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7篇

優秀的心得體會需要我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決策,以便更好地成長和進步,真情實感是寫心得體會的基礎,它能夠讓讀者更好地與我們產生共鳴,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7篇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篇1

通過5月22日和23日兩天參加進修學校組織的國中數學骨幹教師培訓,聆聽和學習二中李豔敏和李闊達老師的精彩講座,感覺自己受益頗多,兩位李老師用不同的風格為我們生動有趣地講解了“如何新課程標準,實現有效教學”讓我對整個國中數學課程標準及國中數學課程有了一個全新得認識,具體如下:

?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表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不是自然淘汰、適者生存的教育,而是人人獲益,人人成長的教育。我感受到了新課標對於人的主體地位的尊重,要求教育工作者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主發展。

新版課標中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更加全面、科學。“雙基”變為“四基”,在原實驗課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新增加了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和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這樣全面體現了三維目標的整體把握,體現了數學教學的本質: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思想。

新版課標數學知識領域的表述更加系統規範。把原課標中的“空間與圖形”改為“圖形與幾何”,這樣表述與“數與代數”形式上更加一致,內容上更加科學。

新版課標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新課標從實驗課標中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為“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創新型人才迫切需要而當前教育中學生急需提高的素質,因為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最好體現。

新版課標中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更加具體明確。新課標明確規定了各數學知識要點要求學生學習的程度,特別是對學生要求的目標行為動詞做了具體的描述。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更好地把握新課標的要求,更好地在日常教學中實施。

我們知道,學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式的學習方式,他們的知識經驗是在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有意義的學習應是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新知。而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情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機會,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下面談談我對學習《課標》後的幾點體會:

一是教學內容,多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課標》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和應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才能有益於學生髮現,理解,探索和應用數學。注意從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數學的教學內容大多數可以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景匯入新課,這樣的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溝通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的確就在身邊,現實生活的確離不開數學,從而消除了對數學的陌生感。

二是強調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使學生有權選擇他們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數學能力;三是內容強調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都是具有不同興趣,愛好,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我們要承認這種差異。然後因材施教。

學習《課標》,我學到了很多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意的許多理論知識。數學課堂教學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是: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更多地在激發學習興趣上下功夫,要通過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充分展示數學的親和力,撥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原動力,是學生對數學有厭學到樂學,最終達到會學。

二、引發數學思考。有思考才會有問題,才會有反思,才會有思想,才會真正感悟到數學的本質和價值,也才能在創新意識上得到發展。

三、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和日常課堂教學行為緊密相關的,認真聽講、善思好問、預習複習、認真作業、質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這些學習習慣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刻意誘導,潛移默化,點滴積累通過較長時間的磨練,最後方能習以為常,形成習慣。

四、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教學中,件事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方法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的具體過程中蘊涵。這裡的恰當是指學習方法要反映數學學習的特徵,對學生而言,不僅是適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學習數學的的重要方式是: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觀察、實驗、推測、計算),教師要注重啟發式教學,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教師講授給學生自主以啟發、動力、靈感、方向,學生自主給教師講授以反饋、分享、調控、反思。對學生創新認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應體現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數學新課標的理論知識,以後我會用這些理論知識去指導我的數學教學。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篇2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具體內容,儘量採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擴充套件”的模式展開,教學中要創設按這種模式教學的情景,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1、營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氛圍

現代教育觀念—邁向學習化社會,提倡終身學習,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與人共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努力讓學生做一做,從做中探索並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並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鍊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並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2、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及時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為此,我想教師應該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可以分成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照略高於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較高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

3、改變數學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4、樹立新的課程觀,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解釋者和忠實的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學中要注重書本知識向實際生活迴歸、向學生經驗迴歸。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滲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資源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補充、加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書並非唯一的數學課程資源,我們應該善於開發其他的教學資源,它還包括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料、工具和場所,如實踐活動材料、多媒體光碟、計算機軟體及網路、報刊雜誌等。

自從教師進修學校下發學習新課標通知以後,我切實地學習了幾遍國中數學新課標,感悟頗深,熟悉頗深,也有了自己逼真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理解了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當具有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把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惟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換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也更加知道了作為一位國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國家未來人才方面所擔當的責任之重大,更加要遵守新課標,上好每節課。

二:通過學習,使我瞭解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而是師生雙向交換,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程序;是學生圍繞著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惟高速運轉,不斷髮展,不斷成熟的程序。在這一程序中,學生應有能力的進步,數學思想方法的構成,成績感的喜悅,創新思惟活花的迸射。

三: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課堂教學要建立公道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程序;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數學教學要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新課程標準》提倡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一樣也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既要保證學困生能學得進往,又要保證基礎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壓抑尖子生的個性及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順手推船,要通過量種途徑及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做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支持者,做他們學習數學的堅強後盾。

總而言之,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堅定新課程的理念,堅持實施新課標,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節課,使得我的每個學生在每節數學課都能有所收穫,既學到數學知識,又有能力的進步,思惟的發展,數學思想的構成。使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著不同的發展,為他們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有用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篇3

在當前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國小數學的新課標有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國小數學對於學生來說,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呢?這次通過參加王儒校長對新課標的講讀,我對國小數學新課標有了更深的理解,現結合具體的工作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對比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我認為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學的關鍵,因為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靈活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發展。

二、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

以前在卷面分析時,我們經常提到雙基的落實情況,現在可要說四基了,新加進來的兩基我覺得很有時代氣息。我覺得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因為,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注意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絡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靈活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思考問題,養成應用數學的習慣。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正確、深入理解新課標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篇4

