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內經心得體會8篇

當我們在心裡產生了不同的感受後,不妨拿起筆認真寫心得體會,如果你在生活中積累了新的感悟,就可以認真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內經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內經心得體會8篇

內經心得體會篇1

進入中醫藥大學兩年多了,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基礎,之後還讀過與專業相關的玉龍賦、標幽賦等,但就是不曾正式拜讀過黃帝內經,卻又總能在講學中獲知一言半語,且這些引用對所對應的病症總是描述得恰到好處,這就撓的我心癢癢的。不禁想:黃帝內經會是怎樣的奇書呢?

懷著這樣的心理,我翻開了黃帝內經素問。簡單看過注家對黃帝內經的介紹,就開始進入正篇。

素問不愧是經典言論,一開始就道出了"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的問題,並提出了養生的原則和方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又常,不妄作勞,可謂是一針見血,但這不是它最厲害的,最難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與自然的聯絡,並用非常通俗卻又變化無窮的陰陽反映其規律。古人以陰陽論道,可敬可嘆。

我認為,黃帝內經的偉大不在於理論,而在於提出理論前長期的觀察探究。比如,"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的闡述就是對人體生長髮育成熟衰老的概括,還有四季虛邪與臟器的對應,等等,無不體現了黃帝內經非常紮實的觀察驗證基礎。這種發現問題,觀察矛盾,尋找規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個醫者所需要繼承的。

很多外行人認為黃帝內經太老了,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要求了。但黃帝內經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養生之道還被到處引用,被奉為圭臬。而且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治療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預防觀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寶貴的借鑑價值。之所以我們常稱其為經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話都是不刊之論。

黃帝內經之所以是中醫學,甚至是所有醫學的必讀書,並不是說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鑑的就是其中對人體五臟六腑、經絡等做出了基礎論述,正所謂名不正嘖言不順,要論治,就要辨證,要辨證,就要審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黃帝內經給出了因,才會有中華醫學這個果。在五臟生成篇、五臟別論篇等篇裡,黃帝內經記述了五臟六腑的基本特點;在三部九候篇、玉機真髒論篇等篇中,黃帝內經論述了切脈的部位與方法,脈象隨季節的變化規律等等;更讓我驚喜的是,在黃帝內經的寶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中找到了當初學習刺法灸法學時的原: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侯已備,後乃存針……這些熟悉的字句讓我對黃帝內經更加親切了。另外,黃帝內經中在臟腑氣血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論,合併經絡,闡述熱病、咳、痺、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以減輕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說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症,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黃帝內經之靈樞,別名針經,大多是鍼灸經脈腧穴的理論,在經絡腧穴學的程的學習過程中多有背誦,其中的內容讓我對人體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僅僅停留在解剖的層面上,也從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臟腑之間的聯絡,啟發我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講手太陰肺經執行時,一句"還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療肺病時兼顧胃的調理以增強療效的可行性。

我只是愚笨初學者,尚能有所感悟,對於聖賢前人,當然更不在話下:仲師之傷寒,金元四大家之寒涼攻邪補土滋陰,明清之溫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鑑了內經。一部經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經典,真是蔚為壯觀。

事實上,黃帝內經並不是盡善盡美的,它還不夠全面,也不夠準確,但它有留白,給後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黃帝內經對五臟六腑具體形狀位置的論述並不詳盡,但後就有人在一本叫醫林改錯的書中進行了糾正。我很佩服醫林改錯的作者,但更讓我敬畏的是這隱藏在歷史長河中若隱若現的傳承,這是偉大的。

書讀百便,其意自見,但黃帝內經的內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但很值得,不是嗎?

