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8篇

大家都是在寫心得體會的時候都是需要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完善的表達的,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每次寫體會的機會,你的收穫一定有很多,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返家鄉的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8篇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1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不僅城市在急速變化,家鄉的小鄉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春節回到家鄉,與爸爸爺爺所說的樣子不太一樣,與照片上灰色的一片也不一樣,把改革前的昨天與輝煌的今天相比,家鄉的變化深深烙印在我心裡。

家鄉在韶關的一個小村子裡。

翻開那已經沒有封面的相簿,裡面已經微微發黃,還有點點黑斑的,顏色只有黑白灰三種的照片。相簿的幾頁都不翼而飛了,但細看照片還是被收藏的很好。就是這樣一本老舊發黃的相簿裡,記錄的確是著幾十年來所發生的變化。

幾十年前,全村沒有一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全是泥濘的泥巴路。每到下雨時,人們總得小心翼翼的過泥濘路,而且泥濘裡又小窄,十分不便。現在村裡的泥濘路都鋪上了乾淨又舒適的水泥路,不再是坑坑窪窪的。

幾十年前,幾個村子連一臺小小的收音機都沒有幾臺,更別說一臺電視機。現在村裡每家每戶都有一臺電視機。村裡就是一個大家庭,資訊傳遞的速度也快。再也不會相以前一樣,資訊根本進不來。

幾十年前,全村沒有摩托車,大都是自行車。從村裡到縣城要步行1小時左右。現在村裡家家都有摩托車,一半的人家都買了汽車,汽車只要5分鐘就能到縣城了。

幾十年前,村民建的房子材料都是土,房頂是瓦片,窗戶只是一層薄薄的塑料,所有的傢俱材料都是木頭,是名副其實的“土房子”。當冬天來臨時,屋外寒風呼嘯,就算屋裡生起柴火,冷的打顫。現在每家每戶都建起了水泥房,在牆壁還貼上了各種各樣的瓷磚,非常寬敞,裝修豪華,就像小別墅一樣。

不僅村裡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連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村民懂得了如何種植,懂得科學種植,所以收成自然就高了。

家鄉的變化可真不小!

我相信,幾年後再看看村子,肯定還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2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確,中秋節的前一天,奶奶就打來了電話,讓我們去過中秋節。

我們一到奶奶家,就已經可以吃晚飯了,奶奶可熱情啦,桌上的飯菜豐盛極了,有一隻只大紅色的龍蝦,一塊塊烤熟的豬肉,還有綠油油的青菜、黃燦燦的玉米餅、白切雞肉、紅燒鯽魚……這些都是我平時最愛吃的小菜。可是今天我無心品嚐這些美味佳餚,因為我急著要去賞月。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袋月餅就像兔子一樣竄到了門外。可是月亮被前面的房子遮住了,我急的上竄下跳,連忙叫來了我的助手――――爸爸來幫忙。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終於看到了月亮,月亮又圓又亮,好像還在走路呢!它把銀光灑下大地,把黑夜照得如同白天一樣明亮。定睛一看,月亮上好像真有傳說中的嫦娥和玉兔呢!

我們拿出月餅準備對月品嚐,這時媽媽提議:我們來說帶月的詩句,說出了才可以吃月餅。我們都同意了。我先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秦時明月漢時關”、“月落烏啼霜滿天”。接下來該爸爸說了,可是他說了“海上生明月”,下面就說不下去了,就胡亂地說了句“十五月亮十六圓”,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中秋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3

我的老家在饒平。這裡,人們過春節的習俗可跟《北京的春節》有不一樣的地方呢。

老家的臘月,人們不用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而是到百貨商城購買年貨。年貨各式各樣,當然小孩子最喜歡的零食是必不可少的。進入臘月,家家都開始包餃子,餃子餡有很多種口味,卻往往以大人的口味為主,有好些我們小孩子並不太喜歡。

春節過年,煙花爆竹、穿新衣是孩子們最喜愛之一。燃放煙花爆竹對男生來說,或許是人之常情,大概那是一種力量和勇敢的象徵,女孩子穿新衣才是天經地義。

春節前幾天,還必須大掃除。大人們用柔軟的柳枝捆成一束當掃帚,對室內外上上下下進行一次大掃除,這是一種衛生,也是一種很好的傳統。柳枝掃帚用起來不僅減輕許多人力,清潔能力強,不像普通的掃帚那樣,髒東西沾在上面再掃就會掉落。家家戶戶必須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那是希望把不好的東西統統掃除。

