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知行讀後感8篇

小夥伴們能夠在讀完一些文字後主動起草一篇讀後感,很多人在寫讀後感的時候不知道怎麼開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知行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知行讀後感8篇

知行讀後感篇1

一、“龍場悟道”

拿起《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我看到了王陽明那堅毅、嚴峻、從容、彷彿能化解一切困難的臉。但現實中誰也不能做到“化解一切困難”,哪怕是創辦心學、弟子滿天下、文武雙全的一代聖賢——王陽明,也會在回想到自己悲慘過去的時候無奈地搖搖頭,既而欣慰地笑笑。因為那艱難的處境,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又加深了自己的思想。

王陽明幼時即表現出自己的特別:他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研究四書五經,去考取功名,贏來榮華富貴。他潛心研究自己的愛好,道家、佛家的思想和如何佈置戰場等非正經的愛好。他立志成為聖賢,卻迫於身邊人的要求,開始學習去考取功名。他凡事講求隨良知,未受冤大臣申清白,卻把自己也搭了進去。

龍場乃荒涼之地。這裡居住的多為不開化的土著,這裡有的也只是一大片原始叢林,連房屋也沒有。王陽明沒有被這惡劣的環境打倒,他開墾荒地,修建房屋,每天要靠自己辛勤的勞動來維持生計。房屋後的叢林中帶有虎熊等野獸出沒,王陽明險些喪命。當地的土著十分排斥外來之人,他們動不動就向王陽明示威,可王陽明只是對他們友好地笑一笑。

有一天晚上,王陽明獨自躺在床上,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前半生那不幸的遭遇及落魄的處境,他又看看窗外那艱苦的環境,想到自己受到的對待,不禁嘆了一口氣,心裡有些悲愴、滄桑之感。他閉上眼——在青少年時期他曾有那麼多愛好,可每樣都不夠深入,不夠精緻,現在也沒有什麼成就,可為什麼,自己不後悔呢?他心中有個答案驚人地蹦了出來:要隨良知!他恍然大悟,一下子坐了起來,這種信念塞滿他的胸膛,他的心莫名地堅定了,慢慢思考良知與實踐之間的關係……

那一夜,他突然開悟了,把自己所想的邊邊角角整合為一門新的學說——心學。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心學,是幫王陽明開啟輝煌人生的一把鑰匙!

二、“何為心學”

前面對於王陽明如何建立心學說了那麼多,那到底何為心學呢?

心學從本質上來講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意思為當你為難時,不要猶豫,要嚴格遵從自己的良知,做自己的良知所指引的事,不要被其它的事情矇蔽自己的良知。而“行”主要側重於實踐。意思是當你在對某些事情猶豫再三,困惑不前時,可以自己動手實踐,得到鍛鍊;這個“行”也有不做書呆子只苦讀書,要在事上鍛鍊的意思。

以上為心學的實質。那麼,心學是否是一個完全創新、不受世俗 絆的學說呢?其實不然,當時的中國上下都信奉聖人朱熹的學說,早期的王陽明也不例外。但當他在實踐朱熹學說中“格物致知”這一理論時,他卻發現了漏洞——如何“格物致知”成為聖人?這一點在書中說的並不明確。於是,經過他多年的潛心研究,他把從朱熹學說得到的觀點與自己的格調融為一體形成了心學。可以說,王陽明建立的心學是源於朱熹學說,又高於朱熹學說的。

三、“心學的力量”

既然在前面說了“心學是開啟王陽明輝煌人生的一把鑰匙”,那麼,王陽明到底又怎樣的輝煌人生呢?他一生取得成就雖不算多,但每一次勝利都宛如一件奇蹟。

他在受到貴人相助後立的一件重大意義功勞是:剿匪。他要去的地方環境十分險惡,民心渙散,民風惡劣,常有土匪出現。在王陽明來此地之前已有數批官員來此鎮壓,可都無成效,因此遭到了當地匪幫的輕視。他們對王陽明的看法亦是如此。

而王陽明是真正做到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頒佈法令,查明奸細,又捉出土匪。但他明白,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他給自己下的任務是徹底清除土匪,改變這裡的民風。