內經心得體會篇2

?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以經命名的三大奇書《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之一。這三部奇書不僅代表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代表著古人為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黃帝內經》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經典著作《神農本草》、《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之一,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較早的醫學典籍。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僅應該密切關注這些古書中千古流芳的內容,更肩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斷去繼承古人的優點、彌補他們在社會發展中的不足、賦予他們嶄新的生命力,使得他們不斷跟上人類社會科學發展的腳步,繼續讓他們為人類社會的良性發展不斷髮揮出應有的源頭作用。

有道是:百善孝為先。

古人云:為人子而不讀醫書,猶為不孝也。

因此,身為一名有知識、有修養的現代人,無論是為了我們父母的身體健康還是為了自己乃至子孫後代,人人都有必要重新去學習並領悟人類先祖著醫書的宗旨,正確看待他們學醫、重孝之目的,全面瞭解《黃帝內經》能給世人帶來的人生啟示。

據網上相關資料介紹:第一、從《黃帝內經》現有的內容看,《黃帝內經》是託名傳說中的人文始祖黃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伯高等人的論醫之書,包括《素問》和《靈樞》兩大部分,各分九卷、81篇,共80多萬字。

1、《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將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充套件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2、《素問》,在漢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樑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第二、從《黃帝內經》原始的內容看,《黃帝內經》又名《內經》,其中所引述的古代醫籍多達五十多種。主要有《禁服》、《脈度》、《本藏》、《外揣》、《五色》、《熱論》、《診經》、《脈經》、《針經》、《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恆》、《經脈》等等。這說明在《內經》成書之時,就已經有很多的更為遠古的相關醫書流傳於世,所以,也可以簡單地認為《黃帝內經》是對我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邏輯大總結。

第三、從《內經》的創作年代看,其基本定稿年代大概不晚於戰國時期。儘管其中有些內容可能出於秦漢及六朝人之手,但是,《內經》得以見諸於世可能在大約2000年前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

第四、從《黃帝內經》涉及的知識領域看,其博大精深的闡述,不僅僅涉及醫學,還涉及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很多的學科。

第五、從《內經》的問世及其深遠影響看,中國古代著名的大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正是深受《內經》成書思想的薰陶,經過自己不斷地刻苦研讀,深得其內容精要後再不斷結合自己切身的體會,重新彌補了其中的不足部分,最終才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的一代名醫。

第六、從《黃帝內經》的成書過程看,《黃帝內經》撰成之初,在戰國時期可能被稱為《黃帝脈書》、《扁鵲脈書》等20餘種單行本。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校書,最早著錄於劉歆《七略》中,始由李柱國等校定為《黃帝內經》十八卷。到東漢初,班固撰《漢書》時,這些醫籍的傳本仍被完整地儲存,載於《漢書藝文志》中,仍為十八卷。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魏末晉初皇甫謐撰《鍼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漢書藝文志》的十八卷本《黃帝內經》傳本已不復存在,不僅被分割為《素問》、《九卷》或《針經》兩書,而且亦有所亡失。《九卷》在唐代時,王冰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崧將其家藏《靈樞經》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充套件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始成為《黃帝內經》基本固定的兩大組成部分,分別從天人相應、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藏象、病症、診法、治則、鍼灸等九大方面,並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始對中醫學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概括和認識。

從以上的相關資料中,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的總結:《黃帝內經》決非一人一時之作。它的著成,不僅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還標誌著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在戰勝疾病方面已經不再迷信天命論的封建迷信思想,更標誌著優秀的中華兒女所肩負的孝敬父母、造福子孫後代的人生重任!與此同時,《黃帝內經》的問世,不僅為當世的人們在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以及藥物學等醫學研究上奠定了相對科學的、堅實的理論基礎,還對鞏固世人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以及如何戰勝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科學引導作用。不僅如此,更為重要的是《黃帝內經》彙集了戰國時期前後眾多遠古的醫家乃至道家成功的治病救人經驗,為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敲響了防重於治的治世警鐘!

