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合集

歷史就是一張繁複的漁網,看似紛繁複雜,但只要抓住任何一個網眼,便可以拎起整張漁網。那麼關於《萬曆十五年》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合集,以供參考。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合集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傑克·倫敦被稱為“現實主義文學之父”。美國人把他尊崇為“無產階級文學之父”。

他出身於勞動人民中,為人民寫作,為人民請命,儘管他存在始終無法解決的世界觀矛盾,但這就是他,這也是他作為一個英雄的缺憾。但無論如何,傑克都為歷史添加了光輝的一筆。他的故事永遠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啊!不錯,你可能毀了我的事業和我的寫作。我是天生必須走現實主義道路的,可是資產階級精神和現實主義是敵對的。資產階級全是膽小鬼。他們害怕生活。而你呢,卻千方百計地要我也害怕生活。你希望把我也弄得循規蹈矩。你希望把我塞進一個兩英尺寬、四英尺長的生活的框裡,在那裡,生活裡的種種價值全是架空,虛偽而庸俗的。資產階級的教養和文化是建築在庸俗的基礎上的—我得承認,庸俗得無以復加。我剛才說過,你希望把我弄得循規蹈矩,用你的階級理想,階級價值和階級偏見來把我改造為你們階級的一員。”這是馬丁發自內心的獨白,也是作者當時內心的寫照,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資產階級社會的腐朽和黑暗,當時的資產階級社會壟斷了一切,因此它是迫害群眾的。當時的資產階級者大多是庸俗的、自私的和虛偽的。

作者有意把馬丁刻畫成一個極端個人主義者,人們都認為作者是在為個人主義作辯護,而恰恰相反的是,作者寫這本書正是為了抨擊個人主義,他深知自己被個人主義的病毒不斷侵蝕,而他卻無法控制自己,馬丁最後的結局也是作者的寫照。

馬丁是一個青年水手,他身體壯實、長相出眾,在工人階級很受歡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阿瑟,並且對阿瑟的妹妹蘿絲一見鍾情。她也被馬丁強健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所吸引。

他是工人階級出身,而蘿絲是富有的資產階級,馬丁為了配得上蘿絲,開始每天讀書。人們都認為他在浪費時間,勸他去找份工作。後來,他與蘿絲私定終身,蘿絲也勸他去找份工作,但他始終不聽。

因為一場誤會,馬丁被記者說成是一個社會主義者,這使身邊的人都疏遠他。但好運降臨,他之前賣不出去的書現在都被刊出來了,他成了當紅作家。以前疏遠的人都來討好他,蘿絲也願意與他重修舊情。使他不明白的是——“我還是那個馬丁,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寫作品,並且還讀給部分人聽過,但那時他們都勸我找份工作,如今我可沒有變,我還是那個馬丁,但為什麼他們的態度變了?”

馬丁終於想通了,人們看中的不是馬丁這個人或他的作品,而是他成名後身上所附帶的錢和名譽。認識到這一點後,馬丁開始對整個世界失望,他的思想變得空洞,整個人都變得頹廢。最終,他投身於海洋的懷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的思想在開疆拓土時要格外小心,有時看得太明白,反而害了自己,該糊塗是就得糊塗。在探索思想的道路上,應以思想的價值為目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對社會和個人是有益的。思想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都是思想的載體,當思想超負荷時,就會毀了載體。馬丁就是這樣毀了自己。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齊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又是一個長假,最後又拿起了讀了一半的《萬曆十五年》,重新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曆皇帝。曾有人感嘆道:“歷史竟然能夠這麼寫!”是的,在讀本書時,我也有同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描述歷史,而是生動的分析歷史。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譯到英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讀到所在,我想本書說到的末端小結也許正是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結證。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於為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就應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最後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於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以前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最後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他最後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構成了鮮明的比較,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為的,戚繼光發明的戰法確實令人驚歎,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明了各兵種協同作戰,並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必須的應用,但是他們哪裡知道,西方國家已經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著,作者將眼光放在1587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利用萬曆皇帝朱翊鈞、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這六個人物分別代表著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行政首腦、官僚階層、模範官員、軍事將領、思想界的翹楚,通過對他們的描述和點評,側面描繪出明王朝的衰敗。文中六個人物都試圖有所突破和改變,但被制度所禁錮著的他們,只能成為制度的犧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

黃仁宇以“大歷史觀”而聞名於世,在《萬曆十五年》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他認為以道德為標準來評判歷史有失它的合理性,於是他另闢蹊徑,從技術的角度,從制度框架來進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黃仁宇拓寬了歷史研究視野,從歷史的小細節出發 ,探究巨集觀的歷史問題,這也是他所說的“敘事不妨細緻,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黃仁宇更加註重歷史為什麼會發展至此,所以他通過聯絡比較、歸納等等方法來得出結論。那麼,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結合《文藝復興》一課的教學案例,來探索一下在“大歷史觀”的指導下,歷史教師應當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01

以“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

黃仁宇以“中國社會為什麼不能實現代化”這一問題,而展開一系列對幾千年歷史的探索,在《萬曆十五年》亦是如此,為了解釋為什麼明王朝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來論證它。以前的我們一直被框死在歷史是怎樣的.,而不去尋求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所以,對於歷史,學生需要建立起問題意識,只有腦中有疑問,有了好奇心才會去探尋原因,帶著問題去尋找史料,才會對歷史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而於歷史教師而言,創設問題情境,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還能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文藝復興》為例,在進行歷史教學設計時,可以設計“文藝復興是如何產生的”,“文藝復興是簡單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這些問題來貫穿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現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對古典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利用問題來建構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同時也能使學生對於歷史課堂中學到的歷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利於師生一起挖掘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02

