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知行杯讀後感8篇

大家在寫讀後感時一定要分清層次主理,寫讀後感是沒有太多侷限性的,讀後感類似於議論文的一種,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知行杯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知行杯讀後感8篇

知行杯讀後感篇1

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算半個!而我獨獨偏愛王陽明!

也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知道王陽明,只記得王陽明在我的想象中,是個聖人般的存在!漸漸地開始痴迷於他!過去了解王陽明,多是通過百度直接搜尋,對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很是著迷,不過那時候僅僅只是知皮毛而已!

度陰山寫的《知行合一王陽明》一經面世,做為後知後覺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買了下來!想從書中為自己啟發奮鬥之路!

王陽明的整個人生其實跟正常人都一樣,有高潮,也有低谷,甚至他的低谷差點要了他的命!但是他卻迎風破浪,最終苦盡甘來,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學說:心學,並且影響力達到海外!

從書中,我看到王陽明從小高遠的志向:成為聖人!並且一生都為之奮鬥,從小熟讀道儒佛三家經典,儲備了足夠的知識功底;積極出世,拿下科舉,進入朝堂,為自己創造平臺,以一顆善念兼濟天下;為官一方,都能盡職盡責,造福百姓。即使深陷牢獄,發配荒蠻,都沒有徹底磨滅他心中的志向,敢於把磨難當成磨刀石,在磨難中成就自己!

“心學”,這顆中國思想史上最炫彩奪目的明星,橫空出世!

成功不是偶然的,自己若想成功,自身的成長很重要!平時的學習積累,夯實了自己的基礎,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夠迸發出火花,不然即使再多的機遇,都是枉然!

志存高遠,加強學習,積累自己,抓住平臺,一步步堅實地前進,熱愛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成功終有可能!

知行杯讀後感篇2

王陽明是誰?百度一查不要緊,在歷史上王陽明實在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國藩、蔣介石是他的鐵桿粉絲,都受了王陽明心學的影響。從其哲學思想、政績、軍功、文學、書法等幾個方面看稱千古聖人一點不足奇。

於是我馬上粗讀了一點《傳習錄》,從中領略了心學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從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與生俱來!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媽呀,這些以前我怎麼不知道!這麼厲害的王陽明,怎麼會在我50多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還妄稱是讀書人,丟人啊。很想了解王陽明這個人,得知度陰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正是最適合瞭解王陽明的,為了省錢,在網上聽了一遍。很感興趣還不過癮,於是就到書店又買來紙質書看,其中內容完全顛覆我的認知了。

這本書用淺顯、有趣的語言,講述了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一生,並把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作了重點介紹,從龍場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階段,層層深入把王陽明心學展現在我們面前。在聽讀的過程中,我始終有個感覺: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就是要喚醒人們心中被私慾矇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斷是非善惡、指導做人做事,從而讓人生更有意義。

當今社會雖然有了巨大的科技進步,物質豐富金錢萬能。但是人的靈魂卻出了問題,道德滑坡,人與人之間除了金錢關係外其他正常的倫理道德嚴重缺失。物慾橫流、假貨橫行、為了個人私慾損公肥私坑蒙拐騙,人們的良知被矇蔽了。當我讀完《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內心波瀾起伏,我的良知在哪裡?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裡,可是遇到社會中各種扭曲現象,我的心中同樣會不平、不靜、不忿、不服。我能感覺自己的良知,但卻很少用良知指導做事的行動。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陽明提出“事上練”,“知行合一”讓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夠的,必須“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謂“致良知”。當下,我們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經無心靜下來喚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說“知行合一”了。因此,就是要全黨全國人民“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讀了《知行合一王陽明》,我終於明白了《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麼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麼意思了,同時,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體,“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也許,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達到王陽明留給世上的最後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復何言”的境界吧。

知行杯讀後感篇3

剛開始拿到《知行合一》這本書時,我還在擔心這種傳記讀起來會非常乏味,後來發現這本書運用淺顯、有趣的語言講述了王陽明輝煌傳奇的一生,我漸漸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勵志的書,當你事業和生活跌落低谷時,讀讀王陽明的故事你就會不再感嘆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針,當你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時候,看看《知行合一》,你會找到心靈上的支撐。

此書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寫王陽明傳奇一身的故事。無論學術還是事功,王陽明都已成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王陽明雖然是一介文官,卻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寧王叛亂……王先生都是在朝廷無計可施的時候,用了極少的兵力在極短時間內平定內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王陽明立了這樣的奇功,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獎賞和加封。對於這樣不公的際遇,他從未抱怨一句,更沒有因此消沉。這正是心學的力量,是王陽明的大德:只堅持自己心中認為對的事情,其他的與我無關。

