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蜂讀後感20字7篇

人們能夠在讀完一些文字後仔細撰寫一篇讀後感,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強化同學們對書上內容的分析,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蜂讀後感20字7篇,供大家參考。

蜂讀後感20字7篇

蜂讀後感20字篇1

今年暑假,我從爸爸的書櫃裡找到了一本書,書的封面已經只是一層牛皮紙,老舊得已經泛黃並且皺皺的。我翻開封面,看到第一頁寫著“心靈雞湯”,我心想:“心靈雞湯?好有趣的名字!以前聽過,但沒看過,到底是什麼呢?”於是我就坐在椅子上慢慢欣賞起這本書了。

看了前幾篇後,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感人,寫的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卻有著毫無矯飾的樸素率真之美。其中有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故事,現在我想給大家。

這個故事的名字是《愛是所有回憶》,在題目的下方還有一串小字:痛苦會消失,唯有真愛永留心中。故事說的是芭比·布羅斯坦的父親和她談話時,總是會先說一句:“我今天告訴過你我有多麼愛你嗎?”芭比·布羅斯坦能感受到父親對她深深的愛。然而父親到了82歲,已有了撒手而去的心理準備,布羅斯坦也想讓父親早日脫離病痛的折磨。她和父親緊握彼此的手,,笑著告別,眼裡卻忍不住淚水,她對父親說:“爸,等你走後,我希望能接到你保平安的訊息。”父親笑她迷信,但布羅斯坦是真心的。父親走後,布羅斯坦天天祈禱能在夢裡見到父親,但仍是音訊全無。有一天晚上布羅斯坦躲在黑黑的屋子裡等著師傅來幫她按摩,突然看到母親的臉——母親在患病前充滿慈愛的豐潤臉龐!仍然是一頭白髮,臉上依然是慈祥的笑容,布羅斯坦說:“媽,晚年的那場病讓您受苦了。”母親將頭側到一邊,給了布羅斯坦一個美麗的微笑,然後清楚的說:“不過,愛是我所以的回憶。”然後就消失了。布羅斯坦忽然清醒,她明白,雖然一直沒有父親的音訊,但一定會有一天,父親會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再說一次:“我今天告訴過你我有多麼愛你嗎?”

這個故事寫出來布羅斯坦和父母之間的那種愛,父母雖然已經逝去,但是真愛永遠留在心中。

?心靈雞湯》這本書很感人,真的推薦大家去看,知道生活中的大愛,瞭解社會中的大愛無疆!

蜂讀後感20字篇2

開啟《海底兩萬裡》這本書,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採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我感嘆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鬱,卻又知識淵博。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與大黑鯊拼搏,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裡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於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後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籲,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穫。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蜂讀後感20字篇3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遊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曆險、大人國曆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麼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麼會飛。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隨同一艘船出海,後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故事。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從心裡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後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若我以後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早已經一命嗚呼了呢。

作者遊經的地方,每一處都有人熱情地接待他,而且他們的交談也很投機。每一頁都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和他對人性的很多看法,我非常贊同。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存在那麼多的邪惡呢?看了第四部分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要搶劫、偷盜、欺騙、偽造、撒謊……難道這些不能排除嗎?難道真的不能像慧嘶馬一樣嗎?中國是一個具有傳統美德的國家,假如生活多一些像慧嘶馬一樣的人,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和諧、美好、幸福。

美德是從現在培養起來的。讓我們培養美德、發揚美德吧。讓中國的美德更加在中國大地上傳播!

蜂讀後感20字篇4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名著,令我感觸頗深,它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保爾·柯察金出身於貧苦家庭,父親死得早,小時候的保爾嫉惡如仇;敢想敢做,但因報復神父被開除。十月革命爆發後,保爾受朱赫來的影響,參加革命軍。在部隊,保爾當了騎兵,驍勇善戰,戰鬥之餘常常讀革命、勵志小說。為了給城市供應木材,保爾去環境十分惡劣,危險的地方伐木,雖環境惡劣,但保爾完成了任務。保爾忘我為黨工作,積勞成疾,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仍未放棄,開始文學創作。從此,保爾拿起了新的革命武器——寫作。並且他的小說大受讚揚。

人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保爾·柯察金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為了革命成功,付出了自己健康的代價。眼睛失明加上癱瘓,這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可他卻沒有從此萎靡不振,而是毅然拿起了筆,自己慢慢摸索,堅持寫作。在他的小說裡,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可貴。讀著,讀著,我不禁熱淚盈眶,我為保爾的命運惋惜,但更被保爾堅韌的毅力所感動。此時此刻,保爾·柯察金那飽經風霜而又堅毅的臉龐彷彿就在我眼前。在他面前,我口中所謂的、經歷的“困難”已經算不了什麼。