王陽明不久後拉開了這場剿匪大戰的序幕。他派兵直接襲擊勢力較弱的土匪,直搗他們的老巢。對於實力較強的,他則充分利用自己心學的優勢,想敵人所想,沒過多久就用自己的心計擊敗了敵人。可是,他也並不把心思全放在軍事上,他也在不斷提煉並昇華自己的心學,並把心學的精華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身邊每一個人。於是,每天他的狀態便是一邊給弟子們講課,又一邊聽士兵報道戰況,然後微微一笑做決定再接著講課。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個月。終於有一天戰況已定,而他的課也講完了。他起身而走,又提醒自己不看路邊的人員傷亡以免自己被內疚壓得喘不動氣。雖然,這已是他能力發揮的最大化程度,可還是有無法避免的人員傷亡,尤其是無辜普通老百姓,這讓他無法釋懷。

之前提到王陽明的每一次勝利都相當於一場奇蹟,那麼這次剿匪之戰奇蹟在哪裡呢?首先是人員傷亡少。之前派去的官員用的士兵比王陽明用的多好幾倍,卻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而王陽明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心學去了解對方,沒有直接硬碰硬。其次是花費少。在王陽明之前的官員,每次剿匪的軍費不是幾十萬就是幾百萬,給國家的財政帶來了一定的威脅。而王陽明只用了最基本的軍費,其餘的沒有多花一分。這也是小小地拯救了當時國庫空虛的明政府一把。

知行讀後感篇2

用幾天的時間讀完了度陰山先生著的《知行合一》,收穫頗豐,對王陽明的生平經歷有了更深的瞭解,對心學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當然,要收穫更多,是需要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去實踐,按王陽明的說法,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致良知。

先梳理下王陽明先生的人生經歷。王陽明出生在貴族家庭,浙江餘姚人,是王羲之的後代,父親王華是狀元,家族基因無疑是了不起的。

少年時王陽明表現出聰明過人的神童特質,還有他擁有心無旁騖的專注精神,以及遇到困難挫折堅決不拋棄不放棄的頑強勇氣,他很小就立志要做聖人,這樣的發願讓所有人驚訝,被人取笑、不理解也好,遇到各種外在的內在的挫折也罷,他始終堅持,終成一代大師,是偉大心學的締造者,既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又是書法家、軍事家、教育家,集大成於一身,在有明一代,受到萬人頂禮膜拜,敬仰愛戴。

他的人生經歷可分成幾段來看。

20歲之前,是他知識的積累準備階段,是見山是山的階段,在這個時間段,他興趣廣泛,對儒家學說、軍事、騎射、書法、棋類、甚至道家養生等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且有很深的造詣。這個階段值得提起的幾件事,一個是他說話說得晚,4-5歲還不會講話,直到有個道士建議改個名字王守仁後,才開口講話;二是他十七歲結婚婚禮當天,他竟然外出與一個道士聊天忘了時間錯過了迎娶新娘。

21歲至34歲,是他心學建立的階段,是否定之否定階段,是見山不是山的階段,21歲,他通過鄉試中了舉人,對朱熹格物致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竟然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睡覺,終於病倒,甚至產生了幻覺,通過這次經歷,他對朱熹的理學產生了疑問,對心學有了初步的思考。28歲,通過會試,進入中央部門當了個小官,接下來幾年,他又對佛學、道家學說的一些理論進行了思考,終認為這二者非真正的道,有個傳播非常廣的故事,一個得道高僧坐禪3年了,王陽明問他是否想念母親,和尚從入定中回神,滿臉淚回家去了。王陽明志向高遠,對於仕途上的發展並不太感興趣,朱厚照上臺後,34歲的王陽明因為一次上書事件,得罪了大太監劉瑾,被髮配到貴州龍場,也正是因為這次遭遇的歷練,才造就了心學的產生。

