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通過讀後感可以提升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一本好書就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燈,讀完一部作品後寫下讀後感梳理清楚自己的思緒,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1

這是我第一次讀資治通鑑,並沒有從周紀一開始讀,而是選擇從南朝宋紀開始讀。為什麼呢?因為我喜歡這段歷史時期。資治通鑑裡以南朝為正統,但是所寫內容涉及南北朝。我是北方人,在南朝的都城南京上過四年學,在這期間耳濡目染很多南朝的故事、古蹟以及詩詞流傳,因此對南京很有感情。也對那個朝代非常向往。有詩為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讀歷史的人都會有一個感覺,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段尷尬的局面。這369年,缺乏一個上承秦漢下啟隋唐的大帝國。魏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在中國歷史裡只發生過這麼一次。因此我在讀資治通鑑這段歷史的時候,主線就是圍繞著統一,哪位歷史人物做了為統一做貢獻的事情,我就很高興,哪位人物導致了國家進一步分裂,我就痛心疾首。查閱過譚其驤編著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發現從晉末遍地開花的割據局面的版圖逐漸走向大一統,但是到北魏和劉宋卻形成了對峙的局面。這中間兩個人物不可忽略,他們是北魏世祖拓跋燾和宋太祖文皇帝劉義隆。

總結拓跋燾的一生,他有三大功績: 向北抗擊柔然,九伐大漠,大破柔然;統一北方,破統萬,驅逐吐谷渾,滅北燕,滅北涼;兩次打敗劉義隆的北伐,兵臨瓜步,直搗長江。

而劉義隆諡號文皇帝,自然武功要稍遜拓跋燾,因此在我內心我更看好拓跋燾統一中國。宋文帝劉義隆是南朝劉宋政權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的30年中開創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盛世”局面,其時文學璀璨,社會穩定,民眾安居樂業,四境宴然,即史書所謂“元嘉之治”。但其在位期間的三次北伐之舉,歷來為後世學者、史家所詬病。特別是元嘉27年的北伐戰爭,帶來的損失是慘重的,後果也是災難性的,直接導致劉宋王朝元氣大傷,瓦解了元嘉初年以來良好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局面。

宋文帝踐祚期間的對手一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巧合的是,兩者執政時間區間、享國長短都差不多(魏太武帝423年-452年在位;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均在位30年),又都是盛年喪命(各自殞命時都是四十多歲)——兩位真是一生下來就做了對手,至死方休。

南宋詞人辛棄疾對於這段掌故非常熟悉,在他的著名的詞裡他做了這些感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該詞裡元嘉為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佛狸為拓跋燾的乳名,就類似詞中寄奴為劉裕的乳名一樣。這裡面所謂的元嘉草草,是指宋文帝第三次北伐以失敗告終,導致劉宋大好局面盡失,由盛轉衰。

在這兩章裡,兩顆巨星隕落了,拓跋燾和劉義隆分別在公元452年和公元453年非正常死亡。北魏太武帝拓拔燾被親信宗愛所殺,立拓拔餘,不及半年殺之。群臣立長孫拓拔浚。(拓跋浚按照資治通鑑裡繼位是四歲,有的地方說十三歲。錦繡未央中由羅晉飾演)。第二年,南朝劉宋的劉劭劉浚兄弟試圖謀反誅殺太祖文皇帝劉義隆,結果劉劭殺文帝,後被兄弟劉駿殺。太可悲了。不忍卒讀。

每讀至此,我就為天道無常而感慨,時常在想,如果他們中間一人去世,另一人恐怕就要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

同一時代的兩顆巨星幾乎同時隕落了。真是可悲啊!讓我想到了毛蔣二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2

近日讀《資治通鑑》讀至《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中亦有此篇)一篇,頗覺其實為營銷術中經典一例。讀史本為鑑今,於是自為品析一番,望能於讀後有所用處,不至於掩卷而忘。

話說戰國中期,秦國日趨強盛,秦、齊兩國並雄於天下。此時的趙國新君主初立,趙太后執掌朝政。這一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開了一個條件:讓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齊國便發兵救趙。於是趙國朝堂內討論起來,由於畏懼戰事,卿大夫們紛紛要求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去。趙太后當然就很不高興了,說道:“你們有誰再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老婦我就向誰臉上吐唾沫!”趙太后顯然已經怒極。

案例的背景介紹到這裡,可以看出,趙太后是一位極難搞定的客戶,所以只有派出像觸龍這樣的高階客戶經理,才能出色完成任務。下面我們來品析觸龍是怎樣運用營銷技巧一步步說服他的客戶。