培養學生的史料運用和分析能力

《萬曆十五年》採用了紀傳體的鋪敘方式,黃仁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記敘史實,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雖然結論看似平白無奇,但是它的背後,需要大量的史料來支撐,第一章《萬曆皇帝》所參考的書目,便有《神宗實錄》、《穆宗實錄》、《大明會典》等等。同樣,在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對史料的整理和理解能力。在《文藝複習》為例,在講述到文藝復興的背景時,便可利用史料進行引導。如“義大利,……那裡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客觀上需要促使一種不同於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並且發展起來……”通過這則材料,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絡材料和書本內容進行思考,從經濟的角度的出發,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根據材料,學生可以總結出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史料的閱讀和剖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論從史出”的治史精神,形成歷史學習的正確方法。

無論是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出發,還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都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融入“大歷史觀”,對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內容組織的豐富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史料分析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意識和整體意識。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記得上大學時“國學”興盛,有一次在圖書館無意中翻到《萬曆十五年》時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萬曆十五年這發生的看似瑣碎的事情作為線索展開敘述,全面展示了明代萬曆年間從皇帝到官員國家暗藏的癥結,顯示了在落後的制度裡無論怎樣的個人,身處何等位置,做出怎樣的努力,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所想改變和擺脫的社會環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錮著,讓個人成為了這制度的犧牲品。個人已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制度讓中國幾乎停滯不前,甚至無法跟上白山黑水邊上一個遊牧民族的節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沒的邊緣,落日餘輝,敗落已經是無可逆轉的事了。

作者選擇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們看起來都認識到了帝國前進與滯後的碰撞中出現的問題,也曾滿腔熱情試圖扭轉帝國的命運。但無論是堅持道德的力量維持傳統,亦或是某種程度追求自由和變革,結果對於個人命運或者追求來說都是失敗的。因為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制度,每個人都是制度鏈條中的一分子,當他想改變這鏈條時,他無疑會被鏈條上的其他人所殘酷打壓,維持守舊平衡的集體力量是強大的,而想阻擋時代的前進也是個人辦不到的。因此即使某個人意識到了現實與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只能感受著社會的暗流湧動而束手無策。

全書第一章從皇帝自小被安排好的成長環境和聰穎好學寫起,他卻最終清算了自己的老師和首輔張居正,想獲得自主的權力,最後發現皇帝只不過是一切祖訓和舊制度的執行者而已,並不能決定國家的方向。第二章,繼任首輔申時行努力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折中勸和,小心謹慎地維持文官集團內部的平衡,使國家機構能夠正常運轉,這種過於保守的施政策略使國家發展陷於停滯。第三章,皇帝為立儲一事與群臣互不相讓,在認識到無法實現個人意志後,對朝廷官員採取疏遠、消極應付的態度,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義,也採取消極敷衍的做事態度。第四章進一步借內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個人意志做出決定而實際決定於群臣,活著的皇帝個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沒什麼區別。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復洪武皇帝時的制度和風氣,然而這樣做無疑與社會時代相悖離,雖然道德值得敬佩但無法真正施行。第六章從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角度敘述了明朝武官處於被文官壓制的境地,而無法有所作為。第六章社會名人李贄的思想與社會的衝突,其實是儒家內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學與傳統朱熹理學的對立,然而李贄的思想雖然批判時弊,但並不能建立新的思想體系,故而本質上無法改變社會反而顯得自相矛盾。

作者認為,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一語點出明朝晚期的癥結所在,這正是大明王朝乃至所有的封建王朝晚期需要改革的地方。制度已然極為落後,財政與官僚組織鬆散,導致國家實力空虛,而微薄的薪水又導致文官陽為道德,陰為私利,實際主導國家的文官集團都處在此種陰陽衝突之中不能自拔,任何企圖的改變都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和反對。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繼光、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面對混亂的現狀希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藉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努力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群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於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小心謹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間而已。

讀完全書,有種深深的壓抑感,我唯一得到的結論是:精神解放重於一切,革新才能引導潮流,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今天,國家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政治改革、醫療教育、廉政建設等等,有人得過且過,有人按部就班,有人在扯淡,正如xx總理說“改革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十八大號召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求真務實,勤儉節約,不說空話,勵志創新,在中西文化的交匯下,重塑一種既不同於傳統又不是西方簡單照搬,而是一個自信自強開放創新的新文化。這文化,產生於對政治經濟社會體制的不斷改革中,產生於對民生問題的不斷解決中,或許,這就是實現“中國夢”的努力方向。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其實不算認真看完,只是快速瀏覽。裡面很多故事已經有所瞭解,因此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書末的“《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說白了就是,把明朝這段歷史置於世界大背景下,然後再把時間長度拉長到數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觀上無法看到的東西。

對於當時中國的日漸衰落,以及中國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實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上學時候學了無數遍的“生產關係不符合生產力的發展”。

具體點說,什麼民主 自 由 文明什麼的,都是建立在一種東西之上,那就是“契約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礎。這一點,有賴於商業的發展,翻過來又能促進商業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目前國內都說“經濟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種先進的生產關係在一開始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到了瓶頸期,生產力的繼續發展就會受到限制,而這時,就會產生促進生產關係改革的呼聲。

黃仁宇還談到了市民階層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進城鎮化的時候,有沒有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聯想到前段時間廣東發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約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於北方的,這既是南方商業發達的結果,也反過來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要實現富強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遊牧氣質和小農氣質去掉,除了大力提倡發展經濟外,如何改革上層管理模式也是今後面臨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