35歲至58歲,是他實踐心學的階段,是他的學術昇華階段,是見山還是山的階段。在未開化的貴州龍場地區,王陽明用他堅忍不拔的氣魄,用他博大寬廣的胸懷,還有精深淵博的學識,在當地一步步站穩腳跟,他用心學來教化當地民眾,逐漸聲名遠揚,38歲時,由於劉瑾倒臺,王陽明得以迴歸京城。王陽明的人生巔峰在6年後到來,也就是他44歲的時候,經王瓊的推薦,他赴江西、福建剿匪,王陽明大展才華,從未在戰場上實踐過的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軍事上的天賦,化解人心、虛實結合、各個擊破,他用最小的成本換來了戰爭的勝利,被土匪佔領過區域的百姓自此視王陽明為神明。1519年,寧王朱宸濠造反,王陽明在沒有皇帝旨意的情況下,在沒有後備力量支撐的情況下,用35天時間將朱宸濠活捉,這又是一項軍事上的奇蹟,按照王陽明自己的說法,做這件事,是知行合一,是良知告訴他,即使沒有命令,也必須要做這件事,不然生靈塗炭,遭殃的是江西的老百姓。1521年,朱厚熜即位,對王陽明有過一段時間的賞識,加封王陽明為新建伯,世襲,次年,父親王華去世,王陽明回鄉守制,1526年,54歲的他辭官,開始在家鄉講學。1528年,身體極度衰弱的王陽明被再次授予重任,赴廣西剿匪,雖然他所到之處,仍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神話延續,不過,他的身體越來越差,越來越差,按照現代醫學,他應該換上了肺癌,最終,1529年1月9日,他在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餘縣境內)舟中病逝。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關於心學,書中也用了大篇幅做解讀,甚至用了很多淺顯的比喻,比如說,用太陽和烏雲的關係比喻良知和物慾的關係,用冶煉黃金純度來比喻修行的過程等等,又與佛家道家和朱子的理學作了些對比,讓讀者在比較中領會不同,從而對心學有更深入的認識。

有幾個關鍵詞。

一是格物致知。朱子理學也講格物致知,但王陽明說,格物致知不用向外求,內心就有良知,文中已吃烤鴨為例,解釋了王陽明心學與朱熹理學格物致知的不同,若理學家來格烤鴨,那會研究鴨子怎麼做,什麼樣的鴨子最適合靠,放什麼調料最合適,哪塊肉最好吃等等,理學家最後可能也會成為美食家,成為飼養專家,成為頂級廚師,高度再拔高點,就是要吃好的烤鴨不容易,要很多步驟,要花很多心思,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而心學家不同,吃烤鴨,吃完了就完了,自由而灑脫。

二是知行合一。我們心裡就有良知,比如看見一個小孩從高樓墜下,我們的第一個念頭是去接住,而高樓掉下一個冰箱,我們第一個念頭是趕緊跑,強盜也有良知,因為你叫他強盜他不高興,這就是良知。心學講知行合一,更加強調的是行動,有了良知不夠,要去實踐它,就像王陽明自己所做的事,他覺得對的事,即使沒有旨意,他也會去做,做善事,做良心的事。

三是存天理去人慾,理學家也提存天理去人慾,對人性產生了很多的禁錮,心學也講存天理去人慾,是從修行上來講的,對人慾的解釋也人性化,清晰化,人要吃飯,要結婚,要生孩子,這些是本能的欲求,是不能去掉的,在基本的欲求之外,還要貪戀的,那是物慾,是私慾,就要剋制,怎麼存天理去人慾,王陽明的做法,一是善護念,有好的念頭留住,壞的念頭摒棄,二是知行合一,要行動,並拿這一點和佛教做了對比。

四是致良知,王陽明提出致良知,是他心學成熟的標誌,是心學的靈魂,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內心最深處(或是佛家說的本體)都有成為聖人的基因,只是被現實的很多物慾矇蔽了,就像烏雲遮蓋了太陽,太陽的光芒還是存在,烏雲飄走了,陽光還會普照大地,但物慾太多了,烏雲就可能很深很厚,很難重現天日。要崇尚心學,實踐心學,要做的就是致良知。

五是王陽明晚年提出的心學四句偈,“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去善去惡是格物”。也是對自己心學的一個總結,說到四句偈就讓我想起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慢慢領會吧,還有王陽明彌留之際,說的八個字,也讓人很感動:“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我又想起了弘一法師圓寂前提的四個字:“悲欣交集”。讓人感懷!

知行讀後感篇3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謀其政,一個人的職業道德體現了這個人的本身的修養,你的工作狀態體現了你的整體素質。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貴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許會碰到一些難題,完全可以通過“致良知”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事上練”,趨榮避恥,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使知榮知辱內化為一種生活方式。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養薰陶~

如《中庸》所言: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不然機會真的來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嗎?所以,別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時間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書中,其實我還挺喜歡第七章,講了王陽明的心學命運,側重於心學對眾門徒的人生影響,及心學左派的源流,對中國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導作用,心學對日本的影響力更是巨大,體現在軍事,經濟管理上,影響了若干人等,再次讚歎了王陽明心學令人驚異的神奇力量。