觸龍非常恭敬地走進來,如他所料,趙太后正非常生氣地等著他。觸龍明白,他的客戶此時正有著強烈的抗拒心理。於是,兩個老人見面,觸龍說道:“太后啊,老臣由於腳上得病,很久沒能見到您了,可是實在是擔心您的身體有恙,這才來看望您啊!”隨後便坐下來和太后慢慢聊起了飲食狀況與健身,都是老人之間嘮嗑的話題。在這裡,觸龍成功地把握了一個生氣的老婦人的心理,和客戶尋找共同話題,使客戶的抗拒心理有所緩和,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在使氣氛緩和之後,觸龍開始將話題引入正題的第一步:聊起自己的兒子。觸龍說:“老臣有個不成器的小兒子,想請求讓他在王宮做一名衛士,我現在老了,想要在我還未‘填溝壑’(指死去)就把他託付給您。”太后問道:“男子也會愛憐小兒子嗎?”“比婦人愛得更深。”觸龍回答。太后笑著說:“婦人才愛得更深啊!”此時,觸龍已經成功讓他的客戶把自己當做朋友來聊天。

緊接著第二步,觸龍給太后設下一個誘餌,說道:“老臣還以為您愛女兒燕後要多一些,愛長安君要少一些。”太后說:“您錯啦!我愛長安君更多一些。”太后果然上鉤,於是觸龍便引出一段道理來,說道:“父母如果愛孩子,就會為他們考慮很長遠。當初您送燕後出嫁時,悲泣不捨,想到出嫁到燕國太遠。在女兒走後,您並非不想念她,但每次祭祀都要為她禱告‘千萬別讓她回來’,您是為她考慮長遠,希望她的子孫在燕國都相繼為王啊!”太后只得承認。

說完燕後,觸龍第三步便正式引入到長安君的話題,有燕後之事作為鋪墊,此時引入正題是絕對安全的。觸龍從趙國的歷史現象開始談起,他問道:“從距今三代以前上溯到趙國建立之時,趙主的子孫王侯的後嗣現在有還在的嗎?”太后答:“沒有。”觸龍說:“為何他們會被歷史淘汰以致絕嗣?因為他們地位尊貴,俸祿豐厚,卻無功勞。現在您讓長安君有尊貴的地位,給他好的土地和很多貴重的寶物,而不讓他對國家有功勞。一旦您去世,長安君將如何在趙國立足?老臣認為您為長安君考慮短淺,所以對長安君的愛不如燕後。”這段話與上段話作對比,邏輯清晰地闡述了怎樣為燕後考慮長遠,而怎樣為長安君考慮短淺,使趙太后不得不心服口服。觸龍使用這兩段話術,把趙太后帶入到自己的邏輯思路中,最終將其說服。於是趙太后並未“唾其面”,而使長安君到齊國做了人質,齊國出兵保住了趙國安危。

縱觀觸龍的三步營銷策略,是見微知著。表面看起來,在嘮嗑家常中輕而易舉便將客戶說服,而其中的技巧很是值得玩味。先將硬的軟化,讓抗拒的心理慢慢放開,然後從旁一步步引入正題,以邏輯思路牽引著對方,其話術的藝術性可以作為營銷學中的經典案例。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3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的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26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為官後,將戰國和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讚賞,命他繼續編撰。為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範祖禹和劉攽作為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穩定,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可以任意參考。

《資治通鑑》中唐朝中後期的歷史很詳盡,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個大帝國怎樣慢慢地變成了分崩離析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從代宗的放任開始,到唐德宗的無奈,有憲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喚。即使宰相有像陸贄、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時,而不能改變歷史變遷的常態。

在割據勢力強盛時,不得不緩緩而動。唐德宗開始武力削藩,導致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後來轉變態度,對藩鎮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壯志,圖強復興,實施革新。但一遇挫折,這些措施便消失殆盡。所以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為政也是這樣,一開始不熟悉情況,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措施才能有所興。

這是一部可以媲美《史記》的史學鴻著。千百年來,多少帝王賢臣、鴻儒大家都頻頻為其作注,足見其在史學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家都來看看吧!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

哈!本人的書多不勝數!其中最經典的是《資治通鑑》啦!它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和助手劉恕等人根據大量鳴料編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全書以時間為序記錄史事,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共1362年的歷史。

