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發之戀讀後感6篇

很多人都習慣通過寫讀後感來記錄自己閱讀書籍的感受,及時寫好一篇讀後感,是可以讓我們記錄下自己的感受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發之戀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發之戀讀後感6篇

發之戀讀後感篇1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一部非常偏愛的小說,張愛玲的愛情故事基本都很蒼涼,除了這部。在《傾城之戀》裡,從腐舊的家庭走出來的流蘇,實在是相當厲害的人物,有決斷,有口才。張愛玲很偏愛這個角色,給了她一個圓滿的結局,有時候我們寫小說,看小說往往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時的我們多了一份憐憫在裡面,張愛玲可能也是如此吧。張愛玲所寫的人生就是與對的人和錯的人的相逢。

白流蘇出生在舊時大戶人家,她的婚姻是包辦的,她只能被動接受這段婚姻,嫁給了一個富商唐一元少爺,他遊手好閒,嗜賭成性,甚至還有家暴,於是她忍無可忍提出離婚。在那個封建年代離婚怎麼可能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啊,周遭的壓力,家裡的冷嘲熱諷,排擠到最後的自我放棄,流蘇都忍下來了,他勇敢的捍衛自己,為自己爭取人生,逃離魔爪。

離婚之後的白流蘇回到白公館,流蘇被兄嫂哄騙沒了積蓄,兄嫂們開始露出真面目,惡語相向,流蘇去找母親求助,母親不肯當她的救命稻草,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流蘇明白了家裡沒有她的容身之地。流蘇的前夫後來死了,家裡人還要求她為前夫守節,流蘇拒絕在當傀儡。流蘇要求再嫁,家裡人當她是一個笑話。流蘇明白了只要靠自己才能活下去。

範柳原的出現,改變了流蘇的命運。他倆相識於一場舞會,流蘇的美麗,溫柔吸引著範柳原。範柳原邀請流蘇跳舞,流蘇沒有拒絕。範柳原請徐太太幫忙邀請流蘇去香港見範柳原,流蘇同意了。可是流蘇到了香港發現範柳原只是一個周旋於女性的鑽石王老五,流蘇不想只是作為他的一個女伴,於是默默的回了上海。兩人在心理上勢均力敵,互不示弱。

流蘇不是一個膚淺的人,她有思想,她知道她想要幹什麼,懂得分寸,很有智慧。於是第二次範柳原再次邀請她時用了乞來港三個字,足以證明她在範柳原心中的地位不可估量。這不僅僅是文字上的示弱,在心理上的示弱和重視也表現了以後。

張愛玲心目中的女性是獨立的,成熟的,不依靠別人的,懂得為自己爭取幸福的。不管是舊時代還是新時代,女性都有獨立,自立,為自己而活才是一個新青年。

發之戀讀後感篇2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是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反覆吟詠的一句話,它不僅表達了張愛玲最高的愛情理想 ,也是所有女人對愛情的最高憧憬。

是啊,無論什麼樣的女人,最後都是期望結婚的。因為只有婚姻能代表這個男人是真的愛自己,它是男人對一個女人最高的承諾。

電影讓人感動的地方也正是在這裡。範柳原終究是娶了白流蘇啊!不管他一開始有幾分真心,不管這中間他用了多少玩女人的慣常伎倆,不管他們來來回回持續了多久的"拉鋸戰",試探了多少對方的真情假意......但最終他是娶了她呀,是當著外人對她說了句:不,她不是白小姐,她是範太太.....就為了這句活,流蘇淚如雨下,因為她已經等得太久太久了。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顛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

我相信是戰爭成全了流蘇,成全了範柳原的真心,經歷過生死的人會不一樣,是生死將範柳原從一個風流公子變成了一個能安下心來居家過日子的男人。

如果我是流蘇,不知道我會不會要感謝這場戰爭,或許會吧......這樣說好像很不人道,但在那流離失所的亂世裡,我會只想和所愛的人做一對平凡的夫妻。

記得以前看《天若有情》裡王琪和方以安討論位置問題。方以安說:一個人的位置應該是在對方心裡。王琪聽了,笑笑說:那是因為你還年輕,一個人只有在他家裡有了位置,才說明在他心裡有了位置。

娶了白流蘇的範柳原才是讓人感動的範柳原,否則也只不過是和所有的男歡女愛一樣玩了一場曖昧的遊戲,縱然使人傾心,卻不會讓人感動......