首先,在醫學理論上,《黃帝內經》不僅從微觀的角度建立了中醫學上雖然比較抽象但卻相當系統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以及養生學、運氣學等中醫學基礎理論,還從巨集觀的角度為人們提供了在治病救人方面應該從診斷上努力做到望聞問切、綜觀全域性,從治療上應該努力做到標本兼治、內外結合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科學指導。直到現在,在人們大力提倡中外結合、科學發展的現代化年代,《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等等標本兼治的中醫學理論仍然不失為人類社會得以實現走向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內徑。

其次,在相關理論上,《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很多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基礎之上的。因此,在巨集觀上,它不僅反映了我國古代道家樸素唯物主義天人合一的思想,還同我國世界聞名的天才級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經典治世理論有著驚人的一致。因此,如果世人能夠站在巨集觀思維的角度,從心靈出發,重新去看

?黃帝內經》自始至終都是一部可以和《老子》道德經相媲美的治世經典,是作為和諧社會的每一位公民得以實現走向完善自己、戰勝自己的外徑。

總而言之,作為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在影響上首屈一指的人類文明始祖之一黃帝,歷代的著作者既然願以黃帝的名字去命名、並不斷為《黃帝內經》補充更新的內容,所以,無論是把它作為指導人類得以健康發展的外徑還是內徑,我想,其社會價值自然是流芳百世,其社會影響必然會福滿人間。

內經心得體會篇3

?黃帝內經》一書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上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當然其在中醫學領域的經典地位更是家喻戶曉的了。它作為一部國學經典不僅僅是醫學生應該好好研讀的,它在養生方面也給我們很多啟示,它指導我們如何才能順應自然以達到健康和諧的狀態。

?黃帝內經》給我印象最深啟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幾篇,如《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這幾篇論述都在養生的原則和總綱上做了精當的論述,其中一些理念極具現實意義,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夫陰陽者,天地之常道,術數者,保生之大倫,故修養必謹先之。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其中蘊含的養生之道確實可以讓人受益無窮的。很早就聽過“天人合一”的理論,原來覺著很飄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虛,在讀過《黃帝內經》之後發現,人體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才能“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在讀過《黃帝內經》後,我結合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狀況綜合分析了一下,發現自己沒能做到《黃帝內經》所提及到的理念。首先我覺得自己的作息習慣不僅沒有類天地之道,相反,還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於陰陽”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實際情況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這樣時間久了就會發現氣虛無力。我個人身體一向還是很好的,體質不錯,因此我一向不注重這些,認為這些離我還很遠,老了在養生也不遲,在讀完此書後我發現養生要從現在做起,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大到情志,小到作息習慣„„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緒調節的,當然也很少注意自己的作息習慣,現在普遍大家都睡得很晚,殊不知這些都是背離陰陽之道的,而且平時也不注意情緒和精神的調節,在讀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時才發現對精神的調節以及對情緒的控制對健康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看來這些謹小慎微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真的會出現很嚴重的狀況。另外現在正值春季,平時也沒注意什麼,在看過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後,知道春天氣機是生髮,條達,舒暢的,因此內心也應該是這樣的。“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這些也就提醒我們應該內心恬淡,而且應該到外面出去走走,這才符合養生的大道。

另外,縱觀《黃帝內經》,它不是一時一家之作,融合了幾代人的心血,它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它也作為一部國學經典流傳於世,該書巧妙運用以岐伯和黃帝等人的對話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淺出,很精當的闡述了陰陽五行,四時氣候,五運六氣一些理念。《黃帝內經》讀後,我的感受雖然沒有很深,但確實得到一些體會,我想這就是收穫吧,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按照這些感受去生活,雖不能達到上古之人境界,但還是大有裨益的。因為《黃帝內經》篇幅較多也沒能全部看完,而且後面一些理論性較強的也不能讀懂,因此僅有這些膚淺的感想來完成這次作業。今當臨文嗟悼,不知所言。