我最喜愛的一段歷史叫“蕭何月下追韓信”,講的是蕭何認為韓信是做大將軍的人才,將來對國家很有幫助,於是韓信逃跑時,蕭來不及向漢王劉邦報告,就自己追了上去,有人向漢王報告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大怒。後來蕭何回來了,劉邦問蕭何為什麼要逃跑,蕭何說他去追韓信。劉邦又問,蕭何為什麼要追韓信,逃跑的將軍有十幾個人,為什麼你偏偏去追韓信?蕭何說:”那些將軍很容易得到,至於像韓信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國家唯一的奇士,如果大王一定要和項羽奪天下,除了韓信,沒有人可以一起計謀大事的,現在只看大王怎麼決定了!”漢王想要向東方發展,所以,當即立韓信為大將。

嗯,從這件事看出,良將需要有伯樂,蕭何有很強的發現能力,能及時發現韓信帶兵打仗的能力,同時,劉邦及時地採納了蕭何的建議,所以劉邦才能成就帝業,成為皇帝,否則歷史就要重寫啦!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5

最近我突然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資治通鑑》變成了我的閱讀物件,它讓我瞭解了許多歷史上的知識。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史鉅著,由我國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組織編撰,其中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政治,軍事等重要史實,總結歷朝歷代衰敗的經驗教訓,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然而對歷史瞭解多少,那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正常交談中,談論某一個人將他和成歷史上的某個英雄或某個小人做比較,自己因為不瞭解那時候的歷史背景等而插不上話,就算別人沒有注意到你這一點,自己也會覺得非常尷尬。

我們班上的王雨澤,他對於歷史的瞭解很廣,現在正在讀眾多史書中的《明朝那些事》,因為他對歷史很感興趣所以看過後常常能記得和陳述,所以在上《石灰吟》時這首詩的作者于謙是明朝的人,王雨澤能很好的陳述出當時的歷史背景,他口若懸河,說的形象生動,把當時于謙的品質和皇帝的昏庸說的有生有色,直至下課鈴響了也不想下課。

可見歷史的瞭解可以改善人們的觀念,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形象,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6

暑假,我讀了《資治通鑑》(譯本)。《資治通鑑》原著有304萬個字,我覺得司馬光這個人真了不起,他能寫出如此規模巨集大的歷史作品。這本書的時間跨度很長,從春秋戰國時期到北宋時期,整整一千多年的歷史故事都講遍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資治通鑑》這本書名字的由來。宋神宗讀了這本書,認為此書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戒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

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毛遂自薦"。公元前262年,秦國派兵攻打趙國。趙國的兵力很弱,很容易被打敗。於是,趙王與平原君商議退敵的計策,平原君說:"楚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只要跟他們結成同盟,他們就會派兵來解圍。"平原君準備挑選二十個文武雙全的人去說服楚王,可是在眾多的說客中能文的人不能武,能武的人不能文。最後挑來挑去還差一個人,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主動要求一同與平原君前往楚國,許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平原君最終同意了他一同去楚國。第二天他們到了楚國,很多說客說了一上午都沒有說服楚王。毛遂走進宮殿對楚王說:"楚國有五千裡土地,上百萬裝備精良的士兵,這些都是稱霸天下的資本,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抵擋。秦國打敗了楚國很多次,此時我們趙國和楚國若結成同盟,一鼓作氣肯定能打敗秦國。"就這樣,楚國和趙國結成同盟並打敗了秦國。事後,毛遂被封成上賓。

《資治通鑑》這本書把歷史寫得很有趣,通過對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的描述警示後人。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中學生《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7

北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寫了《資治通鑑》一書。此書給當時的人的影響力非常大,更給後人予警示。

《資治通鑑》此書詳解了九世紀在戰國紀的滄桑風雲中,我瞭解了六合一統,在漢紀的泱泱文風當中,我知道兩漢(西漢和東漢)的興衰,在三國紀當中,我清楚了亂世中的演進,在晉、宋、齊、樑與陳紀當中,我瞭解了當時渾亂的場面,在唐紀當中,我知道了封建社會的鼎盛,在五代紀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國的演進。此書裡面也寫了許多名人,如賢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闢漢風的漢高祖劉邦、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國劉徹、渡江稱制的司馬睿;如賢明臣子有:變法的商鞅、縱橫的蘇秦、仲父呂不韋、開闢絲綢之路的張騫、外交家班超;如賢明的武將:樂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父、飛將軍李廣、秦叔寶。可見,《資治通鑑》的歷史知識面十分廣泛。

司馬光發憤寫了《資治通鑑》完整記述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種種時間,並且英雄人物輩出。裡面更加給後人給予經驗。俗話說"讀史明志",所以,讀歷史可以讓人志存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