除夕那天,家家戶戶紛紛穿新衣,門外的新桃換掉了舊符,而且食物要吃祭拜過了的,沒有祭拜的不能吃。除夕夜,家家酒肉飄香,方圓十幾裡都能聞到濃郁的噴香。整個夜晚,鞭炮聲此起彼伏,一直伴隨著人們的短暫的睡眠。有些人家會提早一天拜年,但更多的人還是擠在電視機前評論春晚或給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電話或簡訊拜年。不像北京,這一晚守不守歲是沒關係的,不守歲並不代表不希望自己或長輩長壽,而是要養足精神,在正月裡更好地到別人家拜年。

正月七年級,大家便開始四處奔波,趕著拜年。拜年的時候,人們總要帶上禮物和一對橘子,象徵著大吉大利的意思。在客人臨走的時候,橘子要收回的,但禮物一定是留下的,這也是這裡的一種好的習俗和人情世故吧。拜年一定要帶上紅包,裝上新幣,雙方互贈紅包,收到的紅包不能當場拆開檢視,這是一種尊重和禮貌。

初七那一天,家家必須要有一餐“七樣菜”的。“七樣菜”沒有嚴格的要求,但必須是青菜類,菜式並無規定。七種不同的菜混在一起吃,很入味,我非常愛吃。

元宵節,孩子們都會提著花燈到處遊走,花燈的造型很多,有些還很新奇、特別,我爸爸曾經給我做過白蘿蔔燈,那是我最喜歡的花燈。孩子們手提花燈,幸福無不溢於言表,都渲染在美好又可愛的笑容中。

對了,跟節前熱鬧火爆的生意相比,春節期間店鋪生意平淡多了,多數店鋪除夕到正月初五關門,初六營業。春節的歡樂氣氛一般到元宵之後才會逐漸趨於結束。

這就是我們老家的春節習俗,但願全國各地各處、每人每家,都會像我們老家這裡一樣,每年都過上高興、歡樂的新年!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4

我的家鄉在珠村,那裡山青水秀、依山傍水,最美的要算小河了,它一年四季都十分美麗。

春天,萬物復甦,小河積雪融化了,又唱起了叮叮咚咚的歌。河岸兩旁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裡探出頭來。柳樹的柳枝在春風的吹拂中漸漸變軟了,河面上非常平靜像一面大大的鏡子,柳樹照著“鏡子”,正梳妝打扮呢!小燕子掠過小河,小河向小燕子打招呼,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像在給小河打招呼,熱鬧極了。

夏天,岸邊的樹木長得更鬱鬱蔥蔥了,人們都在樹蔭下乘涼。因此,河水變得非常涼爽。每當放學後,我們都迫不及待地跑到小河邊,把小腳丫伸涼爽的河水裡我們一起打水仗、摸魚捉蝦,這時候我們給小河帶來了許多快樂。

秋天,河水變得更清澈了,能把河底的沙子、魚和小蝦看得一清二楚,黃黃的落葉像蝴蝶一樣飄落到河面上,魚兒們游過來把落葉頂在頭上當做小雨傘,玩來玩去,可愛極了。很快進入了深秋,但小河還是叮叮咚咚地唱著歌,緩緩地流著。

冬天,小河上白茫茫的一片,河面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深冬時節,天不斷地下雪。薄薄的冰變得更厚了,如果把手去輕輕碰一下,猶如刺進了骨頭。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更愛這條一年四季都美的小河。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5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孩子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20x年6月x日,君融天湖幼兒園開展了端午主題活動之快樂包粽子活動,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親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則自由參觀,有的小朋友還積極參與進來呢,大家都體驗到了包粽子的快樂。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幼兒園裡的老師們也早早的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們認識了棕葉、糯米、黑芝麻餡料、火腿腸等材料,然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包裹粽子。

