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黨史故事心得感悟

  讀黨史故事心得感悟

美麗的地方,群山懷抱,綠樹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這種房屋當地稱作”一擔柴“式民居。房屋的牆都是用土磚砌的,一多半蓋著青瓦,另一小半蓋著稻草。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讀黨史故事心得感悟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讀黨史故事心得感悟

讀黨史故事心得感悟一

夏納是抗大總校的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八路軍總部作戰科當參謀,但他對分配給他的工作有點意見,心裡不大痛快。彭德懷知道這一情況後,決定親自找他談一談。

一天,彭德懷來到夏納的住處,一見面就開門見山地說:“你就是夏納同志嗎?我叫彭德懷。”一聽是彭德懷,夏納頓時緊張起來。彭德懷看到他這個樣子,溫和地笑笑,儘量把神態放得隨意一些,說:“聽說你是從抗大總校來的,我們很歡迎。咱們這裡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多,很需要像你這樣的知識分子前來工作。可是,據說讓你到作戰科你不很滿意,是嗎?”夏納侷促地說:“我學的專業是工程技術,沒有專門學過軍事知識,我怕到作戰科完成不好任務。”

“是呀,”彭德懷深有感觸地說,“按照你所學的知識,本該讓你去搞工程才對。但是,現在的形勢不允許我們這樣安排,我們正在打仗。根據地裡又沒有什麼工程可搞,要搞也只能等到抗戰勝利才行。眼下,擺在我們面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跟日本帝國主義打仗。特別是作戰科,很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同志去加強工作。為了對付日本鬼子,暫時只好讓知識服從抗戰,你說是不是?”

聽了彭德懷這番話,夏納思想上的疙瘩解開了。彭德懷趁熱打鐵,繼續開導他說:“其實,什麼知識也是從實際工作中學來的。別以為軍事這門學問高不可攀,實際上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要肯學習多動腦子,許多科學知識也都是可以學習到的。到那時,你就會覺得學習軍事,指揮打仗,還真有意思多了。”

一天,彭德懷在作戰科看到夏納寫的一篇題為《論敵人的“鐵壁合圍”戰術》的文章,便坐下來認真地閱讀起來。原來,這年夏天,日本侵略軍為了一口吃掉抗日力量,對華北根據地施行了殘酷的“鐵壁合圍”,後來,在八路軍前方總部的指揮下,經過廣大軍民的同心協力,奮勇抗敵,最終粉碎了敵人的“鐵壁合圍”。夏納親自參加了兩次反“掃蕩”的激烈戰鬥,便琢磨研究一番,寫出了這篇論文。

彭德懷看完文章後,說:“小夏,你這樣做是很對的。實踐出真知。一個青年應該好好研究點實際問題,尤其是敵人使用的那些戰術,非常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不過,你寫的這篇文章還存在某些片面性。你只從表面上說了一下敵人戰術上的一些形式,沒有從本質上明確指出敵人‘鐵壁合圍’戰術的特點和弱點。如果能夠就如何打破‘鐵壁合圍’戰術做進一步的研究,這篇文章就會生動有力,有理有據,說得讓人心服口服,產生一定的教育意義。”

彭德懷又說:“另外,文章的題目也有點大,不夠貼切。”說罷,他摸出鋼筆,在原標題上邊端端正正地寫下了“關於‘鐵壁合圍’戰術的研究”幾個大字。彭德懷走後,夏納從實際工作和實戰中學習研究軍事知識的勁頭就更大了,將那篇文章做了認真修改,又拿給彭德懷過目。不久,這篇文章就在八路軍總部創辦的《xx》雜誌上發表了。

讀黨史故事心得感悟二

在老一輩革命家中,王震以愛才而聞名。他曾說:“沒有知識分子的參加,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尊重人才,沒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人才少可以變多,否則,多就會變少,有等於沒有。”

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的王震,幼年時只讀過幾年私塾和國小,但在他指揮的部隊裡,積極主張吸收知識分子入伍。

1937年11月,時任三五九旅旅長的王震參加八路軍會議,他說:“我想要一些人。”賀龍笑著說:“你胃口真不小,一個三五九旅那麼多人馬,還嫌少?”王震笑著說:“我王震用兵也是多多益善嘛!我還要一些讀書識字的知識分子,給部隊教授文化知識。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昧的軍隊,打不敗日本帝國主義。這不是我們常說的嗎?”