不管是什麼成全了他們的愛情,最終他們是走到了一起。不想去感嘆戰爭的殘酷,不想去感嘆女人的悲哀,只想為他們說一句:真好。"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真好.....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了《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悲劇的結尾。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比悲劇更像悲劇。

發之戀讀後感篇3

“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被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柳原說的這番話,原來是他們愛情的讖言。多驕傲的人啊,非得要等到文明被毀掉,什麼都完了的時候,才肯透露出自己對對方的愛。

白流蘇,一個結過婚,卻未得到真正的愛的窮遺老的女兒;範柳原,一個人人傾慕,卻也未得到真愛的富家庶出子。兩個內心孤單得要死的人,遇到了一起,自然會產生別樣的情愫,然而雖然他們內心孤獨,卻要裝得很驕傲,這是他們武裝自己的方式。他們就像是兩隻刺蝟,拔了刺,又害怕受傷;不拔刺,又永遠無法真正的靠近。所以他們就只有這樣若即若離著,生怕自己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流蘇,太想太想結婚,她急切需要經濟的保障,她所有的本事是應付人的本事,她深諳自己應該保持怎樣的狀態來使柳原對她保持不滅的興趣,她有著她的矜持,她有著她最美的姿勢——低頭,而當她低下頭的.時候,心卻高昂著。柳原也是個固執的孩子,他明明愛流蘇,卻不敢真正的大聲說出來,最多在無法壓抑的時候,望著窗外的白月亮,在電話中低訴,我愛你,同時乞求流蘇的愛,何其卑微。所以流蘇以為這是個夢,想必柳原也願意流蘇把這當成是夢,所以當白天到來的時候,他們一如既往的保持著自己驕傲的姿態。

流蘇要回上海,以此表明她的矜持和高貴,柳原卻也不強留,因為他拿穩了她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去。兩個人,誰也不肯退一步,在不是百分百確定對方是真愛自己的時候之前,他們絕不讓自己吃半點虧,可天知道,愛情這樣的東西,你不付出,又怎麼聽得到回聲。只是一個秋天,流蘇覺得自己老了兩年,自尊、愛情和家庭使她不堪重負,她哭了,發現有些東西忍無可忍。在細雨迷濛的碼頭,柳原說:”你就是醫我的藥瓶。”她紅了臉。這樣的別離讓兩個人都有著無法承受的思量,在那個夜晚,柳原在流蘇的房間看月亮,更想看透的是流蘇的心。終究還是他們還是在那樣的夜晚,昏昏的吻到另一個世界。

柳原要去英國,流蘇決定在香港等他,在一幢由她主宰的房子裡等待她的愛人,她用一週的愛情下了賭注,流蘇骨子裡好賭。然而,戰爭的炮火卻響起,在生命都受到威脅的時刻,她束手無策,她的本事可以對付人,但是對付不了戰爭,她只是一個軟弱的很的女人。在她最軟弱的時候,柳原出現了,回到了所愛的女人的身邊,他要保護她,在槍林彈雨中,他們彼此才發現,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們對於彼此透明的很,彼此瞭解彼此的每一點想法,一個本是自私的男子,一個本事自私的女人,然而終究是遇上了這樣的對方,使得自己不得不放下假惺惺的防備,用真心握住彼此。

殘酷的戰爭成就了流蘇和柳原美滿的愛情,這樣的想法是流蘇的,也是張愛玲的,驕傲的人其實不是流蘇和柳原,而是張愛玲自己,創作出這樣的小說,本身就只要張愛玲可以做到,只有她才是如此的驕傲。在我看來,張愛玲最經典的照片,就是那張穿著旗袍,微微叉腰,昂著頭的那張黑白照片。那樣的姿態是完完全全屬於張愛玲一個人的姿態。驕傲和孤獨相互映襯,一種曠世而孤立的感覺。小說中的流蘇和柳原,是驕傲的擺弄著愛情,然而,他們的這樣的虛張聲勢的驕傲,卻更讓我感覺到他們內心的不安和卑微,因為覺得自己的卑微,而不甘於卑微,所以裝作很驕傲,直到遇見一個正真對的人,才卸下了防備。張愛玲又何嘗不是?一個驕傲的才女愛上一個多情的男人,最後自己卻弄得傷痕累累。晚年的張愛玲,遠居異國,過著近乎隱居的生活,最後孤獨的安靜的離開我們。她的一生,沒有經歷她筆下那樣美麗的愛情,她所苦苦追尋的美麗的愛情只能停留在筆墨之間,在她的文字裡,她給自己營造了最美的愛的世界。流蘇的愛情可以說是張愛玲自己所期盼的吧,只是流蘇成為了張愛玲的理想,她自己的愛情沒有的得到成全,那些傾國傾城的人都是傳奇,不是自己的事兒。