代老師先給大家演示粽子的製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著。演示完畢後,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粽葉間”,幾分鐘後,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粽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子,但蘊含著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裡學習了包粽子,既鍛鍊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獲益匪淺。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6

我,出生在靈寶,我的家鄉不是城市而是農村。以前,我經常回老家,每次回去的時候,家鄉都沒有變化。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在外上學已經好幾年了,等我再回老家的時候,老家這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先說家鄉的“路”吧!從前下雨的時候鄉間的路是泥窪窪的小路,人們只能躲在家裡,沒辦法出去幹活,如果你非要出去,剛走在路上,腳上除了泥,還是泥,根本走不動。現在,如果下雨的話,人們就不用再怕不能出去幹活。倘若以前下雨的話,就不能幹活。因為泥窪窪的路現在被改成了水泥鋪成的路,大大提高了路的堅固性。路邊全都是些田野、果園、菜園,路旁都是一些花花草草,美麗極了,春天的時候,果園的果子芽出來了,預示著秋天是個豐收節。

該說房子了吧!以前我到老家的時候,房子都是用茅草做的,一旦下起了大雨,家裡就下起了“小雨”,家裡的鍋碗瓢盆,一切能用的東西,都是用來接水的;現在,硬石磚蓋的房子,替代了土層。從此人們就不用,用東西來接水的情況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交通工具,以前我們老家用的是牛,乘坐它去田裡幹活;現在,交通工具變成了電動車;從電動車變成了摩托車;從摩托車變成了汽車,變化真的呀!

現在社會非常富裕,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日子過得越來越風風火火。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把家鄉建設的更美。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7

今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來到一處草坪上,躺下身來,望著天空。天是那麼藍,雲是那麼白,一朵挨著一朵,好像在開聚會。

我看著看著,把它們幻想成我的家鄉。說起我的家鄉那可有的說了-------

回憶過去的家鄉,那可真是破爛。在家鄉到處是山,山上都是綠油油的樹,到處是大石頭。過去家鄉都是矮矮的二成小樓,跟城市的比,

那可真是微不足道。家鄉那時沒有美麗的、寬敞的馬路,而且路上有一個一個的大泥坑,如果有下雨的話,大泥坑裡積滿了雨水,

一輛車開來,一下子,坑裡的水就像爆發了一樣,噴了出來。我的家鄉還有一個湖,那湖水非常的髒,人們把垃圾都往哪倒。長年積累,越來越髒,所以,以後再也沒人去那玩了。

我們一家離開家鄉這麼多年了,也不知道家鄉變成了這樣了,家裡的朋友、親人是否健康,真想回去看看------

真巧,我們這個學期的假期就要到了,於是,我就跟媽媽說了這個建議。媽媽聽了,想了想,還是答應了 。

我高興的直拍手叫好。來到了車站,我迫不及待的想快點坐上車回家,經過一個個小時,我和媽媽終於回到了養育我們的家鄉。

又一次呼吸到了家鄉的氣息,真好。是多麼清晰,是多麼新鮮,使人感到神清氣爽。一下車,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家鄉的變化--------

家鄉新建起了一條條整齊、寬敞的馬路。路那邊,是一座座連綿不斷的山,經過了人們努力開發,成了一座座受人喜愛的旅遊景點,還吸引了許多的外國朋友。從山上流下了山水,那山水,那麼美麗,那麼清澈,是那麼勢氣磅礴。那一座座二成小樓都變成了一座座高的像擎天柱似的高樓大廈。家鄉的水果又大又甜,有西瓜、桃子、草莓、梨子、葡萄和香蕉-------農民伯伯就是果園裡德主人。到果園裡忙著採各種水果。那些水果一筐一筐的運到城市裡,給城市的孩子送去一份歡樂------- 家鄉的寬敞的馬路上,賓士著一輛輛漂亮的車。許多舊房子都被拆了,都該成了新的一座座養殖基地。比如養雞基地、養海鮮基地--------家鄉的那條湖,也經過人們的整理變得乾淨了,清澈見底,現在那個湖每到夏天,都會有很多人去那兒玩。