內經心得體會篇4

讀書妙處無窮,書香薰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可以滋潤心靈,開啟心智,由瑣碎雜亂的現實提升到一個較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為大事的焦慮、煩憂、氣惱、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牽扯在內的擾攘紛爭,瞬間雲消霧散。最近,開始讀《黃帝內徑》這本書,主要是關注身體的健康,而真正讀進去後,才發現這本是不僅僅是對身體有意義,在一些生活方式和精神層面,又相容了傳統文化的一些“中和之氣”,達到養身修心的目的。

?黃帝內經》這本書家喻戶曉,它作為一部國學經典不僅僅是醫學生應該好好研究,它在養生方面也給我們很多啟示,它指導我們如何才能順應自然,以達到健康和諧的狀態。《黃帝內經》給我印象最深啟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幾篇,如《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這幾篇論述都在養生的原則和總綱上做了精當的論述,其中一些理念極具現實意義,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夫陰陽者,天地之常道,術數者,保生之大論,故修養必謹先之。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其中蘊含的養生之道確實可以讓人受益無窮的。

很早就聽過“天人合一”的理論,原來覺著很飄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虛,在讀過《黃帝內經》之後發現,人體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只有真的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才能“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首先我覺得自己的作息習慣不僅沒有類天地之道,相反,還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於陰陽”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實際情況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這樣時間久了就會發現氣虛無力。我個人身體一向還是很好的,體質不錯,因此我一向不注重這些,認為這些離我還很遠,老了再養生也不遲。在讀完此書後我發現養生要從現在做起,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大到情志,小到作息習慣,更要注重自己情緒的調節。

另外現在正值春季,平時也沒注意什麼,在看過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後,知道春天氣機是生髮、條達、舒暢的,因此內心也應該是這樣的。縱觀《黃帝內經》,它不是一時一家之作,融合了幾代人的心血,它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它也作為一部國學經典流傳於世,其中一些理念值得踐行。

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去除無知;提高素養,除去愚昧;充實生活,豐富精神;滋潤心靈,減少空虛;淡定從容,明辨是非。讀書能使人時時閃爍著生命的光輝,讓人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從而使自己靈魂歡暢,精神飽滿而豐盈。靜下心來,從讀《黃帝內經》開始吧!

內經心得體會篇5

不敢說是興趣,而只是出於好奇,或說是受“國學熱”的影響,在緊張工作之餘粗讀了幾遍《黃帝內經》,竟似乎感到了醍醐灌頂的美妙。做為道家經典著作之一的《黃帝內經》,自然不會僅僅限於行醫治病,她對我們的`生活態度、為人處事乃至日常工作等方面同樣有著深刻的啟迪。我不是醫生,固然不能對其中博大精深的醫理有多深的理解,但許多力透紙背的哲學警句卻使我多少能品味到一些修身與處事的智慧。隨著深入的閱讀,我尤其感悟到了書中所強調的心態平和與淡定,浮躁的心境竟也漸趨平靜,對原本的一些糾結也隨之釋然。

我們普通人讀到《黃帝內經》,自然會想到養生。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們的保健意識日益提高的今天,對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視。而《黃帝內經》中認為“心性”平和在健康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甚至超出一般養生保健的範疇,而將上升為一種人生態度。

書中開篇便提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七情六慾是人的天性,生活中有許多悲歡離合,工作中有各種各樣的溝溝坎坎,使我們或喜或怒或哀或樂,對此我們是否能夠做到得意之時不忘形,失意之時不失志,一切泰然處之?當代著名中醫劉力紅教授在總結清末民初大善人王風儀先生的思想後,認為在構成我們身體健康的要素裡面,身體只佔大約10%,心理活動佔20——30%,而心性方面卻佔到60%以上。王風儀先生還認為,諸心性裡面,“怨、恨、惱、怒、煩”是謂“五毒”,而其中“怨”是最壞的。“怨”傷脾胃,而脾胃對應五行中的土,在五臟中居中,主運化,由此“怨”很容易滋生出其他負面情緒,嚴重危害我們健康。

