宜為別人掉眼淚。

最喜歡的是譚老闆喝粥前那一段唱詞,他本知道粥裡有藥可還是喝了,為著清醒總是抵不過糊塗,為著思念時渴望哪怕有一點相關,所以十年後的沈復亦知自己何其幸運。

你本是一碗粥、一盞酒、一捧愁,醉本難收。江湖出身本無求,將身醉倒且干休,逞陰謀便逞陰謀。

《浮生六記》於我便是這一碗粥,只是迷魂過後,醒來找不到我的仙山。芸娘說,一粥而始,一粥而終,他年若做傳奇,當名《食粥記》。本也想把這篇小文以此為名,卻安敢自比沈復,安得敷衍傳奇。想天下之大,浮生為夢,究其真假,半已蹉跎。痛哉!

熱門實用《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5

在陰雨連綿的夏日,讀一部《浮生六記》,感受“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無奈之憧憬,感動於沈復與陳芸簡單平凡卻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愛情。

《浮生六記》一書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六部分,分別記錄了沈復與妻子陳芸相依相伴、遊歷田園山水以及沈復在妻子去世後經歷各種艱難困苦與人生坎坷、痛失愛子與父親等故事。所記所敘雖然都是日常瑣事、平淡無奇,卻情真意切、秀麗清新,毫無忸怩作態與過分講究學究之氣之意,讀來如一股清風撲面卻又拂進心房,感人肺腑,讓人不禁淚如雨下。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便是沈復與陳芸的愛情,他們坦誠相待至死不渝,一生平凡卻光明磊落、善良美好、超脫世俗。書中寫陳芸道:“其形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這是沈復眼中的陳芸,由此便可看出沈復對陳芸的愛意之濃烈。此處為沈復記敘婚後生活的開始,往後,二人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覆,世態炎涼,優遊閒歲月,瀟灑度時光,令人羨慕不已。但二人之間終有不幸,嘉慶八年陳芸離世,離世當晚本應避著,沈復卻因不捨陳芸,欲與其魂魄短暫相聚而克服恐懼,可見其對陳芸的情之深、意之切。陳芸死後,沈復可謂是:“從此熙熙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二人曾只為了看月亮而到亭中對酒閒談,此可謂人間至簡至真之幸福,二人單純樸素地相伴,只為了快樂與幸福,將一切雜事繁亂擋於心外,令人深深感動。

縱觀全書,兩人的戀情並非曠世絕戀,也並不驚天動地,更未被後世傳頌成千古名唱,卻容易讓人銘記於心,久久不能忘懷夫妻間飲茶談詩論詞,春日三白(沈復字三白)攜芸遠足,夏日因芸頭戴茉莉花夫戲妻謔,笑俗為雅,二人都想給對方帶去最單純的快樂,雖處於封建社會彼此間卻平等相待,超前的思想令人讚歎不已。然而世事無常,終歸是“夫妻恩愛不到頭”,三白失妻之恨令人唏噓不已……

書中曾寫道:“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竟短論長,卻不知榮枯有數,得失難量。”這是沈復飽經磨難後的人生感悟,也許是對生命的一種釋然。但在我看來,縱然世事茫茫,光陰有限,也要為了自己的夢想與追求二而奔忙。雖然在奔忙之時,自己可能會受傷、會失去、會勞累,但為了夢想奔忙過,即使最後失敗了也毫無遺憾。雖沈復對安靜閒適人生的追求也不無道理,但我更傾向於追求擁有有意義的奔忙的人生。因為在我看來,只有活在奔忙之中才能看到安寧閒適的可貴並珍惜這種生活,倘若一直處於安靜閒適的生活之中,終會對這種生活感到厭倦,到最後甚至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都想不清楚。可貴的事物正因為稀少難得才顯得可貴,若每日均可得知,何來可貴?且不奔忙,也未必能得個安寧閒適。

“榮枯有數,得失難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人生的神奇之處。“難以計量的得失”會讓我們的生活有驚喜也有驚嚇,這便使人擁有了一段波瀾起伏的人生,不至於平平淡淡。雖平淡實為生活之根本,但這平淡也是有快樂、有真情、有情調的平淡。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其情如此,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