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少年維特的煩惱》最新讀後感範文三篇

煩惱人人都有,就看你怎麼去對待它,推薦你去看看《維特的煩惱》這本書,看完記得寫一篇相關的讀後感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最新讀後感範文三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少年維特的煩惱》最新讀後感範文三篇
《少年維特的煩惱》最新讀後感1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讓歌德一夜成名的小說,主人公維特是個對月長嘆,對影自憐,感時花濺淚的多愁善感的青年,本書用日誌的形式講述維特的生活,也是歌德為宣洩自身情感所塑造的載體。這本小說取材於歌德自己的生活並架構與時代背景,維特這個人物形象及其符合啟蒙運動後的“自由”與“重返自然”的口號,但也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那維特的煩惱到底是什麼呢?我反覆回憶書中他給威廉寫信時那種複雜的情緒。我想他煩惱的是愛人綠蒂對他的疏離,是公使在工作中給他帶來的不自在,是他難以得到別人理解的惆悵。可是從深層面來看,他煩惱的是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愛情與高尚的矛盾,內心追求自由卻被當時的傳統觀念束縛。故事的結局是悲慘的,維特用逃避的方式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有些人為他的才華橫溢感到惋惜,有些人為他的痴情感到不值。他是真摯熱愛這個世界的,卻成為了這個世界永遠拒斥和對立的人。所以他的結局貼切了一句話: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本書曾在過去掀起“維特熱”的浪潮,我想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引起共鳴,就源於我們明明都能理解並且體諒維特的煩惱,卻不擁有勇氣像他一樣去自我終結。我很同情維特,也明白他的煩惱。可是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有平地有高峰,有平坦大道,也有陡坡坎途,會遇到糟糕的事情。世事總是無常的,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面臨什麼,也許你會好運連連,也許會被黴運纏繞,或許在喜憂之間轉換。總之“不順”不只會光顧你的人生,要意識到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總有不順利的階段。

生命是美好的,我們都是生命旅程的過客,要學會在旅途中記錄美好,過濾掉煩惱。我們不能像維特那樣選擇逃避,發生不順的時候可以用其他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打發時間,但不能一直處於這種狀態,這樣就會令你止步不前,轉機也會隨之離你而去。發洩完過後,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一步一步認真去做,就會慢慢進入正軌,走出低谷。

《少年維特的煩惱》最新讀後感2

維特的偉大絕不僅僅是指他為愛情的犧牲,更體現在他是一個自然真實的存在。自然是他檢驗一切的準繩。他喜歡接近自然,在他眼裡自然有誘人的力量,令人砰然心悸,能夠讓他享受生的樂趣。

每當我周圍的可愛峽谷霞氣蒸騰,杲杲的太陽懸掛在樹梢,將它的光芒從這兒那兒偷射進幽暗密林的聖地上來時,我便躺臥在飛泉側畔的茂草裡,緊貼地面觀察那千百種小草,感覺到葉莖葉間有個擾攘的小小世界,於是我感受到按自身模樣創造我們的上帝的存在,感受到將我們託付於永恆歡樂海洋之中的博愛天父的噓唏。他親近自然的人,天真的兒童和淳樸的村民,他毫不掩飾的說,那些能像小孩兒似的懵懵懂懂過日子的人,他們是最幸福的。他內心十分鄙視那些迂腐的貴族,虛偽的市民和那些被教養壞了的人。他主張藝術皈依自然,讓天才自由發揮,在他眼裡,只有自然才是無窮豐富,只有自然,才能成就大藝術家。他嚮往荷馬史詩樸素原始住民的生活,推崇民間詩人莪相的詩歌,他重視自然真誠,十分看不起矯揉造作的貴族,對阿爾伯特的冷靜理智十分不滿。他之所以這麼深愛著綠蒂,也是因為綠蒂的天真無邪,行為舉止中處處透露著一個少女可愛的自然本色,讓他無法自拔,愈陷愈深,在最後的階段,當內心的狂躁即將撕裂他的胸脯,扼緊他的喉嚨時,他瘋狂地在冬夜的原野奔騰,只有這樣,他才能讓自己囚禁的心得到釋放。

維特最終還是選擇了死亡,三個人的生命,他選擇犧牲自己。書的扉頁上寫著,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這最神聖的情感,然而卻總有慘痛迸發出來,於是青春演繹成了一首葬歌,我多麼想為維特寫上墓誌銘,為了愛,你來到這個世上,如今他又帶著愛離開,也不枉裡這世上走上一遭了。更何況,維特永遠活在青少年的心中,誠如郭沫若所說,這是一部永遠年輕的書,是一部青春頌!

《少年維特的煩惱》最新讀後感3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為世界文學史上的名著,上學的時候曾經讀過,但似懂非懂。最近讀了一遍又有一些體會。生活在18世紀的哥德之所以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是因為他洞悉了人性本身。書中有些話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多指導意義。

“唉,這人啊真是一種慣會自怨自責的怪物!而我,親愛的朋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改弦更張,絕不再像已往那樣,總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痛苦拿來反覆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是的,好朋友,誠如你所說:人們要是不這麼沒完沒了地運用想象力去喚昔日痛苦的回憶----上帝才知道為什麼把人造成這個樣子----,而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捱過眼前的話,人間的痛苦本來就會少一些的。”

這一段揭示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質。人很容易自怨自責,喜歡咀嚼痛苦。人生是個經歷的過程,也是個積累的過程。如果以經歷生活的態度去生活,人生就會輕鬆許多。成功是經歷,失敗也經歷,賺錢是經歷,賠錢也是經歷,興高采烈是經歷,垂死掙扎也是經歷,家庭和睦是經歷,眾叛親離也是經歷。每個人只能有自己的經歷,誰也不能替代誰。但生活同時也是積累的過程,今天的你是過去的積累。人們都喜歡快樂,都不喜歡痛苦。然而快樂就像酒一樣,容易揮發,而痛苦就像水一樣,不容易揮發。

為什麼快樂容易過去而痛苦會伴隨人很長的時間呢?這就要看人為什麼會快樂,人為什麼會痛苦。人得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碰上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會快樂。找到滿意的物件、得到錢物、得到職位、吃到美味、欣賞到美妙的音樂等都會使人快樂。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快樂的基本特性是得到。人們失去或者得不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者碰上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會痛苦。失去錢物、與人爭吵、受人誤解、考試失敗、身體不適等都會使人痛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痛苦是與失去和得不到緊密相連的。人們得到之後就會習慣於東西和財物帶來的便利,會很快地變得麻木。從心理上來講,人們會將獲得歸因於他們的努力,因此心理很平衡。而失去會給人原來習慣的生活帶來不便。當你擁有某樣東西時,你可以選擇不用,比如我們有很多東西,但使用得很少,因此你有選擇,因此你不會痛苦。當想使用某樣東西而你沒有它時,你就會痛苦。

很多人生活在過去,咀嚼失去的愛,回憶當日的輝煌,悔恨過去的錯誤,另一些人則憧憬未來的美好或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於人來講,真正有意義的就是現在,也就是哥德所說的眼前。人永遠只能和現在一起流失。過去的永遠失去,未來的變化無常,如果要想把握生活,要想提高你的幸福指數,哥德的建議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捱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