不僅如此,抱怨還能嚴重影響一個集體的正常運轉,抱怨的人總是把問題歸咎於他人或是客觀原因,即便這種歸咎看似有道理,而很少向內反省自己缺點,挖掘自身的潛力。美國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溫所著的《不抱怨的世界》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也印證了的我們古聖先賢的思想的普世而永久的價值。如果我們真正能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保持一顆平常心,既不刻意壓抑情緒,也不肆無忌憚地發洩,而是通過正確的途徑適當地疏解,那不僅有利於我們的健康,而且對於我們的修養,對於人際關係,對於我們的工作都大有裨益。

因此,我們要少生抱怨而常懷感恩,感謝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我們的學長給了我們知識,感謝我們的同事給了我們幫助和鼓勵,這樣才能向內營造平和的心境,向外營造和諧的環境。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衡量幸福的不是一把標尺,金錢、名利固然能給人帶來快感,但也往往使人“以妄為常……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從而損害身心健康,消磨意志,影響工作。當我們習慣於以這些單一的榮辱觀來思考生活時,則一切真諦被我們漠視的同時,也犧牲了我們的健康。“是非成敗轉頭空”是人類歷史的常態,也是人生際遇的常態,只有保持心的寧靜,用我們的心去感受親情,用我們的心去融入自然,用我們的心去享受祖先留給我們的燦爛文化,用我們的心去熱愛工作,用我們的心去感悟生活,以平常心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去接受結果,才是最深的幸福體驗,如《黃帝內經》所說:“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心靜下來才能排除雜念,心靜下來才能空靈高遠,心靜下來才能給心境騰出足夠的空間,去按受和容納更多有益的東西,心靜下來才能使我們的知覺敏銳,身輕體健。

?黃帝內經》曰“道者,智者行之,愚者佩之”。一位老中醫把“動腦、動體、不動心”做為健康的祕訣。不僅如此,不動心才能凝神,不動心才能用心,在此基礎上動腦動體才能增長知識,增長才幹,正所謂“虛其心而實其腹”。心的寧靜才能使我們真正鋪下身子來勤勤懇懇地學習工作,做到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消除不了內心的躁動而被俘虜於外界的喧囂,那隻能是“愚者佩之”,而流於浮誇或炫耀。

古人對心的寧靜十分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生活的幽靜,“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天宇的寂靜,“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是萬物的沉靜。古人對這一切的體悟,皆源於心的寧靜。

因為寧靜使人深思,靜能生慧,偉大的思想源於心的寧靜。

一個墜落的蘋果使牛頓悟到了萬有引力定律,沒有內心的平和如何能有這樣深邃的洞察?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固然是告訴我們在身處逆境之時要志存高遠,而沒有心的寧靜又豈能如此?有人說偉大思想的產生是因為資訊的匱乏,因為資訊的匱乏引發人深沉的思考。在海量資訊的今天,到處充滿了喧囂,保持心的寧靜尤顯可貴。《禮記·樂記》上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慾也”,讓我們有一分心澄如水的清高,留一點與世無爭的清淨,存一些純正無邪的天真,去思考去感悟我們的人生,去熱愛我們的大自然,去關愛我們的社會。

?黃帝內經》所強調的寧靜,是心法。

內經心得體會篇6

醫這種東西實在不能讓現在的年輕人感冒,但那是因為沒有靜下心來真正讀過——而沒有讀過這本書,真的是白白浪費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了!中國人和西方人比能勝在哪裡呢?經濟,政治,法律都不行,就連體質都比人差一大截;能勝過的就是前年集結的智慧而已!