正確的世界觀,就要取消我們和外物的對立。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外物,讓外物按照它們自己的規律去發展。和別人鬧矛盾了,誤會解開就行,不用耿耿於懷,遵循規律,因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對立起來,它主導了你的情緒,你不能控制情緒,自然會被情緒所控制,採取“前攝行為”,反過來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牽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發生了什麼矛盾的話,只要誤會解釋清楚就好了,千萬別太執著,退一步海闊天空,前幾天跟閨密承認了一個錯誤,我說我做了一件我覺得對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卻說,開玩笑,就這點小事能影響到我們的關係。那一刻我懵了,看來這幾年的感情真不是蓋的,哈哈,其實我一直沒有她大方,正因為良知所發出來的“意”,指引我去及時承認了這個錯誤,我看重我們之間的友誼,為善去惡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誠了,自然會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銘記於心,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體。所以朋友的相處之道,還是需要不斷地事上練,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鬥爭才去承認錯誤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嗯真正的友誼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值得天長地久的。

知行讀後感篇4

梁啟超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其中曾國藩被稱作半個聖人。孔子自不必說,王陽明究竟是何方神聖,讓後世的曾國藩、孫中山等都視為精神導師。在好奇心和對“知行合一”這一神祕內涵的驅動下,決定讀讀這本經典——《知行合一王陽明》。

為什麼悟道的是王陽明

王陽明天資聰慧,四歲前就熟讀詩書,立志做聖賢。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殘酷的現實頻頻打臉,經歷了牢獄之災後,被放逐到偏僻的龍場驛站,竟然淡然了許多,開始潛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終身理想,不斷的追問人生的價值,這是人生的驅動力。

老王這前半生雖然很想做聖賢,可是不知道從何做起。兜兜轉轉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軍事、修仙等等。對於當下推崇的程朱理學,所謂的格物致知,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只能自己鑽研悟道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讀後感篇5

剛開始拿到《知行合一》這本書時,我還在擔心這種傳記讀起來會非常乏味,後來發現這本書運用淺顯、有趣的語言講述了王陽明輝煌傳奇的一生,我漸漸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勵志的書,當你事業和生活跌落低谷時,讀讀王陽明的故事你就會不再感嘆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針,當你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時候,看看《知行合一》,你會找到心靈上的支撐。

此書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寫王陽明傳奇一身的故事。無論學術還是事功,王陽明都已成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王陽明雖然是一介文官,卻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寧王叛亂……王先生都是在朝廷無計可施的時候,用了極少的兵力在極短時間內平定內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王陽明立了這樣的奇功,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獎賞和加封。對於這樣不公的際遇,他從未抱怨一句,更沒有因此消沉。這正是心學的力量,是王陽明的大德:只堅持自己心中認為對的事情,其他的與我無關。

讀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陽明神奇莫測的智慧,來源於他的心學思想和躬行踐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陽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嘗過牢獄之災,也體驗過權力之巔。這一切鑄就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精髓,他的心學思想被譽為是王侯將相的必讀經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龍場驛時,那裡荒僻蟲蛇眾多、瘴氣橫行,他在這樣艱苦流放時期沉靜苦思後,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沒有能力改變外部環境的,只能適應環境。這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

我第一次對心學有了認知:“心即理”。他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傾聽內心,樹立起強大的主體意識。王陽明融三家之長,卻歸宗於儒家,提出振聾發聵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強調內聖外王,將心性之學轉化為卓越的事功。企業文化即是“人心”的經營。“心即理”啟迪我們:人的精神力量是偉大的“致良知”意味著將核心價值向外推廣,這一思想對形成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熱愛崗位,作為碼頭的一員,我要用辛勤勞動追求夢想,以實際行動為碼頭髮展添磚加瓦。

知行讀後感篇6

知行這個詞早在明武宗正德三年就提出來了,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的知就是自己腦子中的知識,行是實踐。而知行合一就是把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

知行在當代社會幾乎是無處不在,上到大企業的老闆,下到普通電工都在運用著自己腦子中的知識去實踐,去摸索。而只靠動動嘴,動動手就財運滾滾的人也只是鳳毛麟角。就算是騙子也要去創新騙人的手段。

公元前208年的紙上談兵的故事,在中國早已是家喻戶曉。它講述的是趙國趙奢的兒子趙括帶兵打仗卻只按兵書辦事不去變通從而兵敗的故事。這故事很直接的告訴了我們知行結合在一起是有多麼的重要,只有嘴上的空談是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的。就像人們在當時改良蒸汽機一樣,如果只是去談論他的改良方法而不去解決它在實際生產當中的問題,也就沒有後來的瓦特和改變世介面貌的工業革命。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廢寢忘食發明永動機,花了十年時間,最終沒有成功。因為“永動機”根本不可能存在,這種假設本身就違背了物理學上的質量守恆定律,因此單獨從發明永動機的目的而言,這是無意義的。