我想,這樣的傾城之戀也絕對不是我的事兒,我遇不到,也擔當不起,今天是5.12週年祭,回想去年的今天,那樣的災難,有沒有鍛造一段傾城之戀呢?但是試想,無論是誰,也不願花這樣的代價來成全一段愛情。

文盡於此,而意味無窮。《傾城之戀》,我喜愛的小說,我喜愛的張愛玲,卻是我承擔不起的愛情。

發之戀讀後感篇4

認識張愛玲是一個偶然,但看到她照片的那一剎那,便立刻被她獨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她的文字和她的身世,都一樣令人心疼。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民國女子,卻在上海這個繁華的城市譜寫了一曲曲蒼涼的歌,至今仍記得她的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蚤子。”邂逅張愛玲,邂逅一場如夢繁華。

翻開《傾城之戀》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照片,張愛玲(1920~1995)。這只是一張小小的黑白照,卻依然掩蓋不了照片上女子的光芒。她有姣好的容顏,微卷的短髮,一襲旗袍襯托出她的高雅。她的眼睛向上張望著,我懂得她的寂寞和悲涼。愛玲寫小說,寫別人的故事,可以輕易左右故事裡人物的命運,唯獨不能把握她自己的。這便是身為作家的她的悲哀吧,在很多小說裡都能看到她自己的影子,也看到她生命的結局。人生就是一本開啟的書,我們在其中,永遠無法預知結局。

比起《金鎖記》的無盡黑暗,《花凋》的淒涼,《傾城之戀》可以說是愛玲的小說中結局較為圓滿的一篇了。但張愛玲生命中的傾城之戀,依舊給我們留下無邊的悲涼。小說集《傳奇》出版時,扉頁上印了一段畫龍點睛的話:書名叫傳奇,目的是在傳奇裡面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裡面尋找傳奇。張愛玲本身的身世和經歷都堪稱是一場傳奇。她出生名門,祖母是李鴻章之女,但她的童年卻是黑暗的。這也是她愛上胡蘭成的原因。因為相知,所以懂得,他懂得她家族高貴背景下的悲哀,懂得她的寂寞,她也只願意抓住眼前的一切,其他的長遠之事不願多想。而《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背景和她又是如此的相似。

同生在沒落的家族,流蘇是家裡最小的女兒,是白家的六小姐。她與第一個丈夫離婚後,輾轉七八年一直沒有再嫁,在家中被幾個哥哥逼迫,早就在白家沒有地位。正是這樣一個弱女子,卻不甘於人生就此平凡,毅然和徐太太到香港去接受命運的安排。這一次賭,流蘇明白,若輸了,名聲掃地,若贏了,可以就此出盡心中的抑鬱。香港戰火紛飛,愛情之花在戰火中盛開。流蘇和柳原在被炮轟塌的牆邊緊緊相擁。“別的她不知道,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香港的陷落成全了這段“傾城之戀”,胡琴伊伊啞啞道著說不盡的蒼涼故事。

流蘇是勇敢的女子,敢於為自己的人生博弈。正如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簡·愛,她矮小、不美,但她追求平等,最終找到自己的幸福。在舞臺前看她們演繹人生的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為自己而戰?很多人都平平庸庸過了一輩子,抱怨自己命不好,其實根本原因是出在沒有拼搏的膽量。

七堇年在《塵曲》中寫道:“我們仍需共生命的慷慨與繁華相愛,即使歲月以刻薄與荒蕪相欺。”是花,總要燦爛地開一回。不要畏懼前方的困難,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拼搏,讓生命之花更加絢爛。邂逅張愛玲,邂逅一場繁華。

發之戀讀後感篇5

?傾城之戀》敘述的是一個寄居在孃家的離婚女人,白流蘇,遇上了一個原本是介紹給她七妹的男人——範柳原。範柳原對流蘇有一點點愛意,但這點愛不足以讓玩世不恭的他承擔起婚姻的責任。而流蘇恰恰卻只要一紙婚契 。她知道愛情不能天長地久,而婚姻能提供給她生存所必需的一切!她只是想生存,生存的好一點而已!在纏綿的情話營造的虛幻的氣氛中,展開的確是一場無聲的戰爭,就像故事所處的大背景——太平洋戰爭!他們各自設立了精妙的陷阱,期待著獲獵對方,卻都不能如意,流蘇滿懷著惆悵回到上海,以退為進,期盼著範柳原能妥協,能給她一份尊嚴,去生存!