關於陰陽節氣,向內觀止這樣的東西就如作者說的那樣,沒有人願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頭上!因為向內看麻煩,外面大千世界那麼好;想內看還會苦惱,不如活一日過一日快活。可是人如果不向內看就不瞭解自己,那就無法瞭解世界更不能為王!作者說身體比頭腦聰明,頭腦是有為而治,身體是無為而治,不做什麼能辦好事永遠比費很大力氣辦好事聰明!書裡甚至說到一些所謂性格上的缺陷也是由於身體問題所致。比如說一個人很懶,能坐著就不站著,總想睡覺,這好像是脾出了問題。一個人沒耐心,做事三分鐘熱血,是因為肝火太旺,相反磨磨蹭蹭猶豫不決的就是肝火太弱了!

可以肯定的是我現在是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沒有什麼大病,只是時不時會頭痛,肩膀痛,喉嚨痛,眼睛痛,行經腹痛等等,家中常備下火藥,消炎藥之類——每月固定開銷有兩項是藥品和護膚品!

看了《黃帝內經》後才知道目赤,咽痛是因為陰虛火旺;肩膀痛,頭痛,行經腹痛是氣血不調;大腿浮腫,脫髮是腎功能不太好~氣色發黃,眼睛乾澀是肝功能不太好——也就是說現在小毛病不斷的原因是心肝腎的功能不是很好,但是還沒到功能損壞的程度,要是有損壞就會有很多地方生病了!~小時候身體很差,經常生病,長期服用藥物,而大多數都是刺激腎臟的~因為生病而胃口很差,嚴重缺乏營養,導致身體虛弱,氣血養的也不足~從出生時就上了很大的火,眼周潰爛,幾次進出急救室,陰虛火旺,肝功能先天就不好~該生髮時沒生髮起來,該藏時沒藏住什麼,反而害了病,身體能調整成現在的樣子也已經不錯了啊~但是如果把亞健康的狀態保持下去,不要說保持青春了(要面貌年輕首先要身體年輕),5年之後身體肯定會有實質性的病變出來!~所以現在就是調養的時候了!先用兩年時間調養肯定能看到成效,再用三年調養就應能調養到健康狀態了,藏住精氣10年都不會生病的~

儘量不要吃西藥,西藥只能維持,價格也不便宜,雖然見效快,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要吃垃圾食品,吃的時候就是垃圾,吃進去更是垃圾,花錢找罪受。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一分錢不用花,就能有好身體,貴在堅持。

營養均衡的飲食其實也不需要花多錢,有營養的東西不一定是貴東西,而且主要在於搭配。

鍛鍊身體就更需要了,不用花錢,又樂在其中的事啊~

看了《黃帝內經》收穫頗豐嘛。

內經心得體會篇7

大半個月的時間,做事與修學總是提不起幹勁來找了堆藉口來安慰自己。也對,該是冬眠的時間了;呵呵。好在絞盡腦汁想想自己有何許收穫時,該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內經》吧;原文是皇帝與當時名醫和臣子談論時記載下的文字,古文初讀時不難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曉其意;閱到第六篇卻猶感古時聖人們學醫者不僅學術甚深也精通多門學術。

中國的文化用博大精深形容也不為過,光是簡單的一本1080個字《弟子規》就教育了世人一生的該遵循的德行;仲尼的《論語》更是深入淺出地向人們道出處於何地位何年齡該明瞭的事理;這次的《黃帝內經》才讓我真正體會到讀聖賢書是人生多有意義的享受啊。處於本能地我又開始質問自己,為什麼經典的文學我們從小從未接觸過呢?不讀聖賢書的現代人還會有什麼不敢做的麼?如同孔老夫子所言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常聽到家長和朋友談起現在的孩子太不好帶了,總是抱怨孩子們不聽話不知道好好學習,老是搗亂的;出於禮貌我不能直接地告訴他們是教育出了問題,家長和教師是要明白身教大於言教的道理;太多經典的教育全被世人遺忘了,他們不在願意遵循古聖先賢的理念,多可惜呀。如果今天是中國的__向人民提議要多讀中國文學,多學習古人們求學的精神;太平盛世就在當下。

