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最新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三篇

讀書除了可以昇華自我,還能夠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素質,那麼你有想過為你喜歡的書寫一篇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2最新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2022最新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三篇

2022最新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

其實在初高中的歷史習題上已經多次接觸過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了,那時候看見過很多能夠引起我共鳴的話。我很欣賞斯塔夫裡阿諾斯的有些觀點,獨特新穎而又犀利準確。於是利用這個暑假在家裡大致閱讀了一下這整本書,但是有些失落的是,是在網路上閱讀的。我一直覺得,這種厚重的著作應該是捧一本書在手細細閱讀的,這樣才能靜下心來感受書頁之間凝聚的思想,而不該是對著冰冷冷的螢幕和各類透著的浮華和虛假的廣告。

“世界史不僅僅是世界各地區史的總和,若將其分割再分割,就會改變其性質,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學成份,便不再成其為水,而成了氫和氧。”這是斯塔夫裡阿諾斯所著的《全球通史》引言中引用傑弗裡?巴勒克拉夫的一句話。這也揭示了這部被譽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的作品的本質,作者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把視野放在對人類歷史事件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上,反映了局部和整體的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作品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部分,從時間上來講述人類的歷史,而不是像以前的一些世界歷史著作一樣從各個地區講述然後整合,那樣的歷史是分裂的,不能讓人觀其全貌。該書從人類的初步階段--食物的採集者--開始一直論述到二戰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相比,人類的歷史顯得如此短暫,但有顯得如此豐富,從公元前一萬年左右人類步入新石器時代至今的一萬兩千年中,人類以其特有的“智慧”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在新石器時代以前的幾百萬年裡,我們的祖先--原始的人類--為了生存與惡劣的大自然進行鬥爭,那時的人類只有原始的慾望,而自從人類步入文明社會以後,人類為生存的鬥爭轉為人類內部之間,人類作為地球的主導者的歷史遂而拉開了序幕。

主導人類歷史的根本是人的“慾望”,而文明的出現助長了這種慾望,慾望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是人類悲劇的根源;慾望導致了戰爭與征服,這個過程中同時也創造著人類文明,慾望是人的本質特徵,關於慾望的褒貶我們很難判定。人類歷史是一部戰爭史,至今我們無法否認這一點;人類都有和平和幸福的慾望,不幸的是歷史向我們展示的是另一幅畫境--戰爭和痛苦,這或許是人類自身的宿命,一方面滿懷希望、一方面希望又不斷破滅繼而陷入痛苦;然而,就是這種希望和痛苦的交織鑄造了燦爛的的人類文明和不朽的思想光輝,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為之驕傲的人類文明是從痛苦和不幸中壓榨出來的。

人類從歷史中一路走來,我們無法預知人類的最終命運,但站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至少可以回瞬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展望我們自己的未來。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在評價《全球通史》時曾說過:“《全球通史》給了我強烈的現實感:它是可以用來救治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由於陶醉於技術進步而產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機的一種思想武器;它有助於人們理解未來――包含各種可能性和選擇的未來。”

好的歷史著作除了能向人們展示各種歷史事件和人類的歷史文明,更應該讓人們能夠穿透歷史,看向未來,而《全球通史》無疑是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

2022最新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

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買下這兩本書《全球通史》的上下冊,原由有二,一者想進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當然以全球的角度來出發,這些恩怨無非是些雞毛蒜皮的內部矛盾,像鄰里的打雞罵狗。而事實上我們又身在其中,不能從過去跳出來,畢竟那些欺凌實實在在血淋淋地發生了。那是歷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卻;二者想看看美國曆史學家眼中的全球歷史,它們眼中的中國,國人,畢竟,教課書難免有一面之詞之嫌嗎。

迫不及待的開篇,盡然讓縈繞我腦中多年的異想天開找著一些“理論根據”,記來博今後一笑。由有學過一些電子、化學等相關的科學知識,像電流的流動,電子作為實在存在的物質在導體中流動形成電流,但電子的流動並沒有改變導體的物理化學特性。比如銀線連線金線有電流流過,金線並沒有得到銀線的電子而變成銀子,原因是原子核沒有被改變,但並不能否認金接受了銀的某些東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為一個生命單位,每天和外界發生著各種資訊(能量等)的交換,但你並沒有變成我,我也沒有變成你,但相對親近的人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這就是為什麼有“夫妻相”一說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麼人那些記憶的最小物質載體呢,它會不會飄蕩起來,形成“魂魄”.而這一記憶的物資載體會不會因為被活的生命體(人)交換而體現原生命的部分特徵。這樣說來,魂魄附體就不是一個迷信話題,而是一個科學課題。我們的五千年典籍中,這樣的記載何其多也。書中美國這位老先生講道:“電子、質子和中子相互結合形成各種原子,各種原子相互結合組成各種分子,各種分子在組成有機化程度不等的聚合體,其中有一類有機聚合體形成了生物。”