讀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陽明神奇莫測的智慧,來源於他的心學思想和躬行踐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陽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嘗過牢獄之災,也體驗過權力之巔。這一切鑄就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精髓,他的心學思想被譽為是王侯將相的必讀經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龍場驛時,那裡荒僻蟲蛇眾多、瘴氣橫行,他在這樣艱苦流放時期沉靜苦思後,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沒有能力改變外部環境的,只能適應環境。這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

我第一次對心學有了認知:“心即理”。他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傾聽內心,樹立起強大的主體意識。王陽明融三家之長,卻歸宗於儒家,提出振聾發聵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強調內聖外王,將心性之學轉化為卓越的事功。企業文化即是“人心”的經營。“心即理”啟迪我們:人的精神力量是偉大的“致良知”意味著將核心價值向外推廣,這一思想對形成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熱愛崗位,作為碼頭的一員,我要用辛勤勞動追求夢想,以實際行動為碼頭髮展添磚加瓦。

知行杯讀後感篇4

王陽明,大明帝國時期誕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學家,而在當時以朱熹理學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體現出王陽明的艱辛以及心學發展受到的阻礙程度。

剛上大一時,接觸到馬哲的唯物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我偶然看到這本書時,卻也被王陽明的心學所打動,被王陽明的“致良知”說服,同時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國的王陽明,也曾受理學的影響,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當他對著一堆竹子去格的時候,卻什麼都格不出,於是他對理學的權威提出了質疑。他曾研究過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門,但都沒有成功實現,於是才有了後來的龍場悟道,才有了其心學的橫空出世。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弟子大增,為其心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他在仕途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朱熹主張去心外格物,而王陽明則認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現在所做的事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而已。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仕途就變得光明起來,南贛剿匪以及平定寧王都是他心學的運用。我認為在他的心學中有心理學的應用,似乎他的心學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而王陽明則解釋為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陽明提倡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但其在剿匪時卻因為士兵剿匪時士氣不高,當眾砍殺了幾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眾生平等,那他又為何以別人的生命來換取其他人的前進,這無疑違背了他提出的觀點。不過王陽明也說自己在運用戰術的時候是違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後的講學過程中從沒有提過這些戰術的運用。

王陽明的心學看似與理學背道而馳;但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人的心可以分為性與情,但朱熹理學卻硬要將“情”從心中分割,而要去尋找外物來填補心中的空洞。王陽明心學則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為了這個控制的度。

天地間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則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汙穢:對名與利的嚮往,私慾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聽從良知發出的命令。而我個人也認為,生活在現在的時代裡,除了名與利,除了自己的私慾外,還有什麼會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即使會有心懷天下的人的出現,但畢竟我們大多數都為普通人,這些無疑成為了我們所能追求的目標。我們所應該做的是如何使這些追求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這份才能呢,坐上了這個位置又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在這個位置上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違背良知的情況下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為,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比如當我們渴了,我們就會去喝水,當我們餓了,我們就會去吃飯等等。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在受到心的指導,光明自己的良知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這本書,其實對自己也有很大的觸動。以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並且會鑽牛角尖,會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如果王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對我說: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慾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慾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說:不可固執自己的成見,要敢於改變自己,敢於提出質疑,敢於付諸行動。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託不起一個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難不怕,怕的是苦難到來時將自己打倒,未爬起來就先認輸。

知行杯讀後感篇5

在這個日益浮華,物慾橫流的年代裡,我們的內心有太多的困惑與迷惘,讓我們看不清前進的方向,而當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或許應該收拾心情,靜下心來,認真讀一讀王陽明。

?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的封面上映著一個長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懨懨的樣子,讓人想不通:這個人到底做了什麼偉大的事情,又建立了怎樣的思想,竟然贏得了後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評價?

帶著這個問題,我一頭扎進了書中。

其實,王陽明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在於“龍場悟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心學體系,並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於後來的江西剿匪與平定寧王叛亂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為後世樹立了一個事功與思想並重的聖人典範。所以,瞭解陽明先生的學說,對現代人實現內心的安寧有莫大的好處。

用“知行合一”武裝起來的王陽明,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歷盡劫難、矢志報國的寬闊胸襟。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時候,正是劉瑾當權的時代,飛揚跋扈的“九千歲”自然不能讓這個正直文人屈服,於是他遭人記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殺之苦。在顛沛流離中,王陽明竟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心學體系。公元1516年,王陽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寧王朱宸濠叛亂,他果斷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將這場天大的禍事消弭於無形,但當他九月份抵達杭州獻俘的時候,卻因宦官讒言,平亂功勞被無情褫奪,還險些被再次投入大牢。這些,他都沒記在心上,連後來朝廷敕封給他一個有名無實的“新建伯”的爵位卻沒有鐵券和俸祿的事都沒放心上。他一直以國家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為輕,56歲還帶病上戰場,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嘆息。王陽明寬闊的胸襟值得後世的我們反思。