保爾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僅僅是他的堅韌不拔,還有他的嫉惡如仇,不畏豪強和敢於挑戰權威。當保爾聽到高年級知識與聖經內容相矛盾後,冒著被責罰的危險向神父提問,還在無故遭打罵後敢於反抗.這種敢於質疑的精神太值得我學習。

巴爾扎克說過:“挫折是塊磨刀石”。這句話用在保爾﹒柯察金身上再合適不過。保爾是一名英雄,他用自己堅韌的毅力戰勝了苦難,同時也出現了至今仍廣泛傳頌的勵志名言:人最寶貴的師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終前,他就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生活本身是精彩的。但有的人自甘墮落,只是作繭自縛,一生畏畏縮縮;而聰明的人,就會奮發圖強,最終品嚐到枯木逢春、苦盡甘來的喜悅。

蜂讀後感20字篇5

漫長的暑假假期結束了,又來到了一年的九月份開學季,九月份的輕風,像一個神奇的丹青妙手,潑墨出一幀多彩的圖畫。每年一到九月份開學季,學生們期待的《開學第一課》也隨之而來,《開學第一課》這個大型公益節目是央視訊道專門為中國小生們設計的,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對全國孩子們進行科普教育。而今年的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與往年的有所不同,今年是黨的一百歲生日,節目通過“雲課堂”方式和各地中國小生共上一堂課,生動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開學第一課》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為主題,為我們講述了在這個夏天,一群追逐夢想,奮力拼搏的年輕人,實現自己理想的同時,為祖國爭得了榮譽的故事,因為有中華兒女英雄的不斷崛起與付出,用生命詮釋愛國,如今的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和平年代裡,由於祖國的不斷強大,國家與世界各國的聯絡更加密切,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把握時代的主題,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為祖國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在實現自身理想的同時關心和捍衛祖國的命運,好好繼承和發揚勇於拼搏、愛國的精神,增強自身愛國的責任感。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清楚的知道,現在的我們還處於在學生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理想目標,不斷為這個理想而奮鬥前進,在學校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以實際行動去證明,作為學生也能為祖國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回報社會、回報祖國,讓我們為理想共同點亮未來。

蜂讀後感20字篇6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的浪花沖刷走了許許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詩卻如磐石般沉澱在中華兒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收集了唐詩中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每每誦讀,都加深了我對詩歌、對古人、對歷史的感悟。

讀詩要有三品,品色、品溫、品韻。讀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我們一起先看顏色:綠的酒,紅的火爐,黑的天,白的雪,四種顏色呈現在眼前,能說不美嗎?再看溫度:酒本來是冷的,卻被火爐加熱了,雖說天快下雪,卻讓人感到一股暖意。最後看韻律:新酒上的泡沫像綠色的小螞蟻,小火爐上的火苗也在跳動,靜中有動,整首詩彷彿有了生命。

唐詩的美還在於它的精。現代文章、詩歌的篇幅較長,文字比較華麗、飽滿。古詩則不同,雖然大都只有二十多字,可是字字珠璣,所以讀詩要細。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好詩,“潛入夜”“細無聲”六個字讓人感覺到春雨的君子風格,同時也感受到詩人的儒者風範。

為什麼這麼精簡的文字卻能深入人心呢?那是因為古人的詩也是源於生活,讀詩也就是讀生活,詩裡有人生、有道理。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惜時;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進取;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相思;有“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壯別;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的重逢;有“江流石不轉,遺恨失東吳”的惋惜……

唐詩的美無以言表,它不是簡單的文字,它是讀詩人的心跳與呼吸,也是讀詩人行走的步伐。

蜂讀後感20字篇7

去年暑假,讀了一遍《論語》,當時對一些諸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類的好理解的句子做了背誦。對於一些不好理解的句子,一知半解的就過去了。

宋朝宰相趙普研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所以學《論語》對學習及做事很有幫助,我就找出書架上的《論語》書開始了第二次閱讀。

起初,我認為《論語》不是整篇的文章,連貫性不強,比較零散,不便於記憶,有些句子不能理解,故運用起來也不能自如。這第二次閱讀,感到有了新的理解,《論語》中的句子聽起來很深奧,但仔細一想,他講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學習上的基本的道理,孔子及其弟子說的話,多是從其自身出發,很接地氣,符合實際。

比如對於“孝”的論述,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比如,對於治學的論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有對於誠信的論述,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等,都是說的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讀《論語》,要多從自身實際出發進行比照、思考、理解。學《論語》可治國,我沒有考慮那麼高,我覺得更適合來觀照自己,幫助自己修身養性。

?論語》已經兩千多年了,但讀起來,感到他離我們並不遙遠,他說的就是當下。讀著讀著,就覺得書中說的許多道理就是當今社會做事的準則,書中說的就是身邊的某某人。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能近取譬”“切問而近思”,多讀幾遍,多想想,反思身邊的人和事,就會字理通順,學有所得。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