也就是說把人微觀了分,人無非是一堆有機聚合體,或說是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只不過是它們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塵埃”,如此應證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極限,在我看來,巨集觀世界外還有巨集觀,沒有盡頭,微觀世界內仍可微觀,無窮盡也。也就說,大永遠可以再大,小永遠可以無限的小,沒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遠是一個相對概念,不能絕對,大與小的比較只能在一個特定的空間時間範圍內進行。這樣的理論的其中一個推論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們的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還有宇宙,總有一個地方也會形成有機聚合體而又生物。微觀世界的人的記憶的載體(一個比中子、質子更小的粒子)由於科技的發展而被捕獲,一夜之間大學畢業完全不是夢想。抓一兩個魂魄粒子解密其附著的資訊成為可能。物資是永恆的、也是守恆的,總有一種粒子攜帶一種不同層面的特徵展現,把人看成一粒子時,展現出人的特性,並不是細胞,然每一細胞又有自己的特徵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現在基因技術說明基因是你區別他人的最小單位,而總有更小的粒子去決定有這樣的基因表現。一直微觀下去,我怕會出現人和石頭或水的組成的最小單元體是相同的結論,我輩還是不做討論為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歡,“人類通過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變自身的基因去適應環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論,沒有基因的改變,人類應該還時有機聚合體或生物,正是系列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的基因的改變,才會有進化(如果人類進化是真的話),不會有由基因改變而由有機聚合體逐步進化成人時,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變了,因為環境從沒有停止改變過,而且正是由於人類的破壞,環境的改變的更加劇烈。這也成為我們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們人類並不是生命形式的終極,而應是生命形式的一個階段。具體在哪個階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許有一天的研究會發現,人類生命體只是更高生命體的載體也說不定。

歷史學家對文化的論述太精闢了“人化的環境被稱為文化”。一切由人類而改變體現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圖騰、記錄的文字、載歌載舞無不體現著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學中文化為上層建築的論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確切。

2022最新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

《全球通史》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問世3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不斷再版,不僅為英語國家讀者所喜歡,而且還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在全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通史類作品。

這部書包含了人類的起源、文明的嬗變,有帝國的更迭、宗教的擴散;有對歐亞大陸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運的巨集觀思考,也有對著名歷史事件的詳細介紹;有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的辨證評價,也有對世界愈加兩極分化的人道關懷對人類歷史上諸多災難的淵源——社會變革總是滯後於技術改革——的憂慮與警示。

這本書之所以可以享譽世界,還在於它是“全球史觀”的`代表作,是迄今為止全球史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其實在西方,早在啟蒙時代就有人試圖以全球視野來闡釋歷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說,我們自己這一代人是西方主導的歷史觀中成長的,我們也生活在一個西方主導的世界裡。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經濟和文化霸權的時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這後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結束了這種霸權,世界地圖上歐洲殖民帝國的消失就證明了這一點。地圖上許多地方的名字和顏色都發生了劇烈變動,從而顯示出20世紀中葉湧現出來的這個新世界。

我們漸漸不情願地認識到,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傳統的西方導向的歷史觀是落後於時代潮流並有誤導性的。為了理解變化了的情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視角。儘管伴隨著種種精神求索的陣痛,世界卻已經完成了其從舊到新的轉變。

新世界需要新史學。20世紀60年代的後殖民世界使一種新的全球歷史成為必需,作為讀者,作為一箇中國人,在看到這部《世界通史》時受到了一種震撼,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國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審視整個世界從古至今的每一幅過往的畫面。是呀,人類總是要向前看的,不能總在打破一種桎梏而進入另一種桎梏,而是要超越這些桎梏,上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之上。

感謝作者,也許一部書的價值不在於他在學術上取得如何大的成就而是在於他也許會影響某個讀者的生活態度,進而可能影響讀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