我們數學組教師在課餘時間學習了《國中數學課程標準》,對於新課標我有一定的心得體會,數學課標中要求並強調數學學科本身要注意的一些規律:實際問題數學模型,並最終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讓學生懂得數學與生活有廣泛而密切的聯絡;這就是課標中提到的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要獲得不同的發展。它是學習國中物理,化學,技術等課程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同時,它也為學生終身發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意義。

我們要在具體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課時的教學設計

知識點的設計要少而精,做到重點問題重點講解,且要舉一反三,瞄準知識的生長點。把基礎知識放在首位。上課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進行解題方法及解題過程的總結及整理,並注意知識點的提煉與總結。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授課中教師的角色

教師首先要當好組織者。把機會交給學生,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這樣培養學生對數學鑽研並提高合作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其次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匯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用學生感興趣教學因素,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把課堂放手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個體嘗試併合作探究,讓學生表現自己,可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精深與魅力,培養學生對數學鑽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與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

三、營造教學情境

結合當前課改與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理論聯絡實際在數學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四、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國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篇5

新課標學習培訓,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二、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1、在課堂上,當學生在觀察、討論時,教師並不是清閒的,而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智力發育低下的學生、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激勵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的活動成果,教師應喜出望外、讚歎不已:“科學的發現總是屬於孜孜不倦、頑強探索的人”;面對學生的創新想法,教師應不恥下問:“這麼新奇的想法你是怎麼想出來的?”面對學生的暫時失敗,教師應熱情引導:“換個角度想想,說不定會柳暗花明呢。”同時還特別應處理好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對學習內容中的知識的質疑和對老師的超越。

3、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主要也應關注,如何利用各門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4、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於傾聽他人發言,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敢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篇6

自從教師進修學校下發學習新課標通知以後,我切實地學習了幾遍國中數學新課標,感悟頗深,熟悉頗深,也有了自己逼真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理解了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當具有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把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惟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換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也更加知道了作為一位國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國家未來人才方面所擔當的責任之重大,更加要遵守新課標,上好每節課。

二:通過學習,使我瞭解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而是師生雙向交換,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程序;是學生圍繞著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惟高速運轉,不斷髮展,不斷成熟的程序。在這一程序中,學生應有能力的進步,數學思想方法的構成,成績感的喜悅,創新思惟活花的迸射。

三: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課堂教學要建立公道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程序;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數學教學要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新課程標準》提倡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一樣也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既要保證學困生能學得進往,又要保證基礎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壓抑尖子生的個性及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順手推船,要通過量種途徑及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做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支持者,做他們學習數學的堅強後盾。

總而言之,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堅定新課程的理念,堅持實施新課標,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節課,使得我的每個學生在每節數學課都能有所收穫,既學到數學知識,又有能力的進步,思惟的發展,數學思想的構成。使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著不同的發展,為他們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有用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國中數學新課標心得篇7

一、通過學習,掌握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

1、重視情景創設,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與應用的過程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具體內容,儘量採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擴充套件”的模式展開,教學中要創設按這種模式教學的情景,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一個長16米、寬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個花園,要求種植花草的面積是整塊荒地面積的一半,給出你的設計。”這是在講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時的一個開放性問題,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設計出許多不同形狀的花園(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總之,新課程中的數學問題應力求源於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天然聯絡,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性。

2、營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氛圍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努力讓學生做一做,從做中探索並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並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鍊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並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及時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可以分成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照略高於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較高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這樣,能使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3、改變數學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例如,學習“生活中的軸對稱和中心對稱”後,當學生交上自己用圓規和直尺所畫的精美圖案時,又是對幾何圖形特點的感悟和對圖形實用價值的領會;當學生用自己製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圖案,自取名字時,當學生知道和了解許多的數學史話、數學家的故事時,你不能不說,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4、樹立新的課程觀,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在教學中要注重書本知識向實際生活迴歸、向學生經驗迴歸。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滲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資源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補充、加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書並非唯一的數學課程資源,我們應該善於開發其他的教學資源,它還包括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料、工具和場所,如實踐活動材料、多媒體光碟、計算機軟體及網路、報刊雜誌等。

二、通過教學,認識到新課程教學中的“雙基”與傳統教學的“雙基”的區別

有的數學課堂上學生非常活躍,課堂氣氛也很好,甚至還有表演,這些對於學生來講,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數學課不能忽略數學的特點,“雙基”的教學是中國的特色和傳統。

1、傳統教學的“雙基”特點

傳統教學的“雙基”是以知識為本的。老師傳授的是系統的基礎知識,學生接受、儲存的是系統的基礎知識;系統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就需要進行基本技能訓練。近十幾年來,儘管強調了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但是這種知識為本的“雙基”並未改變。過分強調系統性、科學性,內容龐雜、專業性強,而且脫離生活,就像搞專門研究似的。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學應試的知識、練應試的技能、培養應試的心態成了時尚,“雙基”成了升學的敲門磚。

2、新課程下的“雙基”特點

新課程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需要的是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這裡,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個定語“適應終身學習”,這就和傳統教學的“雙基”區別開來了。實施新課程,要用是否“適應終身學習”來衡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學習”這個詞的本義不僅僅是對前人經驗的繼承,更是學習者自己發現、探索的實踐活動。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使我們在資訊化的背景下回歸“學習”的本義,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僅用接受的方式學習,更多地是在發現、探究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學習生活的知識,學習生存的技能,學習生命的意義在於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3、新課程理念下“雙基”學習本身決不是單純的學知識和練技能

任何一個學習過程總會有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價值觀這些因素,任何一種學習過程中總伴隨著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監控等學習策略。因此,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雙基”學習是不存在的。

總而言之,新課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數學教學的特點,實施新課程決不能忽視“雙基”。我們堅持實施新課標,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