焦耳的作為一個科學家,知識的淵博遠遠高於常人但她在決定做這項研究是卻犯了糊塗,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最後無功而返。小孩子必定是燙了手才知道火是熱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過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過石頭才知道石頭是硬的等等。這一切都是在“行”的驅使下獲得的感受,只有“知”讓他們知道,火不能去碰,冰不能常握,糖不能多吃,石頭不能硬碰。知行結合為一體,你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其實知行合一,其實是一種處事的態度,不要還沒做就開始在自己頭腦中虛構,而要一邊做,一邊總結,最終讓自己一步步強大起來。

知行讀後感篇7

建工學院工管1402班 楊慧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王陽明,大明帝國時期誕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學家,而在當時以朱熹理學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體現出王陽明的艱辛以及心學發展受到的阻礙程度。

剛上大一時,接觸到馬哲的唯物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我偶然看到這本書時,卻也被王陽明的心學所打動,被王陽明的“致良知”說服,同時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國的王陽明,也曾受理學的影響,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當他對著一堆竹子去格的時候,卻什麼都格不出,於是他對理學的權威提出了質疑。他曾研究過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門,但都沒有成功實現,於是才有了後來的龍場悟道,才有了其心學的橫空出世。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弟子大增,為其心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他在仕途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朱熹主張去心外格物,而王陽明則認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現在所做的事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而已。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仕途就變得光明起來,南贛剿匪以及平定寧王都是他心學的運用。我認為在他的心學中有心理學的應用,似乎他的心學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而王陽明則解釋為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陽明提倡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但其在剿匪時卻因為士兵剿匪時士氣不高,當眾砍殺了幾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眾生平等,那他又為何以別人的生命來換取其他人的前進,這無疑違背了他提出的觀點。不過王陽明也說自己在運用戰術的時候是違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後的講學過程中從沒有提過這些戰術的運用。

王陽明的心學看似與理學背道而馳;但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人的心可以分為性與情,但朱熹理學卻硬要將“情”從心中分割,而要去尋找外物來填補心中的空洞。王陽明心學則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為了這個控制的度。

天地間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則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汙穢:對名與利的嚮往,私慾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聽從良知發出的命令。而我個人也認為,生活在現在的時代裡,除了名與利,除了自己的私慾外,還有什麼會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即使會有心懷天下的人的出現,但畢竟我們大多數都為普通人,這些無疑成為了我們所能追求的目標。我們所應該做的是如何使這些追求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這份才能呢,坐上了這個位置又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在這個位置上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違背良知的情況下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為,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比如當我們渴了,我們就會去喝水,當我們餓了,我們就會去吃飯等等。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在受到心的指導,光明自己的良知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這本書,其實對自己也有很大的觸動。以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並且會鑽牛角尖,會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如果王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對我說: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慾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慾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說:不可固執自己的成見,要敢於改變自己,敢於提出質疑,敢於付諸行動。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託不起一個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難不怕,怕的是苦難到來時將自己打倒,未爬起來就先認輸。

知行讀後感篇8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是北宋張橫渠說的,這些事是明朝王陽明做的。王陽明龍場悟“道”,開創“心學”,提出“知行合一”,終生“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幹部的養成之道。

幹部須在心上淨,方安得心,方能“靜亦定,動亦定”。事事從心中良知而為,不他慮,事事可諧而良知日顯。不忘初心,不負初心,勿他顧。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須有“心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的覺悟,必須有“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認識。堅持用武裝幹部頭腦,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心淨無雜念,心靜無雜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為民,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

幹部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歷事才能練心,在事上磨練,內心才會擁有強大力量,個人才能真正成長。為官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幹部尤其年輕幹部應爭取更多磨練機會,將脫貧攻堅、招商引資、專案拆遷、專案建設、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工作一線作為煉爐,磨練心智,提高能力,理論認知與實踐水平齊頭並進,做知行合一優秀幹部。

幹部須在苦中成,方站得穩,方能“勞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飢,然後自然會避痛,禦寒,果腹,”這便是知行合一。幹部須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和“紅軍精神”,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始終保持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不怕苦累,站穩腳跟,不斷前行,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崗位上艱苦奮鬥,永不言棄,做攻堅克難拔尖幹部。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幹部須永葆為民之心,與民同樂亦與民同憂,初心不改、矢志奮鬥,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