內經心得體會篇8

?黃帝內經》很多篇章理都在講一些我們生活中的道理,寓治病於日常生活中,如《五常政大論》篇雲…..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太少之異耳……。這句經文的大致意思是西北寒涼的地方多脹病,東南方溫熱的地方多瘡瘍。脹病用下法可消,瘡瘍用汗法可愈,這是氣候和地理影響人體腠理開閉所致,天地陰陽的太過與不及所致。

具體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呢?還得從天人合一的觀點出發來理解。首先把人地球化,地球人化。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冬天井中的水是暖的,剛打出來的井水還冒熱氣,而冬天氣候寒涼,當然地表是涼的;夏天剛打出來的井水很涼,但夏天氣候炎熱。也就是說冬天地球的表面冷,地心熱,夏天地表熱,地心寒,放到中醫的整體觀裡可以表述為:冬天地球為表寒裡熱,夏天地球為表熱裡寒。把人地球化,東南方是不是氣候炎熱,西北方氣候寒涼,那麼東南方表熱裡必寒,西北方表寒裡必熱,根據天人合一,取類比像的原則來思考,生活在東南方氣候炎熱的人,腠理開洩,陽氣易外洩,容易形成一種外熱裡寒,內臟相對以虛寒為主;生活在西北方氣候寒冷地帶的人,腠理密閉,容易形成一種外寒裡熱的格局,內臟相對以裡熱為主;理說透了,法和方藥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內經雲: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真正理解了這句經文的含義,在東南方治療面板瘡瘍病,你應該是高手。作為廣東省中醫院的一名肛腸外科醫生,感悟了內經這句話的一點內涵後讓我在面板病的治療領域大獲豐收,真的。

經典的內涵很深,我深深的感悟到,只要你真正理解了哪怕是一句話,在某一類疾病的治療上,肯定會有很大的突破,比如只要你理解了《陰陽印象大論》篇雲:…..六經為川,腸胃為海…….,簡簡單單八個字,學中醫的我們都讀過,也許都能背出來,但並不代表理解了經文的含義。我也只是從中感悟到一些道理,並把他運用於臨床,在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中療效明顯提高,以後還有很多很多的路走,對我而言,也許中醫藥攻克腫瘤只是萬里長城才開始邁出了第一步,但我深信不疑,通過傳統的中醫藥、針、刺絡及灸療,腫瘤的治療效果應該上幾個臺階,有些患者治癒並非不可能,而不是處於目前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現狀。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六經是指太陽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陽明經(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少陽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太陰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少陰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厥陰經(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腸為手陽明大腸經,胃為足陽明胃經,腸胃均為陽明經;經雲:六經為川,腸胃為海,川為江河,海為大海,在自然界中,江河的水最後均匯入大海。那麼六經的病變可不可以通過一定的法,疏通經絡,把病變通過經絡引入腸胃之海排出體外呢?我想能,因為海納百川,上善若水。關鍵在於怎樣把六經的病變轉變為陽明經的病變,也就是說把六經的病變通過中藥或針刺或灸法或情志治療,通過經絡的內聯臟腑、外絡四肢百骸引入腸胃之海,從而排出體外。

?黃帝內經》被奉為中醫學的經典,為歷朝歷代中醫學大家奉為準繩,說內心話,目前我們談中醫,離創新還太遠,首先應該面對現實,好好的繼承,在學習經典的過程中,來不得天馬行空,來不得半點馬虎,更來不得“大躍進”。而臨床上,很多人批評中醫不科學,《黃帝內經》不科學,其實很多人根本都沒讀完過內經,更別說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核心,更談不上繼承和創新了。《黃帝內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書的作者是誰,有過很多爭論,我們暫時擱置爭議,看《五執行大論》篇黃帝與歧伯的對話,帝曰:地之下為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讀到這句經文,我的內心為之一震,幾千年前的作者岐伯競能看到地球在大氣中,是大氣托起來的,我坦誠,我看不到地球在大氣中,我只知道地球在我的腳下(地為人之下)。

標籤:心得體會 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