於是,賀龍將從北平來根據地參加抗日的康世恩、郭小川、劉亞生、趙安博、王季青等一批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分給三五九旅。其中,北京大學畢業生劉亞生很受王震器重,被破格提拔為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王震求才若渴,在三五九旅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初、高中畢業生入伍,在連隊鍛鍊一段即委以恰當的職務。

解放戰爭時期,王震率軍每解放一座城市,就親自去動員知識青年參加部隊。《王震傳》的編者說:“王震像磁鐵一樣,在自己周圍吸引了一批有真才實學的知識分子。”農學家塗治、水利專家王鶴亭、鋼鐵專家餘銘鈺、地質學家王恆升、紡織專家劉鍾奇……他們都是王震領導新疆建設的高階參謀,為新疆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1956年,王震任農墾。在“反右運動”後期,王震心裡總在想著一件事:被定為“右派”的人,也要給個出路。這些知識分子的知識還是有用的,別的部門不要,可以到農墾部門來嘛。在王震的支援下,1958年,北大荒不僅接納了10萬轉業官兵,還接納了1500餘名“右派”,其中包括丁玲、艾青、丁聰、吳祖光、尹瘦石、黃苗子等文化名人。

1969年10月,王震被下放到江西紅星農場,他從各地請來了很多科技人員。李汝慶是農場一位學畜牧獸醫的科技人員,因為海外關係和“反右”期間的問題,在場裡被當作重點“牛鬼蛇神”批鬥了三年。在調查和了解情況後,王震通知李汝慶到總場開會,“我和你們黨委研究過了,現在決定解放你,你就坐下來和大家一起開會。”李汝慶參加批鬥會,不是站就是跪,現在一聽見讓他坐下來,激動得潸然淚下。從此,李汝慶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讀黨史故事心得感悟三

“劉胡蘭,山西省文水縣人,1946年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劉胡蘭參加村長的行動,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被逮捕,因為誓死不屈,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那時她才十五歲。隨後,劉胡蘭被追認為正式共產黨員。毛主席當年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原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是說劉胡蘭的呀!”

“真偉大啊!”“我再給你講講黃繼光都有什麼獎章吧!”

“‘特級英雄’稱號、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徽章。”

“好厲害啊!”“是啊,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全中國人都感到自豪!我再給你講講董存瑞怎麼犧牲的吧。”

“董存瑞,河北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1948年在河北省的戰鬥中捨身炸碉堡陣亡。”

“姥姥,我要聽毛主席童年的故事!”“好!”

“一代偉人毛澤東於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的上屋場。韶山沖是個美麗的地方,群山懷抱,綠樹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這種房屋當地稱作”一擔柴“式民居。房屋的牆都是用土磚砌的,一多半蓋著青瓦,另一小半蓋著稻草。毛澤東就出生在那青瓦屋裡。這裡叫上屋場。毛澤東的家門口有兩個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毛澤東的父親叫毛順生。毛順生只讀過兩年書,7歲就當家理事,但繼承的卻是一大筆欠債,不得已去當了幾年兵,回來以後在家務農。

他聰明能幹,善於經商,還作糧食和豬牛生意,很快就還清了債,贖回了15畝稻田,日子越過越好。毛澤東的母親叫文七妹,孃家離韶山沖只10幾裡地,與韶山沖只隔著一座雲盤山,在湘鄉縣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長得清秀,圓臉龐,寬前額,聰慧又善良,勤勞又儉樸,樂於助人,每逢災荒之年,常接濟窮人,深得鄉親們的讚譽。毛澤東出生以後,父母非常高興,滿月的時候做”三朝酒“,專門請一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毛澤東“,字潤之。毛澤東滿月以後,母親文七妹把他帶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愛這個外孫。就請算命先生給外孫測了八字,說要平安長大成人,必須拜一個長壽的乾孃。誰長壽呢?外婆認為後山那塊兩丈多高的石頭最長壽。於是,選了個黃道吉日置辦了香燭酒醴,把毛澤東抱到那塊大石頭前面,讓他作了個揖,拜這塊大石頭為”乾孃“,還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石三“,按當地的習慣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捨不得外孫,毛澤東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歲。“毛主席的日子過得真苦啊!”“是啊!跟我們現在比起來,他們家的那種房子,都沒有了。”

 

標籤:黨史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