“家鄉的變換可真大呀。”我和媽媽感嘆到。

明月留給夜晚的是美麗的夢幻,小河留給遠方的是無私的奉獻,春天留給秋季的是喜悅的豐收,而家鄉留給我的是無窮的回憶。

在我的家鄉,這麼美的地方多不勝數。我愛家鄉的景,我愛家鄉的物,更愛家鄉的人們。以後,我要認真學習,長大後為家鄉做奉獻。

返家鄉的心得體會篇8

去年春節前十多天,爸爸說,我們還是回家鄉過年吧,深圳過年太沒有味道了,家鄉的年味要比深圳濃得多。我問爸爸,什麼是年味呀?爸爸說,年味啊,就是過年的味道。你回去就知道了。

我從小在深圳長大,對家鄉實在沒有什麼印象,過年呢,更不要提了,根本不知道家鄉的過年是什麼味道。於是,對於回家鄉過年滿是期待,恨不得一下就飛回家鄉,但爸爸說,離過年還早呢,我們慢慢玩著回去。我們由長沙再到湘潭再到邵陽,然後到了爺爺住的那個叫源頭的小山村。

沒有深圳的高樓大廈,沒有深圳的車水馬龍,沒有深圳的霓虹閃爍,故鄉有的是連綿的群山,崎嶇的山路,稀稀落落的村莊。但是,在這裡,我確確實實體會到爸爸所說的濃濃的年味。

先說家鄉的打餈粑吧。故鄉習俗,過年是要打餈粑的。打餈粑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糯米用水浸泡好,然後放在蒸籠裡蒸熟。用木杓把蒸熟的糯米一杓杓倒在一個很大的石臼中,兩個身強力壯的男人用兩根比我小腿還粗的木杵往石臼裡使勁搗,大約幾分鐘後,糯米搗成了糊狀,就把它用木杵挑出來,放在一個簸箕裡,女人們就蘸一點米粉,把糯米糊揉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再把它壓扁,做成圓圓的餅狀,餈粑就做成了,打餈粑時,灶裡的柴火是紅紅火火地燒著,蒸籠裡的熱氣是撲撲騰騰地升著,男人們把石臼搗得轟轟的響,女人們手忙腳亂地揉著餈粑,我們小孩子呢,就在那裡亂竄著,笑著叫著添著亂,一派過年的熱鬧景象。

再說說殺過年豬吧。故鄉過年,不論家中富有或貧窮,都是要殺豬過年的。一大早,爺爺就請了兩個殺豬的屠夫過來了。大家把豬從豬舍裡趕出來,那豬可真夠肥大的,爸爸說,起碼有300多斤。一個屠夫上前抓住豬的耳朵,另一個屠夫從後面抓住豬的尾巴,把豬按在一條凳子上,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你到屋裡去,太血腥了,兒童不宜。我滿心的不情願,但又怕爸爸罵,只好走進屋子裡面,耳朵裡卻聽見豬淒厲的叫聲,過了一會,豬不叫了,我又偷偷地跑了出去,看到豬已經被宰掉了。屠夫們忙亂著,把肉切成一塊塊的,放在桶裡醃著,爸爸說,這是用來熏製臘肉的。連村裡的幾隻狗都趕來湊熱鬧,在那裡亂竄,一個屠夫飛起一腳,把一隻狗踢得汪汪叫,就連空氣中都洋溢著過年的熱鬧氣氛。

當然,年味最濃的還是放鞭炮了。我們知道,在深圳過年是不允許放鞭炮的。但家鄉就不同了,大家說,過年不放鞭炮,等於沒有過年。所以家家戶戶過年都要放鞭炮,放得越多越有面子。這可樂壞了我,從一回家,就跑到村裡的小賣部買了很多的鞭炮。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當然,我是經常有空的。我們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劃火柴一樣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還有點著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的沖天炮;晚上,我們就放煙花,放禮花彈。那時,恰好是我爺爺的70大壽,煙花爆竹多得不得了,讓我放得不亦樂乎。但爸爸說要我注意安全,少放為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的晚上,各個村莊的上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煙花,耳朵裡傳來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那種熱鬧的情形,真是讓我興奮不已。

至於提著鞭炮去拜年,收到壓歲錢和無數的紅包,我就不多說了,總之,去年過年我真正體會到了爸爸說的過年的年味。

標籤:心得體會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