二、閱遍繁華,波瀾不驚的強大內心

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個字上,其中的“知”解釋為良知,王陽明是在說: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觸動,就必須行動起來了解它,參悟它,解決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說,正是由於建立了這種堅毅卻又淡薄的獨特個性,才讓王陽明閱遍繁華而寵辱不驚。後來,浙江大學竺可楨老校長把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闡發為了“只知是非,不顧利害”的“求是”精神,陽明先生又是功勞不小。

讀王陽明,瞭解他的心學體系,會讓我們的良知--我們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們都應該向陽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也會讓我們受益不小,行有餘力,再開始《傳習錄》的學習。

知行杯讀後感篇6

梁啟超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其中曾國藩被稱作半個聖人。孔子自不必說,王陽明究竟是何方神聖,讓後世的曾國藩、孫中山等都視為精神導師。在好奇心和對“知行合一”這一神祕內涵的驅動下,決定讀讀這本經典——《知行合一王陽明》。

為什麼悟道的是王陽明

王陽明天資聰慧,四歲前就熟讀詩書,立志做聖賢。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殘酷的現實頻頻打臉,經歷了牢獄之災後,被放逐到偏僻的龍場驛站,竟然淡然了許多,開始潛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終身理想,不斷的追問人生的價值,這是人生的驅動力。

老王這前半生雖然很想做聖賢,可是不知道從何做起。兜兜轉轉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軍事、修仙等等。對於當下推崇的程朱理學,所謂的格物致知,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只能自己鑽研悟道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杯讀後感篇7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是北宋張橫渠說的,這些事是明朝王陽明做的。王陽明龍場悟“道”,開創“心學”,提出“知行合一”,終生“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幹部的養成之道。

幹部須在心上淨,方安得心,方能“靜亦定,動亦定”。事事從心中良知而為,不他慮,事事可諧而良知日顯。不忘初心,不負初心,勿他顧。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須有“心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的覺悟,必須有“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認識。堅持用武裝幹部頭腦,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心淨無雜念,心靜無雜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為民,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

幹部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歷事才能練心,在事上磨練,內心才會擁有強大力量,個人才能真正成長。為官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幹部尤其年輕幹部應爭取更多磨練機會,將脫貧攻堅、招商引資、專案拆遷、專案建設、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工作一線作為煉爐,磨練心智,提高能力,理論認知與實踐水平齊頭並進,做知行合一優秀幹部。

幹部須在苦中成,方站得穩,方能“勞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飢,然後自然會避痛,禦寒,果腹,”這便是知行合一。幹部須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和“紅軍精神”,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始終保持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不怕苦累,站穩腳跟,不斷前行,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崗位上艱苦奮鬥,永不言棄,做攻堅克難拔尖幹部。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幹部須永葆為民之心,與民同樂亦與民同憂,初心不改、矢志奮鬥,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知行杯讀後感篇8

以前讀書均是關於工作方面的內容,但都不能堅持閱讀。近期受公司讀書匯影響,以及同事推薦王陽明“心學”讀物,因此帶著嚮往和好奇借閱了《知行合一王陽明》。

當開啟封面內頁,對上面的內容感到茫然,因為自己對王陽明的確瞭解得少。也正因為如此,心中充滿了閱讀的興趣......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五歲才開口說話;幼年聰穎好學,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暈厥;青年流浪遊學;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蠻荒之地頑強活著;後剿匪蕩寇、平朱宸濠之亂等,半生講學傳播心學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盡頭。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的形成,是通過他的學習和“事上練”不斷積累而成,比如小時候“格”竹子;青年時期騎馬嚇退蒙古人,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觀請教高人整夜未歸;流放中的苦難經歷等。才能在一個機緣合適的時間、地點出現有名的“龍場悟道”,對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點,“良知”才是重點,且要“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講做事發乎於心,每個人都有良知,做事要無愧於人、無愧於心,跟隨良知的指引,是王陽明心學所說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慾”,真正的“煉心”。

試問用“知(良知)行合一”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能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但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和認同感後,便會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嘗試去做,努力去做!

當整個社會趨同“知行合一”並“事上練”時,我們的全民素質、社會風氣是否會變得更好呢?

這本書還不能說拜讀完成,但至少從我的角度來講閱讀一本好書,可以洗滌一個人的靈魂認知。雖然做不到以“聖人”的要求標準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穫一二並運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標籤:讀後感 知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