然而,一個秋天,流蘇已經老了兩年———她可經不起老。於是範柳原的一個電報又把他牽回了香港。滿懷著無奈何失敗的心情,流蘇已甘心於情婦的身份……

戰爭成全了白流蘇,使她得到了範太太的身份。而範柳原卻不再和她鬧著玩了,他把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在一般人眼裡是張愛玲擅長寫悲劇小說裡難得的喜劇,但在我看來,《傾城之戀》是徹頭徹尾的大悲劇———傾城之悲哀!她從人的劣根性與道德觀的殘缺揭示了這個徹底的大悲劇。城之將傾,國將不國,一個封建的離過婚的女人的生存又要建立在一個不想締結婚姻的自私男人的不長久的愛情裡,一切的一切危如累卵,可竟還有人羨慕,視流蘇為榜樣。悲哀的年代!悲哀的城池!悲哀的男人和女人!

張愛玲筆下的雙城,在地理上,是流蘇和柳原來來去去的那兩座城:上海與香港。白流蘇的兩城之間的歷程反映出心境的起伏。上海是流蘇家人的所在地,代表著一傳統守舊、充滿壓力的世界;香港則是一個冒險的新國度,代表著所謂的現代文明,是白流蘇打算放手一搏的賭局。

雙城,在心理上,又是流蘇和柳原心中各自構築的城。柳原的城建築在對自由無拘愛情的渴求上;流蘇的城卻是建築在所謂的經濟利益上,她需要一紙婚契作為保障。最初,內心一樣孤獨的範柳原只想戀愛,他需要一個紅顏知己;白流蘇想結婚,需要一個體面的丈夫,好讓她出淨胸中一口惡氣。兩個人於是展開了一場愛情攻防戰。範柳原想攻破上海女人白流蘇期待婚姻的心城,而白流蘇則想攻破範柳原只要愛情的心城,一對現實中的自私男女,於是這場心戰就顯得旗鼓相當精彩萬分。而對他們的愛情攻防戰而言,太平洋戰爭是一個轉折點。

發之戀讀後感篇6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開篇介紹範柳原的身世的時候,最後一句寫得相當毒辣,說他年紀輕輕受了挫折,就往放浪的一條路上走,嫖賭吃著,樣樣都來,獨獨無意於家庭幸福。這話如同紅樓夢裡面的判詞,我心想張愛玲定會按照著這種浪子模式去寫範柳原。果真,一語成讖。範君作為英國歸僑,自然是太太小姐們眼中的標準夫婿了,他身邊鶯鶯燕燕環繞不絕,勾心鬥角,各顯神通,大大熱鬧過一番。儘管美女如雲,環肥燕瘦範柳原依舊是瀟灑走一回。直到他遇到一個具有中國式嬌羞如玉,低眉溫柔的白流蘇。

範柳原遇到白流蘇,一開始就知道她不堪的境遇,離過婚又死了前夫,在孃家無處容身走投無路下必須得找一個像他這樣的鑽石王老五綁一張長期飯票。儘管他知道她心裡精刮的算盤,卻從她的躕踟跟無奈中看到了自已無所適從的孤寂。所以,範柳原說:“你……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範柳原的身世相當畸零,我想這一刻他是看到了她的心吧,像猛然間看到自己一樣,在厚厚的鏡子面前,有同樣的銳利面具,脆弱的矛盾的掙扎的無解的心,這是他自己,他知道這是他自己。

白流蘇是這樣看待範柳原的,與她單獨在一起時這樣穩重,偏偏人前放肆,人後又是正人君子模樣,這般心思,連她也摸不透。其實不是白流蘇摸不透,而是她低估了範柳原愛一個人的程度,與我們所有人一樣被張愛玲的判詞給蒙了眼。範柳原更渴望白流蘇在精神層面同他站在一個高度上,而不僅僅是為了經濟上的安全或者肉體上的滿足。所以他向她說道:“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他嘴裡這麼說著,心裡早已絕望了,然而他還是固執地,哀懇似的說著:“我要你懂得我!”

從這裡開始,我不管張愛玲的筆鋒有多荒涼,言詞多冷清;不管白流蘇是為了經濟安全才接近範柳原,還是柳原喜歡白流蘇只是為了精神慰籍;不管有多少的勾心鬥角精明算計,無論怎樣的逢場作戲裝模作樣,在愛情的世界無非是你退我進,誰先動心誰先死罷了。至少這一刻,哪怕只有一絲一毫我相信了範柳原內心的顫抖,相信他在電話裡說“我愛你”的真誠,相信他說:“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可是我偏要說:”我永遠跟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的篤定。

因此我相信他們是真正的棋逢對手,見招拆招。我相信他能看穿她的輪廓親吻她的奮勇,原諒她曾經的無恥,跟這些無法啟齒的卑賤!

標籤:讀後感 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